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黄灌溉事业经久不衰
卢德明
一、黄河造就了宁夏平原
黄河在宁夏段是西南、东北走向,全长397公里,纵贯宁夏平原,这里山舒水缓,沃野千里,河面稍低于地面,无决口泛滥之患,有引水灌溉之利,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
通观全黄河,千百年来它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又多次给沿河人民(主要是下游)造成过深重的灾难。但是在宁夏平原上,除了朝代的更迭和战乱的破坏而外,黄河不曾有过重大的灾害,因而又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宁夏属黄河西套)。
宁夏平原在地质构造上讲,称为银川地堑。它属于贺兰构造带内次一级构造单位。在贺兰构造带深部存在深断裂,这一深断裂,在漫长的地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显现出它的活动性。到了侏罗纪末期,即大约在13000万年以前,贺兰山地区结束了长期沉降的历史。由于我国东西两大断块(东侧为陕甘宁地块,西侧为阿拉善地块),沿深断裂作相向运动而引起挤压,形成了雄伟的贺兰山脉,奠定了现今面貌的轮廓。到了燕山运动的晚期,新生代初,距今6000多万年左右,原来的侧向挤压应力已消失。东侧陕甘宁地块,相对于西侧阿拉善地块开始向右旋转扭动。这样,原来与贺兰山区在白垩纪以前属于相互联通的同一沉积水体的宁夏平原部位,因受张力作用而陷落,形成了银川地堑。目前,贺兰山脉还在不断上升,银川地堑仍在缓慢下降。地堑最深处第三纪沉积可达7500米,而第四纪沉积最深也有1600米。
地质学家说,黄河基本上发育在主要由古老的变质岩系组成的走向近于东西的秦岭和阴山之间。中生代末期的地质构造运动和长期的外营力作用,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现代地貌轮廓地基础,秦岭和阴山已经隆起,一些大大小小的构造盆地和山间盆地已经形成。新生代第三纪时,地壳在继续运动,山脉不断隆起,盆地持续下降,已经形成的地貌雏形继续发展,陕甘宁盆地和华北盆地成为两个面积最大的,以沉降为主,接受沉积的盆地。进入第四纪时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以及邻近的一些面积较小的构造盆地和山间盆地中,堆积了厚度可达100~200米的黄土及黄土类土。之后地壳抬升,陕甘宁盆地成为黄土高原,河流下切,遭受侵蚀。原来流向这些盆地的河流,长期的侵蚀作用先后勾通相邻盆地,逐渐串联贯通。切过以地质构造为骨架的我国大陆地势上自西向东,由高及低的3个阶梯,注入渤海,成为黄河。
可见黄河的形成,从地质年代讲是第四纪以来的事。黄河没有贯通之前,各个大大小小的构造盆地已经出现,并都自成水系,形成内陆河。喜马拉雅运动末期,我国大陆地势自西向东,由高及低,逐渐形成并加强,各自独立的水系互相贯通而形成黄河。
宁夏地质局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一些同志认为,各盆地打开的时间,在晚更新世末期,其证据是河套平原的萨拉乌苏组还有湖相沉积,没有向外的痕迹,这一组处在晚更新世中期。黄河是在这一组形成之后形成的。即是晚更新世晚期串通的,至今大约1万~3万年左右。
黄河流域由于气候干旱,降雨稀少,但秋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随水下泄,遇到湖泊洼地,即行沉淀,银川地堑遂被淤积成平原,黄河对宁夏平原的形成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然以充沛的水源,肥沃的泥沙哺育着这块土地。
今日宁夏平原,西南起于中卫县西的沙坡头,东北止于惠农县北的石嘴山,包括中卫,中宁、青铜峡、吴忠、灵武、永宁、银川、贺兰、平罗、惠农和陶乐等11个县(市),长达320公里,最窄处5公里,最宽处45公里,总面积8000平方公里,其中现今灌区面积约6600平方公里。宁夏平原西靠贺兰山,南依香山,东邻鄂尔多斯高原,北接内蒙古后套平原,地势南高北低,两岸向河床倾斜,海拔高度在1090~1230米之间,青铜峡屹立于中部,将平原分成南北两块,形似葫芦。南块比较窄而短称卫宁平原,北块比较宽而长,称银(银川)吴(吴忠)平原。黄河由西偏南而来,至中宁转向北而偏东,纵贯整个平原。既享河水之利,又得泥沙之益,且溉且粪,宜麦宜稻,年种年收,稳产高产,是祖国西北的一块塞外绿洲。
二、水资源与水旱灾害
宁夏位于祖国北部,东经104°17′~107°39′,北纬25°14′~39° 23′,东西宽50~250公里,南北长约465公里,总面积5.18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地处西北内陆,属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地带,雨少风多,蒸发强烈,具有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增,南部固原地区5℃~6℃,中部同心、盐池7℃~8℃,北部引黄灌区8℃~9℃,蒸发量亦由南向北递增,变幅在800~1600毫米之间,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305毫米,由南向北递减,变化在800~180毫米之间,降水集中于7、8、9月,一般占年降水的70%左右,冬季雨雪稀少,仅占全年降水的6%~7%。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查清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对综合评价与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宁夏全区的水资源是北部丰富南部欠缺,北部虽属干旱区,因有黄河流过,年径流量300亿立方米以上,而中部和南部干旱和半干旱区,虽有清水河、葫芦河、泾河等黄河支流,年径流量仅8.33亿立方米,其中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淡水量为5.81亿立方米,地下水北部引黄灌区25.75亿立方米,中部和南部山区4.1亿立方米,且部分水质苦咸,不宜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
宁夏各河流水资源,除黄河干流外,以泾河最多,清水河次之,葫芦河第三,其他各河沟甚少。
黄河为宁夏主要过境水资源,年均水量按1956~1995年平均计,下河沿站入境水量317亿立方米,石嘴山站出境水量294亿立方米。黄河水量有丰枯交替特点,据青铜峡水文站多年资料分析,每周期约7年左右。黄河泥沙,青铜峡枢纽修建前平均含沙量7.24千克每立方米,年输沙量2.37亿吨,1967年枢纽建成蓄水后,含沙量减少为3.12千克每立方米,年输沙量0.98亿吨。青铜峡水库设计库容6.06亿立方米,1967年蓄水后到1971年5年共淤积泥沙5.4亿立方米。自1972年改为排沙冲沙运用后,库区泥沙冲淤基本平衡。
清水河是宁夏直接流入黄河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4481平方公里(其中宁夏13511平方公里,甘肃970平方公里),河长320公里,南北流向,水文特点是水少沙多水质差,年降水量由上游的600毫米递减至下游的200毫米,年降水总量50.5亿立方米,天然年径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5倍多。年平均径流量2.05亿立方米,韩府湾以上面积4742平方公里,占全河1/3,年径流量1.39亿立方米,占全河2/3。因此,上游地区丰水年份能基本自给,其他年份仍缺水,中、下游地区每年少水或干涸。清水河流域内苦水分布广,含盐量上游固原站年平均矿化度0.65克/升,中游韩府湾站3.76克/升,下游泉眼山站5.54克/升。苦水量0.7亿立方米,约占全河32%。
葫芦河为渭河上游一级支流,位于六盘山西麓,宁夏境内面积3281平方公里。水文特点是:东侧水量较丰、水质好、泥沙少,西侧水量少、水质差、泥沙多。流域内平均年降水量466毫米,降水总量16.1亿立方米,天然年径流量最大最小相差5倍。年平均径流量1.59亿立方米,除沿六盘山区的隆德县外,大部分地区水少,水质干流右岸为矿化度2克/升~5克/升的咸水,水量0.43亿立方米,占总水量27%,面积则占流域38%。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淡水水量1.16亿立方米,占总水量73%,面积占流域62%。
泾河位于六盘山东麓,宁夏境内面积4955平方公里,主要水文特征是水质好、水量多,流域平均年降水量510毫米,降水总量24.6亿立方米,天然年径流量最大最小相差4倍,年平均径流量3.38亿立方米。流域内的水质,除盐池县内的环江为矿化度大于5克/升的苦水外,大部分地区为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淡水,面积占流域61%,水量占总水量的90%。
其他河沟如祖历河、苦水河、红柳沟等,年径流量合计1.31亿立方米。其水文特点都是干旱,径流少、水质差、泥沙大,能利用者少。
水旱灾害,南部山区的自然灾害有旱、雹、冻、虫、病、涝、风等7种,其中以旱灾为主,约占受灾农田面积的1/2。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104年到1949年的2053年间,固原地区就发生大旱250次,平均8年一次。随着人口的增多,耕地的扩大,林草面积的缩小,水土流失的加重,旱灾发生的频率由每8年一次缩至每5年一次。干旱山区群众有“三年两头旱,五年一大旱”之说。北部引黄灌区水旱灾害,主要是黄河洪枯水,据历史记载,黄河宁夏段洪水,最早见于唐代,明代以后洪水记载逐渐增多。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在青铜峡大山嘴设立报汛水尺以后,洪水逐年有记载。1939年5月前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青铜峡设水文站以来,洪水有了实测记载。自1939~1988年,这50年间,共发生4000立方米/秒以上洪水18次,其中5000立方米/秒以上大洪水5次,平均10年一次。据青铜峡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1939~1986年的48年中,春灌期间(5~6月)在500立方米/秒以下,出现10天以上的有8年,平均6年一次。自1986年黄河龙羊峡水库建成蓄水,龙羊峡和刘家峡两座大型水库联合调度运行以来,黄河宁夏段没有出现4000立方米/秒以上洪水,春灌期间黄河青铜峡流量保持在500立方米/秒以上。人为调控黄河水量,使水旱从人。
三、秦皇、汉武移民戍边 ——开创了宁夏引黄灌溉
宁夏引黄河水灌溉的创始,与移民戍边密切相关,河套平原移民戍边始于秦代,盛于汉代。宁夏引黄河水灌溉究竟始于何时,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秦始皇时,一说始于汉武帝时,据《史记》《汉书》等记载,宁夏河套平原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年)还是“羌戎所居”的游牧地区,与秦国为邻,彼此间经常发生争城夺地之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方的匈奴仍在边境为患。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领30万大军击败匈奴,略取河南地(今宁夏和内蒙古河套平原以及伊克昭盟地区)。第二年又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直到阴山的广大地区内设置了34县(《汉书》作44县),其中有富平县(今吴忠、灵武地区)和神泉(一说在青铜峡附近、一说在盐池铁柱泉),浑怀(今陶乐境内)两个亭障。沿河筑城为塞,把内地罪人迁徙到这些初设之县居住,以后又迁徙内地居民三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内蒙古河套和鄂尔多斯东部高原)。当时这一地区,驻有大军防守,又从内地谪发有罪之人和迁徙居民来此居住,粮食给养数量很大,从内地运送千里迢迢,途中耗费特大,所谓“踵粮以行,重不及事”,“率三十钟而致一石”。一钟为六石四斗,即起运近200石粮食,经沿途消耗损失,到目的地只有一石了。虽有夸大,但沿途消耗损失巨大却是实情。要及时而有效地解决给养问题,只有就地垦种,生产粮食。宁夏引黄灌溉始于秦代者认为:“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早已创建了无坝引水灌溉的都江堰和有坝引水灌溉的郑国渠。”河套平原处于我国的半干旱地带,蒸发量大,降雨量小,如果没有较为稳定的灌溉条件,农作物是难以生长的,而这一地带的土质较好,日照充足,附近的黄河含沙不多,富有“且溉且粪”之效,对发展灌溉,开发耕地,改良土壤都非常有利。“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以后,全力经营朔方,移民充实边区,变牧地为耕地,达到自给自足,而利用累积的水利技术经验,引黄河水流,开渠灌溉,发展农业是必然之举。但当时的引黄灌溉不是大规模的,史籍上对一般较小工程是不会记载的,即使有私家记载,经过秦末的战乱也会散失”。此说有其道理,但因缺乏可靠的文献记载或考古依据,只能作为“相传”。史书有记载的是宁夏引黄灌溉始于汉代武帝时。史书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三年后秦亡,以前所徙适边者又都回去了,于是匈奴复稍渡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秦末,楚汉战争后楚败汉胜,刘邦建立汉王朝。汉初因战争创伤尚未恢复,国力较弱,采取和亲之策,与匈奴友善,而匈奴仍不断入侵汉边境,掳掠人畜财物。到武帝时,经七八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遂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派大将军卫青、李息等“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武帝还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立朔方郡,“募民徙者十万口,从事屯垦,以省转输”。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关东大水,民多饥乏,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又将天下奸猾吏民迁徙到北部边疆。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武帝时连续几次大规模的移民实边,从事垦种,并实行军屯,大力经营。“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说明今包头以西至兰州附近之间的黄河沿岸冲积平原上都在开渠引黄河水灌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率群臣百姓堵塞黄河瓠子(今河南濮阳以南河堤)决口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这里所说的西河,据唐朝人杜佑考证,是指今宁夏灵武至内蒙古五原这一段黄河,不是指西河郡。汉武帝时形成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全国兴修水利高潮。
1954年修建第二农场渠到平罗县暖泉至夏庙间,发现一铸铁刁斗,内装一铁犁头,地面发现有古铜钱、铜箭头、陶器残片等,据考证为汉朝廉县遗迹。在吴忠、灵武等地发现的汉城、汉墓群遗址也证实了宁夏平原在汉代确有过相当规模的开渠屯垦活动,今之秦(秦家)、汉延、唐徕等大干渠的原始渠道,可能就开凿于汉武帝时。
东汉前期(公元25~88年),宁夏平原的水利灌溉在秦和西汉开创形成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到安帝时(公元107~125年),由于西羌强盛,入侵边郡,战乱频繁,为避战祸,官吏、人民纷纷内迁,边塞空虚,水利废弛。到顺帝时,西羌北徙,边郡又趋安宁,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尚书仆射虞诩上书安定、北地、上郡是“厥田惟上,且沃野千里,谷稼殷积……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故孝武皇帝及光武帝筑朔方,开西河,置上郡皆为此也”。书奏帝乃复三郡,使谒者(汉时官名,主管水利)郭璜督促徙者各归本县,缮城郭,置侯驿。既而激河浚渠为屯田,省内郡费,岁以亿计。宁夏平原的水利灌溉遂得恢复,在工程上还有提高,已能做“激河”工程。激河之法,是以船载石在河中落石下沉,形成潜坝,以抬高渠口水位,增大入渠水量。若无一定技术,很难沉到预定位置,所谓“使水流下,孰费能治;激而上之,非巧不能”。宁夏无坝引水的主要渠道,都采用此法引水,群众称之为“引水”,又名“迎水”。
以农为本的中国,自传说中的大禹以下,治水常是治国安邦的大计,水利事业的进退,历来是朝代兴衰的有力佐证。宁夏平原的水利、从汉武帝时开创以来,随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也是盛进衰退,总在前进着。
东汉以后,历经三国、西晋和东晋的200年间,宁夏平原为羌、匈奴和鲜卑等游牧民族占据,战乱频仍,水利事业衰退。到北魏统一中国北方后,才有了一个安定的局面。水利事业又得复兴。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刁雍任薄骨律镇将(镇治在宁夏灵武县西南),四月末,到任后见“官渠乏水,不得广殖”。于是上表“请开艾山渠,遂在河西古高渠之北八里,沙洲分河之下五里处平地开凿新渠,北行四十里复入于古高渠,再北行八十里,共长一百二十里”。为保证新建渠口的进水量,又在西河(黄河支岔)上,由东南向西北斜筑拦河坝一道,将西河断绝,“使西河之水尽入新渠,水则充足,溉官私田四万余顷(按:120里长的干渠溉田四万余顷,似不可能,疑记载有误或传抄错误)”,“官课常充,民亦丰赡”。当时的灌水制度是“一旬之间,则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实”。还有薄骨律渠溉田一千余顷,可能也是刁雍主持开修的。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和强盛,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又有新的发展。当时这里是重要边镇之一,不仅整修了原有渠道,并且开有新渠。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李听任灵盐节度使时,境内有“光禄渠,久废,听始复屯田,以省转饷,即引渠,溉塞下地千顷,后赖其饶”。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秋七月,辛酉疏(又一说是诏开)灵州特进渠、置官田六百顷。并且还开了御史渠和尚书渠。据史书记载唐时宁夏平原上的渠道有薄骨律、七级、特进、光禄、汉、御史、尚书、胡、百家等。由于大兴水利,谷稼殷积,河套地区虽有重兵驻守,粮草给养甚巨,却是“不烦禾籴之费,无复转输之艰”,宁夏平原那时已被称为“塞北江南”。
宋初以前,河套一带就被夏和西夏占据了200余年。西夏主李元昊雄才勇略,凭借这里优越的水利条件,称雄割据,与宋抗衡。元昊时期,不只旧有各渠维持灌田而且还有发展、青铜峡河西灌区昊王渠遗迹犹在,全长150多公里,卫宁灌区黄河南岸也有条古渠遗迹,群众称为李王渠。相传为元昊时所开。“西夏濒河五州,皆有古渠,其在中兴州者,一名唐渠,长四百里,一名汉渠,长二百五十里。其余四州又有古渠十,长各二百里。支渠大小共六十八条。计溉田九万余顷(按:九万余顷显然太大,现在尚未达到,记载有误)。”由于有这些水利设施,使这里成为“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的富饶地区。《唐古特史纲》(唐古特即西夏)中说,西夏文《天盛年改定新律令》载有夏国的灌溉制度,并严格规定了使用水利设施和使用水的方法,西夏中央设有农田司,专管农田水利事宜。
夏末元初,历经兵乱,宁夏平原的渠道多被淤塞毁坏。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河渠提举郭守敬随中书左丞张文谦行省西夏期间,对废坏淤浅的汉延、唐徕、秦家等渠予以修复,并“因旧谋新,更立闸堰”。闸堰是古代控制水流的工程,其作用类似现在的闸坝,设置木质闸堰能以有效地控制进渠水量,说明元代在工程技术上又有新的发展。元代在宁夏平原实行屯田,世祖二十六年(公元1280年)四月复立营田司于宁夏府。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八月宁夏立河渠司管理屯田水利。
明代宁夏平原是九边重镇之一,驻有重兵防守,并实行规模庞大的军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河州卫指挥使,兼领宁夏卫事的宁正“修筑汉唐旧渠引河水溉田,开屯数万顷,兵食饶足”。明代还开了一些新渠,多数在卫宁灌区,规模较小。在青铜峡灌区的靖虏渠和金积渠,规模宏大。但因“石坚不可凿,沙深不可浚”困难太大而没有成功。明代在这里大力经营屯田,兴修水利。镇守宁夏总兵官下设屯田都司,负责浚渠均徭都屯政。到嘉靖时(公元1522~1566年)已有大小正渠18条(不包括未建成的),全长700公里,溉田156万亩(这是宁夏引黄灌溉史上第一次记载较全面而确切的数字)。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佥事汪文辉将汉延,唐徕二渠进水闸易木为石,岁省薪木力役无数,随后秦、汉等渠闸坝也陆续易木为石。在工程维修和灌溉管理方面,明代也有较为明确具体的规章,如“每岁春三月发军丁,军余(按:军余指屯田兵士和在役军士的子弟)修治闸坝,挑浚渠道”,“四月初开水北流,其分灌之法,自下而上,官为封禁”。
清代,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无论在工程建设与灌溉管理上都有发展和提高。除对原有渠道彻底整修外,还开了一批新渠。其中规模较大的大清渠是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在原贺兰渠的基础上扩大延长而修成的。渠长36公里,引黄河水溉田65700亩;惠农、昌润二渠是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七月到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五月开成的。惠农渠长100公里,溉田271700亩,昌润渠长68公里,溉田约101800亩。雍正九年春(公元1731年)侍郎通智整修唐徕渠时,于正闸梭墩尾及西门桥柱上刻画分数,标测水位,兼察淤澄。并于正闸(渠道正式进水闸)下及主要桥渡,如西门桥、大渡口等处渠底布埋准底石12块,使后来疏浚,知所准则。此后,汉延、惠农、大清等大干渠也先后埋设了底石。宁夏府设水利同知,专司水利。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记载,当时直接由黄河开口引水的大小干渠有23条,溉田210.3万亩,创空前纪录。宁夏平原已成为“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绿禾青一望同”的秀丽富饶之区。
清末和民国初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宁夏引黄灌溉基本处于维持现况的状态。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水利技术方面也有所创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用小三角测量,核实耕地面积为195万亩。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三十五年(1946年)由前黄河水利委员会测量并绘制灌区万分之一地形图83幅、测图面积6631平方公里,还测量黄河大断面567个。渠道断面1337个。至此,宁夏灌区才有了一份较为精确的地形图。在工程管理方面:渠道设管理局、排水沟设沟洞事务所,黄河治理设河工处,实行分工管理。对于管理人员亦订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和法令。民国时期还开了云亭渠(惠农渠支渠)、湛恩渠(唐徕渠支渠)和一些滩渠。新中国成立前夕,共有大小干渠39道,灌溉面积192万亩。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引黄灌溉事业有了空前的大发展。最初,主要采取“裁弯取顺”的办法,扩整原有渠道,应用近代科学技术和新型材料,改建新建闸、桥、槽、涵等主要建筑物。增大了旧渠之引水输水能力和安全程度,并增开支干渠、扩大了耕地面积。与此同时,疏浚扩整原有沟道,增大排水能力,并大力开挖新沟,排除湖泊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为进一步扩大耕地和提高产量创造条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新建引黄干渠,向老灌区外围发展,1958年兴建的中宁跃进渠,全长85公里,引水能力30立方米/秒,可灌地约20万亩,截至目前已灌地13.4万亩,于1959年冬季开工,1960年春通水的西干渠,全长113公里,引水能力36立方米/秒,可灌地约40万亩,扩整后现已灌地60余万亩。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灌区内不能自流排水的低洼地方,修建了一批电力排水站,实行强排。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建成(1958年开工,1967年建成),结束了青铜峡河西、河东灌区各大干渠无坝引水的历史,使渠道供水保证率大为提高,又为高部位渠道的兴建创造了条件。枢纽装机容量27.2万千瓦,年发电量10亿度左右,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被誉为“塞上明珠”。利用青铜峡枢纽发出的电力,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又兴建了一批扬水工程,引水上台地、到山区。已建成的规模较大的有同心扬水工程、中卫南山台子扬水工程、固海扬水工程、盐环定扬水工程,正在建设的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已发展山区水浇地近百万亩,并解决了渠道沿途30万人和百万牲畜的饮水问题。从1964年开始修筑顺河防洪堤,防止黄河洪水漫淹两岸农田,村镇也颇见成效。现已建成防洪堤448公里(单堤),可防御黄河青铜峡流量6000立方米/秒。
在管理方面,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有效地纠正了大水漫灌,纵水入沟,昼灌夜不灌等积习。1983年以来改以往按亩为按用水量计收水费,进一步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合理了负担,增加了收入,使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个新局面。现有渠道引水能力750立方米/秒,年引水量70亿立方米以上,灌溉面积600多万亩,比新中国成立增长2倍。现有沟道排水能力576立方米/秒,年排水量35亿立方米以上。控制排水面积630万亩,根本改变了历史上有灌少排的状况。如今引黄灌区水旱无虞,“塞上江南”更加富饶。
作者简介:
卢德明(1929.10~),陕西省长安县人,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在宁夏从事水利工作近40年,在省部级报刊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20余万字。80年代任水利厅史志编辑室主任,兼任中国水利史研究会理事;宁夏国史学会理事,主要编纂成果有《宁夏水利志》(常务副主编、荣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参与编纂《黄河防洪志》与《宁夏科技志》。专著有《宁夏引黄灌溉小史》与《话说宁夏水利》,被收入中国当代方志工作者辞典。目前正从事《宁夏水利新志》与《宁夏通志·农业卷》水利篇的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