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与富士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3章 电脑:大鳄现形(2)

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不同,在狭小的空间内要放置上千个零部件,难度较大。特别是笔记本电脑是时尚性、高精密性的消费电子产品,对产品外观、人性化、个性化设计要求较高。能否准确理解客户、理解市场、理解消费者,并根据其变化而随机应变,也是一种挑战。富士康从生产零部件介入生产台式电脑的成功模式能否顺理成章地复制到笔记本电脑生产领域,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日本公司对质量和技术要求的严格是全世界公认的。2004年2月,M公司的人员到深圳考察富士康的研发实力,着重从研发团队的人数和研发人员的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客户给出的机构段得分是60分,硬件得分为20分,软件得分干脆给了零分,总体上为不合格。

富士康紧急调兵遣将,充实研发实力,一个月后,客户再次来审查,才得到合格的确认。

设计研发进入实质操作阶段,7月,进入工程试验;9月,进入设计试验;11月,小批量生产试验;12月,大批量生产。

虽然第一批产品已经上线,但富士康获知,客户已经把自己排除在下一步的客户名单中了。

因为在小批量生产阶段,客户抱怨所有冲塑件的品质无法达到均一性。接手这一工作刚刚一天的副总经理郑永富,被客户的电话吵得头都大了。逐一检查,模具、设备都没有问题,是零件与组配出了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公司花了不少和精力。

这种情况下,富士康负责这一项目的戴正吴总经理亲自上阵,到日本向客户推荐富士康独特的“零部件-模块-工程设计”及全球出货的CMM模式。富士康还在日本最昂贵的地段设立了“三毛猫屋”(Mechanical room)。在现场,富士康打开自己生产的笔记本电脑,让客户看到,除了客户指定的键盘、喇叭等产品以外,所有的机构件都是富士康自己生产的,自制率100%。只要临门一脚,富士康一定能生产出一流的笔记本电脑。

在“三毛猫屋”里,富士康的模具工程师感到最困难的是说服客户的设计师接受自己的意见。客户公司的设计师大都师出名门,一个个不是留法留意归国,就是东京帝国大学艺术系的毕业生。在他们眼里只有创意,根本不管如何将创意转化制造出产品的问题。但是富士康的有关人员,还是尽力从产品外观、脱模角度、滑块配置、喷涂隐患等方面,逐一做出说明。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很快取得共识,加快了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

2005年1月5日,富士康将第一批10万台笔记本电脑交到日本客户手里。由于客户掌握产品开发的过程和进展情况,提前做好了市场推广和铺垫,第一批产品迅速进入全球的销售网络,反馈的情况令人振奋。M公司的笔记本电脑一炮走红,富士康进入笔记本电脑领域的计划也大功告成。

在以后很短的时间内,富士康进一步对产品进行改进,接连推出4款新产品,极大地支撑了客户的市场销售。截至2005年10月,已经出货100万台,提前两个月完成了签订的订单任务。

在庆功大会上,M公司的K先生别出心裁地亮出精心保存的和郭台铭共同签字的那张菜单,对富士康竖起了大拇指。

此后,富士康的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一再增加,成为这一领域的强劲竞争者。

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基地

深圳龙华,是富士康在大陆的大本营,它见证了富士康在大陆的快速成长历程,也是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基地。

富士康龙华基地到底如何?

富士康在1996年时开始对外宣称跨入准系统领域,1998年时出货就达900万台,1999年是1100万台,占据全球PC生产总量的1/10。有一次带着外籍高阶主管到龙华厂开会,郭台铭豪迈地说:“世界上很少有一个公司,可以从模具、计算机外壳到硬盘,整合在一起统包代工。”

郭台铭又说:“Intel lnside Foxconn Outside。”(在PC硬件产品上,英特尔主宰内部中央处理器,富士康在外观上具有决定性作用。)1996年,就有产业界人士惊讶地描述富士康的龙华厂:“只要在厂房头的一端投入原料,比如说最先投入的是成卷的‘冷轧钢板’,在厂房尾的那一端,产出的就是装箱的‘准系统’,直接装上货柜车后,就可以运往香港或是盐田深水港,送往戴尔全球的组装中心。”

富士康高管方国健在《海阔天空》一文中定写道:“这是一个压缩到极点的供应链,称得上是一种革命性做法。在龙华这个‘一条龙’的工厂里,流程涵盖了钢板裁切、冲压、成型、烤漆、点焊、组装等,再加上厂外来料,比如电源供应器、软盘机、线材、扩充卡、面板等等。”

有人从富士康龙华科技园出来后描述说:一层楼生产连接器,一层楼生产主机板,一层楼生产机壳,一层楼组装,一台台电脑从流水线上下来,直接装到停在楼外码头的大货柜车上运走,连仓库都没有。在一栋楼上,复杂的电脑产品就能生产出来并运走。

1996年,富士康接到第一批准系统订单时,龙华科技园才刚刚开始建设,一边建厂一边生产赶货。现任鸿超准WLBG塑模MPE加工部经理熊焰介绍,1997年,他第一次来到龙华科技园,A区只有A1、A2两栋厂房,B区B1、B2两栋厂房正建设中。1998年,他的公司迁到龙华科技园,B区B1、B2两栋厂房建成了,SHZBG餐厅也建成了,但其他建筑都还没有。一眼望去,除了戴安全帽的营建人员,视野之内就是荒草野坡。因为没有体育场,1998年年终摸彩晚会是在B2栋厂房旁的空地上进行的。到了第二年,那片空地就不见了,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随着园区的一天天扩大,一年年变化,熊焰住的地方和上班的地方也在变化。“以前住在B区,上班走路只需10分钟,以后搬到E7,要走半小时,下星期要搬到G17,估计要走1个小时。照这样下去,科技园内就要开通公交车,建设园中园了。”

对于富士康龙华科技园在全球电脑制造的地位,IBM的副总裁在2002年就说过一句名言:“深圳到香港的公路如果塞车,全球PC市场就会缺货。”

收购华升,进入显示器生产领域

电脑是由主机和显示器两部分设备组成的。主机板放置在主机内,显示器则是消费者使用电脑的操作界面。台式电脑很长一段时间使用的都是显像管显示器,而笔记本电脑从一开始就使用液晶显示器。

郭台铭认为,电脑产业在进入电子商务销售时代后,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除了价格之外,就是电脑的外形。相比较而言,放在桌上的显示器的外形比主机外形更为重要,因为消费者天天看着的是显示器。不论台式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只要涉及到开模制造的组件,富士康都具备最强的竞争力。特别是电脑机壳的设计、生产,富士康不但成本低,还具备高明的设计能力。

因此,富士康不会放过电脑显示器这项重要的部件生产。

1999年7月,富士康以2亿多元入主华升电子成为第二大股东,2002年,再吃下华升电子四成股份,正式进入显示器生产领域。由于这次收购背景复杂,郭台铭较好地掩盖了介入显示器生产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