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李颀(1)
李颀(690-约753),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一度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退归家园,来往于洛阳、长安之间。他的交游很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綦毋潜等都有诗词唱和。李颀以七古见长,今存边塞诗多为歌行体。其诗笔力奔放、境界高远、格调悲壮,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1]。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2]。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3]。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释】
[1]烽火:古代边关战事的一种警报。[2]公主琵琶:汉武帝以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命人弹琵琶以娱之。[3]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提着性命苦撑。
【鉴赏】
此诗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佳作。边塞诗有很多种主题,如思乡、勇猛、苦寒等,此诗的主题是反战。诗是以前线一个战士的口吻与视角写的,抒发的是战士在前线苦寒环境中的苦寒心态,目的是揭示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反战情绪非常高。
第一联描写了战士一天的艰苦生活,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白天与黄昏两个词向读者暗示整个一天,甚至可能是每一天,战士的生活就是骑着战马在边塞上巡边,单调而艰辛。第二联和第三联,营造的是边塞恶劣的环境。其中第二联是以行人与公主作为主体来衬托边关的风沙之厉和心情之悲。第三联则是通过自然风景的描绘,展示了边塞的空旷和荒芜,这样写的目的是为反战主题服务的:如此荒凉的地方,朝廷有什么必要让战士们来到这里战死沙场呢?第四联以北地固有之物(胡雁)与人(胡儿)对边地生活环境的失望来进一步感染读者,空寂无人的边地又有什么可以让人拼命相争的呢?最后两联是引用典故来揭示主题。第五联是批评汉代朝廷为了边战不顾将士们的性命。尾联通过一个人们熟悉的事实,来批评边战给中原带来的战利品只不过是一种植物,而它的代价却是成千上万将士的鲜血!
在艺术上,此诗有三点值得注意之处。首先,诗的结构运用了赋体的形式,即层层铺叙,步步递进。先交代时间、背景、人物,再讲别人(行人与公主)的感受,然后才正面写到边地的环境。妙处有二:一是反衬法。胡雁和胡儿本是生活在边塞,按理说他们已经适应了那种恶劣的生活环境,但是他们也为之哀鸣和落泪,衬托出边塞地域上的苦寒。二是对比法。尾联以葡萄这种无足轻重的植物来和人的生命进行不对称的对比,激起读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反对。其次,要理解这首诗,还必须将它放在历代边塞诗的发展中去把握。汉代边塞诗有许多是歌颂战争中将士的勇猛和中原军威的。时至盛唐,诗人对战争态度的转变正是反映在这首诗里。这首诗与杜甫的《兵车行》主题比较接近,但杜甫的诗因为着墨更浓,所以艺术感染力也更强。不过李颀的诗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李颀的生活年代略早于杜甫)。再次,唐人写诗都有所谓“汉代情结”,表面上写的是汉代,其实要说的话都是针对唐朝的。一方面是将自己的时代比拟汉代的强盛,另一方面这也是艺术上借代手法的使用。刺古是为了讽今,不直接批评唐代,符合儒家“温柔敦厚”
的“诗教”原则,也可能是避讳的需要。
送陈章甫
李颀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1]。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2]。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3]?
【注释】
[1]虬:卷曲。颡:脑门子。[2]饮:使喝。皆:一作“如”。[3]故林:犹故乡。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类的主题在唐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要写出新意并不容易,李颀这首送别诗就有它的新意所在。与其他叙事性的诗歌一样,前两联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诗歌先用了几种常见的意象提供这些信息。南风、大麦、枣花、桐叶营造出初夏的季节。第二联是说送人还乡。三、四两联正面描写陈章甫其人心胸坦荡、形象高伟、满腹经和志操高远的品质。五、六两联才写到送别之前的情景,两人饮酒作别时,作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陈章甫的不甘风尘、高洁无伦的节操。七、八两联直写送别,以黄河之浪和渡口之险象征人生路途的艰难。第八联的意思是,作者对陈章甫离别归家的一种感伤,“郑国游人”指陈章甫,“洛阳行子”指作者自己,其实这两句是互文的手法,他们两人都是客游郑、洛(是同一个地方)的游子,归去的虽然是陈章甫,而作者何尝没有此意!叹息的虽是作者,而陈章甫难道没有叹息!作者借送别落魄之客抒写自己的不遇之悲。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此诗有别于其他送别诗的地方,它是说,听说因为不得志而被迫辞官归隐家乡的老朋友很多,而他们归去之后,现在的处境和心情又该如何呢?言外之意是,有才能者(与作者相识的朋友们自然都是才学满腹的)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只好纷纷退隐山林,他们罢官了,真能纵情山水,忘忧解愁吗?但愿如此,希望失意的陈章甫真正能找到精神的归宿,也暗示自己虽然现在还在寻找机会,但将来也必然要走上这条归隐的道路。
此诗结构清晰,除末句外,都是两联为一组,表达的意思也是一层一层展开的。理解这首诗要掌握两个关键。一个是古人尤其是唐代人对政治理想充满高涨的热情,一般读书人所走的路是“读书——漫游——科举”,一部分入仕的人走上为官之道,另一部分失意之人流落江湖,最后只好退居山林,似乎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此诗送别的地点在洛阳,说明他们是在政治中心寻找发展的机会,但是一直都是怀才不遇,愤懑伴随着这些读书人。此诗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种不遇之悲。第二,此诗运用了一种主客体互相照应的写作方式,即凡是写到对象时,都是一面镜子,从对象身上正可见作者自己的影像。陈章甫不得志,其实也是说作者自己不得志;对象的心胸、学识和节操其实也是作者自己品质的写照;陈章甫要归隐旧林,是说自己也有此意。所以,虽说是送别诗,其实也是明志诗,这就是此诗的感人之处。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李颀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1]。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2]。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3]。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注释】
[1]龟兹:今新疆库车。[2]长飚:喻乐声的急骤。
[3]渔阳掺:曲调名。
【鉴赏】
李颀涉及音乐的诗歌有三首,分别是《琴歌》、《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房给事》和这首《听安万善吹觜篥歌》。其中,《琴歌》从动静处着笔,主要交代音乐的背景,也有明志之意。《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正写胡笳,同时也赞颂懂得欣赏音乐的人的高尚品格。这首诗写觱篥,以赏音为全诗经脉,纯写音乐,正面着墨,含蕴深长。最难能可贵的是,诗人把三首极易混淆的音乐欣赏诗写得各具情态,惹人喜爱。
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乐者高超的演奏技艺,同时表明自己对他所奏之曲的准确理解。前两联说明此曲虽出自北方少数民族,但在汉地流播以来,“曲转奇”是说演奏技艺更加复杂与繁难。第三联展示了听者“叹息”、“泪垂”的情感效果。但是第四联笔调一转,“世人解听不解赏”,是说听者虽然觉得动听悠扬、难免感伤动情,可是他们从来都不能真正理解乐师演奏的妙处之所在。于是乐师只好像风一样穿梭于尘世之间,寻觅解人。第五至第八联写诗人对乐师之曲的准确把握,他才是乐师的一个知音,简直是唯一的知音!其曲先抑后扬,先奏狂荡悲壮之音,后有一重要的变调,变调后忽见春光明媚,繁花似锦!一首乐曲能奏出多重境界,是乐师的高妙之处。末联是说自己与众不同的高超鉴赏水平,致使产生了对乐师之曲的满足和爱好。
此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傍邻和远人成为自己高超鉴赏水平的对照,他们虽然也能为之动情,却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更加衬托出自己理解能力之强,同时也间接说明了世上知己难求。
古意[1]
李颀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2]。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3]。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4]。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5]。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释】
[1]古意:犹“拟古”。[2]轻七尺:犹言轻生甘死。
[3]磔:张开。[4]不能归:一作“不得归”。[5]解:擅长。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