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谷梁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庄公卷第六(起十九年至三十二年尽闵公二年)(2)

【译文】

记安葬没记死,是因为(对外国大夫)不该记安葬。不该记安葬却记了,是避讳说鲁公子出逃。

经冬,杞伯姬来。

【译文】

冬天,杞伯姬来到鲁国。

经莒庆来逆叔姬。

【译文】

莒庆来鲁国迎娶叔姬。

传诸侯之嫁子于大夫,主大夫以与之。来者接内也。不正其接内,故不与夫妇之称也。

【译文】

诸侯嫁女给别国大夫,要由主婚大夫把嫁女送到边境。迎亲的人到鲁国迎娶,这是不对的,所以不以夫妇称呼。

经杞伯来朝。

【译文】

杞国国君来鲁朝见。

经公会齐侯于城濮。

【译文】

庄公在城濮会见齐侯。

庄公二十八年

(公元前六百六十六年)

经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

【译文】

二十八年春,周历三月,甲寅日,齐国攻打卫国,齐卫作战,卫国大败。

传于战与伐,安战也?战卫。战则是师也,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为微之也?

今授之诸侯,而后有侵伐之事,故微之也。其人卫何也?以其人齐,不可不人卫也。卫小齐大,其以卫及之何也?以其微之,可以言及也。其称人以败何也?不以师败于人也。

【译文】

攻伐与作战在什么地方?在卫国作战。作战就是军队,为什么称人呢?表示轻视它。为什么轻视它?

给了它诸侯之长的称号,随后就有攻伐侵略别国的事,所以轻视它。为什么对卫国称人?因为称齐人,就不能不称卫人。卫国小齐国大,那为什么记卫人及齐人?因为轻视齐国,可以记“及齐人”。败了称人是为什么?不愿说军队被人打败,(所以败了不称师)。

经夏,丁未,邾子琐卒。

【译文】

夏季,四月丁未日,邾子琐去世。

经秋,荆伐郑。公会齐人、宋人救郑。

【译文】

秋天,楚国攻打郑国,庄公会合齐国、宋国援救郑国。

传荆者,楚也。其曰荆,州举之也。善救郑也。

【译文】

荆就是楚国。称楚国为荆,是用州名称呼它。救郑国是好事。

经冬,筑微。

【译文】

冬天,在微地筑城墙。

传山林薮泽之利,所以与民共也。虞之,非正也。

【译文】

山林湖泽的利益,要跟百姓同享用。设置虞人是不对的。

经大无麦、禾。臧孙辰告籴于齐。

【译文】

严重欠收没粮食。臧孙辰到齐国借粮。

传大者,有顾之辞也。于无禾及无麦也。国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一年不升,告籴诸侯。告,请也。籴,籴也,不正。故举臧孙辰以为私行也。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无六年之畜,曰急。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诸侯无粟,诸侯相归粟,正也。臧孙辰告籴于齐,告然后与之,言内之无外交也。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虽累凶年,民弗病也。一年不艾而百姓饥,君子非之。不言如,为内讳也。

【译文】

大是有所待的意思。没有长苗,没收到麦子。国家没有三年的储备粮,就可以说不成其为国了。(鲁国)一年歉收,就向诸侯请求借粮。告是请的意思。籴是买粮的意思。这不对。所以经文记臧孙辰以私人身分活动。国家没有九年的储备粮,叫不足。没有六年储备粮,叫危急。没有三年储备粮,就可以说不叫个国家了。诸侯没有粮食,别的诸侯就给它粮,这是正常的。臧孙辰向齐国请求借粮,然后齐国才给,这是说鲁国没搞好外交关系。古时抽十分之一的农业税,用丰年补救荒年,不必向外求援,上上下下就足够了。即使接连荒年,百姓也不困苦。(如今鲁国)一年歉收百姓就挨饿,君子认为这不对。经文不用“如”字,是避讳说鲁国到外国求救。

庄公二十九年

(公元前六百六十五年)

经二十九年,春,新延厩。

【译文】

二十九年,春季,盖新马棚。

传延厩者,法厩也。其言新,有故也。有故,则何为书也?古之君人者,必时视民之所勤。民勤于力,则功筑罕。民勤于财,则贡赋少。民勤于食,则百事废矣。冬,筑微。春,新延厩,以其用民力为已悉矣。

【译文】

延厩,是按规定盖的马棚。称其新,表明有旧的。有旧马棚,为什么这次还记?古时的人君,一定时时关注百姓的忧患。百姓在体力上太苦了,就减少营筑之类的事。百姓在财力方面太苦,就少收贡赋。百姓在吃的方面太苦,就废除一些礼仪。去冬,修微城。今春,盖新马棚,为此民力已经用尽了。

经夏,郑人侵许。

【译文】

夏天,郑国侵略许国。

经秋,有蜚。

【译文】

秋季,出现了蜚虫。

传一有一亡曰有。

【译文】

对时有时无的才强调有。

经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

【译文】

冬季,十二月,纪叔姬去世。

经城诸及防。

【译文】

在诸邑和防邑修筑城墙。

传可城也,以大及小也。

【译文】

(冬季)可以修筑城邑,由大邑到小邑。

庄公三十年

(公元前六百六十四年)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

【译文】

三十年,春天,周历正月。

经夏,师次于成。

【译文】

夏天,军队在成地驻扎。

传次,止也,有畏也,欲救鄣而不能也。不言公,耻不能救鄣也。

【译文】

次是停止不前的意思,有所畏惧,想救鄣邑却又不能。不提庄公,是为他不能救助鄣邑而感到耻辱。

经秋,七月,齐人降鄣。

【译文】

秋季七月,齐国使鄣城的人降伏。

传降犹下也。鄣,纪之遗邑也。

【译文】

降,就如同攻下。鄣是纪国保留下的城邑。

经八月,癸亥,葬纪叔姬。

【译文】

八月癸亥日安葬纪叔姬。

传不日卒而日葬,闵纪之亡也。

【译文】

不记(叔姬)死的日子,却记下安葬日期,是怜念纪国的灭亡。

经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译文】

九月庚午日,初一,出现日蚀。在土地庙里击鼓、杀牲祭神。

经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

【译文】

冬季,庄公跟齐侯在鲁济临时会见。

传及者,内为志焉尔。遇者,志相得也。

【译文】

用及字,表示这次会见是鲁公的意愿。用遇字,表示双方心意投合。

经齐人伐山戎。

【译文】

齐国攻打山戎。

传齐人者,齐侯也。其曰人何也?爱齐侯乎?山戎也。其爱之何也?桓内无因国,外无从诸侯,而越千里之险,北伐山戎,危之也。则非之乎?善之也。何善乎尔?燕,周之分子也。贡职不至,山戎为之伐矣。

【译文】

齐人指的是齐侯。为什么称齐人呢?是爱怜他吗?在伐山戎这件事上,为什么爱怜他呢?桓公这次行动,没有国家向他提供山戎内部的情况,外边也没有随从他攻伐的,越过千里艰险,往北讨伐山戎,是很难的。那么,非难他吗?认为他做得好。为什么说他做得好?燕是周的子孙建立的,山戎不向它纳贡称臣。山戎应该被讨伐。

庄公三十一年

(公元前六百六十三年)

经三十有一年,春,筑台于郎。

【译文】

三十一年,春,在郎地修建高台。

经夏,四月,薛伯卒。

【译文】

夏季,四月,薛伯去世。

经筑台于薛。

【译文】

在薛地修建高台。

经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译文】

六月,齐侯献上攻山戎的战利品给鲁君。

传齐侯来献捷者,内齐侯也,不言使。内与同,不言使也。献戎捷。军得曰捷,戎菽也。

【译文】

齐侯来鲁国献战利品,把齐侯看做内部人,不用“使”字。对内部同一国的人,不用“使”字。献上攻伐山戎所得的战利品。打仗获得的叫战利品。(这次送来的)是胡豆。

经秋,筑台于秦。

【译文】

秋天,在秦地修筑高台。

传不正。罢民三时,虞山林薮泽之利。且财尽则怨,力尽则对,君子危之,故谨而志之也。或曰,倚诸桓也,桓外无诸侯之变,内无国事,越千里之险,北伐山戎,为燕辟地。鲁外无诸侯之变,内无国事,一年罢民三时,虞山林薮泽之利。恶内也。

【译文】

(在秦地修高台)是不对的。一年三季让民疲惫地服劳役,又独享山林湖泽的利益。况且财货刮尽了,百姓会产生怨恨,体力用尽也会生怨恨,君子认为这很危险,所以慎重地记下这些事。有人说,鲁国紧靠齐国,齐桓公外没有诸侯骚扰,国内也太平无事,越过千里险路,往北攻伐山戎,为燕国开辟土地。而鲁国外边也没有诸侯骚扰,内部太平无事,一年三季让民疲惫不堪,还独享山林湖泽的利益。憎恨庄公呵。

经冬,不雨。

【译文】

冬季没有雨。

庄公三十二年

(公元前六百六十二年)

经三十有二年,春,城小穀。

【译文】

三十二年,春季,在小穀修建城墙。

经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

【译文】

夏季,宋公和齐侯在梁丘临时会见。

传遇者,志相得也。梁丘在曹邾之间,去齐八百里,非不能从诸侯而往也。辞所遇,遇所不遇,大桓公也。

【译文】

用遇字,表示双方意见一致。梁丘在曹国和邾国中间,距离齐国八百里。桓公不是不能让诸侯跟从他前往。他辞谢了途中遇见的,会见了宋公。因为齐桓公是诸侯的头领。

经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

【译文】

秋季,七月癸巳日,公子牙去世。

经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

【译文】

八月癸亥日,庄公死在正寝。

传路寝,正寝也。寝疾居正寝,正也。男子不绝于妇人之手,以斋终也。

【译文】

路寝是天子的正寝。有病时睡在正寝是对的。男人不能死于女色,要洁身而死。

经冬,十月,乙未,子般卒。

【译文】

冬季十月乙未日,太子般去世。

传子卒日,正也。不日,故也,有所见则日。

【译文】

子般死了记日期是对的。不记是老规矩。这次为了有所显示就记了日期。

经公子庆父如齐。

【译文】

公子庆父到齐国。

传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译文】

这是逃。为什么用“如”字?没有什么忌讳像这么重大。大就令人伤心。如果有人看到这件事,(就知道)没有什么像这么重大呵。

经狄伐邢。

【译文】

狄人攻打邢国。

闵公元年

(公元前六百六十一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

【译文】

鲁闵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

传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亲之非父也,尊之非君也,继之如君父也者,受国焉尔。

【译文】

继承被杀君王,不记载即位,是对的。论亲,子般不是父,论地位,子般不是君。闵公继承他就像继承父位君位一样,因为从他那接受了国家。

经齐人救邢。

【译文】

齐国援救邢国。

传善救邢也。

【译文】

认为齐桓公援救邢国是好事。

经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

【译文】

夏季六月,辛酉日安葬鲁庄公。

传庄公葬而后举谥,谥所以成德也。于卒事乎加之矣。

【译文】

安葬庄公后才称谥号,用来表彰他的德行。谥号是死后追加的。

经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洛姑。季子来归。

【译文】

秋天,八月,闵公跟齐侯在洛姑会盟,季子回鲁国。

传盟纳季子也。其曰季子,贵之也。其曰来归,喜之也。

【译文】

齐鲁结盟要接纳季子回鲁。称季子是尊重他。说来归,是高兴他回国。

经齐仲孙来。

【译文】

齐仲孙来鲁国。

传其曰齐仲孙,外之也。其不目而曰仲孙,疏之也。其言齐,以累桓也。

【译文】

称他齐仲孙,是把他看做外人。不把他看做公子,而称他仲孙,是疏远他。用“齐”字,表示牵连到齐桓公。

闵公二年

(公元前六百六十年)

经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

【译文】

二年,春,周历正月,齐国让阳国人迁走。

经夏,五月,乙酉,吉谛于庄公。

【译文】

夏季,五月乙酉日,给庄公举行吉利的大祭。

传吉谛者,不吉者也。丧事未毕而举吉祭,故非之。

【译文】

吉利的大祭,却不吉利,是因为丧事没完就举行大祭,所以非难这做法。

经秋,八月,辛丑,公薨。

【译文】

秋季,八月辛丑日,闵公故去。

传不地,故也。其不书葬,不以讨母葬子也。

【译文】

不记闵公死的地点,是有缘故的。不记载安葬,因为不能一边声讨母亲,一边安葬儿子。

经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

【译文】

九月,夫人姜氏逃奔邾国。

传孙之为言逊也,讳奔也。

【译文】

孙就是逊的意思,忌讳用奔字。

经公子庆父出奔莒。

【译文】

公子庆父跑到莒国避难。

传其曰出,绝之也,庆父不复见矣。

【译文】

说出奔,是永绝之义,表示他再不能回国了。

经冬,齐高子来盟。

【译文】

冬季,齐国高子来会盟。

传其曰来,喜之也。其曰高子,贵之也,盟立僖公也。不言使何也?不以齐侯使高子也。

【译文】

说来,是高兴的意思。称高子,是尊重他,因为来会盟,商定立僖公的事。为什么不称他使臣?他是自来,不是齐侯所派。

经十有二月,狄入卫。

【译文】

十二月,狄人进入卫国。

经郑弃其师。

【译文】

郑国抛弃了它的军队。

传恶其长也,兼不反其众,则是弃其师也。

【译文】

讨厌那时间太长久,不让兵众返回都城,这就等于抛弃了他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