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都城和聚落形态
一 建筑基址
西周时期的都城遗址,无论是丰镐、洛邑或岐邑,现在都还没有发现围绕遗址的城墙、城壕之类的遗迹。在河南洛阳汉魏故城的城墙下曾发现有相当于西周时期的夯土墙体,或即是成周的城墙遗迹。另外,在周原应用遥感技术在陕西岐山凤雏探测到一段夯土墙,为岐邑城址提供了线索。这些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发现,现在还无从讨论。
但是,我们在丰镐遗址和周原遗址都已发现了一些大型的夯土建筑基址,这就为确定遗址的性质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1977~1984年间,在陕西长安丰镐遗址的客省庄和马王村之间,先后发现和钻探出14座夯土建筑基址(图2-7),而清理发掘了其中的4座。第四号夯土基址最大,平面略呈长方形,西端略宽,东西长61.5米,南北最宽35.5米,面积约1827平方米。夯土基址的底部不平,厚度不一,最厚处有4米。夯土基址由上下两层组成,而下层夯土又分东西两块,似由不同时期扩建而成的。但在基址的表面没有发现柱础之类的遗迹,大概已被后期破坏了。基址下面叠压着西周早期的灰坑,而基址自身又被西周晚期的灰坑打破,其年代约当西周中期。在第四号夯土基址之南约10余米处,有第三号夯土基址,基址暴露在断崖上,大部分已被近代取土破坏,详情已不可知,但在断崖露出的夯土中还保存着两节套接的陶水管,应当是基址的排水设施的遗存。
在沣河以东的镐京遗址,经调查,在斗门镇、下泉村等地也发现有建筑基址10余处,其中的第五号基址,位于花楼子附近,原为高大的土丘,由于历年的取土和平整土地大部分已被破坏,经发掘,夯土基址顶部被扰土层叠压,其下有客省庄第二期文化层。基址呈“工”字形,由主体建筑和左右两翼组成,南北总长59米,东西宽23米,面积约1357平方米。据推测应是一座重檐式的建筑。
周原遗址发现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较多,分布于陕西岐山的凤雏,扶风的召陈和齐镇等地,而且保存都比较完整,是了解西周都城遗址的布局和建筑基址的形制、结构的极重要的材料。
图2-7 长安客省庄西周夯土基址分布图
1~4.已发掘 5~14.未发掘
凤雏的甲组大型建筑是坐落在一个长方形的夯土台基上,南北长45.2米,东西宽32.5米,高1.3米,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整个建筑坐北朝南,方向170°。建筑物的形制以门道、前堂、后室为中轴,东西两侧配置厢房,且以回廊相连,形成一个前后两进,东西对称的全封闭的院落(图2-8下)。门道在南面中央,宽3米,深6米,两侧有东西门房(塾),大门外有一道夯土影壁墙。前堂是基址的主体建筑,比周围高出0.3米,东西长17.2米,有7排柱基,间距3米;南北深6.1米,有4排柱基,间距2米。由此可知前堂面阔六间,进深三间。堂前为中院(中廷),北侧有三条斜坡状的阶道,可以升登前堂。由前堂经过廊通往后室,后室在基址北部,东西一排,共五间,东西总长23米,进深3.1米。基址两侧有对称的厢房,东西各八间。这组建筑的墙体均由夯土筑成,墙体表面和室内地面均用泥浆掺和细砂和白灰涂抹,光洁坚硬。院内发现两处排水设施,或用陶管套接,或用卵石砌筑。在屋内堆积物中发现有瓦片,推测屋顶是用瓦覆盖的。由保存的各种遗迹可以大体复原这座大型建筑的全貌(图2-8上)。从基址出土的陶器来判断,其使用的年代下限当在西周晚期。
在扶风召陈也发现一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群,已发掘的有15座,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有2座,其余13座均属上层。上层建筑基址中,F3和F8规模较大,保存也较好。F3的台基东西长24米,西北宽15米,现存高0.73米。台基上有排列整齐的柱础,都是用卵石筑成的,直径约1米。东西有七排柱础,中间三排柱础之间的间距较宽,为5.5米,两侧的两排间距只有3米。南北向的柱础,中间三排为五个,两侧的两排各有六个,而且还有一条南北向的、宽0.8米的夯土隔墙(图2-9)。由此可以推测这个建筑有可能是中央为面阔四间、进深也是四间的堂,两侧则是进深一间的五间厢房。F8的夯土台基东西长约22.5米,南北宽约10.4米,现存高0.76米。台基周围有用卵石铺筑的散水,宽约0.5米。台基上有柱础,东西八排,间距3米,南北向的柱础中间四排靠边的两排各有4个,间距3米,中央两排中心减去二柱,而两侧的两排各有4个柱础,而且也有一条南北向的夯土墙。由此可知F8和F3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堂的开间有单偶之分。召陈建筑基址群不像凤雏建筑基址自成院落,因此,各个建筑基址之间的关系不易确定。在基址中发现大量的瓦,有板瓦,也有筒瓦,表明瓦的使用已很普遍。从出土的陶器形制可以判断,上层建筑基址的年代约是西周中期修建的,到西周晚期才废弃的,下层建筑基址的年代应略早一点。
图2-8 岐山凤雏西周甲组建筑基址平面图及复原示意图
上.基址复原示意图 下.基址平面图
图2-9 扶风召陈西周建筑基址群局部平面图
20世纪末,在扶风的云塘和齐镇又发现了两组夯土建筑基址群。西面的一组由正房、东西厢房、门塾和外围墙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图2-10;图版2-1)。主体建筑的正房(F1)平面呈“凹”字形,南面中央向内凹入,东西长22米,南北最宽16.5米,现存高度0.7米。台基四周铺筑卵石散水,宽0.6米。台基表面有圆形柱础坑,东西向凡七排,两侧的两排,每排有南北向的柱础坑六个,中间三排,或三个,或四个,共计37个。屋前中央有左右两个门道,门道有三级台阶,台阶前各有一条用卵石铺砌的石子路,路面拼砌出三角形纹样(图版2-2),长13米,宽1.2米。这两条石子路在门塾后身相连接,呈“U”字形。西厢房(F2)在正房的西南,保存完整,为长方形,南北长11.6米,东西宽5.5米,台面上有11个柱础坑,门道和台阶在东侧的中间两排柱础之间。东厢房(F3)大部分已被破坏,从残存的部分可知是和西厢房对称的。门塾(F8)在主体建筑的正前方,相距14米。门塾为长方形,东西长约13米,宽6.7米,台基上有南北两排柱础,每排4个,可知是面阔三间的门房。在门塾的两侧各有一道围墙向东西延伸,将正房和东西厢房围成一个“凸”字形的独立的院落。
图2-10 扶风云塘西周建筑基址群局部平面图
东面一组建筑由正房(F4)和门塾(F9)组成,其形制与西组相同,正房平面也是“凹”字形的,周边有卵石散水,房前有双阶,阶前有卵石铺砌的“U”字形石子路。门塾也是长方形的,周边也有散水。只是没有东西厢房和外围墙。
这两组建筑基址对于探索西周宫室制度是很有益的。根据它们的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的特征,可以判定它们的使用年代应在西周晚期。
在上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群中都发现有大量的陶质建筑材料,包括板瓦、筒瓦、瓦当和陶管等(图2-11),表明当时的大型建筑的房顶上已经普遍用瓦覆盖。板瓦器形较大,方形弧状,表面饰绳纹,多在表面或内侧有瓦钉或瓦环,长约48厘米,宽约28~36厘米。筒瓦大小不一,一般都较小,横断面呈半环形,表面饰绳纹、曲折纹和几何形纹,较大者长约49厘米,宽18~22厘米,较小的长约25厘米,宽12~14厘米。瓦当作半圆形,直径24厘米,表面饰横鳞纹。陶水管一端大,一端小,使用时互相套接,表面也饰绳纹,长107厘米,大径32厘米,小径22厘米。
图2-11 扶风云塘出土西周陶瓦
1.板瓦(H9①:16) 2.板瓦(H21:5) 3.筒瓦(T0708④:9) 4.筒瓦(T0708④:2) 5.筒瓦(T0708④:3) 6.筒瓦(T0708④:7) 7.筒瓦(T0708④:5) 8.筒瓦(T0708④:6) 9.瓦当(T1010③A:6) 10.筒瓦(T0708④):1)
除了上述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外,在丰镐遗址和周原遗址中也发现有一般的居住遗迹,主要是一些半地穴式和深土窑式的房址。半地穴式的房址有长方形的,也有圆形的,大都是在生土上挖一个浅穴,利用坑壁作屋墙,居住面经加工平整,或用火烧烤,屋内设有灶坑,一般长约3~4米,宽2~3米,这类房址大都均遭破坏,不能复原。深土窑式房址一般较大,大都为圆形,直径约10米,这类土窑通常都有一条土梁直达坑底,坑底多有烧火炕。这种深土窑式的房址原先应有窑顶可蔽风雨,现在大都顶部坍塌。这种房址应是下层民众的栖身之处。
二 铜器窖藏
与上述这些大型建筑可以直接联系的就是这些遗址中的西周青铜器窖藏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周原遗址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已有百余次,其中出铜器数量较多且有长篇铭文的重要发现就有十几起,如1960年在扶风齐家发现的几父壶、柞钟等39件,同年在扶风召陈发现的散伯车父器21件,1974年在扶风强家出土的师鼎、即簋等8件,1975年在岐山董家发现的裘卫诸器37件,1976年在扶风云塘发现的伯公父、伯多父器9件,同年在扶风庄白发现的微氏家族铜器(图2-12)103件,还有早年在任家、康家发现的克器、梁其器、函皇父器等。这些窖藏大都是西周晚期的。在这样一个有限的区域内,在同一时期有这么多的铜器窖藏,必然是有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很多学者认为是西周末年犬戎入侵,迫使周原地区的西周贵族仓促出逃而将其宝器埋在地下。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窖藏所在之处正是器主居住之地,可以作为进一步研讨岐邑大型建筑分布的重要依据。
在丰镐遗址也有类似的情况,如长安张家坡(图2-13)、马王村、新旺村等地的发现,只是不如周原发现的数量多,附近也没有发现保存较好的大型建筑基址,而其含义应该是相同的。
图2-12 扶风庄白西周铜器窖藏平面图
图2-13 长安张家坡西周铜器窖藏平面图
A.上层 8~10.五年史簋 11、12.伯梁父簋 15~17.白喜簋 19.窃曲纹簋 23、24.云纹鬲(23在34内;24在33内) 25~32.伯庸父鬲(25~27、32在33内;28~31在34内) 33、34.白壶 35.荀侯盘 36.伯百父盘 37.伯庸父盉 39.豆43.杯(在34内)
B.下层 1~3.孟簋 4~7.元年师簋 13、14.伯梁父簋 18.白喜簋20~22.窃曲纹簋 38.伯百父鎣 40~42、44.杯(40、41在3内,42在1内,44在14下) 45~48.枓(45、48在2内,46在3内,47在1内)49~53.匕(在1内)
三 手工作坊遗址
在都城遗址内,除了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和小型的居住遗存外,还发现有若干颇具规模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如铸铜和制骨的作坊,以及烧陶的窑址等。
1.铸铜作坊
河南洛阳北窑铸铜遗址是位于洛邑成周范围内的一处大型铸铜遗址。遗址东临瀍水,北倚邙山,西北与北窑西周墓地相邻,经钻探,遗址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20余万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对遗址的局部进行发掘,发现有房址及柱基、地下管道、路土面、烧窑、兽坑、墓葬等遗迹,以及大量的各类遗物,其中陶范数以万计。这些陶范大部分是铸铜的外范,其中经粘对可辨器形者有四五百块,而花纹清晰者也有五百多块。这些范大都是礼器范,器形有方鼎、圆鼎、簋、尊、卣、觚、爵、觯、钟等,花纹则以兽面纹、凤鸟纹、圆涡纹、柿蒂纹、云雷纹为主,还有少量的铭文(图2-14)。除了陶范外,还发现有熔炉的炉壁。炉壁是用泥条盘筑而成的,发现的最大一块炉壁弧长150厘米,高28厘米,厚8厘米,在炉壁的下缘有3处鼓风口,由此可以推知当时的熔炉直径当在1米左右,而且已用皮囊鼓风。在遗址中还发现有几座房址,其中的一座为长方形,长8.6米,宽6.5米,有4个柱基石,有三层居住面,室内出土大量陶范,当与铸铜作坊有关。从遗址的地层关系和所出陶范的器形、纹饰来判断,其年代应属于西周早期。北窑铸铜遗址范围较大,出土遗物丰富,据发掘者的推测,很可能是西周早期官营的宗室作坊。
图2-14 洛阳北窑出土西周陶范残块(拓本)
1.H84:1 2.T4⑤:43 3.H80:17 4.H136:6 5.T81⑥:1 6.H276:1 7、8.H175:3 9.H81:2 10.H118:12
2.制骨作坊
大型的制骨遗址有周原的云塘遗址,另外在丰镐遗址的张家坡、新旺村和白家庄等地也都有发现。
云塘骨器制作遗址位于村的西南,遗址范围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发掘的地点仅限于作坊的边缘地区,发现的遗迹有石板路面、石砌的墙基以及红烧土的墙土堆积,可以推测附近一定有相应的建筑基址。在发掘的灰坑中都含有大量的废弃的骨料,总计约有2万多斤,可知该地应是倾倒废骨料的场所。这些骨料经鉴定,大部分是牛骨,约占总数的80%,其他有马、猪、羊、鹿、狗骨等。制作骨器的工具发现有铜刀、铜锯以及砺石等。半成品多为骨笄,表明这个作坊主要是制作骨笄的。从半成品和废骨料上残留的加工痕迹可以推知其工艺流程。首先是选料,从废料可知选用的绝大部分是四肢骨,截去两端的骨节部分,留用长骨,然后剖成长条形的坯料,再锉去骨楞,打磨光滑,做成长条圆锥形的骨笄,最后再在笄头上雕刻纹饰或嵌镶绿松石。根据遗址出土的大量陶片,可以确认这个制骨作坊是西周中期的。根据云塘制骨作坊的规模和所在的地点,推测它有可能是直接为西周王室及上层贵族服务的。
在周原遗址范围内,除了云塘制骨作坊外,还在庄白西南也发现制骨遗迹,齐家有铸铜遗迹,召陈、任家有制陶遗迹等,这对于了解岐邑都城遗址的布局是很重要的。
丰镐遗址中在张家坡发现的制骨遗迹是西周早期的,大量的骨角镞和骨笄的半成品以及骨料、鹿角料都集中发现于两座房址及其周围,可能就是制作产品的场所。新旺村的制骨遗址位于村的西南,在发掘的两个灰坑中出土了150多斤的骨料,其中三分之一的骨料经过鉴定,牛骨占67.8%,鹿角占10.27%,还有少量的猪骨和马骨。发现的骨器残件以骨笄的数量最多,其次为镞、针。根据骨料和骨器的加工痕迹,可知其选料和工艺与云塘的制骨作坊相同。根据地层关系和所出陶器的特征,新旺村制骨遗址的年代属于西周晚期。
张家坡、云塘、新旺村分别代表西周早、中、晚三个时期的制骨作坊遗址,但是无论从选用的骨料到制作成品的种类和工艺,都是承继有绪,它们都分布在都城范围之内,应是都城内王室贵族乃至居民的生活所需的手工业生产的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都城遗址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形态。
3.制陶作坊
在西周的都城遗址内还发现有许多陶窑,它们往往几座或十多座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窑群。这种情形在长安丰镐遗址的张家坡、客省庄、洛水村、白家庄等地都有发现。西周的陶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圆形,直径在2米左右,由火膛、窑室和窑箅组成,在火膛之前有一个带斜坡道的竖穴,由竖穴的壁上横向掏成火膛,火膛之上为生土的窑箅,厚约30厘米,窑箅上有圆形或椭圆形的箅孔,窑箅之上即是窑室,窑室周壁呈圆形拱顶,顶上留孔,作为烟囱。洛水村和白家庄的窑都是这种形式,从陶窑内出土的废品残片器形有盂、罐、豆、瓦等,可能不是生产单一产品的窑群。另一种陶窑也呈圆形和椭圆形,直径约1.6米。这种窑为竖式窑,不设窑箅。窑室也在地下挖成,窑室周壁也作圆形拱顶,保存较好的高约1米。窑室一端壁上开一火门,约50厘米,火门前挖一竖坑,供烧窑时操作。窑室底部有一条凹形火道,由火门直通另一端的烟囱,烟囱在窑壁的另一端,向外凸出,平面长方形,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与窑壁相等。这两种窑都属于西周晚期。
从西周都城遗址的内涵来看,有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有完整的院落,有半地穴式和深土窑式的一般居住址,也有铸铜、制骨、制陶等各种手工业作坊,也有当时的贵族们遗留下来的铜器窖藏,更有各种类型的墓葬,把所有这些考古发掘所得的信息,标志在都城遗址的平面图上,我们就可以大致勾画出都城内各种遗迹分布,而且随着今后工作的继续和补充,必将会对西周的都城和聚落形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