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黄灌溉主要渠道的历史沿革
卢德明
一、历史悠久的秦渠
秦渠又名秦家渠,开口于青铜峡出口黄河东岸,是宁夏引黄灌区创建最早的一条干渠。它的创建年代,一说始于秦始皇时,一说始于汉武帝时,目前尚难定论,无论是秦是汉,距今都已两千多年了。
秦家渠之名,最早见于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虞集《翰林学士承旨董公行状》曾记载董文用始开唐徕、汉延、秦家等渠。《元史》有相同记载。其实秦家渠创建早在元代以前。明清时的宁夏志籍无明确记载,只说是古渠。如明弘治《宁夏新志·灵州水利》记载:“秦家渠古渠名也,自黄河开口,长七十五里,灌田九百余顷。”清乾隆《大清一统志》记载:“秦家渠在灵州东、亦曰秦渠、古渠也。”秦家渠的前身可能是七级渠,《新唐书》代宗本纪载了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八月“吐蕃寇灵州,郭子仪败之于七级渠”。《宋史》均记载了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奉诏讨夏国,“围灵州城十八日不能下,夏人决七级渠以灌营,遂以溃归”。唐、宋时七级渠的地理位置与元明时的秦家渠以至现今的秦渠流经路线大致相同、彼此间有因陈沿革关系,西夏之后七级渠名消失,秦家渠名出现。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监察御史周弘。依照河西汉延、唐徕两渠的闸坝将河东秦、汉二渠的闸坝也易木为石。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河东道张九德于渠口下筑长堤数百丈,逼水中流,并于长堤下数里筑一猪嘴码头即今之挑水坝,因形似猪嘴,故名。才免除了河水对秦渠口至秦坝关近二十余里渠身的威胁。渠口原系土底,每年岁修费工费料,清康熙年间参将李山砌以石底,口乃坚固。后因河势变迁,渠口进水困难,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利用汉渠废弃的旧口接引为上口,原口称为下口,秦渠从此有上、下两口,进水才得充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猪嘴码头冲坏,当时以地方战乱,未能及时修复,以后险工迭出,河水东浸崩塌日甚。光绪三十四年春(公元1908年),灵州知州陈必淮始修复猪嘴码头,以石堆筑,宽十八丈,长八十余丈,斜插河中,使河水复归故道,并于堤上栽植树木、盘根固堤。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八月黄河大水,冲决秦渠细腰子数处,河水夺渠,省府建设厅督饬,借垫料款,两月工竣未误冬灌,民国时秦渠由峡口北流至灵武县北门外,尾水入涝河(山水沟),全长71.5公里,正闸进水量30立方米/秒,有大小支渠220条,灌地14.5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对古老而弯曲简陋的秦渠进行了“裁弯取顺”,更新建筑物,合并支斗口,延长渠尾段,使灌溉面积扩大两倍多,1951年4月至1952年5月,首先将上段细腰子至郭家桥九处弯段裁顺,并将秦坝关进水闸和退水闸改建为5孔(每孔净宽3米)和4孔(每孔净宽2.9米)料石闸墩,并安有闸门和启闭机以代替古老的用木杠柴草堵塞闸口来,控制水流的办法。又把山水沟穿秦渠的两孔石洞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排架渡槽,过水能力34立方米/秒。郭家桥以上渠身“裁弯取顺”和进退水闸改建后,秦渠进水量由30立方米/秒增至40立方米/秒,为新开的第一农场渠解决了供水问题。
1954~1959年灵武县水利局结合春工岁修将郭家桥以下的24处弯道裁顺。1969、1970年秦汉渠管理处又用水利征工将吴桥弯和宋桥至上闸弯裁顺。至此,35处弯段全部裁顺,共缩短渠线22公里,占原渠长的1/3,1956年灵武县水利局利用大河子沟防洪堤作为东,另筑西,把秦渠从灵武城东向下延伸9公里,到红柳弯,尾水入东排水沟。1980年将秦渠上闸至红柳沟段向东移了700米,新开渠道15.75公里,并沿渠修大车路1条。
结合“裁弯取顺”,将220个支斗口合并为145个,并安上铸铁闸门,又陆续将渠上原有草木石混合结构的建筑物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还增建了一些新式建筑物,现有进水闸节制闸11座、桥梁34座、涵洞12座、渡槽2座、跌水1座,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构筑物。
需要指出的是1951年修建的第一农场渠,全长31.6公里,在秦渠郭家桥处建闸分水18立方米/秒,北流经贺家岗子、史家壕到灵武北滩,主要浇灌国营灵武农场和原天水渠灌区约17万亩土地,农场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宁夏新开的第一条新式渠道,当时集中了主要技术力量参加设计和施工,进度快、质量好。4月开工、10月建成,11月9日在郭家桥分水闸举行了有6000人参加的盛大竣工会,放水冬灌。经过50年的开垦经营,灌溉面积已达20万亩,超过原设计的17万亩。在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山水沟治理前后的情况,山水沟发源于甘肃环县,经盐池流过灵武入黄河,每年泛滥淤淹,是灵武县的一大灾害。昔日山水沟发大水后,从灵武城到仁存渡一片淤泥,灵武城西北数十里荒无人烟,成了山水沟的泛滥区。1950年将山水沟改道由张口堰入黄河以后,才解除了灵武的心腹之患,并在原泛滥区修建了第一农场渠。过去山洪泛滥,狐狼出没的茫茫荒滩,如今渠沟纵横,阡陌相连,从农场渠口到渠捎的护堤林早已荫蔽了整个渠道,灵武农场的果园,秋季果实累累,摇曳欲坠,漫步在农场的林阴大道上,谁能相信这是当年的洪泛区呢?
今日秦渠由秦汉总干渠分水闸引水,向北行过新桥,到秦坝关转向东北行,过郭家桥,上闸又北行直到红柳弯,全长60公里,渠身顺直,水流畅利,两岸树木茂盛,盘根固堤,渠首最大进水量73立方米/秒,实灌面积约40万亩,灌区宜麦宜稻,稳产高产。中秋时节,有位记者到灌区采访,站在坚实的渠堤上,目睹滔滔渠水,通过斗口流进两岸农田,举目远望,一片稻海,随风翻浪,触景生情,思绪万千,感慨赋诗:
临流不禁忆秦皇,灌溉当年开朔方。
古道回环自隐约,新渠笔直见辉煌。
婆娑老树随波午,绰约野花惹蝶香。
更有江南未似处,不需车水动人忙。
以文艺形式记述了秦渠的悠久历史和今昔变化。
二、神河浩浩来天际 ——汉延渠古今
汉延渠又名汉源渠,习称汉渠,开口于青铜峡出口黄河西岸,是宁夏引黄灌区古老干渠之一,渠名汉延或汉源者,乃是古汉渠延长或源本汉渠之乙。其开创年代,据《大修汉渠碑记》称:“汉之有斯渠,殆元封太初间(公元前110~前101年)。”元封、太初都是汉武帝的年号。又据明万历《朔方新志》记载了“浚汉渠者,虞诩、郭璜也”,可见西汉时已有此渠,东汉时又加疏浚。汉延渠之名最早见于元初,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董文用,始复开汉延等渠,副河渠使郭守敬并“因旧谋新,更立闸堰”渠复通。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河西道汪文辉于距渠口十二里之汉坝堡(今之小坝)建石正闸一座四孔。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水利同知王全臣重修各暗洞,并砌以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和民国三年(1914年)曾两次上移渠口。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冯玉祥派水利专员崔桐选严督修浚,始将多年淤浅之渠道疏浚通畅。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宁夏省建设厅厅长李翰园采纳众议,将渠口由陈俊堡之九道沟上移于西河口。与惠农、大清两渠并口引水,从此渠口进水较前有了保证。民国时汉延渠由峡口向北偏西流至贺兰县王澄乡归入古西河,渠长120公里,引水40立方米/秒,有大小支渠436条,灌地25.64万亩。汉延渠灌区历史上就是高产地区,古人有诗云:
神河浩浩来天际,别络分流号汉渠。
万顷腴田凭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锄。
三春雪水桃花泛,二月和风柳眼舒。
追忆前人疏凿后,于今利泽福吾居。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汉延渠又进行了裁弯取顺,改移引水口,更新建筑物,合并支斗口,砌护险工段,使其成为一条现代化的渠道。1950~1957年结合春工岁修先将一些死弯裁顺,此后按照统一规划,又陆续裁顺了29处较大弯段,共缩短渠长16.3公里。裁弯取顺后行水流速加快,水由渠口流到渠梢,原来需要72小时,如今只要48小时,流时缩短34%,行水安全显著提高。汉延渠原由西河引水,当西河水量小时,不能满足灌溉引水量,灌溉期间要拦堵西河,费工费料。1962年改由唐徕渠头闸即边关闸引水入王家河,于王家河和西河汇流处堵坝,开新渠7公里,入大清渠故道,至九道沟下与汉延渠接连。将汉渠并入唐徕渠后,变无坝引水为有坝引水,从而保证了灌溉水量。又节省了每年几次临时修筑拦水坝的劳力和物料。汉并唐工程1961年冬开工,1962年春完成。1963年黄河出现4000立方米/秒洪水时,汉延渠安然无恙。
结合渠道裁弯取顺和农田水利规划的实施,将436个支斗渠口合并为225个,减少48%,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同时把干渠上原有草木石结构的各类建筑物逐步更新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并根据需要新建了一批节制闸、桥梁、涵洞和渡糟,其中较大的节制闸是小坝闸、四孔、钢筋混凝土结构。闸上装有电动启闭机,进水流量90立方米/秒。较大的桥梁是掌政桥,钢筋混凝土井柱,“工”字梁,微弯板,荷载25吨。较大的涵洞是反帝沟涵洞、料石墩墙,钢筋混凝土盖板,过水能力10立方米/秒。较大的渡槽是第一排水沟渡槽、钢筋混凝土结构,长60米、宽10米、高3米,过水流量55立方米/秒。对已定型渠段,按冲刷情况,用片石和混凝土预制板砌护渠底和内坡,防冲防险。行水安全显著提高。
汉延渠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整治,现今渠身顺直,断面规则,比降合理,水流畅利,堤顶1米以下的外坡统一设3米宽的绿化台。干渠从小坝到尾闸,全长85.5公里,渠上有进、退水闸及提水闸17座、桥梁37座、渡槽8座、涵洞l座,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干渠砌护37.43公里,全断面砌护1.5公里,渠口进水流量86立方米/秒,年引水量7亿~8亿立方米,灌溉青铜峡市、永宁县、银川郊区及贺兰县的16个乡镇、4个国营农场的大片农田,灌区控制毛面积72万亩,实灌面积57万亩,灌区因多年淤灌,沿渠形成一条带状相对高地,灌排畅利,土质肥沃,是高产区,有一批全年亩产双千斤的吨粮田。
三、塞上乳管 ——唐徕渠
唐徕渠又名唐梁渠,习称唐渠。顾名思义,人们多以为是唐朝时修建的,其实它比唐朝还要早800多年,据明万历《朔方新志·水利》记载:“唐徕渠亦汉故渠而复浚于唐者。”父老亦传闻,唐时对汉代旧渠曾大加疏浚、延长,并招徕户民垦种、遂名唐徕渠。元世祖忽必烈时行省郎中董文用,河渠提举郭守敬曾修复唐渠,并更立木质闸堰。至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河西道汪文辉于渠口下10公里处的唐坝堡,即今之大坝,建石正闸1座(6孔)、退水闸2座,并定正闸入渠之水位,以5市寸为1分,止以15分为限。这是建石闸之始。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宁夏水利同知王全臣动员民夫大事挑浚,并自观音堂起逆流而上至石灰窑,筑堆石迎水,即导流堤一道,长450余丈,劈黄河1/5为渠口,口宽至20余丈,受水始得畅利。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侍郎通智,水利同知石礼图等又延长迎水“三里另十丈”,并于大坝正闸以上约2.5公里处造滚水石坝30丈,名曰“腰坝”,增设3墩4孔退水闸1座以泄余水。复于正闸梭墩尾及西门桥柱上刻画分数,测量水位,兼察淤澄。于渠底布埋准底石12块,使后来疏浚者有所遵循,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冯玉祥派水利专员崔桐选整顿宁夏水利,彻底疏浚唐徕渠,使淤淀多年的渠道输水畅通。1920年在唐渠三闸上下作工时,控出一铁牛(现存银川市中山公园),传为镇河牛,群众常念“铁牛铁牛,河向东走”以保护迎水。民国时,渠道由青铜峡出口一百零八塔处引水起,流经宁朔、永宁、银川、贺兰,到平罗县城北惠威乡梢坝止(尾水入古西河),全长212公里,正闸进水量65立方米/秒,有大小陡口551个、灌地46.76万亩。由于渠长弯多,输水不畅,从渠口进水流到渠梢需要七天七夜,平均每小时流程1.2公里,下游灌区淌水难,经常告旱,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几句,“常信堡的爷爷,洪广营的爹,镇朔堡的孙子要水跑断靴”。跑断靴即跑烂鞋,言其要水、淌水之困难。唐徕渠在它开创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里,曾几度淤塞,又几度修复,而能沿用至今,这里的劳动人民不知付出过多么重大的代价。
新中国成立后,宁夏各族人民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回汉人民团结一致,对古老而弯曲的唐徕渠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整修扩大,裁弯取顺,砌护险段,改建建筑物,裁并支渠口,使其旧貌换新颜。从1951年9月~1952年10月,对正闸到西门桥108公里的渠身裁弯并斗,疏浚培,改建桥闸。由于工程量大,时间紧,调动引黄灌区11个县市的民工,还有军工、劳改工,共2万余人参加施工、施工期间从省到县、乡各级领导亲临工地组织施工,主要水利技术干部分段负责,工程指挥部设在永宁县杨显台,建设厅厅长郝玉山坐镇指挥,水利局局长张兴协助指挥。由于上下协力同心干,保证了16处裁弯、55座建筑物以及疏浚培工程的按时完成。共做土方417.84万立方米、用工122万日,是唐徕渠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大整治。从而改变了西门桥以上渠道弯曲而残破的面貌,并取得了改造旧渠的成功经验。1953年接续完成了渠首进水闸和退水闸的扩建、引水量由65立方米/秒增至120立方米/秒,同时完成了西门桥到满达桥5处裁弯。以后利用岁修民工,对满达桥以下到渠梢的30余处弯段逐年裁顺。1971~1976年又将重大险工弯段永宁县杨显锅底湖和陆家弯裁顺,其中锅底湖弯工程最艰巨,渠线通过湖泊洼地,要从300米外取土填筑。到1982年裁弯取顺工作全部完成,共计裁弯63处,渠梢延长5公里,与裁弯取顺相抵后,仍缩短渠线46公里,约占渠长的1/5。1976年进水闸又由6孔扩建为10孔,进水流量增至150立方米/秒。先后改建和新建桥闸、涵洞等97座,将551个支渠口裁并为311个,并安装上新式闸门。裁弯扩整后的唐徕渠,渠身顺直,流量倍增,流速加快,由渠口进水流到渠梢只需两天两夜,每小时流程1.65公里,较前缩短两倍多。在贺兰县满达桥上下,发现有滚沙现象,出现滚沙时水流湍激,水位猛涨,高度0.3~0.5米。渠底泥沙滚移几十分钟后恢复正常。滚沙时间虽短,但对行水安全极为重要。此一现象,唐渠独有,书无记述,想系冲淤平衡之偶见现象,有作深入研究之必要。在整治渠道的同时,灌区内还整修和新挖了大量干、支、毛排水沟,使灌排配套、根本改变了以往有灌少排的状况,为涸干湖沟,开垦种植灌区的盐碱荒地创造了条件。这里值得提出的是1953年4月至1955年10月修建的第二农场渠全长83公里,它从唐徕渠满达桥建闸分水36立方米/秒,灌溉贺兰山东麓大片荒原西大滩,从上往下建有西湖、南梁、暖泉,前进、潮湖、简泉等国营农场和许多机关农场,现已垦种28万亩,从前荒无人烟,一望无际的盐碱沙滩,如今已是道路畅通,渠沟纵横、林网密布、条田成档,盛夏麦浪翻滚,金秋稻谷飘香的新灌区。
1960年2月青铜峡枢纽截流后,将唐徕渠引水段扩建为河西总干渠,分别给西干渠、惠农渠、汉延渠及唐徕渠供水,变无坝引水为有坝引水,各渠口进多少由人控制。所谓水旱从人,岁无饥馑,再也不愁黄河水位高低对渠口进水的影响了。
为使唐徕渠成为一条现代化的渠道,永润田畴,为子孙后代谋福利,从20世纪50年代起对高填方险工段和渗漏严重段的渠堤用块石和混凝土板护砌,40多年来砌护共227.36公里(单堤),占渠道全长的70%,其中流经银川城的3公里渠道已连底带帮的护砌了。经过砌护的渠段,输水安全,渗漏大减,群众称赞:“这是铜帮铁底的渠。”植树护堤由来已久,柳树须根发达,防冲护岸胜于砌护,有柳根的渠内坡,悬陡而稳固。唐渠已基本绿化,银川市城建局在西门桥建有唐徕公园。
现今唐徕渠全长154.6公里,引水能力150立方米/秒,年引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灌区涉及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平罗与惠农6县(市)的34个乡、10个国营农场。100多个机关厂矿农场,毛面积约300万亩,实灌面积120万亩,是宁夏引水能力最大,灌地最多的一条渠道,被誉为“塞上乳管”。
笔者赞曰:
汉代故渠浚于唐,招徕户民务农桑。
由小到大短到长,规模宏伟渠中王。
且溉且粪黄河水,年种年收鱼米乡。
浇灌农田百万亩,“塞上乳管”美名扬。
四、石渠流水 ——美利渠今昔
美利渠原名蜘蛛渠,其创修年代,据明王业《美利渠记》:“宁夏镇之西南三百里。建制中卫……中卫有蜘蛛渠,长亘百里,经始开凿,志遗莫考……蜘蛛渠之开或董(董文用)郭(郭守敬)二公为之也。”
又据清《乾隆·中卫县志》记载了美利渠自元以来名蜘蛛渠,旧由沙坡头下石龙口尾开口,绕县东北至马槽湖,出油粮沟,于胜金关西入黄河。后因岸陡渠淤,口窒不能受水。明嘉靖壬戌年(公元1562年),抚军毛鹏令中卫文武职官带本卫丁夫三千人,在旧口之西六里,开凿新口月余渠成,易名“美利”,盖取乾始美利之义。至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渠身因流沙淤积,逐渐升高,不能受水,因在旧口上游开凿石渠,劳工费料数载未成,康熙四十年中卫副将袁铃役使民夫,开石坎,垒石水始通流。至四十五年西路同知高士铎调工重新开凿,加深三尺,广阔一丈,在南岸砌石,能受水之地,皆成稻田。美利渠自此又有“石渠”之称。古人还有石渠流水诗:渴壤常资灌溉功,分流原自大河中,滔滔不息含生意,万折谁知兢必东。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因“夫差不济,渠渐废弛,知县张心镜,设局清查,按亩均差,加以整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按土地清丈后的亩数,分百亩长,千亩长,朋搭夫份,又行整顿。渠道全长77公里,有支斗渠137条,灌田9.5万余亩。
新中国成立以来改建、扩建美利渠上段,形成总干渠,并先后将原由黄河引水的太平,新北等渠并入作为支干渠,从而形成一首供水的灌溉系统。
美利渠自1964年建成渠首进、退水闸后,1966年将渠口至姚家滩21.6公里改建为总干渠,渠首进水闸4孔,进水量40立方米/秒,加大为45立方米/秒,紧在进水闸上游右侧设2孔冲沙退水闸1座,退水能力80立方米/秒,进退水闸的兴建,结束了美利渠无闸控制进水的历史。1966年秋,扩整了渠口至小槽根,长4.5公里,使底由6米拓宽至11米,输水能力由25立方米/秒增至45立方米/秒。1968年春,用铅丝笼片石和砂浆灌注加固了迎水,修建了迎水桥分水闸。同年秋天裁顺了电厂桥至袁家桥长4.5公里的湾道。到1972年总干渠21.6公里的改建、扩建完成。
北支干渠前身是扶农渠,从美利渠迎水桥以下的复盛闸开口,1949年夏利用军工修建,只开挖了约10公里的土渠,建筑物尚未修建,中卫即告解放。1950年春,由宁夏省水利局勘察设计,中卫县组织施工,仍名“扶农”,完成渠长21.7公里,可灌上段约10000亩土地。以后的十几年中,由于渠道的维修,养护和配套工作没跟上,加之风沙淤积严重,农场桥以下约10000米渠道被风沙填塞废毁。
1966年兴建北支干渠上段7.3公里,沿用原扶农渠线。新开渠线经龙宫滩、红五滩、黑山嘴、四方墩至钓鱼台,尾水入第一排水沟,全长37.8公里,设计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可灌地6万亩,当年完成24.5公里停建,因土地无人耕种,支斗渠及其设施无人管用,几乎废毁,1970年恢复续建完成下段13.3公里。并用浆砌片石和混凝土预制块全断面砌护,植树防沙。建立了自流和扬水灌溉,井排和沟排相结合,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的新灌区,以林带防风沙入渠,以砌护防渗固堤,创沙漠中开渠的先例。北支干渠经扩整后现引水20立方米/秒,灌地10万亩,其中扬水4万亩。
一支干渠即太平渠,相传创修于元代,在县城西南边墙(长城)抵河处开口,始名“贴渠”。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西路同知高士铎重修,并改新口于头塘滩,渠道延长至30公里,灌地2.3万余亩,易名“太平”。一支干渠由总干渠分水闸引水5立方米/秒,全长23.58公里,灌地3万亩。
二支干渠系美利渠原支渠官渠,长12公里,引水6立方米/秒,灌地2.78万亩。
三支干渠系美利渠下段姚家滩以下,长19.7公里,引水8立方米/秒,灌地4.67万亩。
新北渠相传开自清初,由镇罗堡黄河北岸开口,东北流至李家庄绕堡南抵石家渠入河,长10公里,灌地1.6万亩。经裁弯扩整并入总干渠作为支干渠,仍名新北渠,长7.25公里,引水3立方米/秒,灌地2.87万亩。
美利渠,新中国成立后50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具有引水能力45立方米/秒,灌地28.22万亩的中卫河北灌区总干渠。灌区内灌淤土层厚2~3米,最厚者10米左右,是中卫县农业生产的主要基地。
美利渠首北岸的沙坡头,为中国三大鸣沙之一,素有“沙坡鸣钟”之说,为中卫县一处名胜,被开辟为宁夏主要旅游区之一,旅游季节来这里参观体验“沙坡鸣钟”的人,络绎不绝。
五、七星渠的巨变
七星渠是卫宁灌区黄河南岸的主干渠之一。原渠口在泉眼山下,相传泉眼山下有泉七眼,形若列星,故名七星渠。又说渠口居柳青、贴渠、大滩、李滩、孔滩、田滩6渠之首,形若七星而得名。然考诸泉眼山下无成泉迹象,故后一种说法似近情理。开挖七星渠还有段白马拉缰的故事。传说在古代未开渠前,灌区汉、胡居民渴望引黄河水灌溉日久,一天红柳沟一老农和几个青年商量开渠的事,老农说:“假如有匹龙马,帮助我们选条渠线,那就好了。”在场的青年听了说:“那有何难,我们牧群里马多,让你选匹吧。”于是大家一起选了匹驯顺的大白马,老农翻身上马,但马不听指挥,从泉眼山沿着山坡向东飞跑,缰绳拖在地上,一气跑过红柳沟,直到石头井沟。人们顺着缰绳迹印把渠开成。为了报答白马拉缰选线的功劳,在石头井沟右边荒滩上盖了座白马寺,里面塑着白马像,春秋祭祀,有赞语曰:“白马受祀,汉胡融熙,开渠种田、垂之千古。”渠道创修年代不详,明史河渠书记载了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宁夏巡抚督御史金廉役夫疏浚久塞的七星渠;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又有西路同知韩洪珍改修七星渠首段与清水河尾段,以浇屯田的记载。民间亦有“王道烈告倒山河”的传说。清水河下段也称山河,流到长山头以下,原由野猪沟流经龙坑、肖池塘、越七星渠入南河子,每逢山洪暴发冲断七星渠,淹及新堡、盖弯、王家水坑等处。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乡民王道烈提出清水河改道由泉眼山山河桥入黄河,经多次奔走呼吁,得到上方支持,获得成功,从而解除了清水河对中宁县城西南一带的危害。清康熙年间复经西路同知高士铎督修“石口”,增设“流恩、盐池”两闸,挑浚肖家(今单阴洞沟)、冯城(今双阴洞沟)两暗洞,除山水之患,渠乃通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宁夏道钮庭彩于红柳沟建环洞五孔,上为石槽渡水下行,垦白马滩至张恩堡地30800余亩。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夏,山水冲坏红柳沟环洞,冯城暗洞亦冲坏,知县黄恩锡,于旧洞之上新建环洞,因洞当山洪之冲,屡修屡坏,乃于塘马窑地方另建新暗洞于沟身,导水下流,上改渠道沿山跟行。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知县王树楠于渠口下鹰石嘴建进水闸(正闸)3道,退水闸2道,并于清水河入黄河口处筑拦水坝1道,以保证渠口引水量,名叫“山河大坝”。
七星渠由于傍山麓坡地而行,山洪危害甚烈,维修用工用料数倍于他渠,民国时渠长68公里,灌地6.7万亩。枸杞为灌区特产,古人有“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的诗句。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七星渠傍山而行,山洪危害严重、渠线弯曲。清淤量大、岔河引水、保证率低等实际情况大加整治。
渠道扩整改建,从裁弯取顺开始(1952~1976年),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分段进行,共裁弯14处,长度51.72公里,占原渠长的76%,缩短渠线13公里。新渠线多走高部位,土质多沙,为防止渗漏,采用混凝土板衬砌,已砌护渠堤37.48公里(单长)并在渠堤植树12万株。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七星渠灌区面积不断扩大,引水量不足成了突出问题。为加大进水量,1958年将原进水口涵洞改为4孔(各宽4米)排针式明闸,并在其下300米处新建进水闸4孔(各宽3米),左侧修建退水闸4孔,在改建进水闸时,并整修拦河堆石滚水坝,由原长370米改建为310米。20世纪60年代末期,七星渠引水的黄河南支叉淤浅,干涸现象年有发生,为保证引水量,70年代初渠道自泉眼山老渠口向上延伸至中卫县申家滩,将由黄河引水的羚羊夹渠口扩建为七星渠口,并宽劈夹渠14公里,并入七星渠,再新开渠15.5公里接上原七星渠,延伸工程从1972年11月5日开工,到1978年4月27日竣工,渠道上伸29.5公里,完成各种建筑物78座,砌护渠道12.9公里。七星渠上延,大体上沿着昊王古渠的遗迹,其中杨家营公路桥至清水河渡槽之间3公里左右完全走在昊王古渠上,这是历史的巧合。
七星渠和山洪沟多处交叉,较大的山洪沟有24条,山洪灾害频繁,大洪决堤淤渠,毁工害田。20世纪50年代中期完成单、双阴洞和红柳沟渡槽,使洪水畅泄。20世纪60年代完成的过山洪工程有曹家路沟、冒葫芦沟、曾家闸沟、三道湖凡尔沟、乾河子沟等。20世纪70年代对干渠延伸向上的山洪沟如曹家山沟、石黄沟、红崖沟等都应用了立体交叉的处理方式,甚为切用,山洪为害已得到有效控制。
七星渠扩整改建后成为中宁河南灌区总干渠,原由黄河引水的柳青、新南、新北、康滩,通济等渠先后并入作为支干渠,又新开高支渠和北滩渠。
如今七星渠经过裁弯取顺和逐步完善工程设施,20世纪80年代干渠不再清淤,岁修工程量和用工均在逐步缩小,行水安全程度大有提高。渠道全长87.67公里,渠口进水量50立方米/秒,灌区涉及两县13乡、3个国营农场,实灌面积49.3万亩。灌区耕作历史悠久,熟化土层厚,地面坡度由1/1000~1/3000,自然排水条件较好,是高产地区。以小麦、水稻为主,兼有枸杞、瓜果、经济收入较高。
古人还赋诗曰:
垂杨垂柳倚平潴,拂水拖烟翠浥裙,
梅雨乍添新涨满,踏青人上七星渠。
六、中卫河南“羚羊”三渠
黄河在中卫县境内是东西流向,历史上的河道变迁史无记述,从现时地形判断,古代的黄河流出黑山峡后,曾北沿腾格里沙漠边缘绕胜金关而下泄。现存于这一带的连续湖泊如碱碱湖,荒草湖、马场湖、高墩湖、龙宫湖、黄家、九塘湖、钓鱼台即是古河道遗迹。黄河南岸的南山台子脚下,永康堡、红崖子等处,亦有河道南移,将香山洪积扇冲塌成陡崖的遗迹。中卫沙坡头童家园子以下黄河北岸台地上遍布的河卵石,也是河道南移前从北边流过的证明。明代以前,黄河主流南移终止,开始向北移动,逐渐形成河南狭长灌区。明宣德《宁夏志》有羚羊渠(今羚羊寿渠)的记载,随后又有羚羊角渠、羚羊夹渠(亦称夹河渠)的出现。统称中卫河南羚羊“三渠”。
三渠与黄河平行,次第开口,首尾重叠,由上而下,角渠部位最高,渠口与美利渠口隔河相望,引水量小,寿渠次之,夹渠最大。
1. 羚羊角渠
习称长乐堡渠。明代已有记述,当时渠长24公里,灌田2000亩。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西路同知高士铎,在县城西南边墙(长城)抵河处的石厂沟创建新口,傍山临河东北行,经上下河沿,常乐堡至枣林子入河,长14公里,灌田2400亩。黄河枯水时进水困难,洪水时上河沿以上渠河不分,渠槽淤积,疏浚工大。民国时,黄河背南而北,渠口进水更难,堡民在枣林子北,又开“和合”、 “天佑”两渠,并在狄家庄子,张家营子,李家营子三处修建天车十轮,以济渠水之不足。这里顺便讲一下中卫天车的来历,据传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条城人(今甘肃榆中县)张和中举家迁居中卫县常乐堡,在张家营子附近黄河边始建天车提水灌地。此后张家营子也就被张家水车所取代了,现在叫水车村。新中国成立时有天车3架,农业合作化中新建天车21架,每架灌地百亩左右。以后农村用电逐渐普及,小型抽水机灌溉取代大部分天车灌溉。现有天车7架,其中常乐堡乡水车村有4架,用于旅游观赏,甘塘镇北长滩有3架,仍用于农业生产,灌地300亩。
1963年冬,将“和合”、 “天佑”两渠合并为“和天”渠并入角渠。之后由于角渠口淤高上段不能通水,遂于1966年在羚羊寿渠周家尖子建水轮泵站。安装水轮泵三台,由寿渠提水0.4立方米/秒,扬程3.4米,灌地7500亩。后又因水轮泵旋叶磨损严重,更换频繁,1974年将废弃的刘家湾以上9公里渠道重新修复,并对其下5.3公里的渠道进行整修。1975年废除周家尖子水轮泵站,仍由原渠口自流引水。1981年新建了渠口进水闸,改变了多年无闸引水的局面。现渠道自上河沿红毛牛开口,全长15公里,引水1.5立方米/秒,灌地1.05万亩。
2. 羚羊寿渠
明代称羚羊殿渠,长22.5公里,渠田2600亩,渠首在永康堡西之燕子窝滩(今杨家滩),东流至宣和堡西的东岳庙,尾水入羚羊夹渠。渠线通过来自香山的阴洞沟和曹家山沟。每遇山洪暴发,沟水冲断渠道,沙石泥浆灌满渠槽、疏浚困难。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西路同知高士铎、委永康堡贡生严风宁于山洪沟口修建暗洞一道长百十余丈,解除了山洪危害,并于暗洞东北建左张,以导山洪归槽。后因燕子窝口窒,不能得水。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知县冯传稷于倪家滩另开新口,渠道上伸1.5千米。由于山洪为害,屡修屡坏,受益农民,苦于挖浚修筑者实较他渠为甚,民谣云: “活着莫挑永康堡渠(指寿渠清淤),死了莫转常乐堡驴(指上下河沿驮煤之苦)。”民国时,灌地1.4万余亩,其中果林,枣园占1/3以上,经济收入较高。
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秋到1965年春,将渠口向上延伸14公里,至常乐堡以西的狄家庄子建闸引水,东流至刘家湾子接原渠道。进水闸3孔,设计流量7立方米/秒,渠道在穿过山洪沟口处,建成腰岘沟、羊圈沟和三个窑3座钢筋混凝土涵洞,并将沿用200余年的阴洞梁暗洞下移,重建为钢筋混凝土涵洞,彻底解除了这些沟山洪对渠道的威胁,当地群众称之为“铁打的洞子石头堤”。1977年南山台子扬水工程兴建,对寿渠刘家湾以上扩建裁顺,为南山台子供水6.65立方米/秒。现渠道长32.31公里,其中全断面砌护6.6公里,自流与扬水共灌地13万亩。
3. 羚羊夹渠
上段渠身在明代时原为夹河(故名夹河渠),长22.5公里,灌田26000亩,原与羚羊寿渠同为一渠。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在永康堡东北的黄北寨子买田开口,引水东流至泉眼山入河,长20公里,灌地1.8万亩。因河道主流摆动,几次改移渠口。民国时渠长24公里,灌地2.4万余亩。
1964年,将渠口由申滩上伸至杨滩建引水闸、进水闸3孔,设计进水流量8立方米/秒。1972年冬,七星渠向上延伸至杨滩将羚羊夹渠上段14.5公里宽劈扩整,再开新渠15公里,接入原渠,在原夹渠进水闸处另建七星渠进水闸,于1978年春建成。夹渠亦并入作为支渠,羚羊夹渠从此消失。
“羚羊”三渠灌区为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2.5公里的带状灌区,总面积129平方公里,现灌面积约20万亩,包括扬水灌溉,灌区傍河狭长,排水条件好,粮食稳产高产,沿渠树林、村庄,果园、阡陌构成了绚丽的塞上水乡。
七、汉伯渠与大清渠
1. 汉伯渠
习称汉渠,开口于青铜峡出口东岸。它的前身可能是光禄渠,在灵州守御千户所东,志云:“渠在灵州,本汉时导河溉田处也”。汉渠在明洪武时(公元1368~1398年)经过疏浚,溉田730余顷。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河东道张九德创开芦洞(清水沟洞),“长三十丈五尺,高宽各三尺五寸,自秦渠北岸抵窑桥,疏沟三十余里”,泄山水入河,解决了汉渠东岸积水的出路,并恢复被浸淹的良田数百顷。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因河势偏西,渠口进水困难,中路同知祖良贞浚深闸底,又增长迎水,水始足用。但因口低渠高最易淤积,乾隆(公元1736~1795年)时,灵州知州黎珠根据当地绅民颜施才建议,将汉渠口让于秦渠,于野马墩另设引水口,外筑长,内去淤塞,中分夥事拜,下做八工闸(退水闸),自此顺流无滞,灌溉普及。尔后又上延迎水口至杨柳泉,离渠口约5公里,俗称“十里长”。汉渠由峡口北流至灵武县胡家堡,尾水入涝河,全长50公里,有大支渠5条,由西向东,平行排列,即郝渠、马莲渠、旧闫家渠、新闫家渠、赵莲渠,灌地10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全渠的扩整改建。1951~1952年清水沟扩整后,河东较大的湖泊如巴浪湖、养马湖、牛毛湖等逐步干涸。1954年建立了国营巴浪湖农场。1956年结合巴浪湖农场引水工程,对廖桥以上渠段进行了整修,裁弯3处,长3.89公里,将斗口49座合并为7座,并在廖桥上游500米和张家闸下游400米处,分别兴建0.8立方米斗门各1座,给巴浪湖农场供水。上段裁弯整修后,渠口进水量由14立方米/秒增加到40立方米/秒。中段改道,中段渠身弯曲,输水不畅,沿线闸、斗、涵、桥多而简陋,跑水、漏水严重,1963年10月至1964年4月将高闸至张家小闸一段改道12.04公里,扩大自流灌面2.2万亩。下段延长,汉渠原不过山水沟,1956、1957年,从张家小闸向下延至东沟湾,称青年渠。后又建木渡槽(1964年改为钢筋混凝土渡槽)引水过山水沟。1958年又将青年渠与1957年沿东山缘开挖的东场渠相接,使汉渠水灌到了杜家滩,从张家小闸到杜家滩,共延长24公里。
青铜峡枢纽建成后将汉渠余家桥以上5公里扩整为秦汉总干渠,在余家桥建闸为秦、汉、马莲3渠供水。汉渠进水量40立方米/秒,灌地20万亩。汉渠现长44.3公里,已全断石砌护12.3公里。
2. 大清渠
初名贺兰渠,在黄河青铜峡下西河马关嵯之下6公里处引水,渠宽数尺,长5公里,灌地数百亩,为清初宁夏道管竭忠据民所请创开。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宁夏水利同知王全臣,鉴于唐徕、汉延两渠之间,宜耕地尚多,乃于唐徕渠口之下12.5公里,汉延渠口之上2.5公里,马关嵯附近新开渠口,将贺兰渠扩大延伸到宋澄堡,长达35公里,尾水入唐徕渠。土方工程于康熙四十七年农历九月初一开工,13日告竣,次年建筑物完成通水,动用民工1万余人。当时灌陈俊、蒋顶、小坝、林皋、瞿靖、邵岗、玉泉、李俊、宋澄9堡田地65700亩,命名“大清渠”。光绪13年(公元1887年),宁夏知府黄自元主持重修汉坝,宋澄各涵洞,并砌石底以利排水。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宁夏省建设厅在尚家桥下戴家车门附近,新建石涵洞1座,名“永涵洞”。
1953年,废弃引水段及建筑物,合并于唐徕渠作为支干渠,在跃进桥以上建闸分水。1977年,青铜峡市将大清渠口上延与贴渠口合建进水闸,并列于唐徕渠进水闸东侧,扩大原贴渠11。大清渠又恢复成与唐徕渠并列的独立干渠,由河西总干渠引水。
1978年,将独立后的大清渠中段改由唐徕渠支渠 ——双龙渠供水,灌溉面积约3万亩。1980年,大清渠尾段又改由唐徕渠支渠接引渠供水,灌溉面积1000余亩。此后大清渠中、下段灌区均由唐徕渠支渠供水。
现今大清渠长25公里,引水能力25立方米/秒,灌地10万亩,稻旱比例为3.5∶6.5,由于居河西灌区上游排水畅利,是高产地区。渠堤两岸各植树1~2行,共计2.46万株。
八、塞上明珠青铜峡枢纽与东西干渠
青铜峡枢纽是黄河梯级开发之一,1958年8月26日枢纽工程破土动工。1960年2月24日截流,1967年年底工程建成,使灌区人民和水利界前辈多少年的愿望得以实现。1968年2月13日第一台机组发电。1978年12月8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30多年来枢纽运行正常,对宁夏工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利国富民惠及子孙,被誉为“塞上明珠”。
西干渠与东干渠是在枢纽抬高黄河水位后修建的新渠。西干渠1959年冬创建、1960年春通水,由河西总干渠引水,沿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边缘北行,经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四县(市),尾水于平罗县下庙乡暖泉村入第二农场渠,全长112.6公里。现引水量60立方米/秒,灌地62万亩。
1959年冬,动员了引黄灌区9县(市)民工5万余人于11月初开工,至1960年4月底完成了包括尾水渠长达117.7公里,引水能力30立方米/秒的干渠和部分支斗渠。5月10日放水,当年灌地5万余亩。工程声势之大,速度之快,均属空前。并开创了冬季大规模施工的先例,堪称宁夏水利史上一大成就。
1960年10月,西干渠二期工程动工,按照引水量70立方米/秒的规模布置了各项设施,动员灌区10个县(市)民工13000余人,和浙江支宁青年5000人参加施工,1961年5月完成。
为保证渠口进水量,在进水闸左(东)侧,河西总干渠中修建堆石潜坝1道。1960年冬灌后对潜坝坝体灌浆加固,铺设混凝土面板,建成带桥闸坝。1969年冬至1970年春,将上段比降由1/10000调整为1/9000~1/8000,抬高渠首水位0.5米。为防渗防险,砌护了三棵树至宁化桥东堤11.3公里。1970年冬至1971年春,又全断面砌护新市区段18.6公里渠道。1974年至1977年,将吴家弯子填方段在已淤出的台地上向西改道2055米,消除了险段。
东干渠由青铜峡枢纽坝上东端引水,是青铜峡灌区部位最高的一条干渠,故有高干渠之称。“文革”期间曾名“五七”干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兴建的第一条采用混凝土全断面砌护的大型渠道。
1967年提出“东干渠工程规划”,干渠始于青铜峡枢纽东端,经青铜峡、吴忠,止于灵武县大泉北的郭家碱滩,全长54.4公里,全断面砌护,引水流量54立方米/秒,加大流量70立方米/秒,灌溉面积54.7万亩,其中自流灌溉占2/5,扬水灌溉占3/5,计划将第一、二期作为自流灌区的灌排工程与防洪设施,第三期作为扬水灌区。
首先兴建了渠首进水闸,开挖了紧靠进水闸的1.7公里石渠,接着完成33公里以上第一期工程的渠系建筑物和山洪处理工程。1972年11月上旬,吴忠、灵武、青铜峡3县共上民工2万多人,开挖干渠。工程比较艰巨,有1.7公里要炸石开渠,3公里要挖深17米,9.5公里要穿过活动沙丘。到1975年10月,第一、二期工程基本完成,共开挖衬砌干渠54.13公里,建成渠道建筑物100座,开挖排水沟9条,共长65.88公里,修筑滞洪堤8.91公里,滞洪水库5座,库容317万立方米。1976年放水灌溉并完成尾工。同年11月上旬由自治区计委和建委正式验收,交付使用。
东干渠建成后灌溉面积逐年增加,自流灌溉已达约22万亩,发展了农业生产,缓解了河东灌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保护了老灌区、尤其供给灌区外缘的扬水灌溉水源,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盐环定扬水工程的进水口就设在东干渠31公里处左(东)岸。提水11立方米/秒,可使宁夏的盐池、同心,甘肃的环县,陕西的定边等四县共32万亩山旱地变成水浇地,并解决渠道沿线36万人与百万头牲畜、羊只的饮水问题。
九、“大跃进”中修建的跃进渠
跃进渠因修建于“大跃进”时期而得名。其兴建缘由,主要为青铜峡水库淹没区安置移民生产而创建,也与中宁县人多地少,生产发展的需要分不开。渠由中卫县孟家河沟开口,引黄河水,东北行经中宁县到青铜峡市广武乡旋风槽村汇合碱沟入黄河,全长85公里。上段16.5公里,是利用原新生渠扩建而成,以下为新开渠段,跨沟越岭,工程艰巨,最大挖深有17米,填高有10米。1958年4月5日开工,成立有“跃进渠工程指挥部”,由中宁县委副书记杜锡谱,副县长阴勃然担任正、副指挥,参加修渠劳力共24937人,其中中宁县14391人(内有干部642人、中学生698人)、支援劳力中卫县4958人、宁朔县(今青铜峡市)1993人、永宁县1980人、银川市197人,银川劳改队14l8人。
土方工程上段以中宁劳力为主,由胜金关向下,施工由胡增义、张儒铭主其事,下段以增援劳力为主,由渠稍向上,施工由王福寿、周三河主其事。为使建筑物与土方同时完成,开工后半月,即抽调劳力1500人组成建筑施工队,由张儒铭率领,分成8个作业组齐头并进。奋战60天,到6月5日完成渠道土方443万立方米,各种建筑物94座,其中渠道4次穿过包兰铁路的钢筋砼桥由铁路工程局设计施工,无偿承担。新开支渠30条,及时通水灌地。
1959年续建部分建筑物及旧渠系整并。跃进渠工程初建时设施较简陋,标准较低,是在运行中逐步完善设施,提高标准。1958年6月,通水时仍用新生渠口引水。1959年9月,新建渠道进水闸,越冬施工。1960年4月30日竣工,为5孔、单宽3米的料石浆砌墩墙,装有手摇启闭机闸门,设计进水量30立方米/秒。又陆续改建新生渠俞丁退水闸,新建新寺沟等拉沙退水闸,现有各式闸14座。先后建各种桥41座、渡槽3座。随着灌溉面积的扩大,不断增开支斗渠,全渠现有支斗渠93条。
跃进渠穿经的大小山洪沟有40多道,能叫出名字的23道,大沟13条,对渠道安全行水威胁很大,先后建成大佛寺沟、石空沟、罗家沟、张义沟、新寺沟、太阳梁沟等排洪渡槽6座。狼巴井,头道冒、大崖沟、三趟墩等泄洪涵洞10座,使山洪对渠道的危害得到一定控制,仍须加强山洪治理。
跃进渠建成后将原由黄河引水的新生、中济、丰乐等渠并入,作为支渠,不但使渠系趋于合理,提高了灌溉保证率,而且省除了每年繁重的岁修工料。
新生渠创建于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由参将韩玉修浚名石空渠,长36.5公里,灌田1.7万亩,清乾隆时移口后更名胜水渠,灌田2万余亩。民国二十三年(l934年),延长后又改名新生渠,灌地2.4万亩。1958年开挖跃进渠,将新生渠口至俞丁段,裁弯取顺,宽劈渠身高培渠堤,作为跃进渠上段,并将原支斗口移由跃进渠直接供水,新生渠自此消失。
中济渠明代已有名枣园渠,长17.5公里,灌田0.9万亩。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堡人郭珠倡众自石空寺南倪家营开新口,渠道延长至35公里,灌田1.09万亩。民国八年(1919年)整治后改名中济渠,灌地2.4万余亩。1959年将中济渠废除,结合农田规划,分段由跃进渠直接供水。
丰乐渠明代已有名石灰渠,清康熙时渠口壅崩,民力不及,提督俞益谟捐千金建闸疏滞,遂有“千金渠”之称,自铁桶堡碾盘滩开口至广武五塘沟止,长30公里,灌田1.23万亩,民国时延长至37公里,灌田1.4万亩。改名丰乐渠。1952年将由黄河引水的长永渠并入后改名丰长渠,并于枣园堡沈家营子开新口灌溉两渠土地。1967年广武十里碑以下被青铜峡水库淹设,遂将丰长渠废除,改为跃进渠支渠,灌溉上段铁桶堡和渠口堡一带耕地。
跃进渠建成后,忙于旧渠整并与建筑物配套,忽视排水沟建设,加之新垦荒地,大水漫灌,使老灌区受浸,地下水位普遍升高;土壤盐碱加重,浸死枣林260余亩,群众一时怨声四起。从1962年起开挖截流沟,疏通排水,完成支沟77条,总长120公里,使灌排配套,并砌护渠道渗漏严重段,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已浸死的枣树又得复活。
跃进渠为无坝引水,每当黄河流量小于800立方米/秒时,渠口进水不足,需要扒口,是灌溉管理中的负担。
现今跃进渠已成为中宁县河北灌区总干渠,引水能力30立方米/秒,灌地14万亩。灌区包括新、老灌区两部分,新灌区有自流灌土地约10万亩,宜于耕种。国营渠口农场就建在此。渠口、广武新灌区的苹果以肉嫩、色艳、味甜、个大的特点获得好评,现有果园5600余亩。老灌区的5万亩,土壤熟化层厚,肥分高,种植以春小麦、水稻为主,玉米、高粱、杂粮次之。跃进渠引黄河水灌溉高阶地,使荒旱不毛之地变成良田,在引黄灌溉史上写下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