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宝宝发热不要慌,全程护理有章法(5)
热性惊厥后可能会做以下检查
脑电图:是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也就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脑电图是癫痫诊断和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医生让做这个检查就是要排除是否癫痫。脑电图属于无创无辐射的检查。
检查的时候会在孩子头上放很多个电极片,用电极片收集数据到机器上进行分析。机器上会显示孩子的脑电波,正常的孩子的波形是规则的,而患有癫痫的孩子会有一些很高幅的电波发放,如尖波、棘波。单纯的热性惊厥一般无须做脑电图检查。但在临床中,可能有些单纯的热性惊厥也被要求进行脑电图检查,这主要是因为医学上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有少部分癫痫确实首发病症就是发热的时候发生惊厥。
腰椎穿刺:简称腰穿,就是将一根细细长长的腰穿针(一个空芯的针管,内契合一个针芯)从孩子背部的第三、四腰椎间穿刺进去,进入蛛网膜下腔,正常情况下,拔出针芯后便可以看到澄清如水的脑脊液流出来,如果脑子里面有病变,脑脊液就可能是浑浊的、脓性的、黄色或红色的。
一般白血病患儿或高度怀疑脑部有感染、出血、压力过高时,医生会建议进行腰穿检查,接取脑脊液化验。腰穿检查属于有创检查,但是创伤很小。很多家长因为心疼孩子而盲目拒绝检查,很可能会延误孩子的病情。
颅脑CT:就是通过一些射线透过人的大脑,由于大脑内的脑灰质、脑白质、脑室等对射线的吸收和透过率不相同,从而会在影像上表现出来不一样的成像。医生可以通过不同密度的影像判断大脑组织是否正常,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如长了不该长的东西,是否有积水,是否有实质的改变等。
CT检查对颅脑外伤、颅内出血、颅内肿瘤等的诊断价值较高。但是,CT有一个大缺点便是辐射较强,所以,对于CT,家长们要秉持一个原则,有指征时该做就做,没指征时坚决不做。
颅脑核磁共振(颅脑MRI):就是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它最大的优点便是能够提供很多有参考价值的医学影像,但是又没有任何辐射,核磁共振(MRI)已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效果最佳的部位是颅脑。
从孩子的健康安全角度来讲,如果非要进行颅脑影像学检查,能选MRI是最好的。但MRI也有它的局限: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在某些情况下,如颅内出血等,CT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如何选择,还是需要遵医嘱。
section04幼儿急疹突袭,多照护少干预
居家护理全攻略:适度退热,静候自愈
发热伴随出疹,是很多孩子都会经历的情况,发热与出疹性疾病在儿科也是十分常见的。孩子发热又出疹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严重与否,是不是传染性疾病,该如何处理,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典型表现
发热与出疹性疾病,可以从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的角度来区分。第一类是感染性疾病,即宝宝被病原菌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出疹的情况,如幼儿急疹、麻疹、水痘、手足口病、风疹、猩红热、伤寒、败血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第二类是非感染性疾病,如川崎病、风湿热、类风湿疾病等,也会出现发热加出疹的情况。
幼儿急疹应该是最常见的一种以发热、出疹为特征的疾病。幼儿急疹又称玫瑰疹、病毒疹,一般见于2岁以下的幼儿。孩子感染肠道病毒以后,出现发热,往往没有任何征兆,有的可能持续高热,有的只是低热,一般病程3~5天,退热以后出疹。
“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一个非常有特点的表现,但临床上没有绝对,没有百分之百,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即使完全相同的病毒发生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也不一定会出现完全一样的病程。有些宝宝发热的收尾阶段也可能还有一两分低热,伴随出疹,这也可能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普遍能自愈,所以一般来说,整个病程如果没有出现合并症和并发症,疾病本身是不需要过多药物干预的,合理使用退热药就可以了。
要点15
幼儿急疹可自愈且预后良好
幼儿急疹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患儿通常会发热3—5天,退热后出疹,家长们不要被前期的发热吓住,避免过度干预。
幼儿急疹前期除了发热无其他不适
有一个典型的幼儿急疹案例,让我记忆深刻。那是我来到私立医疗机构之后经管的一个孩子,一个10个月大的小男孩,无缘无故发热,不伴有任何其他的不适,没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也没有上吐下泻的消化道症状,就是反反复复高热了3天。
体温烧上来的时候,孩子就蔫蔫的,服用退热药后,热一退,孩子立马生龙活虎。孩子的家长是知识分子,有一定的医学素养,发热3天仅仅给过退热药物,但过了第3天,还是抵不住压力,来看医生了。
检查完毕,孩子精神很好,没有皮疹,仅仅耳后有两颗小小的淋巴结,外耳道正常,咽喉稍微红一些,没有异常的分泌物,心肺腹部体检均正常,尿道口也是正常的。我从孩子的身上找不到任何感染的病灶,也找不到“敌军”的蛛丝马迹,从临床症状、体征来看,考虑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出幼儿急疹的概率很大。
我们前面说过,血常规在感染性疾病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是决定意义。有些非细菌感染的情况也可能导致白细胞增高,如免疫或血液疾病、应激反应,还有些严重的细菌感染会出现白细胞不增反降的情况,所以,血常规并不是决定用药的唯一指标,必要时可参考。
我给这个孩子查了血常规,白细胞正常,分类正常,血小板正常,血红蛋白稍低,结合孩子的症状、体征考虑就是单纯的病毒感染,并未合并细菌感染。根据家长的高依从性,我只给孩子开出了一瓶退热药物和一袋口服补液盐溶液,嘱其第二天过来复诊。
第二天复诊的时候,孩子还是发热,但是热峰不再动不动就升到40℃那么高了,慢慢地降了下来,发热的间隔也慢慢地拉长开来,孩子依然活蹦乱跳,精气神很足。
第三天复诊,热已经退了,孩子的面部、前胸、后背长了密密麻麻的米粒大小的红疹子,大部分是和皮肤相平的。
这个孩子的疹子算出得非常多的了,而且幼儿急疹出疹的速度相当快,几乎面部、躯干同时出齐,整一个小花脸,样子怪不好看的,家长有些揪心了:“出这么多疹子,像个麻子,会不会是麻疹啊?”我们家乐乐奶奶也曾经这样问过我。
区分幼儿急疹和麻疹的五大关键点
幼儿急疹与麻疹的长相嘛,还真有几份相似,并且也都是病毒疹。如何鉴别,还是需要医生结合孩子的病史、症状、体征综合来判断。
首先,从发热与出疹的时间节点来看:幼儿急疹为热退疹出,发热3~5天之后退热,然后出疹;而麻疹是在发热3天以后开始出疹,热越高,疹越多,疹越多,热越高,高热伴随出疹。
其次,从出疹时孩子的状态来看:幼儿急疹,除了样子不太好看以外,孩子吃喝拉撒睡一切正常;而麻疹患儿,出疹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孩子往往高热不退,精神萎靡。
另外,幼儿急疹一般只出在面部和前胸、后背,出疹速度很快,似乎一阵风过,孩子的疹就出齐了,出疹、退疹只需2~3天,退疹之后不留任何痕迹;麻疹是从前额发际开始,再到面部、躯干、四肢,3天左右出齐全身,最后至手心、脚心,退疹的过程也要3天,退疹之后留有一些色素沉着和脱屑。
幼儿急疹和麻疹的区别
所以,这个小宝宝就是典型的幼儿急疹,而不是家长担心的麻疹。热退疹出,宝宝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并发症,接下来耐心等待退疹就好了。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急疹的前期病程很难熬,所以很多时候家长甚至儿科医生原有的坚持都可能被出疹前持续的高热击败,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过度干预,比如滥用抗生素和输液。其实幼儿急疹是一个预后非常好的疾病,一般来说都会自愈。
前面提到过我儿子乐乐1岁时的那次幼儿急疹,就没有成功避免输液和使用抗生素,当然,与我当时立场不够坚定有关,那是乐乐第一次发热,当时的我对过度治疗的理解也没有现在这么深刻。
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医生越久,这份体会就越发刻骨铭心。给任何一个孩子的治疗万不可过度,刚刚好,不多也不少,拿捏准确,除了需要一颗真诚为孩子着想的心之外,更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同样需要伴着我的小患儿们一同成长。
陈医生提醒
方法用对,热才能退
眼看自家宝贝脸蛋热得通红,家长们自然是绞尽脑汁想办法给孩子退热,好让孩子舒服一些,方法用对了自然效果好,如果方法不当很可能还会伤害到孩子的健康。
比如酒精擦涂就是最常见的一个降温误区,酒精擦涂对孩子娇嫩的皮肤会产生刺激,可能会加重孩子发热时候的不适,还可能会发生皮肤过敏,酒精甚至有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对身体产生危害,特别是神经系统。所以,不应使用酒精擦涂来为孩子降温。
如果孩子对退热药过敏或不耐受(这是罕见的),可选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来退热。如果发热让孩子非常不舒服,或孩子呕吐使退热药不能在胃里停留,则可以考虑在吃退热药的同时为孩子用温水擦浴。
退热贴也是家长们喜欢用来给孩子退热的方法。但退热贴的退热作用并不明显,还可能导致皮肤过敏或影响散热,因此一般不建议使用。如果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使用退热贴的话,一定要确保孩子对退热贴不过敏,且最多在额头贴一片,千万不要贴得全身都是,会增加孩子过敏的风险,并且会严重影响到孩子散热降温。切记,如果孩子觉得不舒服,拒绝使用退热贴的话,就不要强迫给孩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