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孩子人格健全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是北宋时一名书坊印刷工匠。一天,他在刻一块书版时刻坏了一个字。他觉得把整块版扔掉太可惜了,就想到一个补救办法:先把刻坏的字用刀削去,在这块地方挖出一个浅浅的小方孔,再做一个与小方孔大小吻合的小木片,上面刻好需要的那个字,然后用胶粘在小方孔里。最后,这个补救的方法成功了。

这件事对毕昇启发很大,他开始着手制造单个的活字。经过反复试验,毕昇选用胶泥作原料。他在胶泥上刻好字后,放到火里一烧,就成了坚硬、不吸水的胶泥活字。然后,毕昇照着要印的书稿,拣出需要的泥活字,按顺序把它们粘在一块铁板上,然后上墨印刷,就得到印刷效果非常好的书籍了。而且,这些胶泥活字可以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很快,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就流传开来,甚至传到了阿拉伯、欧洲、非洲、美洲等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勇于探索,编撰巨著

沈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有一次,沈括的妻子刚推开楼上房间的门,就听到桌上的古琴发出“铮铮”的响声。沈括闻讯赶来,他查看后发现院墙外正有一支迎亲队伍走过,还传来一阵鼓乐声,顿时就明白了。于是,他剪了一个小纸人贴在琴弦上,然后又拿来一张琴,用力拨动琴弦。结果,贴在另一张琴上的小纸人竟随着琴声跳动了起来,同时琴弦发出“铮铮”的声响。沈括跟妻子解释说,这就是声学上的共振现象,刚才街上的鼓乐声传到房间里,引起古琴的共鸣,也是同样的道理。

沈括将这一现象记载在他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这部书中不仅撰写了关于天文、物理、化学、地理、医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还记录了文学、历史、音乐等人文科学的内容,囊括了沈括一生的见闻和科学研究成果,而沈括也被人们称作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革新纺织技术

元朝初期,松江有一位名叫黄道婆的女子,她曾经流落海南岛,跟那里的黎族妇女学会了先进的纺织技术。

黄道婆回到故乡后,看到家乡的人们在去籽净棉时,仍然靠手指一个一个地剥,便教大家改用新的擀籽法。她让大家把籽棉放在又硬又平的石板上,然后用一根光滑的小铁棍用力擀挤棉籽,这样一下子就能擀出好多个棉籽。黄道婆继续寻找更快更省力的办法。有一天,她忽然想到了黎族脚踏车的原理,心里豁然一亮。她日夜琢磨,终于参照这一原理制造成功了一台轧棉机。黄道婆和两个姐妹,一个人向机子里喂籽棉,两个人摇动曲柄,棉籽、棉絮就迅速分落在机器的内外两侧,剥籽速度大大提高了。

黄道婆还将单锭手摇纺车改进成三锭纺车,并创造性地发明了三踏纺车等。经过黄道婆的革新,松江地区的纺织技术大大提高。后来,这些技术传遍了全国,对纺织技术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编写《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名医。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他发现前人所写的医药书中有很多错误。如果病人误用了书中介绍的药物,后果非常严重。于是,李时珍决心编写一本新的医药学书籍。

为了更广泛地搜集医药资料,李时珍身背药囊,周游四方,采集了许多珍贵的药物标本。他还向农民、猎户、樵夫、药农等形形色色的人请教,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了寻找新药,李时珍更是翻山越岭,不辞辛苦。在此期间,他发现了大量前人没有使用过的药材,如磨刀水、山奈、樟脑、三七、勾金皮等,极大地丰富了药学的内容。

经过27年的呕心沥血,李时珍在61岁时,终于写成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这本书共52卷,记载药物1892种,还附有1100多幅插图,记录了11000多个药方,是中国古代记载药物最多、分类解释最细致的医药学巨著,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进西方自然科学

徐光启在明朝政府中的翰林院任职,他发现西方有很多先进的文化值得中国学习,便决心将一些先进的自然科学引进中国。

徐光启和自己的好朋友——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开始把一些西方科学书籍翻译成汉语。徐光启认为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石,便决定首先翻译西方数学的经典名著《几何原本》。利玛窦听了,摇着头说:“这本书十分深奥,翻译起来的难度很大。”徐光启坚定地说:“如果躲避困难,困难就会越来越大;如果迎着困难而上,它自然就会消失的。一定会成功的!”经过不懈的努力,《几何原本》终于翻译完成,从而为中国近代数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此外,徐光启还编译西方的水利著作和天文学著作,为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及历法的修订提供了宝贵经验。徐光启不仅翻译书籍,还独立创作。他编著的《农政全书》一书,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发展的许多经验和措施,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史上最完备的巨著。

踏遍千山成奇书

徐霞客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在五十多岁时,决心考察祖国西南的地貌。

与徐霞客同行的是一位高僧静闻和一个姓顾的仆人。一天夜里,徐霞客三人突然遇到劫匪,行李、财物被抢劫一空。徐霞客设法取得友人的资助后,义无反顾地重新上路。后来,静闻病死了,只剩下了徐霞客主仆二人。不幸的是,仆人在半路上竟然偷走了徐霞客所有的钱财和包裹逃走了。徐霞客的旅行又一次遇到阻碍。然而,这依然没能阻挡徐霞客的步伐。他不畏艰险,开始独自在崇山峻岭中探险。他凭着智慧和勇气,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及今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和云贵地区19个省的无数山川。

在艰难的探险中,徐霞客以亲眼所见的事实,修正了许多古代地质错误的地方,破除了一些迷信说法。后来,人们将他留下的考察日记总结编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是一部地理学名著,也是一部著名的文学佳作,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修建京张铁路

1872年,清政府选派了一批幼童到西方学习科技,11岁的詹天佑就是其中之一。1878年7月,詹天佑考入著名的美国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专攻土木工程。188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该专业的学士学位。同年8月,詹天佑返回祖国,走上了科学报国的道路。

1888年,清政府要修筑塘沽至天津的铁路,詹天佑负责铺轨任务。这是詹天佑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他充分发挥筑路专长,指挥作业,仅80天就成功铺轨完毕,让外国同行刮目相看。

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被任命为总工程师。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詹天佑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他带着工程队,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在修建京张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和科学创新精神。针对关沟段地形险峻的特点,詹天佑采用“之”形线路解决了最困难的越岭问题;在开凿八达岭隧道时,因为洞身过长,詹天佑采取了直井开凿法,对厚厚的岩层首次实施炸药爆破开山法……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詹天佑克服了重重困难,京张铁路终于在1909年全线通车。这不仅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两年,而且工程费用也只是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

京张铁路的建成震惊了全世界,詹天佑也因此成为闻名世界的中国铁路建设工程师。

吴宫演兵显军纪

春秋末期,有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叫孙武,他写了一部《孙子兵法》。吴王听说后,就召孙武进宫讲解兵法。孙武讲解完兵法后,吴王想考验他一下,就叫人在宫中挑选出180名宫女,交给孙武训练。孙武把宫女分成两队,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当队长,然后教她们列队操练的规则和命令。训练开始了,孙武击鼓发令,宫女们走得七扭八歪。她们觉得很好玩,都嘻嘻哈哈地笑起来,不听孙武的指挥。孙武为了严明军纪,下令把两名队长斩首。吴王慌忙为两位妃子求情。孙武说:“军法如山。无论谁触犯军规,都要按军令处置。”他坚决下令把两个妃子杀了。

孙武重新操练,这回宫女们再也不敢笑了,都随着号令认真地做每个动作。不一会儿,她们就被训练成一支整齐有素的队伍。

吴王见孙武果然善于用兵,就任命他为大将军,让他统率吴国的军队。从此,吴国军队在孙武的统领下逐渐壮大起来,为吴国称霸南方奠定了基础。

爱兵如子吸脓血

吴起是战国初期魏国的大将,他不仅治军严明,而且非常爱惜自己的士兵。

有一次,吴起巡查大营时发现有一个士兵的背上长了毒疮,正趴在床上痛苦地呻吟。他毫不犹豫地伏下身来,把士兵毒疮里的脓血一口一口地吮吸了出来。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伤心地大哭,别人问她:“将军为你儿子吸脓血,这是很荣幸的事,你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哭啊?”这位母亲说:“前几年,吴将军为我的丈夫吮吸疮口,结果我的丈夫在战场上直到战死都不肯后退。现在吴将军又为我的儿子吸脓血,我真不知道我儿子要死在哪里了,我是为这个才哭的啊。”正因为吴起如此爱惜自己的士兵,所以他很得人心。士兵们在他的统领下,纷纷拼死为国效力。

吴起在带兵打仗的空闲时间里,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编著了《吴子》这部兵书,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设奇谋智胜庞涓

战国时期的孙膑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他的同学庞涓十分嫉妒他。庞涓当上魏国的大将后,设计陷害孙膑,把他的两个膝盖骨挖掉了。后来,孙膑逃到齐国,受到齐威王的赏识,被封为军师。公元前341年,魏国和齐国展开了一场大战。魏军在庞涓的率领下来势凶猛,孙膑决定智取。双方刚一交战,孙膑就命令士兵假装打不过魏军,赶紧撤退,庞涓率军紧追。孙膑让士兵每天减少做饭的锅灶数量,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于是只带了不多的轻骑兵去追赶。

当庞涓追到齐国边境的马陵时,天已经黑了。庞涓看见路边的一棵树上好像写着字,就拿着火把过去看。他刚看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字,埋伏的齐军就杀了出来。魏军大败,庞涓无路可逃,只好拔剑自刎了。孙膑这一仗大胜庞涓,为齐国的军事强盛奠定了基础。

南门立木

战国末年,秦孝公想振兴秦国,他任用卫国人商鞅主持变法。

商鞅很快就制定了新的法令,但是百姓不相信官府会按新法去做,所以都不怎么关心。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商鞅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命人在国都市场的南门外竖起一根木头,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他十两金子。”人们议论纷纷,没有一个人去扛木头。商鞅又把赏金提高到了五十两。这时,一个人半信半疑地走出来,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刻赏给他五十两金子,一分也不少。

这件事一下子轰动了全国。百姓们都想,原来官府说话真的算数啊。从此以后,百姓都积极地响应商鞅的变法号召了。

此后,商鞅共进行了两次变法。他大力发展农业,改变了秦国的土地制度,还奖励有功劳的军事将领……新法推行几年后,秦国在许多方面的实力都超过了其他诸侯国,成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这为秦国日后消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统一六国立丰功

战国时期,齐、楚、秦、燕、赵、魏、韩等七个主要的诸侯国之间战乱不断。后来,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盛起来。到秦王嬴政时,他决心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军队先灭掉了距离秦国比较近且实力最弱的韩国。然后,他又集中力量攻打赵国,并在公元前228年大败赵军,占领赵国都城邯郸,俘虏了赵王。赵国也灭亡了。消灭赵国后,嬴政亲自来到邯郸,了解军情,观察形势,然后果断下令攻打燕国。结果秦军在易水西边大败燕军,攻破燕国都城蓟城,燕国灭亡。

嬴政灭掉这三国后,又把目标对准了魏国和楚国。到公元前221年,六国中只剩下齐国了。嬴政派王贲带兵直扑齐国都城临淄,齐王无处讨救兵,只好投降。嬴政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将六国逐一灭掉,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嬴政将自己加封为“始皇帝”,史称秦始皇。中国社会从此进入封建时代。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统治非常残暴,项羽在江东率众起义。他拥立原楚国楚怀王的孙子为王,仍称他为楚怀王,重新建立楚国。

这一年,楚军和秦军在漳河北面的巨鹿开战了。秦军实力非常强大,项羽派军队渡过漳河去攻打秦军,结果失败了,许多楚军都有了撤退的想法。项羽意识到,如果不速战速决,自己肯定要吃败仗了。于是,他立即亲自率领全部楚军渡过漳河。上岸后,项羽下令把所有做饭的用具都砸烂,把所有的渡船都凿沉,并命令每个士兵只许带三天的粮食,然后立即出发攻打秦军。楚军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只有同秦军决一死战才有活命的机会。于是,大家都叫喊着冲向秦军,个个都拼尽全力,英勇杀敌。项羽率领楚军和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战斗,全部获得了胜利,最终打败了秦军。

在这一战中,项羽显示了坚决果敢的战斗精神,这一战也成为推翻秦朝统治的决定性战役。

鸿门宴

秦朝末年,张良辅佐刘邦打天下。刘邦和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军队,刘邦兵力虽比不过项羽,却先攻破了秦都成阳。刘邦想在这里称王,项羽听说后很生气,就想借请刘邦到鸿门赴宴的机会把他杀死。

张良从项羽的叔父项伯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他让项伯替刘邦求情,先稳住项羽,然后和大将樊哙等人保护着刘邦到了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