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别让金钱躺在银行里不动
现在流行着一句话“只节省不算赚钱,只存钱不算理财”,什么样子才是理财,把钱放哪里才是理财?大家都知道,钱生钱是最快的一种生钱方式,靠劳力赚钱的日子还是短的,只有把你赚到的钱用在赚钱的行当上面去,才可以拿到更多的收益,躺在银行里面的钱不会产生更多的价值或者是被别人拿去给自己赚钱去了。
与其让别人借你的钱作为资本去赚钱,为什么自己不拿它当资本去赚钱呢?
如果钱不是主要问题,你愿意过怎样的生活?想住什么样的房子?在哪个社区?开什么样的车?愿意赞助哪种事业?怎样度假?…
你究竟想怎样生活?为了这梦想,你现在应该干什么呢?有个简单的道理,很多人不明白~要想过与众不同的生活,就得做与众不同的事。
我刚开始职业生涯时,对工程师这个职业的前景非常看好,认为它能给我带来丰厚的收入。但几个月后,我发觉自己签了一个40/40/40/40的合同,也就是说,在今后的40年中,每周工作40小时,戴40元的手表,生活的需要只能满足40%。
我开始怀疑这是一个很糟糕的错误,我的老板中也没有一个能在爬到高位后过上我梦想的生活。我们其实已经为职业生涯做了很多准备,但我们的选择实在有限,你怎么样呢?
你对已有的选择满意吗?你想过将来吗?当消极的新闻报道使你焦虑时,你是否考虑过更好的办法,是否觉得自己努力尝试,以为生活会蒸蒸日上,其实却如履薄冰?
我想很多人的想法与我类似,我们在寻找相似的东西,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我想与你分享这些答案。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世界上其实只有三种挣钱的途径:
第一个选择,你可以去打工,受雇于他人。
我身边大约90%的人选择这样做。近50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多数人被雇佣了,学校也在教如何找工作、如何为别人工作、如何适应大企业和大机构。
打工成了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直接走向了穷人的阵营。
第二个选择,把挣的钱投资出去,以便挣更多的钱。
第三个选择,建立你自己的生意。
在传统意义上,这些选择各有利弊。
我喜欢分析两种收入:临时收入和永久收入。
临时收入是你一定要出现在某种场合才能得到的收入。
我一直记得一个笑话。某人拥有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对雇员不错,雇员对他也很忠诚。一天,他意识到机器可以代替大多数雇员,还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就把忠诚的雇员叫到办公室说:“你们多年来忠心耿耿,现在企业不再需要你们了,但你们仍然有工资,你们要干的事情就是每星期五来领工资,还有什么问题吗?”
一个站在后排的小伙子问:“要是星期五来不了,要请假吗?”
我不知你是不是在这样的场合工作?这种雇佣心态在今天的商业机构中相当普遍。
多年以来,人们形成一种心态:认为别人欠他的生活费、欠他的真诚、欠他的未来。我不喜欢那些整天抱怨公司如何坏,如何解雇员工、未来如何不可预测的人。
因为这些本来就是现代生意的本质,这是世界的真实面目。
有些公司非常优秀,无微不至地照顾员工,又常常迫于经济下滑或其他原因缩小规模、裁员。这就是打工的事实:你必须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并出现在一个特定的工作场合,依赖你的智慧或技能,以及某些你不能控制的因素,去赚生活费。而经济状况、政府行为和你所在行业发生的事,常常是难以预测的,这是工作的本质。
永久收入是与你每天所做的事无关的收入,例如:
投资收益、版权收益或生意的利润。所以,替人打工的未来是不明朗的。经济收入的起伏、与老板的冲突、你自己的健康状况等等,都会对未来造成重大影响。如果一些不可预测的悲剧让你无法工作,你在经济上又能坚持多久呢?
专业人士都知道,健康原因或意外会使他们无法工作。销售人员因为忽然失声而无法从事推销;飞行员因为眼睛发炎而不能驾驶飞机;牙医因交通事故伤了手指而不能动手术;电视摄影师因为患肝炎而几个月不能上班,等等。你也可能会碰上这种事。
这种事情实在是太频繁了。很多人三个月不交分期付款,电视机就会被没收;大多数人如果六个月失业,就会失去他的轿车;十二个月没有工作,就会失去房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在十八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破产。
你的收入究竟有多少保障呢?让我们来看看统计数据。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人不超过1%;年收入接近4万元的人不超过10%。如果你的收入高于这个水平,你一定会感觉良好。由于税收或通货膨胀,大多数人目前挣的钱比刚开始工作时少2%。大多数人只有几万元的现金资产,而65岁以上的人有30%生活在贫困之中,只有5%经济独立。
另一方面,每12分钟就有一个人成为百万富翁。
全国几百万的百万富翁队伍中,大多数人是通过发展自己的生意致富的。我们怎样改变自己,加入百万富翁的行列,而不做磨坊里的一头驴?
这里有一些盖洛普民意测验的有趣结果:80%的都市人都说时间过得太快;54%说他们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51%说他们没有时间做他们想做的事。
人人都说自己忙,忙是因为有要紧事要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似乎永远都处理不完。你必须优先处理更重要的事情。工作是剥夺人们时间最常见的因素。大多数人希望每周工作四天而不是五天,但他们的收入还是永远不够。很多人感觉到时间的压力,因为他们把时间用在了追求金钱上。如果你用时间来换钱,你就要花掉所有的时间;如果你花掉所有的时间,你就会完蛋。
在这里我们也需要有个突破。很多人,即使是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等等,都是用时间来交换钱,多花时间就多挣钱,少花时间就少挣钱。在照顾家庭和维持经济收入之间保持平衡,使许多人处于疯狂的状态,他们既需要时间也需要钱。你可能跟我一样,你可能认识很多有钱、但没有时间的人,也可能认识很多有时间、但没钱的人。两者都不理想,两者都不完美。
我们既要时间也要钱,真正的财富是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普通人处理自己财产的方式最多的还是存银行,中国现在仍然有绝大多数人把辛苦赚来的钱放在银行里作为“不动产”,这样做也是有其一定原因的,在很多人看来,放在银行里不会产生意外的损失,还可以拿到一定的利息,是个不错的方式。
但是存银行并不是一个最好的理财方式,单利的增长方式是很缓慢的,而且现在的存款不一定能带来你预计的利息,可以先看看以下这个典型的例子。
老张夫妇都在一家国有旅行社工作,十来年,饭馆子舍不得下,出租车舍不得打,一发工资就往银行跑,总算攒了十几万块。老张有个老主意,钱干什么都不如搁在银行踏实。
本来两口子打算就这么踏实存钱到退休,可这一两年,亲戚朋友们都忙着买这买那,每次大家聚到一起,话题不是基金、股票就是房子。
生日这天,一则消息又引起了大家的话题。这则消息是:我国居民存款5月减少2784亿元,创历史月度最大降幅。
饭桌上,大家叽叽喳喳地给老张出主意。
“哥,这年头,谁还把钱放银行啊?现在都成‘负利率’了!照我说,您不如牵头猪回家,放在那儿都升值!”弟弟话音刚落,惹得一家人哄堂大笑。
妹夫接过话:“您该去开个户,买点基金啥的,一年下来收益率至少10%呢!这要是存银行,活期利率才0.72%,还得扣您20%的税,太不划算了。”
“我看啊,还是买房子踏实。”老张母亲开口了。老太太70多岁,精神矍铄,说话慢条斯理:“股市那些东西,太虚了!买个房子,好歹也看得见摸得着,跑也跑不了!”
“妈说的是,北京的房价只能往上蹿!”老张的弟媳妇说。2003年,在她的“英明策划”下,她家买了一套位于五道口的80多平方米的房子,这几年房价直线上升,此处房价从当初4000元/平方米涨到1.1万元/平方米,老张弟媳很是得意,张口闭口不离房地产投资。
妹妹说话了:“哥,其实买股票收益也不错,经济学家不是都说么,牛市才刚开始。您看,我年初买的几只股票,现在都翻了好几倍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老张说懵了。老伴根据大家的发言,做了“总结陈词”:“也就是说,银行存款利息太低,还要额外征收利息税,存银行就等于贬值!”
“我还就想往银行存。”老张心烦意乱起来,“再说了,股票这东西我是一点儿不懂,何况我也没那精力天天盯着看,折腾它!”他大手一挥,算是结束了这个话题。
吃完饭,送走了亲戚,老张夫妇开始合计这事。老伴拿出计算器,一笔一笔地算了起来:“咱家现在每年存4万元,按0.72%的活期利率计算,再扣除20%的利息税后,一年到头只能拿230.4元的利息。做一年期的定期存款,一扣除利息税,也不到1000块呢。”
“你说,这1000块够应付物价的么?我前几天去菜场,猪肉卖13块8一斤呢,下午一去,14块了……”
老伴一脸迷惘地看着老张。
看着老伴有点焦虑的脸,老张雷打不动的存款心思不禁动摇了起来。亲戚们炒股的买房的,动不动就翻倍,5万摇身一变成10万、15万,着实让他羡慕。可是,他自知炒房钱不够,做实业没精力,直接买股票又承受不了风险。把钱存银行,似乎是最稳妥的方法。然而,0.72%的利息与20%的利息税,加上近来连连上涨的物价,让银行里的辛苦钱不断缩水……老张忽然觉得很不安,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结合实际,就是这样的,存钱在银行是没有多大收入的,那钱对于你自己来说就是死的,但是别人会拿着你的钱去给自己生钱。所以,对于自己来说,把钱存在银行并不是一个最好的理财方式,让钱活动起来,成为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