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创业:“四千年前注定的成功”(1)
“阿里山上的神木之所以大,四千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决定了,绝不是四千年后才知道的。”
这是郭台铭的话。
全球代工大王来自何方?把镜头拉回到30年前,富士康不过是台湾一家十几个人的小工厂。那么它近10年的成长力来自哪里?默默无闻的前20年它又做了一些什么?
7.5万元起家
华为总裁任正非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我的父亲母亲》。任正非说到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家当时是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不是这样,总会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我高三快高考时,有时在家复习功课,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就用米糠和菜和一下,烙着吃,被爸爸碰上几次,他心疼了。其实那时我家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粮食是用瓦缸装着的,我也不敢去随便抓一把,否则也会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后三个月,妈妈经常早上塞给我一个小小的玉米饼,要我安心复习功课。我能考上大学,小玉米饼功劳巨大。”
大陆第一代创业者,即使今天身价再多,谈及父母,都会有一种与任正非相同的感恩之情。“我当年创业的钱,是我母亲标会来的10万(台币)块钱。”每每提起他的母亲,一米八个头析北方大汉郭台铭总会露出难得的温柔。
因此,郭台铭在富士康大讲“感恩文化”。
郭台铭祖籍山西晋城,父亲叫郭龄瑞,母亲初永真是山东蓬莱人。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在军队当兵的郭龄瑞携家眷来到台湾。作为第一代外省人,郭家的生活不但不安定,甚至颇为艰难。郭台铭兄弟姐妹四个,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全靠当警察的父亲的薪水维持。所幸郭台铭头脑聪明,而且很能吃苦,在学校是孩子王。郭台铭点子多,说服大家富有煽动性,被同学们称做“锅盖”。他在家里对弟妹也有号召力,从很小的时候起,郭台铭就带着弟弟半工半读,每年暑假都会打工,赚取下学年的学费。
1974年,24岁的郭台铭在部队服完役,正要开始做事,寻找机会,有个熟悉外贸公司的同学,打听到有一笔塑料零件订单,正在找公司承接。于是,郭台铭就和几个朋友商量办厂,把这笔订单接下来。于是郭台铭到台北建设部门登记注册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5万元,是大家凑的。
郭台铭当时刚从部队回来,没有什么钱,他的2.5万元是母亲标会得来的。
但是公司开得并不顺利,经营非常困难,第二年,合伙的朋友决定撤资不干了。于是郭台铭又向岳父借了17.5万元,硬是把工厂顶了下来,公司也登记更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
相信30年前,母亲和岳父出资支持郭台铭创业,既是出于亲情,也是看到郭台铭是一个做事业的人。当时女儿林淑如坚持要嫁给郭台铭,岳父认为门不当户不对,并不愿意接受这门亲事,但是他对郭台铭的能力还是认可的,因此,也才能借钱支持。
不过,当年那些撤资的朋友,看到今天郭台铭成为台湾首富,鸿海成为全球代工大王,心里一定追悔莫及。
一头扎进制造业
近年来,企业界出现了一种企业DNA的理论。DNA是所有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生物体亲子间的相似性和继承性,也就是所谓的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分子中。企业的“DNA”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另一个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基本不变的核心。当然,DNA是与生俱来的,在公司最初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并影响到以后的行动。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郭台铭创业初期的轨迹,来理清富士康后来走向成功的那些最基本的因素。
其实,郭台铭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和道路。创业之前,郭台铭以中国海事专科学校航运管理科毕业的背景,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强的船务公司复兴航运,在当时有“台湾华尔街”之称的馆前路上班,担任排期及押汇工作,每天穿衬衫打领带,也就是今天的“白领”。当时正赶上美国对台湾的纺织品实行配额管理,下一年的配额要由前一年的输出量来决定,而输出的额度就要看船期的安排,船期越多,意味着明年的生意更大。因此,当时的航运公司掌握着许多纺织公司的命脉。郭台铭的工作就是负责船期的规划,是一个很吃香的差使,几乎每天中午都有人请他吃饭。
但郭台铭没有流连于这种风光的生活中,而是选择了自己创业。按理说,有了在航运公司一年的经验,郭台铭应该深知海外贸易一转手就可以赚钱的奥妙,即使是去创业,也应该进入自己熟悉的外贸行业。但是,郭台铭看到的是贸易背后面的东西:几乎所有的贸易产品,不是工业品,就是农产品。
生产才是根本,才能带动服务业。因此,他决心去开工厂。
即使是开公司,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也不一定非要进入制造业。这种诱惑就出现在郭台铭的面前。
1977年,鸿海的资本额增加到50万元人民币,他准备投资模具机器,盖一间属于自己的模具厂。
这50万元来得相当不容易。创业初期,每月出货的塑料成品加工值约1万元,全年营业额12.5万元,当时的15名员工就挤在租来的83平方米的厂房里工作,就像现在深圳出租屋里的那些遍地都是的小家庭作坊,并且还是最差的。特别是经历了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料大幅度上扬,景气下降,经营困难,公司处于严重的不稳定之中。
这时候,有一个机会降临了。
正当郭台铭筹集资金建模具厂的时候,一个土地掮客找上门来,向他兜售一块地。那是一块在土城永福宫后面的土地,1平方米才卖290元人民币。
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台湾土地开始进入狂飙的年代。如果抓住这次机遇,郭台铭有可能进入房地产业。
另外,当时制造业开始起飞,原料也很缺货,有的工厂老板干脆拿钱买原料,囤积起来牟利。
这时郭台铭开始犹豫,到底要把这第一笔钱拿去盖模具厂、买土地,还是买原料来囤积?如果从赚快和钱多的角度去想,买土地和屯积原料,都好过盖模具厂。
“当我以一个工业经营者的心态做出决定时,就开始看得比较长远,想把公司的基础打好。”郭台铭作为经营者的心态和理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成长模式。
郭台铭最后还是决定把第一笔资金投入打造自己的塑料模具厂。然而,不到半年时间,永福宫后面的那块地涨了三倍,而原料价格也大幅上扬。“我的塑料模具厂才刚刚开始建立,设备是新的,工作人员也是新的,我还记得有一次机器装不起来,大家都相对无言。”郭台铭说。有人可能说,郭台铭完全应该先抓紧住买土地的机遇,先大赚一把,然后再回来建工厂。
其实,制造业的人都清楚,如果当时郭台铭一犹豫,去买了土地,就再也不可能回到制造业来了,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富士康了。
对此郭台铭认为,当一个创业者做出重大投资决定后,就不要去理会土地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一股埋头向前的冲劲,必会产生心理不平衡的现象。“一个企业的创业者,一定要具备不受外界干扰的傻劲。”
在郭台铭眼中,外在环境让许多人的价值观产生混淆,无法分辨是非。当时有相当多工厂不肯专注追求本身的专业技术和产业领域的提升,反而从事炒地皮和股票买卖等投机行为,或许这样赚钱比较快,也比较轻松。反观投入工业所要花费的精神和心力,要比玩金钱游戏辛苦数倍,甚至数十倍,而且这样的投入和产出回报还未必成比例。
制造业是工业的根本,是基础。但要想在制造业里扎根,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富士康在前10年打拼得非常艰苦,如果没有这种扎根精神,是坚持不下去的。
三头六臂,亲历亲为
现在,我们可以说,郭台铭就是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的人。但是,他能在制造业中发挥作用,就因为他在早期的创业中,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洞悉了制造业的奥秘之所在。
机械业是最早的工业,也是最成熟的工业,要从中看到问题,必须是具有慧眼之人。郭台铭就有这种天分。光有这种天分还不行,他必须走进那种具体的环境、接触那种氛围,并融化其中,才能体悟出要害、改变所在。
有一次,一个国际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和年轻的郭台铭交谈。
经理人:“你有没有上过面试技巧的课?你如何决定聘用一个人?”
郭:“没有。我对人有直觉。”
经理人:“你有没有上过时间管理的课?你怎样安排你的行程?”
郭:“没有。我的行程随着需要安排。”
经理人:“你有没有学过经营管理领导统御的课?”
郭:“没有。”
经理人:“那么你怎样管理鸿海?”
郭:“如果有小混混到公司来要保护费,你怎么办?”经理人:“从来没有想过,不知道怎么处理,也许去报警吧。”郭:“如果有员工在工厂的生产线上打架,你怎么办?”经理人:“不知道......”郭:“如果你们有客户赖账,货交了却收不到钱怎么办?”经理人:“不知道,我们法务部门会告他们吧。”郭:“如果公司的支票到期,而银行存款不足,你会赶三点半吗?”经理人:“不会。”郭:“那么你身为一个总经理,公司是怎样经营管理的?”
原来,管理公司就是要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务与现代管理科学差别很大。而“要害”和“核心”就在这些不起眼的琐碎事务之中。有人可能认为,郭台铭的这些心路历程,叙述的是创业的艰难。而深入探究,却发现这是他成功的奥秘所在,因为只有在公司的最前线、身处第一现场,才能把握企业的心跳,洞察事物的本质,捕捉到改变企业命运的那个“结”、那个“点”。这就是企业家为什么要亲历亲为的根本原因。
制造业的改变,就发生在郭台铭骑着摩托车心急火燎地赶往台北三重河堤的路上。
跳下摩托车,没有熄火,一米八个的郭台铭弯腰走进河堤旁的五金模具店里,一手奉上点燃的新乐园香烟,一脸堆笑地对模具师傅说:“拜托拜托,这套模具请一定要在今天做出来,客户明天就要了。我这里有两张电影票,今天把模具完成,晚上请你们看电影。”
这是出现在郭台铭创业第二年的画面。当时公司承接了一些黑白电视机旋钮的生意,连模具组都买不起,只能求这些模具店的师傅帮忙。
而这些模具店的师傅,往往耍大牌。再加上他们都是凭手工经验开模,不但慢,而且质量不稳定。但当时的制造业就是这种现状,大家也都安于这种现状,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然而,郭台铭却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必须改变。
模具是工业之母,模具业也是最传统的行业,而郭台铭却把它改造成高技术行业,并打造出富士康的密秘武器,从而让现代工业对模具刮目相看。
颠覆模具行业的陋习
创办公司的第二年,郭台铭就领悟到了模具的重要性。1976年,鸿海迁至板桥厂房,主要从事“电视机用高压阳极帽组件”的加工制造。当时黑白电视还是主流,鸿海生产零件用的主要模具,大都是“委外”。
所以郭台铭为了准时交货,常跑到三重河堤旁大大小小的模具工厂,拜托模具师父帮他赶工。郭台铭发现,模具行业一直实行的师徒传授制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经济景气,人们就开工生产,人才流动快、质量不稳定、小厂林立,每个人都想当老板,而不是技术过硬的模具师。鸿海未来要成长,绝不能依赖这些人。
因为产品的开发和加工速度攥在模具师的手里,质量也攥在他们手里。
这样不但交货没有把握,而且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特别是如果要接一些大厂的产品,结构复杂、精密性要求高,做不好模具是不行的。
“天下没有最好的办法,但有更好的办法。”郭台铭不但有洞察力,能洞悉要害所在,而且善于行动,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挣到第一笔钱,他就决心投资建设自己的模具厂。他从大学招进一批机械系的学生,提出要按照标准化生产流程来开发模具,改变师傅带徒弟的经验传承模式。这就要求那些有经验的员工公开技术,而这些员工却认为这是端了他们的饭碗,不但集体抵制,甚至集体辞职,可见改变旧的观念和模式是多么困难。郭台铭一横心,干脆一律聘请外面刚毕业的学生,全部重新教起。
这样做付出的成本是很高的。因为要培养出一个模具师,没有几年的磨炼是不行的。因此,郭台铭的模具厂经营得很辛苦,成本又比别人高。
但是,郭台铭知道,机械行业比的就是模具,只有改变台湾模具行业的陋习,才能建立起适应现代工业的模具产业,从而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因此他一再强调,一天不自我累积模具技术,便一天要受制于人。
坚持走自己的路,过了6年,郭台铭才开始收获改进模具的成果。因为有了自己的塑料模具机器,郭台铭就有能力和更大的公司合作,也更积极地投入OEM塑料精密零组件。1979年,鸿海和大同公司“合作开发”彩色电视用“返驰变压器”的“高压线框组线”,其他的OEM产品,还有“美式电话座零组件”等。
瞄准电脑连接器
1980年,郭台铭在日本大阪度过了30岁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