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聚落形态和社会生活
有关先周文化的考古工作开展了几十年,获得了丰富的资料,为我们探讨当时的社会结构及聚落形态创造了条件。居住遗迹方面的材料有长武碾子坡,武功郑家坡、岸底,扶风壹家堡;墓葬材料有长武碾子坡,宝鸡斗鸡台,岐山贺家,凤翔南指挥西村和长安沣西。其中以碾子坡遗址的发掘规模最大,居址与墓葬兼具,资料最为齐全。
先周文化遗址的内部布局,资料仅见于壹家堡和碾子坡遗址。壹家堡遗址发掘面积小,根据调查、钻探、发掘获得的材料,可以了解到大致的情况。遗址的中、西、南部,是先周时期的居住区,发现有半地穴式房基、圈栏、灰沟等遗迹。遗址东部及东北塬边坡地上,可能是先周时期的墓地。遗址东边及西边土坎上,是窑场所在。陶窑比较密集,沿土坎作一字形排列。除上述居址、墓地和窑场外,还发现了几段壕沟。碾子坡遗址发掘面积达5000平方米,居址与墓葬资料都比较丰富。这里的先周文化遗存可以分为两期,第二期仅有墓地。第一期包括居址和墓地,墓地位于居址北边的塬地上,地势高出居址约40余米。居住遗迹有房基、灰坑、窑址。从发表的材料来看,窑址一般分布于居址边上。房基分布不均匀,或四座一组,或三、二座一组,也有单独一座的,周围均分布有若干灰坑,多少不均。地面式、半地穴式、窑洞式建筑错杂交融,共同存在于居址中。这表明三者之间并不存在悬殊的等级差别,灰坑若干座一组,互相打破,有的组群围绕房基,有的远离房基。不过有的灰坑原先本身就是房基,可以推测当时的房基与灰坑是存在一些组合关系的。
一 居住址
1.房址
碾子坡遗址发现有21座房址,有三种形制:(1)地面式;(2)半地穴式;(3)窑洞式。地面式建筑发现了3座,布局规整,呈方形或长方形,规模较大。最大的一座F801,南北残长11米,东西宽7米;最小的F201东西长5.94米,南北宽4.9米。这类房屋建造比较考究,地基利用洼地或在地面下挖一个浅坑,然后填土加以夯打结实,夯层厚10~26厘米,坑口以上夯土宽出1.4~2米。台基表面平整,边缘有斜坡状散水。墙体直接夯筑在基址上。居住面上抹有草泥土和料礓石浆,然后用火烤成硬面,呈红色或红褐色。居住面上普遍有一层坚实的路土,表明它在废弃前曾经过长时间的踩踏。F1是其中的一座,地基长8.5米,宽6.1米,台基厚约0.70米,四边有散水。居址面积南北长5.4米,东西宽2.9米,合15.6平方米。墙体宽约1米。门设在东墙,宽1.2米。房址前面有3个灶坑,呈品字形排列。各个灶坑的壁面均抹一层草泥土和料礓石浆。半地穴式建筑发现了6座,也较规整,大致呈方形或长方形,面积要小一些,在4~7平方米之间。房子的建造,都是先在地面下挖一个浅坑,坑壁作为墙壁,坑的一面墙壁上挖一条斜坡状的门道。H820(图1-11)南北长2.8米,东西宽1.8~2.19米,深0.4~1.1米,面积约5.6平方米。墙面涂一层料礓石浆后压磨光滑。上面挖9个壁龛,大小、深浅均不同,口部形状为椭圆形。壁龛未加修整或修整得很粗糙。其中的一个壁龛中,发现有少量的炭化高粱。居住面是在生土地面上夯一层五花土,其上再抹一层草泥土和料礓石浆,最后用火烤成硬面。表面是一层路土。灶坑设在房子的西南部。坑口大底小,口径30厘米,底径20厘米,深15厘米。坑底及壁抹一层草泥土,底部放一块长方形石板。房内有两个柱洞,均为口大底小。一个位于中央,口径33厘米,底径28厘米,深45厘米,周壁有厚约3厘米的泥圈,底部垫一块扁平的石块。另一个位于东北部,口径28厘米,底径11厘米,深38厘米,周壁有厚约3厘米的泥圈,底部垫以碎陶片和黑泥。门道开在南墙,作长条形凸出于墙外,底部呈斜坡状的阶梯。窑洞发现12座,一般是在地面上挖一个土坑,然后在土坑一侧向里掏挖。出入通道利用土坑,或利用斜坡土梁,或挖台阶。房屋面积不大,小的在2.8~6.7米之间,大的在8~12米之间。壁面修整很粗糙,一般有若干个龛。居住面为生土,用火烤成硬面,上面有踩踏而成的路土,如碾子坡H303。
图1-11 长武碾子坡先周文化房址H820平面、剖面图
1.石板 2.卵石 3.柱洞 4.柱洞 5.石板 6.烧灶 7.凹坑 8~16.壁龛
上述房址都是先周文化第四期的。同期的房址在郑家坡遗址也发现1座(F13),半地穴式,椭圆形,长5.5米,宽3.5米,生土梁将房子分为2室,中间留有通道。居住面平整,出入有台阶。房子周围有柱洞5个,直径30~40厘米,深30~35厘米,但分布没有规则。
第三期的房址发现2座。岸底1座,F2属于地面建筑,呈椭圆形,直径3.71~2.65米。房内有灶,位于中央偏东。由储火坑、进火坑、火膛、箅组成,类似于陶窑。房内有柱洞6个,分布于周围的墙根,粗细不等,大者直径52厘米,小者直径18厘米,深仅15厘米。郑家坡1座,F15为半地穴式,椭圆形,长径4.7米,短径4.4米,中间有斜坡土梁通向地面。
第五期的房址发现1座,郑家坡F6,半地穴式,分房子与灶两部分。房子为圆形,直径2.3米,地面有一层路土。灶由进火口、火膛、箅组成。周围地面上发现有7个柱洞,沿房子与灶分布。壹家堡发现圈栏1座。圈栏为地穴式,有斜坡门道可供出入。最深处达2.6米。在圈栏一角发现有插檩椽的榫孔和烧成木炭的檩椽残段。可知圈栏顶为草搭的圆锥顶。圈栏底部有两个浅坑,坑内填有动物粪便。此外中部还发现了2具完整的羊骨架,圈栏口也有1具完整的羊骨架。
2.灰坑和陶窑
灰坑数量较大。仅碾子坡就发现有177座。平面形状有圆形坑、椭圆形坑、长方形坑和不规则形坑。其中长方形坑的坑壁近于垂直,其他形状的灰坑均口大底小。坑壁很少有经过修整的,壁面坑凹不平。最大口径约8.8米,最小口径为1.3米,最深约3.5米,最浅为0.4米。多数灰坑的口径在2~3.5米,深1~2米之间。少数灰坑的底部坑壁挖有一二个壁龛,个别壁龛里发现有遗物,如H111的壁龛内放有1件石杵。有的灰坑地面残存零星的路土硬面。规模较大的灰坑往往有斜坡通道或台阶通向地面。因此这类灰坑原先可能是作为房屋使用的。灰坑填土多为深灰土,往往夹杂黑色或白色的灰烬和红烧土块,个别灰坑内有埋人或贮藏粮食的现象。如H318的填土中发现1具女性骨架和1个头骨。
图1-12 先周文化陶窑平面、剖面图
A.郑家坡Y1 1.窑室 2.火眼 3.火膛 4.火膛口
B.岸底Y4 1.窑室 2.火眼 3.火膛 4.火膛口
陶窑多有发现。岸底Y4(图1-12B)属于第二期,竖穴式,由窑室、窑箅、火膛组成。窑室平面为椭圆形,壁面上有许多凹口,现存4个,它们的前面各对着1个火眼。窑箅有8个火眼,2个居中,其余6个分布于周围。火膛口2个,分别面向南部、东南。郑家坡Y1(图1-12A)可能属于第三期,也属竖穴式。窑室呈圆形,在东南壁有1个凹槽,断面呈半圆形,可能是烟囱。窑箅上有火眼6个,1个居中,其余5个分布于周围。火膛底部似二层台,台高0.98米。低地部分可能是点燃柴物之处。第四期的陶窑,碾子坡发现6座,分为两种。一种是横穴式,5座,由火膛、窑室和烟道三部分组成。火膛位于窑室前面并稍微伸入窑室下面。烟道开在窑室顶部。如Y402,窑室南北长2.5米,东西残宽1.1~1.4米。窑顶高0.95米。窑室后部中央有一条短小的南北向“隔墙”与后壁相连。烟道5个,1个位于中央,3个位于东侧,1个位于西侧,因西侧被破坏,估计原先还有2个。火膛位于窑室的南面,坑口南北长1米,东西残宽0.88米,火膛北部0.3米伸入窑室内。窑室内的填土呈红褐色,里面杂有大量从窑顶塌下来的红烧土块和青灰土块。一种是竖穴式,1座,由窑前土坑、火膛、窑室、窑箅组成。Y701窑室在东,土坑在西。土坑呈椭圆形,东西径1.68米,火膛最高为0.86米。窑箅上有8个火眼,火眼斜向,下口偏向西侧。窑室圆形,南北径1.8米,东西径1.77米。位置较火膛略偏东。烟道未发现,估计原先也开在顶部。第四期的陶窑,岸底发现1座。Y3为竖穴式,由窑室、窑箅、火膛三部分组成。窑室底部呈方角扇形,窑箅厚0.50~0.60米,上面因残破仅存3个火眼。火膛为方角扇形,靠近火膛口处有1个竖穴土坑,长1.2米,宽0.88米,深1.10米,应是点火、堆放柴物的地方。
二 墓地和葬俗
现已发现的先周墓葬绝大多数属于第四、五期,发现地点有宝鸡斗鸡台、岐山贺家、凤翔西村、长武碾子坡、长安张家坡等。其中碾子坡、西村墓地面积较大,发掘面积也较大。
西村墓地位于凤翔南指挥西村村西300米处。据钻探,这片墓地范围较大,南北127米,东西129米。墓葬分布极为稠密,但不见叠压打破关系。1979~1980年雍城考古队在此发掘了210座周人墓葬。发掘者认为,墓地沿用时间很长,最早的周墓为先周中期,最晚至西周中期。从墓葬出土的陶器形态来看,发掘者所分的A1~A3、B1、D1、E1式鬲属于先周文化第四期,B2、D2、E2属于先周文化第五期。这样划分出来的先周墓葬,第四期27座,第五期16座。这两期的墓葬情况变化不大,方向大部分向北,少部分向南,向东者极少。它们都是小型竖穴土坑墓,墓底长1.9~2.6米。部分墓葬口部大于底部,葬具均为一棺。葬式除不明者外,均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主要为陶鬲和罐,个别有簋和盂。
碾子坡的墓葬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的墓地与居住区同时,位于居址区以北的坡地上,高出居址区68~73米。墓地东西长120米,南北宽96米,面积11520平方米。发现墓葬92座,分布极为密集,但相互间没有打破关系。由于坡地上曾修建公路并开辟梯田,破坏了不少墓葬。墓葬主要为北向和南向,北向者主要偏东,南向者主要偏西,东西向的墓葬极少。墓葬全部属于小型竖穴土坑墓,面积都在4平方米以下。此墓地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很多墓坑的一端宽于另一端,在墓圹清楚的89座墓中共有47座。墓主脚端宽于头端者居多数,有29座。部分墓葬的墓口小于墓底。这种覆斗形墓,坑口宽度大多小于或等于坑口长度的二分之一,形状窄长。墓内一般都有葬具,二层台有生土的,也有熟土的,但绝大部分未经夯打。部分墓葬的壁面凹凸不平,二层台的宽窄也不规整,这个墓地的挖穴技术是比较落后的。
这些墓葬有葬具的共76座。其中使用木棺者居多,占55座,其他有使用席子或石棺者。石棺墓仅1座。系用长方形和近似方形的大石板搭建而成,先用8块石板围成一个长方形框架,上口用3块石板封盖,但墓主头部不封。墓主除下肢有石板垫身外,其余部位都直接放在生土上。这些墓中,89座是单人葬,1座是二次葬,其余没有发现骨骸。葬式除1座因扰乱不明外,仰身葬43座,俯身葬40座,侧身葬4座,二次葬1座。令人注意的是,能鉴别墓主性别的,仰身葬都是男性,俯身葬都是女性。另一个现象是,这里的墓葬往往两两一组,排列整齐,间隔均匀,墓坑一大一小,头向也都相同。有俯身葬成组的,仰身葬成组的,仰身与俯身葬成组的。上述墓葬中,只有6座墓随葬有陶器,共8件,大多放在墓主头端的二层台上。从出土陶鬲的形态来看,这些墓葬的年代属于先周文化第四期(图1-13A)。
晚期墓葬139座,其中138座位于同一片墓地中。墓地利用早期的居住区,南北最长63米,东西最宽60米,面积3780平方米。墓葬异常稠密,其中134座分布在东西长40米、南北宽35米的范围内。墓向绝大多数向东,偏南或偏北者也有,其他方向的极少。墓葬有竖穴土坑与洞室墓两种,前者137座,后者2座。竖穴土坑墓的大小、形制与早期墓葬大体相同。但墓坑一端宽于另一端的现象较早期要少,墓底有生土或熟土二层台,以后者居多。与早期不同的是,晚期墓葬中常见有挖壁龛的现象(图1-13B),这种墓大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一般一墓一个壁龛,个别者挖2个或3个壁龛。洞室墓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室是从墓道侧壁向外掏挖而成的。葬具以木棺居多,其中有些墓还用席子裹尸,个别墓用布裹头。石棺葬不见。葬式与早期相同,人骨架能鉴定性别的,仰身葬多为女性,俯身葬多为男性。其他还有侧身葬和二次葬。墓葬两两成组,其中男性墓和女性墓的组合比早期更为流行。从墓葬排列的情况来看,墓地大体可以分为三组,各组之间有一定的空地间隔,三组墓葬的方向也有所差异,并且都有成行成列的现象。种种现象表明,该墓地存在着不同的群体。有随葬品的墓葬较早期要多。不过,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每座也只有一件。陶器一般放在壁龛里,也有的放在墓主头端的二层台上。本期的个别墓有殉狗、殉马、殉鸡等现象,这都是早期墓葬所没有的。
长安沣西张家坡和客省庄发现的先周墓葬有的有殉葬人(图1-13C;图版1-1),随葬陶鬲、陶罐、铜鼎、簋和其他器物。
岐山贺家也发现数量不少的先周墓葬。其中占多数的是小型墓,均为土坑竖穴。墓室长度一般在2米左右,宽度在1.5米左右。随葬品为陶鬲、陶罐、铜戈等。发现中型墓1座。73M1为竖穴土坑墓,长4.1米,宽2.9米,深3.94米。墓底四周有二层台,坑壁平整,墓底略大于墓口。在一端的坑壁上,有一个较大的壁龛,长1.8米,宽0.72米。壁龛内随葬品相当丰富,有铜鼎、簋、卣、瓿、斝各1件和戈、镞、盾饰、斧、锛、凿等。这是现已发现的随葬品最为丰富的先周墓葬。
图1-13 先周文化墓葬及随葬品
A.碾子坡早期墓M660平面图 1.陶鬲(M660:1)
B.碾子坡晚期墓M171平面图 1.陶鬲(M171:1)
C.张家坡M89平面图 1.陶罐(M89:1) 2.陶鬲(M89:2)
三 社会生活
在先周文化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房址、灰坑等居住遗迹以及窑址、墓葬。碾子坡是一处居住遗迹与墓葬齐全的遗址,在这里居址区与墓地分开,窑址分布在居址区的外围,居住区内房址与灰坑密集分布,表明先周时期周人已经过着定居生活。
与中原的商文化相比,先周文化的遗址面积小,更没有发现城垣遗迹。房址一般为小型。墓葬都是小型和中型,随葬品多为陶器,出土铜、玉器的墓葬极少。这些都表明先周文化的社会分化没有商文化显著,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比商文化落后。
经济主要是农业。各期遗存中都发现有铲、刀、镰等农作工具,表明先周文化从一开始就从事农业生产。在碾子坡的灰坑中发现有炭化的粮食,经鉴定为高粱,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石器中斧的数量较大,可供砍伐之用,其中朱马嘴和碾子坡出土的锤形斧较为特别,正面呈三角形,中央穿一个大圆孔,不见于其他文化。捕鱼业似乎不发达,各遗址均未出土网坠。狩猎和畜牧在经济上占有很大比重。各遗址中均出有不少的骨镞,还有少量的铜镞。碾子坡的居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兽骨,动物种类有牛、马、羊、猪、狗等,其中牛骨特别多,占全部兽骨的一半以上。这似乎说明这里的居民已经饲养家畜,并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手工业有纺织、制陶。纺织主要表现在纺轮上,先周文化的居址都发现有纺轮。纺轮的形状颇有特色,除圆饼状外,还有呈圆锥体的。各遗址都发现有窑址,分横穴式和竖穴式两种,以后者居多。陶器的种类较多,有鬲、甗、甑、豆、盂、罐、钵、缸等。陶拍出土较多,大多呈牛角状。一些陶片刻划有文字或符号。碾子坡遗址发现有类似于金文中的“三”、“七”等字。
创造先周文化的居民中流行占卜,在各遗址中都发现了甲骨,但大部分遗址只有卜骨,不见卜甲。卜骨有的经过修整,有的未经过修整。有钻灼而无凿,上面亦无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