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见缝插针搭地震棚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瞬间爆发。离唐山仅数百公里之距的北京,震感强烈。不久后,北京的原本条条通衢的大路边见缝插针地搭起了简易的棚户——“地震棚”。
1976年初冬,地震棚纷纷加固加厚,苇箔、黄泥、砖头(或单砖)为墙,稻草、油毡铺顶,柴木为简易门窗。是年冬,凛冽的西北风穿透苇箔的摇撼和呼啸留在了许多北京人的记忆中。直到1977年以后,地震余波渐渐退去。
在农村,许多地方也搭起了“地震棚”。
70年代,农村的住房没有多大变化。
▲ 北京四合院。
——北京市档案馆提供
上海作家王安忆曾写过一篇文章《房子》,回忆她70年代插队期间关于房子的故事。她去的地方是安徽淮北一个叫做“五河”的地方。她所到的“大刘庄”,被外庄人视为一个富庄,其标志为“青砖到顶”的房子。过了有相当一段日子以后,王安忆才明白房子是分有很多等级的,最差是土坯房,然后是底下砖上面土坯,至于砖的高度则表明着富有的程度,在大刘庄,最好的房子是青砖到顶,却没有一幢瓦顶的房子。
王安忆住进了大刘庄上头一份青砖到顶的房子。她和当地“主任”家的四个孩子,还有一名县城下乡知青,全睡在前一进的三间屋,用秫秸隔成的一间屋内,秫秸外的两间屋就是钢屋和堂屋。后来慢慢知道,屋的间数是以屋梁为隔的,一般是用于面积的衡量单位,犹如现在说“平方米”那样,并不意味是独立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