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传(传记袖珍馆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初入战场的幸运儿(1)

1.实战初体验

1914年的夏天,欧洲国家之间剑拔弩张,而那颗射向斐迪南大公的子弹成为了开战的导火索,当年那个只有19岁的塞尔维亚青年也许未曾料到,从他的枪膛里发射出的是一场如此声势浩大、伤亡惨重的战争。1914年8月,作为正式中尉的蒙哥马利已经26岁,而他即将面对的则是战争的洗礼。一场由欧洲打响继而蔓延全世界的大战即将开始,这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蒙哥马利所属部队在肖恩克里夫接到了动员命令,而此时,蒙哥马利只是一个初露锋芒的青年军官,几乎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而真实的战争给他留下了奇怪的印象——

在战前动员中,有一条规定是所有军官的佩剑一律需要送交到兵工厂磨快,蒙哥马利对此并不理解,因为他根本没有接受过将佩剑作为一件武器来使用的训练。动员计划还要求剃光头发以保持清洁,这让蒙哥马利难以理解。他也没有完全听令,而是在福克斯通找了个理发师整理了下发型。因为对战场生活一无所知,蒙哥马利还询问营长是否需要随身带钱。得到的答案是,军队在战时都是依赖配给的,现金派不上什么用场。但蒙哥马利仍带了10磅金币在身上。事后他十分庆幸在理发和钱这两件事上没有听那个营长的话。

1914年的8月,在德国宣战后,为防止德军从海上入侵英国,驻扎在肖恩克里夫的英军部队决定用一个营的兵力防守施尔尼斯地段,蒙哥马利被调往该营,时任副营长,麾下有1000多名官兵供他调遣。到了8月22日,该营从南安普顿渡海前往法国波罗尼,前去支援被德军包围的法军。然而无论从人数还是武器装备,都难以同敌人相抗衡,左右翼的法军选择先后撤退,英军随后也作出相同的决定,在次日开始从蒙斯撤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蒙斯大撤退”,英军在长距离的撤退过程中仍然与敌频繁交火,在对抗凶猛德军的同时尽量保持了实力,这在其后被誉为是军事上的一个奇迹。在这次撤离中,蒙哥马利随全营在雷电交加的夜里向南行进,并于8月26日的清晨在奥库尔村庄附近的一片麦田里宿营。

然而,负责指挥第4师的史密斯·多里恩将军决定向德军发动猛烈攻击。尽管当时人困马乏,物资不足,但史密斯·多里恩将军认为自己的部队不需要时间进行集结规整,但选择主动进攻来获取时间无疑是非常愚蠢的做法,然而已经没有更改命令的可能,当下的情形已如困笼之兽,不得不战。结果自然没有悬念,在激烈的交火后,第4军几乎溃不成军,留下的烂摊子交给皇家沃里克军团所在的第10旅来收拾。蒙哥马利在沃里克军团第1营中负责第一梯次的进攻,他率领队伍向指定高地奋力奔跑,可是,他才跑出去没几步就被自己的指挥刀鞘绊倒,待他得以起身时,同他一起进攻的士兵大部分都已阵亡。

遭遇如此败势连破釜沉舟的资格都没有,自然只能选择跟随大队伍进行撤退了,但第一梯队中居然有两个营压根就没接到撤退的命令,等到他们发现身边逼近了大量德军时才慌忙逃窜,拼命追赶大部队,蒙哥马利和战友们花了三天时间才与本师队伍汇合。担任营长的埃尔金顿中校对此一无所知,致使蒙哥马利被英国陆军部列在失踪名单上,此后这位埃尔金顿中校被撤职。

到了9月4日,情势得以扭转,马恩河会战遏制了德军的嚣张气焰,蒙哥马利所在的营对德军展开追击,经过了数百英里的艰苦行军,终于在埃纳追上了德军,然而敌我双方都着重在修建防守工程上,彼此都没有贸然进攻的举动,一时间僵持不动。其后蒙哥马利所在部队从埃纳移防,前往比利时,接着又调转方向,前往法国梅特朗参加战斗,此时的蒙哥马利担任了代理连长的职务。

在10月13日,蒙哥马利向从英国派来的一名退役上尉移交了连长职务,返回了排里。此时伊珀尔战役已然开始。在蒙哥马利所在部队刚刚抵达佛来特尔不久,就获知敌军已占据梅特朗前面的一片高地。普尔少校立即带领全营展开全面攻势,将德军赶回了梅特朗。到了中午时分,在没有枪火支援的情况下,该营奉命夺取村庄。蒙哥马利又有了一次举着新磨的佩剑率领全排战士冲锋的机会,尽管这次他没再被绊倒,但更糟糕的情况出现了,蒙哥马利发现面前的壕沟中满是德国士兵,其中一个正架着枪向他瞄准,然而蒙哥马利手中既无步枪,也无刺刀,手中只有一把佩剑,尽管听命于战前动员而将佩剑磨得锋利无比,而他懂得的唯一剑术操练就是在营地的军士长指挥下进行的军礼训练,佩剑在搏击中毫无功用。但此刻的情况也不容多做考虑,他当机立断地纵身向德国人扑去,用尽全力猛踢对方小腹下方,正中要害部位,德国兵痛得跌倒在地,就这样,蒙哥马利收获了军事生涯中的第一个战俘。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蒙哥马利带领士兵开始清剿村庄中的德军,在排查的过程中,他不幸被埋伏在房屋中的德军狙击手击中胸部,挂彩后蒙哥马利安静地躺在地上,避免引起敌人的注意。不幸的是,跟随他进攻的一名士兵跑过来帮他包扎伤口,结果进入了德国兵的射程中,被击穿头部,一枪毙命。德国狙击手并未就此停止开枪,但蒙哥马利除了左侧膝盖被击中外,其他的大部分子弹都射在了那名已经丧命的士兵身上。蒙哥马利在原地躺了数个小时,排里的其他士兵未曾料到他活了下来,所以一直到天黑以后,蒙哥马利才被抬进室内。子弹击穿了蒙哥马利的右肺,伤势十分危险,他被送往救护所,医生们一致断定他已经没救了,而此时救护所需要立即转移,所以他们干脆就给蒙哥马利挖了一个坟墓。但一直待到转移的时间到来时,蒙哥马利依然活着,于是他随救护所一起转移,在路上他不仅没有死,反而清醒过来。其后蒙哥马利被送往一家医院,没过多久又被送回英国在伍尔维奇的赫伯特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基于蒙哥马利的勇猛表现,在负伤的第二天,他就被晋升为战时上尉军衔,并荣获卓越服务勋章,该勋章是英军颁发给英勇军人的最高奖励。在蒙哥马利养伤期间,伊珀尔战役宣告结束,阵亡人数占一战全部阵亡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五,从这个惊人的数字我们就可以看出该次战役的惨重程度。病床上的蒙哥马利有机会得以在脑海中回顾这次战争,并得出结论,认为笔比剑有力这句老话多半是正确的。

12月5日,蒙哥马利伤愈出院,他得到了三个月的假期,但是在两个月后他就要求医院提前对其身体复查,以便再赴战场。在1915年的2月5日,蒙哥马利接到了英国陆军部的回复,准许他恢复军职,虽然复查结果良好,却暂时不可以担任全部的职务,被限定在国内服役。于是在12日,蒙哥马利前往驻防在曼彻斯特的第112步兵旅,以正式上尉衔的身份接替该旅参谋长的职务。第112步兵旅是由四个步兵营组建不久的新部队,该旅的旅长是赫赫有名的爱尔兰团队皇家因尼斯基林团的退役准将麦肯齐,28岁的蒙哥马利走马上任后得到了麦肯齐将军的青睐,旅里的很多工作麦肯齐将军都放手让蒙哥马利去实践。不过当蒙哥马利刚开始发挥才干的一个月后,该旅就被拆散,以营为单位分派到各师并准备开往法国。

2.再赴战场

1916年的1月,身为旅参谋长的蒙哥马利再度赶赴法国西线,协助麦肯齐将军率领第104步兵旅于29日从南安普顿起程,于次日抵达法国勒阿弗尔。2月22日,蒙哥马利借了一辆自行车,回到梅特朗去看他上次中弹的地方,那里已经变成了英国阵亡军人的墓地。陪同他一起去的是106旅的旅参谋长托姆斯上尉。

蒙哥马利作为旅参谋长,每天都会陪同麦肯齐将军前往下属的各部队进行巡查,之后再就发现的问题研讨解决方法。除此之外,蒙哥马利每天还要作出三次报告,以汇报部队的日常情况。麦肯齐将军对这个严谨认真的下属非常欣赏,蒙哥马利对于麦肯齐将军亦是非常尊敬,二人相处融洽。

从3月7日开始,第104步兵旅接替了里奇堡附近的作战地区,接着对敌区战壕发动了一系列突击,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久之后,麦肯齐将军被调离104旅,在4月份时由桑迪兰兹将军接任旅长职位。这段期间,蒙哥马利对于工作细心负责,思考问题全面缜密,反应问题机敏迅速,但还是因为盲目乐观的态度而未对战争全局做出正确的预估。可无论是麦肯齐还是桑迪兰兹都对这个年轻的下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信任。桑迪兰兹当时只有40岁,他让蒙哥马利对于如何领兵带队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是在战争中各兵种之间的配合关系。

从该年年初的时候,法军就在凡尔赛附近地区与德军展开猛烈激战,双方均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而法军迫于惨重的伤亡情况,要求英军向德军发动主动进攻以减缓自身压力。于是在7月1日,索姆河战役拉开了序幕,然而仅仅在作战的第一天,英军的阵亡高达19000人,伤亡情况总计则为57000人,可谓损失惨重。蒙哥马利所在的104旅因为被从前线调回休整侥幸避开了这次劫难。然而这种自杀性的作战方式仍在继续。到了7月20日,104旅也投入了战局,在一周的时间就损失近千人。可怕的伤亡人数让蒙哥马利触目惊心。如此冒然的进攻,换来了严重的人员损失,这与当时英军的作战方式不无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谓的“善战将军”们在蒙哥马利的眼中全是些视士兵生命为草芥的人。而最应该承担责任的就是总司令黑格。传闻在1917年至1918年的冬天,黑格的参谋长在帕桑达尔前线的激战后准备返回英国,临行前,参谋长希望看看帕桑达尔山脊和野外的景象。而当看到士兵们在泥泞不堪的可怕条件下战斗和死亡时,他无比惊异地问:“为什么以前从未有人告诉我这些情况呢?”的确,当时的高级指挥官是不曾了解前线作战的艰苦环境的,而更为可怕的是黑格的作战策略必然导致大批士兵的伤亡,他甚至有着“屠夫”这样的外号。直到11月18日,当黑格损兵折将高达100万人时,他终于选择放弃鸡蛋撞石头一般的进攻。以无数鲜血为代价换来的结果是盟军战线几乎原地未动,1916年英国军队阵亡和负伤的总人数则高达125万。

时间到了1917年1月18日,桑迪兰兹任第35师的代理师长,4天后,蒙哥马利调往第33师担任二级参谋。不过这一年的战况并没有打破此前的沉闷局势,在这一年的4月,黑格下令发起新攻势,目标夺取兴登堡防线。这场春季攻势被后人称为“阿拉斯之战”,由于作战方案仍然没有明显改观,所以英军的伤亡依然惨重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