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二 猪细菌性传染病
一、猪丹毒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与剖检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
(一)病原
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为平直或微弯杆菌,大小为(0.2~0.4)μm×(0.5~0.25)μm,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的倾向。本菌无运动性,不形成荚膜和芽孢。猪丹毒杆菌表面有一层蜡样物质,对各种外界因素抵抗力很强,本菌的液体培养物封闭在安瓿瓶中,可保持活力17~35年之久。在干燥状态下可活3周,尸体内细菌可活288d,阳光下可存活10d。本菌对热较敏感,55℃经15min,70℃经5~10min处理则死亡,但在大块肉中,必须煮沸2.5h才能致死。一般化学消毒药对丹毒杆菌有较强的杀伤力,3%来苏儿溶液、1%~3%苛性钠溶液、5%石灰乳溶液、1%漂白粉溶液、3%克辽林溶液处理5~15min可把本菌杀死。本菌耐酸性较强,猪胃内的酸度不能杀死该菌,可通过胃而进入肠道。在自然条件下,丹毒杆菌使猪(主要为3~12个月龄)发病,3~4周哺乳仔猪亦可发病。猪丹毒杆菌在体外对磺胺药无敏感性,抗生素中对青霉素极为敏感。猪丹毒杆菌具有不同血清型,目前查明主要与猪丹毒杆菌细胞壁的特殊可溶性肽葡聚糖有关,不同血清型猪丹毒杆菌的抗原结构、免疫原性和致病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猪丹毒血清型研究将对猪丹毒流行病学或实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本病主要发生于猪,3~12个月龄最为敏感,哺乳猪亦可发生。牛、羊、狗、马、鸭、鹅、火鸡、鸽、麻雀、孔雀等也有病例报告,人感染本病时称类丹毒。
2.传染源
病猪和病愈猪以及健康带苗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丹毒杆菌主要存在于病猪的心、肾、脾和肝,以心肾的含菌量最多,主要经粪、尿、唾液和鼻分泌物排出体外;该菌主要存在于健康带菌猪扁桃体和回盲口的腺体处,也可存在胆囊和骨髓里;健康猪扁桃体的带菌率为24.3%~70.5%。
3.传播途径
病猪、带菌猪以及其他带菌动物都可从粪尿中排出猪丹毒杆菌而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用具和猪舍等,通过饮食经消化道传染给易感猪。此外本病也可通过损伤皮肤及蚊、蝇、虱等吸血昆虫传播。屠宰场、加工厂的废料、废水、食堂的残羹和腌制、熏制的肉品等也可以成为传染源,常常引起本病的发生,健康带菌猪在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机体抵抗力降低,细菌在局部大量增殖侵入血液,引起内源性传染而发病,在流行病学具有重要意义。
4.流行特点
猪丹毒的流行季节具有一定特点,虽然一年四季均发生,但在北方地区以炎热、多雨季节流行最盛,秋凉以后逐渐减少。而在南方地区,往往冬、春季节也可形成流行高潮,本病常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传染,有时也发生暴发流行。猪丹毒杆菌主要侵害3~12月龄的猪,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丹毒易感性降低,但1岁以上的猪甚至基础母猪和哺乳仔猪也有的发病死亡。
(三)临床症状
猪丹毒的临床症状与细菌的毒力、猪的抵抗力、免疫状态和自然感染的方式以及应激因素有关,通常可分特急性(闪电型或最急性型)、急性败血性、亚急性(疹块)和慢性四型。潜伏期短的1d,长的7d。
1.特急性型
自然感染多为流行初期第一批发病突然死亡的猪,病前无任何症状,前日晚间吃食良好,而次日晨发现猪只死亡,全身皮肤发绀,若为群养猪,其他猪相继发病,并有数头死亡。
2.急性败血型
此型常见,以突然暴发、急性经过和高死亡为特征。病猪精神不振、高烧不退;不食、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黏液。小猪后期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褪色后而融合一起;常于3~4d内死亡。病死率80%左右,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哺乳仔猪和刚断乳的小猪发生猪丹毒时,一般突然发病,表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多不超过1d。
3.亚急性型(疹块型)
该型是轻型的猪丹毒,病程1~2周。病初体温可达42℃以上,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口渴、便秘,时有恶心呕吐。发病后2~3d在身体许多部位的皮肤,特别在颈部胸侧、背部、腹侧、四肢等处出现方块型、菱形或圆形疹块。疹块稍凸起于皮肤表面,大小不一,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初期疹块局部温度升高,充血,指压褪色;后期淤血,颜色变为一致的紫黑色。黑皮肤猪生前疹块不易观察,只有用力触皮肤才可感觉到有疹块存在。一些病例疹块不隆起于皮肤表面,只有急宰后刮毛才被发现。疹块出现1~2d后体温下降,病情好转经1~2周自行恢复。如治疗护理不当,则有些病例症状恶化,转为败血型而死亡。在严重的病例中,许多小疹块融合成较大的皮肤坏死块,久而变成皮革样痂皮,呈盔甲样。若妊娠母猪发病时可发生流产。
4.慢性型
通常由急性或亚急性型转变为本型,但也有原发性的。一般有慢性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
(1)慢性关节炎型 初期表现四肢关节的炎性肿胀,患肢僵硬、疼痛,急性炎症消失后,则出现关节变形,表现为一肢或两肢的跛行或卧地不起,临床表现的差异与受害关节部位和损害的程度有关,病程数周至数月。
(2)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型 表现为消瘦、贫血、身体虚弱,常卧伏,厌走动,呼吸困难,听诊时心杂音、节律不齐、心动加速、亢进,如强行激烈走动时,可突然因心衰致死。有的生前未发现任何症状,死后剖检时有菜花样心内膜炎。皮肤坏死,常发现在肩、背、尾和蹄部,坏死部皮肤变黑、干硬如皮革样。随病程的进展,坏死皮肤逐渐与外围组织分离,最后脱落,残留一片无毛而色淡的疤痕而痊愈,若有感染,病情恶化,病程延长。
(3)皮肤坏死型 常发生于背、肩、耳、蹄和尾等部。局部皮肤肿胀、隆起、坏死、色黑、干硬、似皮革。逐渐与其下层新生组织分离,犹如一层甲壳。坏死区有时范围很大,可以占整个背部皮肤;有时可在部分耳壳、尾巴、末梢、各蹄壳发生坏死。约经2~3个月坏死皮肤脱落,遗留一片无毛、色淡的疤痕而愈。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复杂,病程延长。
(四)病理变化
死于急性败血型的病猪,以败血病及体表红斑等为特征,表现为显著弥漫性皮肤发红。全身淋巴结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胸腔积浑浊液。心包积液,心外膜与心肌点状出血或有淤血斑。脾呈樱红色,充血,显著肿大,边缘增厚。肝显著肿大、充血,呈棕红色。肾肿大,呈暗红色,皮质部有小出血点。整个消化道呈明显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特别是胃底与幽门部、十二指肠、空肠前部尤为严重,黏膜发生弥漫性出血或点状出血,上覆大量黏液。死于亚急性疹块型病猪,在颈、背与腹侧部发生疹块,疹块部的血管扩张,皮肤和皮下组织有轻度或中度的水肿,并有点状出血。慢性关节炎型呈无化脓性病灶,且有增生性病变。多见于一个或几个关节。关节囊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慢性心内膜炎常见溃疡性或菜花样疣状赘生物,发生于一个或几个心瓣膜上。
(五)诊断
1.临床综合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一般可作出诊断,特别是大群猪在流行初期做出本病的诊断尤为重要。本病流行病学具有一定特征,多在高温夏季。主要侵害3~6个月的架子猪或育成猪。体温高达42℃以上,高温而尚有一定食欲。皮肤有丹毒性红斑,青霉素治疗有显著疗效。剖检流行第一批死亡猪,脾不肿大或稍肿大,脾切面白髓周围有红晕。消化道呈急性胃肠炎,尤以胃底腺和十二指肠初段为严重。全身淋巴肿胀,为急性浆液性或出血性淋巴结炎。肾肿大,外观花斑样,切面皮质部有肾小球的炎症渗出,呈串珠样明显可见。此外肝、脾等贮血器官暴露空气后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亚急性型猪丹毒具有特征性皮肤疹块,通常是比较容易与其他传染病的皮肤变化区别的。慢性型疣状心内膜炎和关节炎同时可见有贫血性梗死灶。但急性型猪丹毒注意与最急性猪瘟、最急性猪肺疫、猪败血性链球菌、急性猪副伤寒相互区别。
2.细菌学检查
急性败血型病猪可采取肾、肝、脾、心血,慢性型和亚急性疹块型可采取皮肤疹块、肿胀关节等病料。将上述病料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当发现革兰氏阳性、菌体平直或稍弯曲的纤细中型杆菌或不分枝的长丝状,呈单在、成双排列,尤其在白细胞内集成丛时,可初判为本病。
3.细菌培养
利用所取样品接种于鲜血琼脂斜面或接于肉汤中,于37℃恒温箱培养24h,按丹毒杆菌特性进行鉴别定性。
4.动物实验
将病料加少量灭菌生理盐水,制成乳剂直接注射,也可用培养24h的肉场培养物注射。小白鼠皮下注射0.2mL,鸽子肌注1mL。如被注病料是猪丹毒,则小白鼠和鸽子均在接种后72h内死亡,并可从死亡动物的心血及脾、肝、肾等脏器中分离到猪丹毒杆菌。
5.血清学检查
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有血细胞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荧光抗体试验等。
(六)防治
1.治疗
(1)青霉素疗法 以青霉素治疗有特效,其次是土霉素和四环素,卡那霉素和新霉素基本无效,磺胺类药亦无效。急性型青霉素静脉注射10000IU/kg体重,同时肌注常规剂量的青霉素,以后每日2次肌注,以防复发或转慢性,不宜过早停药,待食欲、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持续2~3d。如果病猪数目较多,则有必要对易感群体进行全群注射治疗。可先采用饮水用药,再继以饲料用药。在饲料中添加青霉素Ⅴ 200g/t或四环素500g/t。青霉素Ⅴ还可以用在疾病即将暴发时作预防性投药。
(2)血清疗法 应用抗血清是特异性疗法,剂量为仔猪5~10mL,3~10月龄猪30~50mL。成年猪50~70mL,皮下或静脉注射,经24h再注射1次,如青霉素和抗血清同时应用效果更佳。对病情较重的病例可用5%葡萄糖加维生素C或右旋糖酐以及增加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等静脉注射,疗效显著。
2.预防
(1)免疫接种 猪丹毒杆菌健康带菌率较高,而且能感染许多动物,很难根除传染源,目前防疫措施主要是预防接种疫苗。易发地区,每年春秋进行两次预防注射猪丹毒疫苗。断奶后应及时按窝注射,保证猪群体获得免疫力。常用的菌苗为猪丹毒弱毒菌苗,大小猪均一律皮下注射1mL,免疫期6个月;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10kg以上断奶仔猪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mL,21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猪丹毒GC系弱毒菌,皮下注射7亿个菌苗,注射后7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5个月以上;口服为14亿个菌苗,拌入饲料(注意要用新鲜饲料)中,服后9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9个月。如果生长猪群不断发病,则有必要采取免疫接种,选用二联苗或三联苗,8周龄一次,10~12周龄再一次。为防母源抗体干扰,一般8周以前不做免疫接种。
(2)定期消毒 没有发病的猪场或地区,平时应坚持做好防疫工作,定期消毒,杀灭病原体。
(3)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必要引进和调配种猪时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待产生免疫力后再引进。猪进场后,还应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待无发生疫情后,方可混群。
二、猪肺疫
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锁喉疯”。本病的特征,最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急性肿胀,高度呼吸困难;急性型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均由Fg型(相当于A型)引起;慢性型症状不明显,逐渐消瘦,有时伴发关节炎,多由F0型(相当于D型)引起。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各种畜禽乃至野生动物都可发病,通常被称为出血性败血症,简称“出败”。
(一)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巴氏杆菌属,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大小为(0.2~0.4)μm×(0.4~0.8)μm,单个存在,无鞭毛,无芽孢,无运动性,产毒株则有明显的荚膜。本菌为革兰氏阴性,用美兰或瑞氏染色呈明显的两极着色性,但陈旧的培养物或多次继代的培养物两极着色不明显。多杀性巴氏杆菌从菌落形态上可分为三个型,即黏液型、光滑型、粗糙型。光滑型为中等大小菌落,对小鼠毒力强;粗糙型则菌落小,对小鼠几乎无毒力;黏液型则介于二者之间。从菌落的荧光性可以分为F0型、Fg型和Nf型。F0型多来源于禽,荧光橘红而带金色,边缘有乳白光带。Fg则多来源于牛及其他动物,荧光呈蓝绿色而带金光,边缘有狭窄的红黄光带,对猪、牛等家畜是强毒菌,对鸡等禽类毒力弱。Nf型一般是无毒力型的菌株。本菌的抵抗力很低,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时间不长,浅层的土壤中可存活7~8d,粪便中可存活14d。一般消毒药在数分钟内均可将其杀死。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以猪、牛、兔、鸡、鸭、火鸡最为易感;绵羊、山羊、鹿和鹅次之;马偶可发生。
2.传染源
病畜(禽)和带菌畜禽是主要传染源。
3.传播送径
病畜(禽)由其排泄物、分泌物不断排出有毒力的病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外界环境,经消化道而传染于健康畜(禽),或由咳嗽、喷嚏排出的病原,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经吸血昆虫的媒介和损伤皮肤、黏膜也可发生传染。当畜禽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使动物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发生内源传染。
4.流行特征
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潮湿、多雨时期发生较多;一些诱发因素如营养不良、寄生虫、长途运输、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等诱因作用促进本病发生。本病一般为散发,有时可呈地方流行性。
(三)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1~3d,有时5~12d。临诊上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1.最急性型
呈败血症症状,常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晚间食欲正常,次日清晨死于栏内,来不及或看不到表现症状。发展稍慢的,体温升高(41~42℃)。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卧地不起,或烦躁不安,心跳加快,呼吸高度困难,颈下咽喉红肿、发热、坚硬,严重者向上延及耳根,向后可达胸前。临死前,呼吸极度困难,呈犬坐姿势,伸长头颈呼吸,有时发生喘鸣声,口鼻流出泡沫,可视黏腹发绀,腹部、耳根和四肢内例皮肤出现红斑,很快窒息死亡。病程1~2d,病死率100%。
2.急性型
该型是本病主要和常见的病型。主要表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败血症较最急性型轻微。病初体温升高(40~41℃),发生短而干的痉挛性咳嗽,呼吸困难,有黏稠性鼻汁。有时混有血液,后变为湿咳,咳时疼痛。触诊胸部有剧烈的疼痛。听诊有啰音和摩擦音。初期便秘,后期腹泻。病情严重后,呼吸极度困难,呈犬坐姿势,可视黏膜发绀,皮肤有紫斑或小出血点。一般颈部不呈现红肿。心跳加快,心脏衰弱。肌体消瘦无力,卧地不起,多窒息而死。病程4~6d,有的病猪转为慢性。
3.慢性型
多见于流行后期,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症状。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持续性咳嗽与呼吸困难,鼻流少许黏脓性分泌物。进行性营养不良,极度消瘦,常有泻痢现象。有时出现痂样湿疹,关节肿胀。治疗不良者,多经2周以上衰竭而死,病死率60%~70%。
(四)病理变化
1.流行性猪肺疫(最急性型)
本病特点是外观见咽喉部和颈部常呈急性肿胀,触摸肿胀部硬实,腹部、耳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用手压之退色。从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样液体。全身可视黏膜呈紫红色。剖检呈急性咽喉炎,咽喉黏膜下组织均呈急性出血性炎性水肿。有多量淡黄色略透明的液体流出,被水肿液浸润的组织呈黄色胶冻样。镜检可见局部水肿液中存有大量病原菌和不同数量的嗜中性粒细胞。咽喉部黏膜肿胀可引起声门部狭窄,因而可严重影响呼吸,甚至导致窒息。水肿可蔓延到舌根部,严重时可波及胸前和前肢皮下。颌下、咽喉及颈部淋巴结呈显著充血、出血、水肿而表现高度肿大,具急性淋巴结炎变化,有的病例可发生淋巴结坏死。全身各部的淋巴结也往往表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结炎。全身浆膜和黏膜往往见有点状出血。胸、腹腔和心包腔内液体量增多,有时见有纤维蛋白渗出。肺多数表现淤血、水肿,有时可见肺组织内存有散在局灶性红色肝变病灶。
2.散发性猪肺疫
肺部病变特别显著,表现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纤维素性肺炎变化。病变可波及一侧或两侧肺叶的大部分。但病变最多见的发生部位为尖叶、心叶的隔叶前部,严重时可波及整个肺叶。病变部肺组织肿大、坚实,表面呈暗红色或灰黄红色,被膜粗糙,有时见附有纤维素性薄膜。病变部与相邻组织界限明显。切面由于病程长短不同,呈现不同色泽的肝变样病灶。有的病灶切面呈暗红色,有的呈灰黄红色,有的病灶以支气管为中心发生坏死或化脓,有的发展为坏疽性肺炎。病灶部肺小叶间质增宽、水肿,故使整个肺切面往往形成大理石样花纹。病灶部周围组织一般均表现淤血、水肿或气肿。胸膜和心外膜也往往同时发生纤维素性炎。表现为胸膜粗糙,具斑块状或点状出血,失去光泽,附有数量不等的纤维蛋白。慢性病例常发生肺、肋胸膜黏连。胸腔内常积有多量黄色浑浊的液体。伴有纤维素性心外膜炎的病例,表现为心包扩张,心包液增多,心外膜充血或出血,在心外膜上或心包液内存有膜状或凝卵样的纤维素凝块。
(五)诊断
在本病的多发季节,发病以中、小猪较多。病猪高热,咽喉部红肿,呼吸困难,剖检见败血症变化或纤维素性肺炎变化,可诊断为猪肺疫,必要时作细菌学检查。
1.细菌学检查
无菌采取水肿液、胸(腹)腔液、心血、肝、脾、淋巴结等组织。病料涂片,以碱性美蓝染色法或瑞氏法染色,也可用革兰氏染色法。镜检如见有卵圆形短杆菌、两级呈明显浓染、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时,即可初步判定为巴氏杆菌病。分离培养可应用普通肉汤或马丁肉汤增菌培养后,接种于血平板培养基。
2.动物接种试验
将病料研磨成糊状,以灭菌生理盐水制成1∶10的悬液(或用肉汤培养基的24h培养物),接种于小白鼠、家兔的皮下或腹腔。接种量小白鼠为0.1~0.3mL,家兔为0.3~0.5mL。如用家兔接种时,应在接种前数日,每日以0.2%~0.5%煌绿2~3滴滴鼻,如为巴氏杆菌带菌兔,则在滴鼻后18~24h出现化脓性鼻炎,这种家兔则不宜再作接种用。
如病料中含有巴氏杆菌强毒株,小白鼠及家兔最早在10h左右即死亡,一般在24~72h死亡。剖检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有出血点,脾脏不肿大,肝脏常见充血、肿大及坏死。试验动物死亡后,应立即剖检,取其心血、肝、脾等脏器进行涂片镜检和培养。
(六)防治
1.治疗
(1)青霉素80万~240万IU肌注,同时用10%磺胺嘧啶10~20mL加注射用水5~10mL肌注,12h一次,连用3d。
(2)45kg以上猪用氯霉素2500mg、链霉素3000mg、10%氨基比林20mL肌注,6h 1次,连用2次。
(3)庆大霉素1~2mg/kg体重、四环素7~15mg/kg体重,每日2次,直到体温下降为止。
2.预防
根据本病传播特点,防治首先应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可能降低抗病能力因素和致病诱因如圈舍拥挤、通风采光差、潮湿、易受寒等。圈舍、环境定期消毒。新引进猪隔离观察1个月后健康方可合群。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每年春秋两季定期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或猪肺疫口服弱毒菌苗进行两次免疫接种。也可选用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二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弱毒三联苗。接种疫苗前几天和后7d内,禁用抗菌药物。发生本病时,应将病猪隔离、封锁、严密消毒。同栏的猪,用血清或用疫苗紧急预防。对散发病猪应隔离治疗,消毒猪舍。
三、猪副伤寒
猪副伤寒即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和慢性型以顽固性腹泻和回肠及大肠发生固膜性肠炎为特征。
(一)病原
沙门氏菌为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直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一般无荚膜,都有周鞭毛(鸡白痢沙门氏菌除外),菌体大小(0.4~0.9)μm×(1~3)μm,能运动,多数有菌毛。本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最适pH为6.8~7.8 ,对营养要求不高,能在普通平板培养基上生长。沙门氏菌抗原分为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表面抗原(荚膜或包膜抗原,称Vi抗原)三种。许多类型的沙门氏菌具有产生毒素的能力,尤其是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毒素有耐热能力,75℃经1h仍有毒力,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本细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外界环境中可生存数周或数月。在60℃经1h,70℃经30min,75℃经5min死亡。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药均能将其杀死。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人、各种畜禽及其他动物对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都有易感性,不分年龄大小均可感染,幼龄动物更为易感。猪多发生于1~4月龄的仔猪。
2.传染源
主要是病畜和带菌者,可由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
3.传播途径
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健畜。病畜与健畜交配或用病公畜的精液人工授精可发生感染。此外,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鼠类也可传播本病。健康畜禽的带菌现象非常普遍,病菌可潜藏于消化道、淋巴组织和胆囊内。当外界不良因素使动物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可变为活动化而发生内源感染。
4.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环境污染、潮湿、棚舍拥挤、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良、长途运输中气候恶劣、疲劳和饥饿、寄生虫病、分娩、手术、断奶过早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三)临床症状
潜伏期由2d至数周不等,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型。
1.急性型(败血型)
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临诊表现为体温升高(41~42℃),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后期间有下痢,呼吸困难,耳根、后躯及腹下部皮肤有紫红色斑点,有时出现症状后24h内死亡,但多数病程2~4d,病死率很高。
2.慢性型(结肠炎型)
临床较为多见,与肠型猪瘟的临诊表现相似。表现为体温升高(40.5~41.5℃),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寒战,常堆叠一起。眼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常被粘着,少数发生角膜混浊,严重者发展为溃疡,甚至眼球被腐蚀。病初便秘后下痢,粪便淡黄色或灰绿色,恶臭,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絮片,有时排几天干粪后又下痢,可以反复多次。由于下痢、失水,病猪很快消瘦。有些病猪在病的中、后期皮肤出现弥漫性湿疹,特别是腹部皮肤,有时可见绿豆大、干涸的浆性覆盖物,揭开见浅表溃疡。有些病猪发生咳嗽。病程往往拖延2~3周或更长,最后衰竭死亡。有时病猪症状逐渐减轻,状似恢复,但以后生长发育不良或经短期又复发。病死率25%~50%。有些猪群发生所谓潜伏性“副伤寒”。小猪生长发育不良,被毛粗乱、污秽。体质较弱,偶有下痢。体温和食欲变化不大。一部分患猪发展到一定时期突然症状恶化而引起死亡。
(四)病理变化
1.急性型(败血型)
病死猪的头部、耳朵和腹部等处皮肤出现大面积蓝紫斑,各内脏器官具有一般败血症的共同变化。全身浆膜与黏膜以及各内脏有不同程度的点状出血,全身淋巴结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及内脏淋巴结肿大,呈浆液状炎症和出血。心包和心内、外膜有小点状出血。有时有浆液性纤维素性心包炎。脾肿大,被膜偶见散在的小点状出血。切面见脾白髓周围可有红晕环绕。
肾脏皮质部苍白,偶见有细小出血点或斑点状出血,肾盂、尿道和膀胱黏膜也常有出血点。肝脏肿大、淤血,在被膜有时见有出血点。许多病例可见肝内有许多针尖大至粟粒大的黄灰色坏死灶和灰白色副伤寒结节。肺脏多半表现淤血和水肿,气管内有白色泡沫,小叶间质增宽并积有水肿液。肺的尖叶、心叶和隔叶的门下部常有小叶性肺炎灶。极重病例,伴发有纤维素性肺炎。脑膜脑脊髓炎可见于部分病例,病变主要是血管炎。脑膜和脑实质有出血斑点。脑实质的病变为弥漫性肉芽肿性脑炎,偶发脑软化,少数病例还见微小脓肿。病灶内可见细菌栓子。胃黏膜严重淤血和梗死而呈黑红色,病期超过1周时,黏膜内浅表性糜烂。肠道通常有卡他性肠炎,严重者为出血性肠炎。肠壁淋巴小结普遍增大,并常发生坏死和小溃疡。
2.慢性型(结肠炎型)
尸体极度消瘦,腹部和末梢部位皮肤出现紫斑,胸膜下和腿内侧皮肤上常有豌豆大或黄豆大的暗红色或黑褐色痘样皮疹,特征性病变主要在大肠、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
后段回肠和各段大肠发生固膜性炎症。局灶性病变是从肠壁淋巴组织坏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合淋巴小结和孤立淋巴小结明显增大,突出于黏膜表面,随后其中央发生坏死,并逐渐向深部和周围扩展,同时有纤维素渗出,并与坏死肠黏膜凝结为糠麸样的假膜,这种固膜性痂块因混杂肠内容物和胆汁而显污秽的黄绿色。坏死向深层发展并波及肌层和浆膜层时,可引起纤维素性腹膜炎。少数病灶其坏死性痂块在坏死区周围发生分界性炎症和脓性溶解,随后脱落,遗留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继之溃疡愈合而成疤痕。
肠系膜淋巴结,咽后淋巴结和肝门淋巴结等均明显增大,有时增大几倍;切面呈灰白色脑髓样(脑髓样增生),并常散在灰黄色坏死灶,有时形成有大块的干酪样坏死物。扁桃体多数致病例伴有病变,表现肿胀、潮红,隐窝内充满黄灰色坏死物,间或有溃疡,肝脏呈不同程度淤血和变性,突出的是肝实质内有许多针尖大至粟粒大的灰红色和灰白色病灶,从表面和切面观察时,可见一个肝小叶内有几个小病灶。脾脏稍肿大,质度变硬,常见散在的坏死灶。肺的心叶、尖叶和隔叶前下部常有卡他性肺炎病灶,若继发巴氏杆菌或化脓细胞感染则发展为肝变区或化脓灶。
(五)诊断
慢性型病例依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本病为原发性疾病,仅发生在6月龄以下,1~4月龄的仔猪多发,一般呈散发性。如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长途运输等不良条件,可诱发本病呈地方性流行。病猪表现慢性下痢,生长发育不良。剖检可见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肝、脾及淋巴结有小坏死灶或灰白色结节。急性病例需进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1.细菌学检查
采取病猪的粪、尿或肝、脾、肾、肠系膜淋巴结,流产胎儿的胃内容物,流产病畜的子宫分泌物少许等作涂片镜检或分离培养。将被检材料制成涂片,自然干燥,用革兰氏染色镜检,沙门氏菌呈两端椭圆或卵圆形,不运动,不形成芽孢和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将病料直接划线接种在选择培养基(S.S琼脂、D.C 琼脂)和鉴别培养基(麦康凯琼脂、伊红美蓝琼脂)各一平板,置37℃培养24h。沙门氏菌一般为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中等大小,边缘整齐、光滑、较扁平的菌落。有的沙门氏菌因产生硫化氢,在S.S或D.C琼脂上形成中心带黑色菌落。挑取沙门氏菌可疑菌落接种于双糖铁(或三糖铁)斜面,置37℃培养18~34h,观察底层葡萄糖产酸或产酸产气,产生硫化氢变棕黑色,上层斜面乳糖不分解。不变色则可初步判定为沙门氏菌,有必要时进行生化试验及动物接种实验等。
2.血清学试验
挑取双糖铁(或三糖铁)斜面培养物作玻片凝集试验,将沙门氏菌A~F群多价血清1滴置玻片上,然后用铂耳挑取培养物少许,在血清滴中温和均匀后观察,如发生凝集呈阳性反应时,再用O单价血清进行鉴定,以确定所属群别。
此外,对流免疫电泳(CIE)、协同凝集试验(CO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基因探针检测、重氮乳反向乳凝与乳凝试验等都可用于沙门氏菌的快速诊断。
(六)防治
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常发生本病的猪群可考虑注射猪副伤寒菌苗,出生后1个月以上的哺乳健康仔猪均可使用。采用添加抗生素饲料,有防病和促进仔猪生长发育作用,但要注意抗药菌株的出现。当发现本病时,应立即进行隔离、消毒;死病畜应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菌散播和人的食物中毒。
2.治疗
常用抗生素药物有氯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剂量为氯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50~100mg,新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5~15mg,分2~3次口服,连用3~5d后,剂量减半,继续用药4~7d。
呋喃类药物如呋喃唑酮每日每千克体重20~40mg,分2次口服,连用3~5d后,剂量减半,继续服3~5d。
磺胺甲基异恶唑或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20~40mg,加甲氧苄胺嘧啶每千克体重2~4mg,混合后分2次口服,连用1周。或用复方新诺明每千克体重70mg,首次加倍,连用3~7d。
四、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特征为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及关节炎。
(一)病原
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呈链状排列,无鞭毛,不运动,不形成芽孢,但有荚膜。为兼性厌氧菌,但在无氧时溶血明显,培养最适温度为37℃。菌落细小,直径1~2mm,透明、发亮、光滑、圆形、边缘整齐,在液体培养中呈链状。猪链球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多种氨基酸糖,由于氨基酸糖的种类不同,可将链球菌分成A、B、C、D、E、F、G、H、K、L、M、N、O、P、Q、R、S、T、U和V 20个血清群。其中C群引起猪的急性、亚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肺炎及化脓性炎症;D群可引起小猪发生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肺炎;E群引起猪颈部淋巴结脓肿、化脓性支气管炎、脑膜炎、关节炎;其他如G、L、M、P、R、S及T群对猪均有不同程度的致病作用,引起猪发生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关节炎及脓肿等病理过程。到目前为止,共有35个血清型(1~34,1/2型),最常见的致病血清型为2型。猪链球菌常污染环境,可在粪、灰尘及水中存活较长时间。该菌在60℃水中可存活10min,50℃为2h。在4℃的动物尸体中可存活6周;0℃时灰尘中的细菌可存活1个月,粪中则为3个月;25℃时在灰尘和粪中则只能存活24h及8d。苍蝇携带猪链球菌2型至少长达5d,被污染食物可长达4d。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各种年龄的猪都有易感性,30~50kg架子猪多发,但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发于中猪,现代集约化密集型养猪易流行猪链球菌病。猪群流行本病时,与猪经常接触的牛、大犬和禽类不见发病。实验动物中,以家兔最敏感,仓鼠、小鼠次之。
2.传染源
病猪和病愈带菌猪是本病自然流行的主要传染源。病猪的鼻液、尿、粪、唾液、血液、肌肉、内脏、肿胀的关节内均可检出病原体。
3.传播途径
本病多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猪与健康猪接触,或由病猪排泄物(尿、粪、唾液等)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物体均可引起猪只大批发病而造成流行。外伤、阉割或注射消毒不严格等也可造成本病的传染和散播。
4.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季节多发,呈地方流行性。
(三)临床症状
1.败血症型
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病例,往往头晚未见任何症状,次晨已死亡;停食,体温升高(41.5℃以上),精神萎顿,呼吸困难,便秘,类干硬,结膜发绀,突然倒地,从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腹部下有紫红斑。急性病例,常见精神沉郁,体温41.5~42℃,呈稽留热,食欲减退或不食。眼结膜潮红,流泪,有浆液状鼻汁。呼吸浅表而快。少数病猪在病的后期于耳尖、四肢下端、腹下呈紫红色或出血性红斑,有跛行,病程2~4d。
2.脑膜脑炎型
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后小猪。病初体温升高,40.5~42.5℃,不食,便秘,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汁。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转圈、空嚼、磨牙、仰卧,直至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作游泳状运动,甚至昏迷不醒。部分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大。病程1~2d。
3.关节炎型
该型由前两型转来,或者从发病起即呈关节炎症状。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有跛行,甚至不能站立,病程2~3周。
4.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脓肿)型
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其次是咽部、耳下和颈部淋巴结。受害淋巴结触诊坚硬、发炎肿胀、有热有痛,可影响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有的表现咳嗽,流鼻汁,肿胀中央逐渐变软,化脓成熟,表面皮肤坏死、破溃流出脓汁,以后全身症状也显著好转,化脓部位长出肉芽组织结疤愈合,病程3~5周。
(四)病理变化
1.最急性型
口、鼻流出红色泡沫液体,气管、支气管充血,充满带泡沫液体。
2.急性型
皮肤有出血点(胸、耳、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下组织广泛出血,鼻黏膜紫红色,充血出血。气管充血,充满淡红色泡沫样液体。肺肿大、水肿、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其中肺门淋巴结、肝门淋巴结周边出血。脾肿大,是正常的1~3倍,呈暗红色或蓝紫色,柔软,变脆,偶见脾边缘黑红色的出血性梗死灶。胃和小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心内膜、心耳有弥漫性出血点。肾肿大,被膜下与切面上可见出血小点。胸腹腔有多量液体(积液),有时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往往与内脏黏连。有神经症状的,脑膜充血出血,严重者淤血,少数脑膜下积液,白质和灰质有明显的小点出血,脊髓也有类似变化。关节腔内有液体渗出。
(五)诊断
本病的症状和剖检变化比较复杂,容易与多种疾病混治,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1.细菌学检查
根据不同病型采取病料。败血症型病猪,无菌采取心血、脾、肝、肾和肺等。淋巴结脓肿病猪可用灭菌的注射器吸取未破溃淋巴结脓肿内的脓汁。脑膜炎型病猪,则以无菌操作采取脑脊髓液及少量脑组织。病料制成涂片,用碱性美蓝染色或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如见有多数散在的或成双排列的短链圆形或椭圆形球菌,无芽孢,有时可见到带荚膜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可作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时,怀疑为败血症病猪的,可先采取血液用硫乙醇盐肉汤增菌培养后,再转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若为肝、脾、脓汁、炎性分泌物、脑脊液等可直接用铂耳钓取少许病料直接划线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进行分离培养,37℃培养24~48h,形成大头针帽大小、湿润、黏稠、隆起、半透明的露滴样菌落。菌落周围有完全透明的β溶血环,少数菌落呈现α绿色溶血环。可进一步做涂片镜检和纯培养以及生化特性检查。
2.动物接种
将病料制成5~10倍乳剂,给家兔腹腔或皮下注射1~2mL,或给小白鼠皮下注射0.2~0.5mL。接种后家兔和小白鼠均于12~24h死亡。死后剖检取心血、肝、脾等涂片,镜检或作进一步分离培养。镜检可见大量链球菌,培养又可分离到纯的致病性链球菌时,可确定为链球菌感染。
3.耐胆汁水解七叶苷试验
将被检菌接种于胆汁七叶苷琼脂斜面,于37℃培养34~48h时,所有D群链球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并能水解七叶苷使培养基变黑。本试验对检测鉴定D群链球菌有10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荧光抗体技术
用制备的A、B、C、D、G等荧光抗体血清,快速检测标本中是否有链球菌,敏感性高,通常在20h内出结果。
5.SP A协同凝集试验
用链球菌特异性抗体致敏SPA,再将此致敏后的菌液滴加至血平板中的可疑菌落上,在短时间内即出现相应菌落的细菌和致敏菌液的凝集。
6.乳胶凝集试验
用链球菌群或型特异血清致敏的乳胶颗粒来检测相应的链球菌特异抗原,可在数分钟内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7.对流免疫电泳
用已知抗体去检测标本中的链球菌抗原。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
(六)防治
1.治疗
初发病猪每头每次用青霉素80万~180万IU,链霉素1g混合肌注,连用3~5d。氯霉素可按每千克体重10~30mg,每日2次,肌注。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1~2mg,每日2次,肌注。对淋巴结脓肿,可将肿胀部位切开,排除脓汁,用3% H2O2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涂以碘酊,不缝合,几天可痊愈。
2.预防
病毒分离后可作灭活菌苗,用福尔马林灭活后加Al(OH)3振荡,制成油乳灭活苗,灭活菌苗肌注1.5万IU/kg体重。同时用20%磺胺嘧啶每50kg体重30mL肌注,可预防本病。另外链球菌明矾结晶紫菌苗和猪链球菌ST弱毒冻干菌苗也可试用。
平时应加强管理,注意平时的卫生消毒工作,病猪尸体及其排泄物等作无害化处理。发病猪群立即将病猪隔离,严格消毒,病猪及可疑病猪立即隔离治疗。病猪恢复后2周方允许宰杀。急宰猪或宰后发现可疑病变者,应做高温无害化处理。
五、猪大肠杆菌病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一组肠道传染性疾病。仔猪大肠杆菌病根据猪的生长期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三种,以发生肠炎、肠毒血症为特征,其中仔猪黄痢以O8、O45、O60、O101、O115、O138、O139、O141、O149、O157等群较为常见,多数具有K88(L)荚膜抗原,能产生肠毒素;仔猪白痢有一部分与仔猪黄痢和猪水肿病相同,以O8 K88较为常见;猪水肿病,一部分与仔猪黄痢相同,常见的有O2、O8、O138、O139、O141等群,但荚膜抗原有所不同,大多数菌株能溶解绵羊红细胞。
(一)病原
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有鞭毛,无芽孢,能运动,但也有无鞭毛不运动的变异株。多数无菌毛,少数菌株有荚膜。菌体大小为(1~3)μm×(0.4~0.7)μm。本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为7.2~7.4。营养琼脂上生长24h后,形成圆形、边缘整齐、隆起、光滑、湿润、半透明、近似灰白色的菌落,直径2~3mm。在肉汤中培养18~24h,呈均匀浑浊(S型菌落),管底有黏性沉淀,液面管壁有菌环。麦康凯琼脂上18~24h后形成红色菌落。伊红美蓝琼脂上产生黑色带金属闪光的菌落。在远藤氏琼脂上形成带金属光泽的红色菌落,SS琼脂上一般不生长或生长较差,生长者呈红色,菌落较小。能导致仔猪黄痢或水肿病的菌株,多数可溶解绵羊红细胞,血琼脂上呈β溶血。
大肠杆菌能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在内)产酸又产气。大部分菌株迅速发酵乳糖,某些不典型菌株则迟缓或不发酵乳糖。除乳糖发酵试验外,吲哚形成试验、甲基红反应、V-P 试验和枸橼酸盐利用等四项试验(IMViC试验)是卫生细菌学中常用的检测指标。凡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并IMViC试验为“+、+、-、-”者为典型的大肠杆菌。
本菌抵抗力中等,各菌株间可能有差异。常用消毒药在数分钟内即可杀死本菌。在潮湿、阴暗而温暖的外界环境中,本苗的存活不超过1个月;在寒冷而干燥的环境中存活较久。各地分离的大肠杆菌苗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且易产生耐药性。亚硒酸盐、亮绿等对本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二)流行病学
1.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是出生后几小时到1周龄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
(1)易感性 本病发生于初生后1周以内的仔猪,以1~3d最为常见,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同窝仔猪中发病率很高,常在90%以上,50%以下的少,病死率也很高,有的全窝死亡。
(2)传染源 主要是带菌母猪。在发病猪场如不注意卫生防疫工作,使猪群受到感染,引起仔猪大批发病死亡。
(3)传播途径 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由粪便排出病原菌,散布于外界,污染母猪的乳头和皮肤。仔猪吮乳或舔母猪皮肤时,食入感染。下痢的仔猪由粪便排出大量细菌,污染外界环境,通过水、饲料和用具传染于其他母猪,形成新的传染源。
(4)流行特点 没有季节性。在猪场内1次流行之后,一般经久不断,只是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所下降,如不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则不会自行停息。
2.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是10~30日龄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排泄腥臭的灰白色黏稠稀粪为特征。本病的病死率高,约50%。
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最多,也较严重。1月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一窝仔猪中发病常有先后,此愈彼发,拖延十余日才停止。有的仔猪窝发病多,有的仔猪窝发病少或不发病,症状也轻重不一。本病的发生常与各种应激因素有关。如没有及时给仔猪吃初乳,母猪奶量过多、过少或奶脂过高,母猪饲料突然更换、过干或配合不当,气候反常,受寒,圈舍污秽,阴雨潮湿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或加重本病病情。
3.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是断奶前后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剖检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为特征。本病发病率不高,病死率很高(90%以上死亡)。
(1)易感性 断奶不久的仔猪常发,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也偶有发生。体格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最为常见。发生过仔猪黄痢的仔猪一般不发生本病。
(2)传染源 主要为带菌母猪和感染的仔猪。
(3)传播途径 由粪便排出病菌,污染饲料、水和环境,通过消化道感染。
(4)流行特点 本病呈地方流行性,一般只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有时散发。在猪群中发病率10%~35%,但各猪群、各时期有差异。病死率很高,春、秋季多发。集约化饲养、气温变化、饲养条件改变、免疫状态和其他感染因素的存在等可诱发本病。
(三)临床症状
1.仔猪黄痢
潜伏期短的在出生后12h内发病,一般为1~3d,7d以上的很少。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于12h后,一窝仔猪突然有一两头表现全身衰弱,很快死亡。以后其他仔猪相继发生腹泻,粪便呈黄色浆状,含有凝乳小片。捕捉时在挣扎和叫鸣中,病猪常由肛门冒出稀粪,迅速消瘦、脱水、昏迷而死亡。
2.仔猪白痢
病猪突然发生腹泻,排出浆状、糊状的粪便,灰白或黄白色,有腥臭,体温和食欲无明显变化。病猪逐渐消瘦,发育迟缓,拱背,行动迟缓,皮毛粗糙无光、不洁,病程3~7d,多数能自行康复。
3.猪水肿病
患猪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心跳疾速。呼吸初期快而浅,后期慢而深。发病前一两日常有轻度腹泻,后便秘。病猪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步态摇摆不稳,有时作圆圈运动。静卧时,表现肌肉震颤,不时抽搐,四肢划动作游泳状。触动时表现敏感,发呻吟或嘶哑的鸣叫,继而前肢或后躯麻痹,不能站立,体温无明显变化。
本病的特殊症状是脸部、眼睑水肿,有时涉及颈部和腹部皮下。有些病猪没有水肿的变化。病程一般为1~2d,个别的可达7d以上。
(四)病理变化
1.仔猪黄痢
病死仔猪常因严重脱水而显得干瘦,皮肤皱缩,肛门周围沾有黄色稀粪。最显著的病变是胃肠道黏膜上皮变性和坏死。胃膨胀,胃内充满酸臭的凝乳块。胃底部黏膜潮红,部分病例有出血斑块,表面有多量黏液覆盖。镜检,胃黏膜上皮脱落,固有层水肿,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胃腺腺体和腺管的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液化性坏死和脱落;严重者腺管仅存框架,整个腺管变成无结构的网状物。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膨胀、肠壁变薄,黏腹和浆膜充血、水肿,肠腔内充满腥臭的黄色、黄白色稀薄内容物,有时混有血液、凝乳块和气泡;空肠、回肠病变较轻,但肠内臌气很显著。大肠壁变化轻微,肠腔内充满稀薄的内容物。镜检,肠黏膜上皮完全脱落,绒毛坦露,固有层水肿,肠腺萎缩,腺上皮细胞空泡化。严重者经液化性坏死,变成网状的纤维素样物质。在固定良好的切片中,可见绒毛的上皮表面有成丛或成层的大肠杆菌,于绒毛固有层见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多汁。心、肝、肾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和常有小的凝固性坏死灶;脾淤血,脑充血或有小点状出血,少数病例脑实质有小液化灶。
2.仔猪白痢
尸体消瘦,脱水,皮肤苍白,肛门及尾根附近黏着灰白色带腥臭味的粪便。主要病变位于胃和小肠前部,胃内有少量凝乳块。胃黏膜充血、出血、水肿性肿胀,表面附有数量不等黏液。一些病例胃内充满气体。肠壁菲薄,灰白半透明,肠黏膜易剥脱,有时可见充血、出血变化。肠内空虚,含大量气体和少量稀薄、黄白色带酸臭味粪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水肿、滤泡肿胀。肝脏浑浊肿胀、胆囊膨满,心肌柔软,心冠脂肪胶样萎缩,肾苍白色,有时肺脏见继发性肺炎变化。组织学观察可见,肠绒毛高度水肿,上皮细胞水肿似杯状细胞样,固有层血管扩张、充血。
3.猪水肿病
特征的病变是胃壁、结肠肠系膜、眼睑和面部以及颌下淋巴结水肿。胃内常充盈食物,黏膜潮红,有时出血;胃底区黏膜下有厚层的透明有时带血的胶冻样水肿物浸润,使黏膜层和肌层分离。水肿层有时可达2~3cm厚,严重的可波及贲门区和幽门区,但轻症病例则呈局部性水肿,需在多处切开胃壁才能发现。结肠袢的肠系膜呈透明胶冻样水肿,充满于肠袢间隙。眼睑和面部浮肿,皮下积留水肿液或透明胶冻样浸润物。颌下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有时有出血。
(五)诊断
1.仔猪黄痢
根据特征性病理变化和5日龄以内的初生仔猪大批发病,泄泻黄色稀粪,就可作出初步诊断。若从病死猪肠内容物和粪便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而且证实大多数菌株具有K抗原和能产生肠毒素,则可确诊。
肠毒素的测定方法很多。有兔肠段结扎试验、小鼠肠袢试验、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试验、乳鼠灌胃试验、细胞培养、Y1腺瘤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的形态变化测定、琼脂扩散(Eiek)法、被动免疫溶血法、ELISA、基因探针等。
鉴别诊断时,应注意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等鉴别。
2.仔猪白痢
根据主要侵袭10~30日龄仔猪,体温不高,普遍排泄灰白色稀粪,致死率低,剖检有胃肠卡他性炎症变化,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做细菌学检查。由小肠内容物分离出大肠杆菌,用血清学方法鉴定为常见病原性血清型,则可确诊。
临床上应注意与仔猪黄痢、仔猪红痢、猪密螺旋体痢疾及猪传染性胃肠炎等鉴别。
3.猪水肿病
根据发病猪的日龄,特征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一般可作出诊断。确诊须由小肠内容物分离病原性大肠杆菌,鉴定其血清型。临床上应注意与贫血性水肿、缺硒性水肿鉴别,此二者均无明显的神经症状,注射抗贫血药或硒很快收效。
(六)防治
1.仔猪黄痢
(1)治疗时,应全窝给药。由于细菌易产生抗药性,最好两种药物同时应用。有条件的,作细菌分离和药敏实验,选用敏感药物。常用药有氯霉素、呋喃唑酮、土霉素、新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等。
(2)加强饲养管理,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搭配。母猪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注意消毒。接产时用0.1%高锰酸钾擦拭乳头和乳房,并挤掉每个乳头中的乳汁少许。使哺乳猪尽早吃到初乳。
(3)常发地区,可用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 三价灭活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给产前一个月怀孕母猪注射,以通过母乳获得被动保护,防止发病。
(4)平时做好圈舍及环境的卫生及消毒工作;做好产房及母猪的清洁卫生和护理工作。
(5)抗生素和磺胺药物疗法:庆大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头8万IU,1d 2次,连用3d。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千克体重10~15mg,1d 2次,连用3d。对仔猪排出水样的严重的黄痢病,可用“腹泻康”与氧氟沙星注射液混合,肌肉注射,一次量3~5mL,并喂服葡萄糖液(添加少量精盐),或应用庆大霉素8万IU稀释于5%的糖盐水中,20mL腹腔注射,1d 2次,连用2d。
2.仔猪白痢
(1)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地调配饲料,饲料品种不要突然改变,保持母猪泌乳平衡。
(2)仔猪应实行提早喂料,饲料应营养全面,加强运动,补充饮水,在小猪圈内放些清洁泥土,任其自由舔食。
(3)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注意猪舍环境卫生,排除污水,及时清扫粪便,注意干燥。冬季加强保暖,给以足够垫草。
(4)在产前3d内消毒液对圈舍四周、地面、垫草和用具消毒,以喷雾器喷湿为宜。每隔l周消毒1次,连续3次。仔猪出生后12~30d内多处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阶段,致生长发育受阻,抗病力下降。在仔猪2~6d内,1次性肌肉注射5%右旋糖酐铁2mL,含铁量约100mg,可促进仔猪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减少白痢发生。
(5)病猪治疗应取早期,还必须结合病因及发病情况选用和变换药物。目前较为常用的药物有磺胺类和抗生素等,以下处方可做参考。
磺胺类0.5g,次硝酸铋0.5g,胃蛋白酶1.0g,龙胆末0.5g,混合成散剂,加水成糊状。一日分1~2次口服。
新霉素每千克体重5mg口服,每日2次,连服3d。
痢特灵(呋喃唑酮)每日0.1g,分2次,连服3d。
左旋咪唑在母猪产前4d按每千克体重12mg内服或10mg肌肉注射。出生后7日龄仔猪每千克体重10mg内服或8mg肌肉注射可用于预防仔猪白痢。发病仔猪每千克体重12mg内服或10mg肌肉注射。
3.猪水肿病
(1)保持猪舍卫生干燥,仔猪适当运动。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防止饲料单一,应增加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饲料。
(2)在饲料内添加适宜的抗菌药物,如氯霉素、土霉素、新霉素,按每千克体重用5~20mg,呋喃唑酮每千克体重5~10mg,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3)本病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一般用抗菌药物口服,用盐类泻剂,以抑制或排除肠道内细菌及其产物。用葡萄糖、氯化钙、甘露醇等静脉注射,安纳咖皮下注射,利尿素口服,对较慢性的病例有一定的疗效。
(4)在断奶前20d和断奶当天各注1次亚硒酸钠可预防猪水肿病。0.1%亚硒酸钠按每5千克体重1~1.5mL作颈部肌肉注射,次日减半重新注1次。
六、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猪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的一种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
(一)病原
本病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小球杆菌,并具有多形性,菌体表面被覆荚膜,在有的菌株培养物表面电镜观察到纤细的菌毛,无运动性,不形成芽孢。
本菌为兼性厌氧菌,在10% CO2条件下,可生成黏液状菌落,巧克力琼脂上培养24~48h,形成不透明淡灰色的菌落,直径1~2mm。菌落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圆形,坚硬的“蜡状型”,有黏性;另一种为扁平、柔软、闪光型菌落。有荚膜的菌株在琼脂平板上可形成带彩虹的菌落,在牛或羊血琼脂平板上通常产生β溶血环。本菌产生的溶血素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β毒素具有协同作用,在血琼脂平板上可产生CAMP反应。
根据荚膜多糖分类,迄今已发现有12个血清型,其中血清5型进一步分成5a和5b二个亚型。各国(地区)所流行的血清型不尽相同,不同血清型之间的毒力有差异。血清8型与血清3、6型,血清1型与9型有血清学交叉反应。我国主要以血清7型为主,2、4、5、10型也存在。
本菌抵抗力不强,易被一般消毒药杀灭,但对结晶紫、杆菌肽、林肯霉素有一定抵抗力。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通常以6周到6月龄的猪较为多发。重症病例多发生于育肥晚期,死亡率约20%~100%不等。
2.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猪场或猪群之间的传播,多数由于引进或混入带菌猪、慢性感染猪所致。
3.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存在于患猪的支气管、肺脏和鼻汁中。病菌从鼻腔排出后形成飞沫,通过直接接触而经呼吸道传播,拥挤和通风不良可加速传播。种公猪在本病的传播中也起重要作用。
4.流行特点
多在4~5月和9~11月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饲养环境突然改变、密集饲养、通风不良、气候的突变及长途运输等诱因可引起本病发生,因此又称为“运输病”。本病的危害程度随饲养条件改善而降低。
(三)临床症状
人工接触传染的潜伏期为1~7d。本病根据病程经过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1.最急性型
同舍或从不同舍的一个或几个猪突然发病,开始体温41.5℃以上,沉郁,不食,短时的轻度腹泻和呕吐,无明显呼吸系统症状。后期呼吸高度困难,常呈犬坐姿势,张口伸舌,从口鼻流出泡沫样淡血色的分泌物,脉搏增速,心衰,耳、鼻、四肢皮肤呈蓝紫色,24~36h死亡。个别幼猪死前见不到症状。病死率高达80%~100%。
2.急性型
同舍或不同舍的许多猪患病,体温40.5~41℃,拒食,呼吸困难,咳嗽,心衰。由于饲养管理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病程长短不定,可能转为亚急性或慢性。
3.亚急性和慢性型
多由前者转来,体温39.5~40℃,食欲废绝,不自觉地咳嗽或间歇性咳嗽。生长迟缓,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呼吸,这种状态经过几日乃至1周,或治愈或症状进一步恶化。在慢性猪群中常存在隐性感染的猪,一旦有其他病原体经呼吸道感染,可使症状加重。最初暴发本病时,可见到流产,个别猪可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和不同部位的脓肿。
(四)病理变化
1.最急性型
可见患猪流血色鼻液,气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样血色黏液性分泌物。其早期病变颇似内毒素休克病变,表现为肺泡与间质水肿,淋巴管扩张,肺充血、出血和血管内有纤维素性血栓形成。肺炎病变多发于肺的前下部,而在肺的后上部,特别是靠近肺门的主支气管周围,常出现周界清晰的出血性突变区或坏死区。
2.急性型
肺炎多为两侧性,常发生于尖叶、心叶和膈叶的一部分。病灶区呈紫红色,坚实,轮廓清晰,间质积留血色胶样液体,纤维素性胸膜炎明显。肺脏以外的病变,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入球动脉和小叶间动脉有透明血栓,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此为内毒素血症所致。
3.亚急性型
肺脏可能发现大的干酪性病灶或含有坏死碎屑的空洞。由于继发细菌感染,致使肺炎病灶转变为脓肿,后者常与肋胸膜发生纤维性黏连。
4.慢性型
常于膈叶见到大小不等的结节,其周围有较厚的结缔组织环绕,肺胸膜黏连。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1.直接镜检
从鼻、支气管分泌物和肺脏病变部位采取病料涂片或触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如见到多形态的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或纤细杆菌,可进一步鉴定。
2.病原的分离鉴定
将无菌采集的病料接种在7%马血巧克力琼脂、划有表皮葡萄球菌十字线的5%绵羊血琼脂平板或加入生长因子和灭活马血清的牛心浸汁琼脂平板上,于37℃含5%~10% CO2条件下培养。如分离到的可疑细菌,可进行生化特性、CAMP试验、溶血性测定以及血清定型等检查。
3.血清学诊断
包括补体结合试验、2-巯基乙醇试管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国际上公认的方法是改良补体结合试验,该方法可于感染后10d检查血清抗体,可靠性比较强,但操作烦琐,目前认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较为实用。
(六)防治
1.预防
(1)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措施,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保持猪群足够均衡的营养水平。
(2)应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从无病猪场引进公猪或后备母猪,防止引进带菌猪;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出猪后栏舍彻底清洁消毒,空栏1周才重新使用。
(3)对已污染本病的猪场应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清除血清学阳性带菌猪,并制定药物防治计划,逐步建立健康猪群。在混群、疫苗注射或长途运输前1~2d,应投喂敏感的抗菌药物,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磺胺类药物或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新霉素、林肯霉素和壮观霉素等抗生素,进行药物预防,可控制猪群发病。
(4)疫苗免疫接种,目前国内外均已有商品化的灭活疫苗用于本病的免疫接种。一般在5~8周龄时首免,2~3周后二免。母猪在产前4周进行免疫接种。可应用包括国内主要流行菌株和本场分离株制成的灭活疫苗预防本病,后者效果更好。
2.治疗
(1)猪群发病时,应以解除呼吸困难和抗菌为原则进行治疗,并要使用足够剂量的抗生素和保持足够长的疗程。本病早期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而选择抗菌药物。一般可用青霉素、新霉素、四环素、泰妙菌素、泰乐菌素、磺胺类等。
(2)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进行治疗也有较好的效果。每吨精料添加强力霉素800g,或恩诺沙星200~400g,连续饲喂7~10d,也有较好的预防治疗效果。
七、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或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引起的猪呼吸道慢性传染病。该病是以猪鼻甲骨萎缩,鼻部变形及生长迟滞为主要特征。
(一)病原
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是本病的主要病原,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本病的一种次要的、温和型病原。根据特异性荚膜抗原,可将多杀巴氏杆菌分为A、B、D、E四个血清型,诱发该病的产毒多杀巴氏杆菌,绝大多数属于D型,而且毒力较强;少数属于A型,多为弱毒株,来自不同型毒株的毒素具有抗原交叉性,因而它们的抗毒素之间有交叉保护性。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球杆菌或小杆菌,呈两极染色,革兰氏染色阴性,有的有荚膜,有鞭毛,有运动性,无芽孢,大小为(0.2~0.3)μm×1.0μm,散在或成对排列,偶呈短链状。需氧菌,在肉汤中培养有腐霉味,常见有丝状形态。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的第1天,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几乎看不到生长,血琼脂上菌落也很小。第2天,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淡白色的菌落,血琼脂上形成白色、圆形较大菌落,有溶血环。在血液-甘油-马铃薯培养基上37℃、24h可见黄色不透明的直径达1mm的圆形菌落。不分解糖类,不产生吲哚,不产生硫化氢,能利用枸橼酸盐,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石蕊牛乳呈碱性反应,尿素分解与过氧化氢酶试验呈强阳性,血浆凝固酶阳性。此菌的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剂均对其有效。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不同年龄的猪都有易感性,通常以幼猪的病变最为明显。除猪外,本病对犬、猫、牛、马、羊、鸡、麻雀、猴、兔、鼠、狐及人也能引起慢性鼻炎和化脓性支气管肺炎。
2.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其他带菌动物也能作为传染源使猪感染发病,鼠类可能成为本病的自然宿主。
3.传播途径
主要经飞沫传播,病猪、带菌猪通过接触经呼吸道将病原传给仔猪。
4.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的猪都有易感性,但只有生后几天至几周的仔猪感染后才能发生鼻甲骨萎缩。较大的猪可能只发生卡他性鼻炎,咽炎和轻度的鼻甲骨萎缩。成猪感染后看不到症状而成为带菌者。
(三)临床症状
发病仔猪打喷嚏、流鼻涕、喷鼻息,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鼻炎,产生不同量的浆液性或黏液性鼻分泌物。最早l周龄,6~8周龄最显著。猪表现不安,到处拱地、奔跑,以后病情逐渐加重,持续3周以上开始发生鼻甲骨萎缩。感染猪在整个生长期间将继续打喷嚏、流鼻涕、气喘;同时有不同量的浆液性、脓性分泌物流出。严重时,打喷嚏可损伤鼻黏膜的血管流出鼻血。往往是单侧性的,可在猪舍墙壁或猪背上看到血迹。病猪剧烈喷嚏后,可从鼻内喷出黏液性、脓性物质,甚至鼻甲碎片。
鼻甲骨在发病后3~4周开始萎缩,鼻腔阻塞,呼吸困难、急促,可能有明显的脸变形。上颚、上颌骨变短以致出现脸部“上撅”。鼻背上皮肤和皮下组织形成皱褶。有时可见嘴向一侧偏斜的症状,主要是一侧骨生长受阻引起,并不是所有出现严重鼻甲萎缩的病猪都有明显的脸变形。暴发该病时,由于鼻泪管阻塞,流出的眼泪和灰尘粘在一起,在猪内眼角下皮肤上形成半月形放射状条纹,称为泪斑。一些临床参数已被用来对发病水平进行检测和定量,如猪鼻部眼观扭转的范围、喷嚏的次数等。猪在感染2~4周后血清中可出现凝集抗体,并持续至少4个月。
(四)病理变化
病变仅限于鼻腔的邻近组织,最有特征的变化是鼻腔的软骨和骨组织的软化和萎缩。主要是鼻甲骨萎缩,特别是鼻甲骨的下卷曲最为常见。进行病理解剖诊断时,可沿两侧第一二臼齿间的连线踞成横断面,然后观察鼻甲骨的形状和变化。正常的鼻甲骨分成上下两个卷曲,整个鼻腔被上下卷曲占据。上鼻道比下鼻道稍大,鼻中隔正直。当鼻甲骨萎缩时,卷曲变小而钝直,甚至消失,使真腔变成一个鼻道,鼻中隔弯曲,鼻黏膜常有黏脓性或干酪样分泌物。
(五)诊断
由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微生物检查,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1.细菌学检查
鼻外部消毒后,用无菌棉拭子插入鼻腔中较深的部分,轻轻转动几次,使其沾上黏液或分泌物,立即放入装有肉汤的小试管中,塞紧管塞,送检。用棉签蘸取鼻腔深部的黏液,制成涂片,染色,镜检,见多量两端钝圆的短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
2.P m分离株的产毒素能力检查
采用豚鼠皮肤坏死试验进行。用马丁肉汤37℃培养36h的菌液0.1mL注射于体重350g健康豚鼠背部皮内,观察72h。皮肤出现直径大于0.5cm以上的坏死区为阳性反应(DNT+),无反应或仅一过性红肿为阴性(DNT-)。
3.X线摄片检查
摄影时胶片贴在病猪的硬腭。X射线从鼻背向鼻腔投照,片上即可显示黏膜和鼻甲骨的变化,检查前必须对猪进行镇静、麻醉或作机械性绑定,费时费力。
4.血清学试验
猪血清中可检查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凝集抗体,但其诊断价值很小。猪感染本病后2~4周,血清中即出现凝集抗体,至少维持4个月。但一般感染仔猪须在12周龄后才可以检出此种抗体。
鉴别诊断时,应该注意与传染性坏死性鼻炎、骨软病、猪传染性鼻炎、猪细胞巨化病毒感染等相区别。
(六)防治
引进猪时作好检疫、隔离,淘汰阳性猪。以含药添加剂饲喂,同时改善环境卫生,消除应激因素,猪舍用2%火碱水每周消毒2次。
用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Ⅰ相菌)灭活菌苗或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及D型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灭活二联苗接种在母猪产仔前2个月及1个月接种,通过母源抗体保护仔猪几周内不感染。也可以给1~3周龄仔猪免疫接种,间隔1周进行第二免。
治疗可参照以下方法:每头每次肌注30%安乃近5mL,青霉素G160万IU和链霉素100万IU,10%百热定10mL,10%磺胺嘧啶钠10mL;静脉或腹腔注射10%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mL,并加10%维生素C 4mL。
八、猪李氏杆菌病
猪李氏杆菌病主要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人、家畜和禽类的共患传染病。在猪为以脑膜炎、败血症和单核细胞增多症、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为特征的传染病。
(一)病原
猪李氏杆菌病病原体是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的小杆菌,大小为(0.4~0.5)μm×(0.5~2)μm在血涂片中有单个分散的或两个病原呈“V”形或并列排列。本菌无荚膜,菌体周围有1~4根鞭毛,能运动。现在已知的有7个血清型和11个亚型,对猪致病的以2型较为多见。本菌对周围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土壤、粪便、干草上能生存很长时间,能耐食盐和碱,但常用的消毒药能将其杀死。
李氏杆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通常于72h内开始生长,一般在斜面的基部或培养基的边缘生长,但以在凝集水附近发育较好。将本菌移植于琼脂平扳上培养24~48h后,呈中等大小的扁平菌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半透明状,在透光检查时呈淡蓝色或浅灰色。作反射光线检查时呈乳白色。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本病的易感动物很广泛,几乎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都可自然感染,人也有易感性。
(2)传染源 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该菌可从粪、尿、乳汁、流产胎儿、子宫分泌物、精液、眼、鼻分泌物中分离到,也可从污水、土壤、垃圾内分离到。
(3)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能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及受损伤的皮肤感染。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可能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吸血昆虫也起着媒介的作用。
(4)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冬季和早春。通常呈散发,发病率很低,病死率很高。
(三)临床症状
该病分为败血型、脑膜脑炎型和混合型。
1.败血型
多发生于仔猪,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口渴,有的表现全身衰弱、僵硬、咳嗽、腹泻、皮疹、呼吸困难、耳部和腹部皮肤发绀,病程为1~3d,病死率高,妊娠母猪常发生流产。
2.脑膜脑炎型
多发生于断奶后的猪,也见于哺乳仔猪。表现初期兴奋,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肌肉震颤,无目的的乱跑,在圈舍内转圈跳动,或不自主的后退,或以头抵地不动;有的头颈后仰,两前肢或四肢张开呈典型的观星姿势,或后肢麻痹拖地不能站立。严重的侧卧、抽筋、口吐白沫,四肢乱划。病猪反应性增强,给予轻微刺激就发生惊叫。病程1~3d,长的可达4~9d。
3.混合型
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常突然发病,病初体温高达41~42℃,吮乳减少或不吃。粪干尿少,中、后期体温降到常温或常温以下。多数病猪表现脑膜脑炎症状。
(四)病理变化
1.败血型
除见一般的败血症病变外,主要的特征性病变是局灶性肝坏死。其次,在脾脏、淋巴结、肺脏、肾上腺、心肌、胃肠道和脑组织中也可发现较小的坏死灶。镜检,坏死灶中细胞破坏,并有单核细胞和一些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2.脑膜脑炎型
可见脑膜和脑实质充血、发炎和水肿。脑髓液增量,稍显浑浊,内含较多的细胞成分。脑干,特别是脑桥、延髓和脊髓变软,有小的化脓灶。镜检见脑软膜、脑干后部,特别是脑桥、延髓和脊髓的血管充血。血管周围有以单核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还可能发生弥漫性细胞浸润和细微的化脓灶。而组织坏死则较少,浸润区的神经细胞被破坏,但病变并非局限于灰质。有些病例,病变可累及三叉神经节。流产母畜可见子宫内膜充血以至广泛坏死,胎盘子叶常见有出血和坏死。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细菌学检查即可作出初步诊断。应注意与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等进行鉴别。
1.诊断特点
患猪表现有脑膜脑炎的神经症状。血液中单核细胞增多,孕畜流产;剖检见脑及脑膜充血、水肿,肝有小坏死灶。脑组织切片可见有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血管套和微细的化脓灶等病变,可作初步诊断。确诊需作菌体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试验。
采取的病畜血液、肝脏、脾脏、肾脏、脑脊液、脑组织及流产胎儿的肝组织等做触片和涂片镜检,如发现有呈“V”字形或“Y”字形的排列或并列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即可确诊,必要时可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试验。
2.动物接种试验
取幼兔或豚鼠1只,用本菌的24h肉汤培养物1滴,滴入动物一侧结膜囊内,另一例为对照,观察5d。一般在接种24~36h内,出现化脓性结膜炎。也可取0.5mL菌悬液(3×108/mL),于幼兔耳静脉注射。在3~5d内,幼兔血液内的单核细胞可上升40%以上。小鼠接种时,可选择10~20g小鼠1只,取0.3mL肉汤培养物于腹腔注射,在5d内将其杀死,可发现其肝、脾有坏死灶,如进行分离培养可找到本菌。
(六)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减少各种潜在性应激因素,加强营养,控制寄生虫,使动物保持高水平的抗感染能力。病畜隔离治疗,消毒圈舍、环境,处理好粪便。
治疗以链霉素较好,但易引起抗药性。大剂量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可取得一定疗效。有人认为氨苄青霉素加庆大霉素效果较好。
九、猪布鲁氏菌病
猪布鲁氏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以孕猪流产、种公猪睾丸炎为特征。在家畜中,除猪对本病易感外,牛和羊也易发病。人类与病畜或带菌动物及流产物接触,食用未经消毒的病畜肉、乳及乳制品,均可招致感染而发生波浪热。
(一)病原
病原为布氏杆菌中的猪布氏杆菌。已知猪布氏杆菌主要有4个生物型,但各型在形成上并无太大差异。它们都是细小的球杆菌或短杆菌,无运动性,不形成芽孢和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该菌具有极强的侵袭力和扩散力,不仅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还可以通过正常的皮肤和黏膜侵入机体。所以,兽医工作者在处理患布氏杆菌病公母猪时,应加强防护。布氏杆菌的抵抗力比较强,在土壤、水内和皮毛上能生存较长时间,例如在布片上室温可存活5d;在干燥的土壤中可生存37d;在冷暗处及胎儿体内能保存6个月。但本菌对一般消毒药抵抗力不强,如3%漂白粉、10%生石灰乳、2%烧碱液、1%来苏儿等都能迅速将其杀死。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布氏杆菌一般分羊型、牛型、猪型布氏杆菌,猪对猪型布氏杆菌最易感染,对羊型也可感染,对牛型一般不感染。本菌对未达到性成熟的猪不敏感,只对性成熟后的公、母猪敏感,特别是怀孕母猪最敏感,尤其是头胎怀孕母猪更易感染。
2.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而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猪舍和用具等则是扩大再传染的主要媒介。
3.传播途径
可通过消化道、生殖道及正常或破损的皮肤与黏膜感染,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也可经配种、损伤的皮肤和吸血昆虫的叮咬而感染。
4.流行特点
母猪感染后4~6个月,75%可以恢复,不再有活菌存在;公猪的恢复率在50%以下;乳猪感染时,到成猪仅2.5%带菌。这说明大部分感染猪可以自行恢复,仅少数猪成为永久性的传染源。应强调指出:猪型布氏杆菌对人有感染性。因此,人在缺乏消毒和防护的条件下进行接产、护理病猪,最易造成传染。病猪肉和内脏均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加工不当食用后可使人感染。
(三)临床症状
1.怀孕母猪
流产可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有的在妊娠的2~3周即流产;有的则接近妊娠期满而早产;但流产最多发生在妊娠的4~12周。病猪流产前的主要征兆是精神沉郁,发热,食欲明显减少,阴唇和乳房肿胀,有时从阴道常流出黏性红色分泌物。早期流产时,因母猪多将胎儿连同胎衣吃掉,故常不易被人发现。后期流产的胎衣不下的情况很少,偶见因胎儿不下而引起子宫炎或子宫内膜炎,以致下次配种不孕。如果配种后已怀孕,则第二次可正常产仔,极少见重复流产。流产后一般经过8~16 d方可自愈,但排毒时间较长,需经30d以上才能停止。
2.种公猪
表现为睾丸炎,可单侧亦可双侧发病。发病睾丸肿大、疼痛,有时可波及附睾及尿道。病情严重时,有病的睾丸极度肿大,状如肿瘤,而无病侧的睾丸则萎缩,并依附于肿大的睾丸上。随着病情的延长,愈后可出现睾丸萎缩,甚至阳痿,失去种用价值。
不论公、母猪在本病过程中还会出现一后肢或双后肢跛行,关节肿大,甚至瘫痪。出现跛行约占发病数的41%,瘫痪的很少见。
(四)病理变化
猪布鲁氏菌的病理变化除各器官出现或多或少的布氏杆菌结节外,母猪主要的病变见于流产后的子宫、胎膜和胎儿;公猪的主要病变发生于睾丸。
1.流产母猪的病变
子宫的主要病变是绒毛叶间隙有污灰色或黄色无气味的胶样渗出物。有化脓杆菌的脓肿呈粟粒状,帽针头大,呈灰黄色,位于黏膜深部,并向表面隆突,称此为子宫粟粒性布氏杆菌病。胎膜由于水肿而增厚,表面覆盖有纤维蛋白和脓汁。胎儿通常因感染而死亡,多呈败血症变化,主要病变为:浆膜与黏膜有出血点与出血斑,皮下组织发生炎性水肿;脾脏明显肿大,出血,呈现出败血性脾炎变化;淋巴结肿大;肝脏出现小坏死灶;脐带也常呈现炎性水肿变化。
2.公猪的病变
常见的病变是睾丸受侵,据统计有34%~95%的患病公猪有睾丸病变。病初,睾丸肿大,出现化脓性或坏死性炎症;后期病灶可发生钙化,睾丸继发萎缩,使生殖能力消失。切开睾丸,肿大的睾丸多呈灰白色,有大量的结缔组织增生,在增生组织中常见出血及坏死灶;而萎缩的睾丸多发生出血和坏死,睾丸的实质明显减少。除睾丸外,附睾、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等均可发生相同性质的炎症。此外,一些病猪还经常出现化脓性关节炎、滑腱炎及腱鞘炎,从而导致猪出现运动障碍。
(五)诊断
虽然本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生流产的情况、胎儿及胎衣的病理变化、胎衣不易滞留以及不育等均有助于诊断,但又因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无明显特征,同时隐性感染动物较多,故诊断本病时应以实验室检查为依据,结合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诊断。
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很多,而最简单使用的方法是布氏杆菌病琥红平板凝集反应。采取被检猪血液,待凝固后,分离血清作为被检材料。准备0.2mL吸管和洁净的玻璃板以及琥红平板凝集反应抗原。先用蜡笔在波板上画成4cm2的方格,每一方格中放置1份0.03mL的被检血清,摇动抗原瓶使抗原均匀悬浮,用0.2mL吸管吸取抗原,在每一方格的血清样品旁加入0.03mL抗原,用牙签搅拌血清和抗原,使其均匀混合,于4min内判定结果,出现凝集现象者为阳性反应,否则判为阴性。此外,用于猪群的布鲁氏菌病检疫的方法,常用的有血凝集反应、补体结合试验和变态反应等。
鉴别诊断时,猪布鲁氏菌病的最明显的症状是流产,这需与发生相同症状的一些疾病相互鉴别,如可引起流产的弯曲菌病、胎毛滴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和弓形虫病等。鉴别的关键是病原体的检出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六)防治
1.预防
(1)对本病应着重于预防,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常规预防在未感染猪群中,控制本病传入的最好方法是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猪时,要严格执行检疫,即将引入的猪只隔离饲养两个月,同时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检查,两次检查全为阴性者,才能与原有的猪群接触,进行正常条件下的饲养。即便是清净的猪群,每年还应定期检疫(一般情况下是一年一次),一旦发现病猪或疑似猪,应立刻坚决予以淘汰。
每年应用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活苗(简称S2苗)进行免疫接种。在此应该强调指出,弱毒活苗,对人仍有一定的毒力,在使用过程中应做好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
(2)紧急预防 当猪群中发现流产时,除及时隔离病猪,深埋胎儿和阴道分泌物,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常用3%~5%来苏儿消毒)外,还须尽快做出诊断。如确诊为本病,应立即用凝集反应方法对猪群进行检疫,检出的阳性猪一律淘汰;凝集反应阴性猪须用 S2苗进行预防接种,饮服两次,间隔30~45d,每次剂量为200亿活菌。同时在饲料中添加1%促免1号饲喂15d,增强免疫效果。若猪群头数不多,而发病率或感染患病很高时,最好全部淘汰,重新建立猪群。
(3)在疫区消灭的基本原则是检疫、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培养健康猪群和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另外,种公猪在配种前也进行检疫,以防隐性感染种猪对猪群的持续性传染。
2.治疗
良种公、母猪必须保留的,必须在严格隔离下进行,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严防感染。
(1)20%盐酸土霉素10mL,分两点深部肌肉注射,隔天1次,连注3次;复方新诺明20mL,一次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注3~4次。以上两药同时使用,不要混合注射。
(2)本病是一种慢性感染,以引起流产和睾丸炎为特点,一旦出现症状就失去治疗价值。又因布氏杆菌是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化学药物的治疗作用不明显。因此,对病猪一般不进行治疗,而是淘汰和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