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原文】

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文】

大学的宗旨,是教人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周围的人都能够弃旧图新,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只有知道要达到的境界,才能够有坚定的志向,有了坚定的志向,才能够镇静不乱,镇静不乱才能够心平气和,心平气和才能够考虑周到,考虑周到才能够有所收获。

【启示】

《大学》是一本学习道德的入门书,而修德的最高境界是“至善”:心中没有丝毫私欲杂念,完全充盈着宽容、慈悲、诚信、忍耐、坚毅等美德。小朋友们既然已开始了修德的历程,就好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吧!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有根本和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了本末始终的先后次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启示】

“根本”是事物最重要的东西。比如一棵大树,种子是根本,没有它就不能生根发芽,就不会有茂密的树枝,也不会长成参天大树;大树的根部是根本,根枯了,枝叶也会随之枯萎(),整棵大树也活不成了。

【小故事】

榜样的力量

北魏时清河太守房景伯是一个有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姓崔,知书达理,很有见识。一天,有个老妇人愁眉苦脸地来到房景伯面前,诉说自己儿子的种种不孝。房景伯听完后十分生气,立刻派人将那不孝子抓来问罪,并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母亲崔氏。崔氏听了,笑着说道:“老百姓没有读过什么弟,不知道礼仪孝道,也没有人指教他,不必过分责怪。你把他们母子叫来,余下的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第二天,房景伯把老妇人和她的儿子接到家里,交给崔氏。崔氏并没有教训那不孝子,反而很客气地对老妇人说:“您远道而来一定还没有吃饭,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吃吧!”说完,对不孝子说:“你站到房屋外面去。”那不孝子胆怯地退出了房屋。接着崔氏又让房景伯端菜送饭。房景伯像往常一样,很恭敬地侍奉崔氏,不敢有丝毫怠慢。到了晚上,崔氏又让老妇人和自己睡在一张床上,让不孝子站在房屋外面,看房景伯侍候两位老人。不到十天,不孝子羞愧难当,他跪在房景伯面前,承认自己错了,请求房景伯让他和他母亲一起回家。

正当房景伯准备答应时,崔氏说:“这人虽然已经感到羞愧,但只是停留在表面,还没有真正觉悟。我们再留他几天吧。”不孝子只能沮丧地继续在房间外面看房景伯侍候两位老人。二十多天后,他再也看不下去了。他跪在房景伯、崔氏和他的母亲面前,一边连连磕头,一边哭喊着:“娘,我错了。我保证以后一定像房大人那样做个孝顺的人!娘,您原谅我吧!跟我回去吧!”老妇人看着悔过自新的儿子,也感动得痛哭流涕。她对崔氏说:“我的孩子终于知道错了,谢谢你们啊!回去以后他一定会孝顺我的。”崔氏看着这对哭得不成人样的母子,这才同意他们回家。

回家后,这不孝子果然十分孝顺自己的母亲,成了当时乡里远近闻名的孝子。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启示】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古人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一个人只有修身明德之后,才能成为有出息的人。小朋友正处在学习道德的基础阶段,一定要时时以修身养德为本。

【原文】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

要想修养自身的道德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观察、研究万事万物,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启示】

怎样修养自身的品德呢?就要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积河流无以成江海”。小朋友必须从生活的点滴学起,观察生活的细节,勤于思考,日复一日,这样学识才会提高。

【小故事】

映雪读书

晋代的时候河南洛阳有一个叫孙康的人。孙康小时候很爱读书,他手里常常捧着一本书,一读就是一整天。有时候读得高兴了,他想夜以继日地攻读。可是他家里很穷,没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他就没有办法读书了。他只能好好利用白天的时间多看些书,晚上躺在床上背诵白天学到的东西。

即使这样刻苦学习,他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阳公公常常迟到早退——早上7点多天才蒙蒙亮,傍晚5点左右就慢慢暗下来了。漫漫长夜,孙康总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把白天学习到的东西反反复复背诵了好多遍,天依旧漆黑一片。他又把之前学习到的所有知识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天还是漆黑一片。每到这时,孙康就会焦急起来,心里不停地问自己:“天什么时候才能亮呢?什么时候我才能继续看书啊?”每天他都在思考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多读点书。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他心里一阵高兴:“哇,居然有灯光!”同时,他又十分好奇:“这大晚上的,哪里来的灯光呢?”他披上衣服,开门一看,只见外面白花花一片,好一个亮堂堂的世界!原来夜里下了一场大雪,遍地的雪花闪闪发光,照得他眼花缭乱。孙康看着雪花,心里乐开了花,他想“:居然这么亮!如果我借着雪光,不就可以读书了吗?”他急急忙忙跑到书房,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甚至比在昏黄的油灯下看书还要清晰呢!

于是这整个冬夜,孙康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在门外的雪地上苦读,从没有中断过。后来,孙康终于学业有成,成为晋代很有名望的学者。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在观察、研究万事万物,总结了其中的规律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思想才能端正,思想端正后才能修养自身的品性,自身的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族,管理好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启示】

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修道求学的次序。小朋友正处在求学的起步阶段,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白“学海无涯”,“知无止境”,虚心学习各种知识,才能填补学识上的空白,弥补自身的缺陷,渐渐形成正确的看法,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求学热情,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明德之人。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上自皇帝,下到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道德、品性为根本。若人们不将修养自身的道德品性作为根本,就不可能管理好家族,治理好国家,也不可能使天下太平。我所厚待的人反而疏远我,我所疏远的人却反过来厚待我,这样的事情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启示】

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是根本。如果我们不修养自身的品德,而想去治理天下,是不可能成功的。修身好比是房子的地基。如果不先打牢地基,就无法盖成美丽高大的屋子。学习也是这样,小朋友正处在打基础的时候,只有认真地把基础知识学好,以后才能学习一些高深的学问,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小故事】

赵太后的问候

春秋战国时,有很多个小国家同时存在于中国这片土地上,齐国和赵国是其中的两个国家。一天,齐王派了个使者,要他到赵国去问候执政的赵太后。这位使者早就听说赵太后是一个贤德的人,他想,大家都说赵太后有贤德,她应该不会让我空手而归的,说不定会送给我一些小礼品呢。所以,他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差事,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赵国。

果然,赵太后名不虚传。当使者在宫女的带领下进入后宫时,赵太后早已端坐在一个椅子上等候了。她一身的正气,满脸的慈祥。使者见到赵太后,把齐王问候赵太后的亲笔信递给赵太后,赵太后并没有立刻看齐王写的信,而是很关切地问使者说:“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

“好。”使者回答。

赵太后又问:“黎民百姓好吗?”“好。”使者继续回答。赵太后接着问:“齐王也很好吗?”

“也很好。”使者嘴上回答问题,心里却很莫名其妙。见赵太后是那样的慈祥与宽厚,使者便问道:“尊贵的王太后,我是奉了齐王的命令专程来问候您的。照理说,您该先问候齐王,可您怎么先问收成和百姓这些事呢?”

赵太后微微一笑,说:“我自有我的道理。”使者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问:“什么道理?”

赵太后解释说:“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的收成,那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假如没有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如果我不这样问,而是先问候你们的大王,再问候收成和百姓,就是舍本逐末了呀。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这……”齐王的使者说不出话来。回国的路上,使者反复揣摩着赵太后的话,觉得这是赵太后给他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