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1.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高的熟练程度、更好的技巧和更强的判断力,都是分工的结果。
2.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如果市场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身专务一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只有当市场需求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专业化生产才能够存在,并且,专业化和分工的程度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而提高;如果市场范围达不到一定程度,专业化的生产者将难以生存。
3.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只简单地提了一下分工问题,马歇尔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转向了资源配置,用边际分析研究供给和需求。
4.马歇尔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二分法,将货币分析和商品交易分析分裂开,交易就是实物交换,货币是一层面纱,有没有货币对商品交易没有影响。价格与实物交易量有关,与货币无关。
5.费雪方程式是“总量研究”的开先河者。在边际分析体系中,货币理论基本上是空白;当经济学家们需要讨论价格与货币之间的关系时,只好将费雪方程式拿出来应付一下。“经济学家在讨论所谓价值论时,总说物价决定于供需情况……但当他们……讨论所谓货币与物价论时……代之而起的,是说决定物价者乃货币之数量。”
6.如果斯密定理具有一般性,那么产业垄断就是应该的。如果是市场容量限制了劳动分工,那么,典型的产业结构就必定是垄断的;如果典型的产业结构是竞争,那么斯密定理就是错误的,或无重要意义的。这是斯密定理的逻辑悖论。
7.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存在于二者互为因果的条件之中。
8.货币的出现及货币的职能将买卖由必须同步变为可以异步。从考虑货币的现在和未来的收益,以及商品的现在和未来的收益的角度看,权衡是否交易的重要因素不仅有价格,货币利率和商品租金同样会影响供求。
9.分析对象的同质性是边际分析的前提。如果我们不将分析对象抽象为同质品,边际分析就不能成为该分析对象的分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