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与宁夏水利(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宁夏水文站网机构设置概况

张云图

一、1949年10月以前

新中国成立前有黄河水利委员会(1947年6月,该会改组为黄河水利工程总局)先后设立的吴忠堡、青铜峡、石嘴山、陈俊堡、大坝、叶升堡6处水文站(测验断面共11处),并有黄河新墩、枣园堡、横城及清水河中宁水位站4处。

雨量观测属黄委水文站和有关县气象站兼测,共计11处。宁夏水利系统无自己单独设立的水文和雨量站点。

临近新中国成立前几个月,由于宁夏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剥削压迫和抓兵之苦,故当旧政权濒临覆灭之际,这些测站人员也多已离散,各项观测处于停测状态。

二、1950~1958年

1950年10月,由于宁夏省农林厅水利局设立了大坝水文站,1954、1955年,相继设立了泉眼山、龙门桥水文站。此段期间,由于测站少,水利局内没有专职水文机构。

1954年10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本区设立了郭家桥、都思兔水文站,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直接领导。

1956年,水利部青铜峡勘测处在引黄灌区设立了望洪堡、贺家庙、达家梁子、清水沟新华桥、东排等处排水沟水文站,并在灌区打观测井,布置了地下水观测,开展了山洪调查等工作,站点由勘测处领导。

1956年10月,甘肃省农林厅水利局在固原设立了沙岗子、寺口子及海原高崖子水文站。

1954年7月,宁夏省建制撤销,与甘肃省合并,银川改为专区,原宁夏农林厅水利局改为甘肃省水利局银川分局。在分局内,成立了银川中心流量站(负责人向鸿才),管理地区水文工作。

1957年4~5月,银川中心流量站设立了小坝、通伏堡站,1958年汛前又相继设立了金鸡儿沟、鸣沙洲、熊家庄水文站。

1957年元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将郭家桥、都思兔站移交给银川水利分局管理。同年3月,青铜峡勘测处撤销,将所设望洪堡、贺家庙、达家梁子、新华桥、东排等站以及全部地下水观测工作,移交给银川水利分局

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原银川水利分局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局,并在局内设立水文总站(负责人潭孝沅、后为魏玉仁),水文人员也全部转入水文总站系统编制,中间设有水文分站管理机构。1950~1958年,宁夏水利系统自己设立的水文站有18处、雨量站32处。

本区水化取样分析,是从1958年开始,先在泉眼山、达家梁子、寺口子等河道、水库,排水沟共13个测站开展起来的,以后逐步扩大到46处断面取样分析。

三、1959~1962年

1959年3月,区水电局决定将水文站全部下放专县,水文总站也划归宁夏水利电力设计院代管(机构降格为科级,主任韩孝忠),对各县水文站仅作业务指导。

1958年,各县(市),特别是山区各县,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对水文资料特别需要,故水文总站对全区站网,在学习前苏联站网规划原则的基础上,作了第一次分析规划;当测站下放时,就连同设站任务、人员、经费等一齐下放专县,故下放当年,设立了23处水文站。1960年,相继设立了跃进渠、九塘湖、西干渠、李家大湾等5处水文站。1961年5月,又设立了苋麻河水库站。1962年2月,设立了南河子、北河子水文站。

1959~1962年,测站最多进曾达到50处(不包括兼测断面)。这些测站行政,业务均属县市领导。固原地区的水文工作,下放时,自治区水电局即决定在地区农业局内设立水文分站,对所辖5县水文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下放3年多时间,因为水文工作的特点,不适应分散的管理形式,故业务被削弱的问题很快就暴露了出来,加上当时国家正处于三年暂时困难时期,当1962年调整机构和精简人员时,部分县开始裁减水文站,工作人员被精简回家,造成大部分测站和雨量站停测或自动撤销,水文资料的可靠性、长期性和连续性遭到中断,测报质量严重下降。故1962年10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各市、县分散管理的水文站统一由区水利局领导,将设计院水文总站,收归区水利电力局(副主任赵宗林负责),作为全区水文工作管理机构。

四、1963~1965年

1962年上收后,组织、人员、经费、业务等均由水文总站领导,水文工作逐步得到恢复。1964年,水电部又将各省区水文站统一收归部水文局直接领导,在自治区一级,设立了水利电力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总站(由自治区水电局代管)。并经区水电局决定,设立固原、卫宁、银南、银北4处水文分站。

到1965年年底,本区共有水文站36处,雨量站107处。此期间,水文工作得到加强,测报质量达到历史上较好水平。

五、1966~1976年

1966~1976年,正处于“文革”时期。1968年3月,总站建立革委会,刘现堂同志任主任、支部书记。在此时期,除固原分站外,其他分站全部冲掉,仅保留了自治区水文总站。1968年,相继撤销了寺口子等6处水库站和部分河道站,测报质量明显下降。

1972年,总站由赵宗林副主任负责。

1973年3月经局批准,在总站内设立了行政、政工、技术3个职能科室。

1974年,在7条排水测站开展了5项毒物取样分析。

1975年8月,总站由支部书记、主任吴政德负责工作。

至1975年年底,尚有各种类型的水文测站29处(不包括渠首十处站),雨量站略有增加,为120处。

六、1977~1982年

粉碎“四人帮”后,水文工作得到恢复和新生。1976年年底着手编制本区《1976~1985年十年水文工作规划》。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将党和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形势发展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地下水工作又重新交由水文总站负责,在完成历史洪水调查汇编、可能最大暴雨分析(PMP)的基础上,全区暴雨洪水图表的编制、站网规划、水资源计算及地表水质评价等工作,也都于1980年前后分别开展起来。

截至1982年年底,全区共有水文站35处(包括渠首站10处、群众小河站3处和3处监测断面未统计在内),雨量站168处,专用群众性小沟小渠观测点13处,黄河水位观测点10处,地下水观测井144眼。

在组织领导上,1980年3月,总站由张秀霖主任负责。在职能科室上,1980年4月以后,除保留行政、政工科外,经区水利局批准,将技术科分为测验、水情两个科,地下水工作由水情科兼管其业务,并成立银南、银北水文中心站。全区水文工作,统一归属自治区水利局水文总站领导。

(1983年9月20日)

作者简介:

张云图(1931.9~2003.12),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人。中共党员,历任宁夏大坝水文站站长、宁夏水文总站副主任、工程师、调研员。从事宁夏水文工作近50年,撰写《灌区水文测验技术》等论文,主编了《宁夏水文志》,参加了《宁夏水利志》的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