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导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

从国家角度来看,信息化包括“国家信息化”与“国家空间信息化”(又称“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两个方面。作为《数字中国丛书》的“总论”,《数字中国导论》力求全面、系统地介绍信息化领域,尤其是地球领域信息化的状况和进展,但是存在很大的难度,首先遇到的是“中国信息化”与“数字中国”的矛盾。不论是“中国信息化”,还是“数字中国”,它们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差别?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虽然已经出版了一些类似的著作,但都具有行业性的特点,强调了一个方面,却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另外,在已出版的有关文献中,一些关键性术语的概念不清,关系不明,如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NSII)、对地观测系统(EOS)、全球综合对地观测系统(GEOSS)、国家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领域信息化,还有数字地球、数字区域,等等,它们有什么区别?关系是什么?能否将它们融合?这是首先遇到的问题。因此,本书首先将信息化划分为两大类(即国家信息化与国家空间信息化),把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或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NSII)归为“国家空间信息”的物理设施,讨论了两者既有密切关系的一面,又有区别的一面,但两者是可以融合的,而且融合是大趋势。“数字中国”应是两者相融合的结果,其应用领域包含国家空间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两大内容。

(1)国家空间信息化(或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 全球综合对地观测系统(GEOSS)与数字地球;

· 国家综合对地观测系统(NEOSS)规划;

· 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NSII)与数字区域;

· 数字城市;

· 数字社区。

(2)国家信息化:

· 政府信息化;

· 农(林)业信息化;

· 工业信息化(企业一);

· 服务业信息化(企业二);

· 领域信息化(事业一);

· 社会信息化(事业二)。

所以,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全”,几乎包括了信息化内涵的各个方面,并科学地将原来分割的“国家信息化”与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NSII)(即“国家空间信息化”)融合起来,基本上解决了长期争论的问题。本书对由国家信息化与国家空间信息化融合组成的数字中国框架体系进行全面论证,讨论了它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与数字中国、数字地球密切相关的技术取得了一些最新的进展,如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这在本书中都作了简单介绍。

首先是互联网的第三次浪潮——格网(Grid)的出现。Grid与Web的区别在于它不仅可以实现异地、异构的计算资源,信息资源/数据资源,模型与方法资源等的共享,而且还可实现只要是在线的一切传感器、仪器设备的共享。任何单位或个人通过在线的服务器,就可以利用在线的闲置计算机能力,小单位也可以办大事,为数字中国的实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二,从“三高”到“三多”的综合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的出现,使过去靠遥感系统(RSS)、卫星定位系统(GPS)和遥测系统(TMS)获取所需的数据,发展成为运用多种技术、多个卫星组成综合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例如,对地观测系统(EOS)是由多个甚至几十个卫星组成的综合探测系统,尤其是智能化的对地观测系统(IEOS),在卫星上就具有校正、分幅、自动发现目标、跟踪目标、自动生成、自动报警以及自动和用户联系等功能。全球综合对地观测系统(GEOSS)、卫星星座、卫星编队飞行,不仅可实现“三高”目标(即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还可以同时实现“三多”目标(即多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分辨率和多时间分辨率),因为不同的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具有不同的用途,这就为数字中国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

第三,全球数据共享技术平台的出现,如Google Earth,World Wind,Glass Earth,Blue Link,MSN Virtual Earth,Skyline Globe,Leica Earth Explorer V.3,Yahoo Maps,Arc Explorer,Globe Base,Geotail等全球立体的遥感信息、地理信息及经济数据的集成,还可以免费提供工具软件,为数字地球与数字中国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本书分为三篇:数字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国家空间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

信息基础设施篇,主要介绍“数字中国”构成的依据及其框架体系,讨论了与数字中国密切相关的国家信息化与国家空间信息化之间相同、相异之处,两者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融合后的“数字中国”的内涵与构成的框架体系,并较详细地论证了数字中国框架构成的理论依据。同时,较全面地介绍了与数字中国有关的最新技术成果及其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并简要地介绍了构建数字中国的保障体系。

在国家信息化篇中,重点介绍了政府信息化或电子政务,简要介绍了最近颁发的文件《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办[2006]2号)的精神和四大数据库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化状况。在农业信息化章节中,重点讨论了信息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根据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改造的精神,重点讨论了传统工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的状况;介绍了领域信息化(事业单位一),包括测绘、气象、水文、海洋、国土、地矿、环保、生态等领域的信息化状况;讨论了社会信息化(事业单位二),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及社保等领域的信息化状况;较全面地讨论了除区域信息化以外的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各个方面。

在国家空间信息化(或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篇中,讨论了数字地球与数字中国的关系以及中国对数字地球研究的贡献。重点介绍了中国国家综合对地观测计划(数字国家),区域信息经济理论及区域信息化,流域信息化现状等(数字区域);城市信息化的作用及框架体系,运行模式;最后讨论了数字社区及数字农村社区,这是信息化的最基层。本篇的特点是以对资源、环境、灾害、区域和城市的调查、监测、评估和对策作为重点。

本书的最大特色是解决了“国家信息化”与“国家空间信息化”的融合问题,即“国家信息化”与“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或数字地球、数字国家与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融合问题。本书不仅指出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融合是当前信息化的大趋势,也解决了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有很多专家承担了编写任务,很多部委都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其中包括:邵立勤《国家综合对地观测系统》,林绍福《政府信息化》,严泰来《数字农业》,李增元《数字林业》,王桥《数字环保》,蒋兴伟《数字海洋》,查宗祥《数字国土》、《数字地矿》,李纪人《数字流域》,甄春相《数字铁道》,赖志斌《数字交通》,尹岭《数字医卫》,金江军《数字工业》、《数字服务业》,以及上海市信息委《中国企业信息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制造业信息化》,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石化企业信息化》,民航管理局信息中心《民航信息化》,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冶金企业管理信息化》,中国建筑工业材料信息中心《建筑企业信息化》,中国纺织企业信息中心《纺织企业信息化》,国家信息中心《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商务部信息中心《电子商务》、《电子物流》,中国人民银行信息中心《金融管理信息化》,等等;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信息办,有关部委、局等的信息中心以及企业、事业部门提供了有关资料。在此,对他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得到了黄照强博士、金江军博士、朱高龙等的大力支持,他们在统稿编辑、修改和校对方面作出很大的贡献,特此致谢。

童庆禧院士百忙中为本书作序,在此表示特别感谢。

最后还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本书覆盖面太大,涉及领域很多,搜集资料(特别是最近资料)尤为困难,技术发展非常快,本书不可能赶得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使得保持其内容的现势性存在着很大难度。而且,经过多次编辑整理,有些资料难免漏写或错写出处,甚至“张冠李戴”,请有关单位或人员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向原作者致函道歉并更正。由于时间、知识和精力有限,本书肯定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和赐教,编者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