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图文百科1000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3.《太上感应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太上感应篇》,简称《感应篇》,仅约一千二百余字,以开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十六字为纲,接着叙说人若想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并列举了二十多条善行,一百多条恶行,作为趋善避恶的准绳。要求人们“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声称“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其中还讲到,人体中有名为“三尸”的司过之神,时刻都在记录人的恶行,每于庚申日上白天曹,下讼地府,告人罪状,述人过恶,由此而定夺人的寿夭祸福。它特别强调“立善多端,莫先忠孝”,成仙证道的根基就在于此。它将道教的方术和戒律贯穿于道德修养之中,由神来对人作道德上的善恶评判,使人从一念起处下工夫。最后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积善天必降福,行恶天必降祸”作结。全篇主要宣扬天人相感、因果报应思想,既有儒家伦理规范,又有释、道的宗教信条,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炉。

孙真人煎药 佚名 版画

《太上感应篇》特别强调“立善多端,莫先忠孝”,认为这是成仙证道的根基,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也崇尚道教,此图描绘的是他亲自为母亲煎药并先尝的情景,充分体现了道教的尽孝道。

《感应篇》问世以后,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欢迎,不少皇帝都大力推动它的流布。南宋皇帝出资官刻;明成祖皇后徐氏还仿它作了《仁孝皇后劝善书》,为之推波助澜;清顺治皇帝还御制《劝善要言序》,以示提倡。在封建帝王的推动下,明清时期民间富有之家都纷纷捐资刊刻,免费散发,从而使此书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影响十分广泛,以至边远地区,乃至日本,皆有此书的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