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总报告(2)

4.新生代农民工的慈善需求

(1)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水平较低

和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获得平等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基本公共服务权、政治参与权以及话语表达权等公民权益有着更高的期望和诉求,并在整体上表现出维权态度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的转变。而且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现实中越来越多地面临着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欠薪时有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高等劳动权益受损问题,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在特殊性权益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平等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公共服务权等权益诉求十分强烈。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北京务工期间,认为经常遇到不公正待遇的占6.3%,认为从来没有遇到过不公正待遇的占24.5%,其他69.2%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过不公正的待遇。认为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对待外地人不公平现象很普遍的占15.6%。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在北京面临着较强的歧视和排斥。新生代农民工中有24.8%没有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签订1~3年合同的占57.6%,3年以上合同的占9.3%。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21.5%的新生代农民工所在单位没有给他们缴纳任何保险,其中缴纳养老保险占50.4%、医疗保险占57.7%、工伤保险占52.1%、失业保险占35.9%、生育保险占26.3%。

(2)希望接受实用性强的职业培训

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更希望通过技术来改变命运,他们希望在业余时间接受教育培训,提升自我。北京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过职业培训的占59.8%,其中79.1%都是由单位组织的,自费参加职业培训的有19.9%。但是目前的职业培训手段忽略新生代农民工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的特点,主要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由于缺乏实践性教学,缺少实践基地,从而大大降低了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3)社会融入需求强烈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他们对融入城市、公平享受公共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调查显示,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中,有92.5%的人认为自己不是北京人。而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北京人的原因,一是没有北京户口,占59.1%;二是在北京没有房子,占52.7%;三是没有获得市民待遇,占30.9%。在他们看来,是户口和住房将他们排除在北京这座城市之外。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模糊,占39.1%的人表示不清楚自己该用何种称呼,认同将自己称呼为流动青年的占11.4%,新居民占10.6%,打工者占10.5%。流动青年、新居民或者打工者的称呼,都表明他们更强调自己的外来性、流动性。而且他们在与北京市民的交往中,更多的是感到思想观念以及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这也表明他们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同事(28.8%)和老乡(25.3%)是他们在北京最主要的社会支持网络。

(4)希望拥有个性化、丰富性的精神文化生活

与父辈们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已经不再把挣钱谋生当作“打工”的第一目标,而是希望能够在城市谋求发展。他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主动的文化融入愿望,更迫切的文化需求。新生代农民工闲暇时间选择上网占50.9%,看电视占47.8%,睡觉占40.8%,逛街占37.4%。上网是他们闲暇时最主要的活动。他们上网经常进行以下活动,一是上QQ/MSN,二是查询资料,三是看视频听音乐。他们中有39.9%是通过手机上网,有39.6%是通过自己的电脑上网,还有15.0%是到网吧上网。新媒体已经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娱乐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他们的日常生活更深地嵌入网络虚拟世界中去。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必然对个性化、交互性、丰富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5.流动少年儿童的慈善需求

(1)流动少年儿童没有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是流动儿童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需求。近年来,关于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可以在北京参加中职与高职入学考试,并且学费全免,但仍然不能在北京参加中考和高考。调查发现,流动少年儿童处于一个不安定的环境之中,他们普遍对未来感到很迷茫,没有具体清晰的奋斗目标,纠结回老家参加高考还是在北京参加中职考试。流动儿童的家庭化迁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许多流动儿童就出生在北京,他们面临着学前教育的问题。流动少年儿童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需求将凸显出来。近年来,由于北京适龄儿童的激增,北京及北京周边地区(如燕郊)流动儿童入学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加剧和复杂化。

(2)低年级流动儿童对学习辅导有着强烈的需求

流动少年儿童由于年龄跨度较大,不同年龄阶段的流动少年儿童有着不同的需求。调查发现,流动少年儿童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习成绩差,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学习辅导使学习成绩变得优异。不同年级之间尤其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之间对于学习持截然不同的态度。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大部分学生都持有“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的态度。而到了八年级、九年级,这个比例已经很低了,这个阶段的流动少年儿童的人生目标已经不是考大学,而是以实用为目标。

(3)流动少年儿童是城市的边缘群体,社会融入难

在社会融入方面,流动少年儿童面临的一个心理障碍是胆小、不自信,他们希望学校能够更多地开展一些活动以便更好地融入这个城市。总体来说,公立学校的流动少年儿童比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融入度更高。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全是流动少年儿童,他们聚居于主要由外来务工人员所构成的城中村,基本与北京的少年儿童和北京户籍人口处于隔绝状态。公立学校的学生参与班级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更高,经常参加的比例达66.3%。由此可见,公立学校的流动少年儿童对社会融入的积极性更高。但也不容乐观,在我们调查的这几所公立学校,打工子弟生源都占学校生源总数的70%以上,一些学校甚至达到了90%以上。可以说,更多的是北京本地生源的学生融入流动少年儿童。

(4)流动少年儿童家庭缺乏亲子交流

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主要从事的是服务业、建筑业、装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的流动性强、工作时间长,以家庭共同经营模式即夫妻店为主。这就意味着流动少年儿童的家长往往忙于经营而无暇顾及他们。年级越高,家长参加家长会的比例越低。还有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很低,对于他们来说,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保证孩子的“安全”,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一种低成本组织机构。但教育不仅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缺乏亲子交流会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的人格成长与心理健全。

三、青少年慈善需求的对策建议

1.贫困大学生慈善需求的对策建议

(1)整合社会力量,合力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

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贫困大学生资助仅仅靠政府和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广泛争取社会力量的参与。要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起多方参与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当前,我国虽然已有不少的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但从总体上来看,数量和影响都极其有限。这就需要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捐资助学的舆论氛围,引导和鼓励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2)尊重贫困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

在贫困生群体中培养造就一批优秀拔尖人才是高校贫困生慈善所要实现的最高层次,也是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创设以能力发展为导向的资助项目,学校和企业以及社会团体对这些项目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并有意识引导需要受助的大学生结合所修专业去申报。在资助的过程中,要确立贫困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主体能力。通过活动实践,帮助贫困生获得与一般学生相同的发展条件,建立起帮助贫困生成长为优秀拔尖人才的教育支持长效机制。

(3)高校资助应平衡发展,关注民办高校和大中专院校贫困生慈善救助

目前,高校助学工作的发展不平衡。对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的贫困生的资助相对较多,而对普通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较少,尤其对于农、林、地、矿等高校和基础专业的贫困生少有人问津。一般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由于名气不大,社会力量既不愿意向其提供奖、助学金,也不愿意向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而这些高校所招收的学生又大多来自农村,贫困生比例高。这种有所偏好的资助,反而会加剧社会不公平。

(4)促进贫困生工作专业化

贫困生资助工作要坚持以贫困生为中心,尊重他们的基本需要和个体差异,既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扶持,也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要,最大限度地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目前,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贫困生的评审过程往往要将某些隐私公之于众,加重了他们的精神负担。一些社会机构的捐赠往往对他们过度曝光。贫困生需要资助,但更需要人格的平等和尊严。因此,要强调建立以贫困生为中心的资助方式和工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