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汉·西汉(7)

永元十四年(102)冬,会奏,国不能无后,请和帝续立皇后。和帝说道:“皇后之尊,与朕同体,上承宗庙,母仪天下,唯有德冠后廷的邓贵人,才可胜任。”邓贵人听说后,连忙上书辞谢。邓贵人推让再三,和帝已决计立她为后,无奈只好从命。不久便举行隆重的立后大典,上至皇帝,下至满朝文武齐集章德殿。皇后面帝而立,由太尉持节捧玺绶,宗正出班宣读策文。皇后就坐,接受群臣拜驾。22岁的邓绥凭借自己的才貌与德行终于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自从邓绥登上皇后位之后,并没有为宫中的繁华奢丽所陶醉,也没有因地位的高升而自傲,仍然处处以谦让宽厚为怀,明智识礼。当时,郡国献给京师的奇珍异宝很多,地方官更是绞尽脑汁地搜罗珍丽,以求得皇帝的赏睐,然百姓却备受其苦。邓后取消所有这些征发,只让地方在年底贡献些纸墨而已。百姓拍手称快,这一措施既为天下做出勤俭节约的表率。

邓绥皇后正位后,其宗亲子弟多以受封。故此在汉朝曾多次出现外戚集团分据要职,窃国专权的局面。饱读经史的邓绥对此早有戒备。当和帝要按照成例尊显皇后家族赐官时,邓绥坚决反对,皇帝只好依着邓后。刘肇在元兴元年(105)再度染病,终于一病不起。年仅27岁的和帝刘肇病故。因和帝死得突然,谁来继承皇位,从未商议过,所以此事就落到了25岁的邓后身上。

邓绥在宫中经过了多次危难。和帝在世时,她那种谦逊自退的做法是为了远避灾祸。9年的宫中生活,她深知权力的重要。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选择一个能够控制的皇位继承人。可惜邓后入宫多年,却没有儿子,后宫所生的皇子大多夭殇。时人视宫中为凶地,后来每有皇子出生,就让奶妈抱出宫外,寄养民间。和帝驾崩后,群臣不知皇嗣下落,无人拥立,邓后告诉众臣,和帝有两个儿子幸存,长子刘胜,为一宫女所生,虽已有8岁,但身有重病,不宜迎立,少子刘隆,出生仅百日,可马上迎入。邓后思忖,刘隆尚在襁褓,可抚养为己子,于是在她的鼓动之下,不足半岁的刘隆登上了皇位,尊邓后为皇太后,因年幼,无法临朝,所以由太后临朝听政,改元延平。

邓太后将和帝安葬于慎陵,正式开始了她的执政生涯。将刘胜封为平原王,同时命令朝中重臣得人禁中。此时的邓后为稳操大权,她不再顾虑重重,将长兄邓骘封为上蔡侯车骑将军,令他综理朝政,命邓骘住在官内,以便随时商议国事,弟弟邓悝、邓弘、邓阊也有封侯。为便于议事与传达诏命,除自家兄弟外,邓绥还重用宦官郑众、蔡伦等人为亲信。

太后临朝后,接连下诏。大赦天下,凡建武以来因罪遭禁锢者,统统免罪为平民。又下令减少宫内所供应的物资,规定每天只能吃一肉一饭,地方郡国的贡献减半。凡因暴雨受灾的郡国,皆免除田租。所有掖庭侍女以及宗族家的官奴婢,一律遣归。各令婚嫁。各地不合祀典的淫祀统统取缔。这些法令颁布后深受百姓称赞邓太后再次遭遇难题,小皇帝刘隆登位8个月便夭殇了。现在刘胜是和帝的唯一的亲生儿子,邓太后担心第一次未立刘胜,若立刘胜肯定怀恨报复,便决计另择一人。

邓太后与邓骘查找玉牒,发现只有和帝兄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是皇族最亲近的后代。而且年龄也比较合适。二人商定后又与公卿集议,一致通过。适逢刘祜正在京师王邸之中,邓骘便连夜持节用王青盖车迎接刘祜入宫。先封长安侯,不久便策立为皇帝。划祜成了东汉的新一代皇帝,是为安帝。

邓太后拥立安帝之后,依旧临朝称制,掌握朝中大权。为了避邓氏专权之嫌,邓太后专门做了一些裁抑外戚势力的施措。她诏告司急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说:“虽怀敬顾之志,但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多犯禁宪。你们定要明加捡救。不得庇护。”邓氏亲属犯罪者从此没有特别赦免的事。邓太后临朝执政的做法还是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最终导致了一次政变风波。

司空周章多次直言弹劾,邓绥不予理睬。于是周章串通联络,采取措施。准备以少数亲信,买通宫禁门卫,进入宫门。捕杀邓骘、郑众、蔡伦等,然后囚禁太后,废安帝,改立齐胜为帝。因策划不周还未动手就被邓绥太后发觉。周章只好自杀,一场政变阴谋被平息。

邓绥接受教训,把权力看得更重,凡有提到让她归政的奏疏,她一律毫不客气地加以处置。杜根上书直言,邓太后大怒,命人将杜根装进巨囊,扑杀于殿下,然后弃于城外。对权力的贪欲已使她丧失了理智。邓绥叔父越骑校尉邓康建议邓太后“听从公议,自损私权”。太后没有采纳,邓康只好称病不朝。邓太后便派一女侍去探视,那女侍假太后威势倨傲无礼,遭到邓康一顿责骂。邓绥一气之下,竟罢了邓康的官。

邓绥太后虽贪欲权力不肯还政。但她治国还是相当勤勉的。永初二年(108)夏,京师大旱,亲自审查冤狱。有位囚犯被逼供招认杀人,他本想诉冤,见狱吏在场只好作罢。察觉其神色不对,便呼唤回来重审,之后,邓太后将其赦免,并将洛阳令收押在洛阳内抵罪。

邓太后入宫后就一直随曹大家学习经书。曹大家是《汉书》作者班固的妹妹。名昭。班昭博学高才,曾受和帝之命续写了《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因她们4岁时与曹寿为妻,曹寿早死,故此称她“曹大家”。太后有时还向昭咨以政事。永初三年(109)秋,邓绥的母亲病故,需服丧一年,邓骘也上书乞退。与班昭商议,班昭认为邓骘归丧既可成全其孝名,又能赢得谦退的赞誉,邓后接纳她的建议,令邓骘兄弟为母服丧。

邓绥临朝之时,多次下诏选举明政术、述古今、直言敢谏的贤能之士,把他们吸收到朝廷之中,参与谋议。通过这些办法进一步扩大了氏外戚的势力,稳定其统治。

邓绥鉴于当时学校荒废,永初四年(110),创办了第一所宫邸学校,主要是整理经传,教授宫人。元初六年(119),又创办了另一所专门教育王家子女及邓氏子孙的贵胄学校。她还亲自监督考试,足见其对后代教育的重视。邓太后还根据经书直接制定和实施国家的大政方针,缓和了各种矛盾,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从而扭转了经学的衰落局面。

邓绥太后执政16年,从未有过重大失政。只要听说有百姓受饥,她时常彻夜不寐,亲自裁减宫中的费用,救济灾民。她虽一直掌握朝政大权,但对邓家人却不留情面,严于法禁,使得他们都不敢骄纵犯法。邓绥并没有被宫中的繁华所陶醉,没有因母仪天下而自傲,而是以谦让宽厚,明智识礼。邓绥临朝执政16年,兢兢业业,勤政爱民,既综理国政,扶持汉室,又谨防震主,惹火烧身。像邓绥这样宽怀大度,谨慎守成,临朝听政16载的皇后人物,在古代后妃中实属罕见!

安帝元初年(114)的八月。阎姬进入了皇宫。初到后宫。阎姬对后宫的生活十分稀奇,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盼望皇后的桂冠戴在自己的头顶之上。性情宽厚安帝刘祜,被性格开朗的阎姬深深吸引,阎姬对安帝刘祜自然是百依百顺,极力取悦。阎姬对安帝十分柔情体贴,更得安帝的欢心。当年便立阎姬为贵人。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读书抚琴,畅谈人生,彼此间拥有与他人难得的相知。于是第二年(115)夏四月丙年这天,阎姬又被立为皇后。

阎姬妃父亲阎畅被提升为长水校尉,又封北宜春侯。元初四年(117),阎畅死后,长子阎显继父之位。建光元年(121)邓太后驾崩后,汉安帝开始亲政,阎姬羡慕邓太后的尊仪,渴望像邓太后那样凌驾于万人之上,所以,她挖空心思参与政权。随着阎氏上台,阎氏家族开始名声显赫。阎显及弟弟阎景、阎耀、阎晏同为卿校,掌握了京师禁兵。延光元年(123),又改封阎显为长社县侯,食邑增加到1.35万户。并且追尊其母为荥阳君。

阎显和阎景七八岁的儿子都被任命为黄门侍郎。阎姬顿时权势倾朝,安帝对她只得惟命是从。百依百顺。汉安帝刘祜自当了皇帝就受制于邓太后,他的父亲清河王刘庆就是被汉章帝的窦皇后贬为王的,所以,他对女人干政既恨又怕。安帝伤心地感觉到阎姬自从做了皇后,她的权力欲极强,所以渐渐很少许临章阎姬的皇后宫,而常常去其他宫人那里度夜了。于是宫人李氏很快就得到心灵受创的安帝的宠幸。生了皇子刘保。阎姬知道后十分嫉妒,暗中派人杀了李氏。

因阎姬无子,所以刘保被立为皇太子。随着岁月的流逝。皇太子刘保渐渐长大。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刘保,阎皇后内心十分不安,甚至还有一些恐惧;若刘保即位,做了皇帝,哪还有阎姬的好日子过。于是,她勾结宦官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诬陷皇太子刘保,安帝刘祜被迫无奈废了皇太子,封为济阳王。

延光四年(125)三月,庚申这天,随安帝刘祜驾幸章陵的途中,安帝刘祜旧病复发,到了叶县病故。阎姬、阎显兄弟与宦官江京、樊丰等密谋:暂不发布皇帝去逝的消息,以防不测。阎姬传出口渝,皇帝重病,不能召见各位公卿。然后,他们快马加鞭地赶路,4天后到宫中。第二天傍晚时分,发布了皇帝去逝的消息,然后准备发丧。紧接着,宣布尊阎皇后为太后,临朝执政,以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并定策于禁中。这给臣僚们来了个措手不及。为了长久地执政,阎姬与其亲信商议决定,迎立济北惠王的儿子北乡侯刘懿为皇帝。

刘懿234天就登上皇帝之位后去逝了。阎显秘密叫来宦官江京、刘安、陈达等与阎太后决定先隐瞒少帝驾崩之事,赶快到刘氏诸子中寻个幼帝。他们反复筛选,商量最后一致同意济北河间王的儿子刘欲,于是紧忙派人往济北河间王府,去征诏刘欲。其实此时济阳王刘保正与宦官中黄门孙程密谋篡位。孙程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宦官。他看到阎姬与公卿大臣相处不和,所以,他想通过扶植皇帝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声望。在刘保被废为济阳王后。孙程就秘密接近刘保。

十一月二日,京师及郡国16处发生了地震。当天夜里,孙程伙同18个宦官表示效忠济阳王。四日晚上,孙程等到崇德殿相会,在进入章台门时,正遇上江京、刘安、李闰、陈达等在省门下密商,于是双方短兵相接,发生恶战,孙程和王康一起斩杀了江京、刘安、陈达。因为宫内宦官大多数人服从李闰,所以没有当场杀李润。押着他一起迎接济阳王,刘保立为帝,即汉顺帝。

汉顺帝刘保被老谋深算的宦官孙程及宫内宦官一场宫廷政变后撞上了皇帝宝座,阎姬被押入离宫,饱尝了狱中囚徒艰难生活。在永建三年(127),这位在位二十二年执政的阎姬太后最后在权力之争中被折磨而死。

梁——顺帝刘保皇后妠

梁妠9岁时便能背诵《论语》,谈论《韩诗》也能略举大义,她常把古时贤淑之女的图画放在身边,自我劝诫,深得其父梁商的喜爱。视为掌上明珠。

永建兰年(128),登基3年的顺帝刘保诏令在全国13岁至20岁之间择选良家童女以充后宫,梁商的女儿梁妠和梁商的妹妹两个人天生丽质,尤其是梁妠,更是楚楚动人,举止端庄。负责相面的茅通一见梁,连忙拜贺说:“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梁中选。她的姑姑也入选。梁内侄俩皆获得“贵人”官号。为了区分梁家两贵人,后宫称梁为“梁小贵人”。

顺帝刘保对“梁小贵人”格外宠爱,常常引御,几乎不再临幸其他嫔妃,而“梁小贵人”从容辞谢曰:“后妃若像螽斯虫那样不妒忌,子众多。国之福也。若陛下平等对待众妃,妾也可免遭诽谤。”顺帝刘保听后,对“梁小贵人”愈加喜爱。很是欣赏。4年以后,百官上书,请立皇后。顺帝除了最宠幸的“梁小贵人”外,还有3个贵人。4人当中立谁,他拿不定主意,最后,他用“抽签”的办法来决定取舍。结果,梁中选。

年方17岁的梁妠入主后宫,结束了“梁小贵人”

的生活,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她搬进了富丽堂皇的皇后寝宫——长秋宫。梁皇后谨慎言行,上待顺帝,下统众妃。虽贵为皇后,然无骄专之心。每逢出现了日食、月食,她便认为自己举止失措,上天惩戒。梁妠登上皇后宝座后,她的父亲梁商加位特进,加封户邑,赐安车驷车。兄梁冀也迁为步兵校尉。梁氏一家从此贵显。士大夫们对此十分忧虑,他们担心重蹈外戚专权的覆辙。众大臣纷纷上书顺帝刘保,疾言外戚专权之祸,建议给梁高爵厚禄,不可委主权柄。顺帝非但没有采纳,阳嘉三年(134),诏拜梁商为大将军,总理朝政。梁商不愿就任此职,称疾不起。翌年,顺帝刘保派太堂桓焉奉策诣梁商府,宣诏梁商就职。梁商万般无奈只好诣阙受命,出任大将军。

梁商虽然在大将军身居大位,但柔和谦恭,虚己进贤。每当发生饥荒,他便令家吏用车拉着粮食去赈济贫民,深得百姓的爱戴。朝野上对他颇多称誉。顺帝也更加倚重。梁说,梁冀却背着父亲和妹妹胡作非为。游手闲,嗜酒能饮,无恶不作,心狠手毒,凡得罪他他的人,都置于死地。

梁商在永和六年(141)秋,病故。顺帝特许皇后去为父送葬,以示礼敬。顺帝为了表示对梁家人的厚爱又发出一道诏令:任命梁冀继父辅政,为大将军,任命梁冀之弟河南尹,他把朝政大权再一次交给了梁氏外戚。

顺帝刘保在建康元年(144)八月去逝,年仅三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