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体用图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武德篇

何谓“武德”

武德是习武者的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习武者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为武之道,以德为本。

何谓“武以观德”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历来重礼仪、重伦理。第一个确认中国文化对于辅助欧洲文化发展十分有用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他的《中国近况》的序言中说:“我们从前谁也不信,在这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竟使我们觉醒了。”可见中国重伦理、重道德,早在18世纪就闻名于世了。那麽,武术为什麽更突出强调“德”?我认为武术从它的表现形态来讲,是以拳脚和器械进行对抗的运动,稍一疏忽就会伤人。至于古代武术与军事合而为一的时代,武功用之于作战,拳打脚踢,刀光剑影,是以致伤于敌、致死于敌为目的的。所以,古时训练兵勇或教习徒弟,都特别讲究武德,点到为止,不能伤人。各门各派的拳谱、家法,开宗明义都要阐明武德,并规定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强调“学拳宜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为正人君子。”而今武术纳入体育领域,截然不同于古时的武打、武战,已不是用于致敌于死了。现代体育运动要进行公正比赛,即费尔泼赖(Fairplay),就必须讲究体育道德。国际奥委会所制定的《奥林匹克宪章》上说,国际奥委会的作用之一是“支持和促进运动道德的发扬”。武术要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项目,运动员和习武者必须牢牢地把握武德这个核心,弘扬体育道德。

再从武术运动的功能来说,武术除了健身、防身,还有修身的价值,即习武者要《崇尚武德,修身养性》。武术是在中国古典哲学、古典论理学的乳汁哺育下发展过来的,习武者不仅要学拳脚功夫,还要学深层的哲学和论理思想。中国历史上儒家的“仁学”思想渗透于武德之中,“仁”是全面修养的最高道德标准。在今天,讲武德就是要有爱国、乐群、正义、平和的思想。这不论对中国人和外国人,凡习武者都应具备的高尚武德。我衷心祝愿当代中外武术家和习武、爱武的人士,以武德之美自勉、自励,从而通向武术的最高境界。

——引自徐才先生《中国武术人名辞典》序言

武德风范

武德高尚:

爱党爱民爱祖国,

武德真谛在于德,

修身养性学文化,

自强不息为报国。

武风正派:

言行举止要端庄,

逞凶斗狠莫猖狂。

尊师重教研习武,

遵纪守法不能忘。

武礼谦和:

平易近人礼相待,

得意忘形武德坏。

谦和礼貌武风正,

风气良好武德在。

武艺精湛:

勤学苦练无寒暑,

拳不离手朝夕武。

精益求精无止境,

武林功夫新篇谱。

杨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心静体松,动作柔和。

立身中正,舒展大方。

圆活饱满,虚实分明。

轻灵沉稳,柔中寓刚。

势正劲整,沉稳浑厚。

上下相随,均匀连贯。

对图解的几点说明

1. 为了便于读者研习,本书假设练习时;练习者面南背北而立。左手侧为东,右手侧为西。读者练习纯熟自如后,可以自由选择方向练习。

2.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拳势变化运动路线为“四正”方向即东、西、南、北和“四隅”方向即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统称“八门”既八个运动方向。

3. 传统杨式太极拳练习时,脚的外展或内扣时,转动角度都是以45度为基本单位。因此在本书中出现45度、135度等的描述。所以在练习时应尽量遵循,以体现出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独特的劲力风格和动作特点。

4. 传统杨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拳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有拳理,拳谚的理论所指导。同时每一拳势都具有一定的技击含义。当我们熟练的掌握了每一动作的运动路线,也了解了每一拳势的技击含义时,不仅提高了练习者的情趣,同时也体现出传统杨式太极拳修身养性,防身健体的特殊功效。

5. 为了便于练习者准确的掌握每一拳势的动作,本书采用了分解教学的方式进行描述。同时对动作的拳理及技击含义进行全面的诠释以供参考

6. 本书对于动作运动过程中文字叙述虽有先后,但在实际演练时,应做到动作的协调一致,一气呵成。

拳术礼仪

一、抱拳礼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右手握拳,左手拇指屈拢,四指并拢伸直成掌。双手从体侧向胸前合抱,两小臂微内旋,两臂撑圆,平举于胸前,左掌心贴于右拳面,双肘不可扬起,目视受礼者。

注:此礼为晚辈(学习者)向长辈和教师行礼的方式。

二、注目礼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目视受礼者。

三、点首礼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目视施礼者,点头示意,身体保持中正。

注:(二)、(三)为长辈和教师对晚辈(学习者)还礼的方式。

杨式太极拳动作规格

一、手型

(一)拳

五指卷曲,拇指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握拳不可太紧,拳面要平。

(二)掌

五指分开,自然舒展,掌心微内含,虎口撑圆,呈圆形,掌指富有弹性。

(三)勾

五指第一指关节自然捏拢、屈腕。

二、主要手法

(一)拳法

1. 藏拳

拳收自腰间,拳心朝上,拳面向前。

2. 冲拳

拳自腰间立拳向前打出,高不过肩,低不过胸,力达拳面。

3. 栽拳

拳自腰间向前下方打出,拳面斜朝前下,拳心朝左,高与膝平,臂自然伸直,力达拳面。

4. 搬拳

屈臂俯拳,自异侧而上,以肘关节为轴前臂翻至体前或体侧,臂呈弧形。

5. 撇拳

一手握拳屈臂,拳心朝下,自异侧向前上方翻臂撇打,拳心朝上,臂呈弧形。

6. 贯拳

两拳自下经体两侧,两小臂内旋向前圈贯,于耳同高,拳眼斜朝下,两臂呈弧形。

(二)掌法

1. 推掌

(1)单推掌

小臂屈收,立掌虎口经耳旁向前推出,掌指高与鼻平,力达掌根。

(2)双推掌

两掌自胸前同时向前推出,掌指朝上,高与鼻平,力达掌根,宽不过肩。

2. 搂掌

掌自异侧经体前弧形下搂至膝外侧,掌心朝下,虎口侧向前。

3. 拦掌

掌经体侧向上,立掌向胸前拦,掌心朝异侧,掌指斜朝上。

4. 分掌

(1)平分掌

两掌屈臂交叉于胸前,两臂内旋经面前弧形向左、右分开,两掌高与耳平,两掌心朝外,掌指向上。

(2)斜分掌

两掌屈臂合抱,同时向斜前上、斜后下,前后分开。

5. 云掌

(1)立云掌

两掌在体前上下交替呈立圆运转。

(2)平云掌

掌心朝上,在体前或体侧呈平圆运转。

6. 穿掌

平掌经另一臂上向前穿伸,指尖与穿伸方向相同,力达指尖。

7. 架掌

手臂内旋,掌自下向前上架至头上方或头侧上方,臂呈弧形,掌心朝外,掌高过头。

8. 合抱

两掌合抱,两臂保持弧形,两腋须留有空隙,掌心相对。

9. 插掌

一掌自上向前下方弧形下插,臂自然伸直,掌指朝前下方。

10. 挑掌

侧掌自下向上屈臂挑起,掌指向上,虎口撑圆,指尖与鼻平,腋部须留有空隙。

11. 捋

两臂成弧形,双掌心相对,虎口向上,向左侧后捋,动作走弧形。

12. 按

双掌自上而下为下按;自后经下向前弧形推出为前按。

(三)臂法

1. 双臂前举

双臂肘微屈呈弧形举于体前,掌心相对,虎口向上。

2. 屈臂推掌

双掌屈臂呈弧形举于体前,掌心侧相对,虎口撑圆,力达前臂外侧。

3. 挤

一臂屈于胸前,另一掌附于屈臂手的腕部或前臂内侧,两臂同时前挤,臂撑圆,高不过肩或低与上腹平。

4.

一手屈臂横肘呈弧形于体前,高不过口,掌心向内,肘关节稍低于手,另一手可按于体侧,或随同前手同时出,双臂保持弧形。

三、主要步型

(一)弓步

一腿全脚掌着地,屈膝前弓,膝部不得超过脚尖,另一腿自然伸直,膝关节微屈,脚尖内扣与前进方向成约45度角,两脚横向距离10~30厘米。

(二)虚步

一腿屈膝半蹲,全脚着地踏实,脚尖朝斜前45度,膝与脚尖在同一方向;另一腿微屈,脚前掌踏地或脚跟着地。

(三)仆步

一腿全蹲,膝与脚尖稍外撇,另一腿自然伸直,平铺接近地面,脚尖内扣,两脚着地。

(四)独立步

一腿自然直立,另一腿屈膝提起,膝关节高于水平,脚尖自然下垂。

(五)并立步

两脚并立,脚尖朝前,身体自然直立。

(六)开立步

两脚分开,脚尖朝前,屈膝下蹲或自然直立,两脚外缘同肩宽。

四、主要步法

(一)上步

一腿屈膝支撑,另一腿提起经支撑腿内侧向前上步,脚跟先着地,随着重心前移,全脚掌着地踏实。

(二)退步

一腿屈膝支撑,另一腿经支撑腿内侧退一步,脚前掌先着地,随着重心后移,全脚掌着地踏实,脚尖与前进方向成45度角。

(三)侧行步(云手)

一腿支撑,另一腿提起侧向开步,脚前掌先着地,随着重心横移,全脚着地逐渐过度为支撑腿;另一腿提起,向支撑腿内侧并步,仍须先以脚前掌着地,随着重心横移,全脚着地过度为支撑腿;并步时两脚间距为20厘米。

(四)扣步

一腿支撑,另一腿提起,小腿内旋,脚跟先着地,脚尖内扣而后全脚着地。

(五)跟步

重心前移,后脚向前跟进半步,脚前掌先着地,随着重心后移,全脚掌逐渐着地踏实,脚尖与前进方向成45度。

(六)碾步

以脚跟为轴,脚尖外展或内扣,或以脚前掌为轴,脚跟外展。

(七)坐步

一腿屈膝支撑,重心在支撑腿,脚尖与前进方向成45度,另一腿自然伸直,膝关节微屈,双脚踏实。

五、主要腿法

(一)分脚

支撑腿微屈,另一腿屈膝提起,然后小腿上摆,腿自然伸直,脚面展平,腿不低于腰部。

(二)蹬脚

支撑腿微屈,另一腿屈膝提起,脚尖上翘,以脚跟发力蹬出,腿自然伸直,脚不得低于腰部。

(三)拍脚

支撑腿微屈,另一腿脚面内扣向上直摆,不得低于腰部,以异侧手迎拍脚面。

(四)摆莲腿

支撑腿微屈,另一腿从异侧经胸前向外作扇形摆动,脚面展平,两手在胸前依次迎拍脚面,须两响。

六、主要身型和身法

(一)头

虚领顶劲,下颌微收。不可偏歪或摇摆。

(二)肩

保持松沉。不可后张或前扣。

(三)胸

自然舒松,微内含。不可外挺或内缩。

(四)背

自然放松,舒展拔伸。不可弓背(驼背)

(五)腰

自然放松,不可后弓或前挺,以腰为轴带动四肢。

(六)脊

保持自然伸直,不可左右歪斜,前俯后仰。

(七)臀胯

臀要下垂收敛,不可后凸,胯不可左右歪斜。

(八)膝

伸屈要柔和自然,膝关节要与脚尖同向。

七、眼法

目视前方或动作的方向,做到精神贯注,势动神随,神态自然。

太极拳之练习谈

杨澄甫口述 张鸿逵笔录

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历来古人穷毕生之精力,而不能尽其玄妙者,在在皆是,学者若费一日之成功,即得有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之哲理存焉。古研究此道者,须经过一定之程度与相当之时日,虽然良师之指导,好友之切磋,一朝交手,空洞无物,依然是门外汉,未有逐日功夫。古人所谓,终思无益,不如学也。若能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摹练,无论老幼男女,及其成功则一也。

近来研究太极者,由北而南,同志日增,不禁为武术前途喜。然同志中,专心苦练,诚心向学,将来不可限量者,固不乏人,但普通不免入于两途,一则天才既具,年力又强,举一反三,颖悟出群,惜乎稍有小成,但是满足,XX 中辍,未能大受;其次急求速效,忽略而成,未经一载,拳、剑、刀、枪皆以学完,虽然依样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味,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则式式皆需修改,且朝经改正,而夕已忘却。古常闻人曰:“习拳容易改拳难。”此语之来,皆由速度致此。如此辈者,以误传误,必致自误误人,最为技术前途忧者也。

太极拳开始,先练拳架。所谓拳架者,即照拳谱上各式各称,一式一式由师指教,学者悉心静气,默记揣摩,而照行之,谓之练架子。此时学者应该注意内外上:属于内者,即所谓用意不用力,下则气沉丹田,上则虚灵顶劲;属于外者,周身轻灵,节节贯串,由脚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初学之时,先此数句,朝夕揣摩,而体会之,一式一手,总须仔细推求,举动练习,务求正确。习练既纯,再求二式,于是逐渐而至于习完,如是则毋事改正,日久亦不致更变要领也。

习练运行时,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其一,口腹不可闭气;其二,四肢腰腿,不可起强劲。此二句,学内家拳者,类能道之,但一举动,一转身,或踢腿摆腰,其气顺矣,其身摆矣,其病皆由闭气与强劲也。

1. 摹练时头部不可偏则与俯仰,所谓要“顶头悬”,若有物顶于头上之意,切忌硬宜,所谓悬字意义也。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为变化中一紧要之动作,而补身法手法之不足也。其口似开非开,似闭非闭,口呼鼻吸,任其自然,如舌下生津,当随时咽之,勿吐弃之。

2. 身躯宜中正当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初学时须注意,否则日久难改,必流于板滞,功夫虽深,难以得益致用矣。

3. 两臂骨节均须松开,肩应下垂,肘应下曲,掌宜微伸,手尖微直,以意运臂,以气贯指,日积月累,内劲通灵,其玄妙自生矣。

4. 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腿谓之虚。所谓虚者,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故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扑,即失中正姿势。

5. 脚掌应分踢腿(谱上左右分腿或左右起脚)与蹬脚二式,踢腿时则注意脚尖,蹬脚时则注意全掌,意到而气到,气到而劲自到,但腿节均须松开平稳出之。此时最易起强劲,身躯波折而不稳,发腿亦无力矣。

太极拳之程序,先练拳架,(属于徒手),如太极拳,太极长拳;其次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散手;再次则器械,如太有剑、太极刀、太极枪(十三枪)等是也。

练习时间,每日起床后两遍,若晨起无暇,则睡前两遍,一日之中,应练七八次,至少晨昏各一遍。但醉后、饱食后,皆宜避忌。

练习地点,以庭院与厅堂,能通空气,多光线者为相宜。忌直射之烈风与有阴湿霉气之场所,因身体一经运动,呼吸定然深长,故烈风与霉气,如深入腹中,有害于肺脏,易至疾病也。练习之服装,以宽大之中服短装与阔头之布鞋为相宜。习练经时,如遇出汗,切记脱衣裸体,或行冷水揩抹,否则未有不罹疾病也。

太极拳说十要

杨澄甫口述 陈微明笔录

1. 虚领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2. 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含,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3. 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知也。

4. 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为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无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5. 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6. 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拳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这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棉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而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7. 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劲,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8. 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9. 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起劲乃后天之拙力,故有起有止,有续有断,旧力已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云“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10. 动中有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偾张之弊。学者细收体会,庶可得其意焉。

太极拳论

太极拳,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急隐忽视。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秒。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如,蝉虫不能落。人不如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知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金”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了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此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辩焉!是为论。

十三式解

王宗岳

十三总式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须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祥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川字,字字真切义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欢息。

(注:“十三势歌”亦名“十三势行功歌”)

十三势打手歌诀

捋挤按须认真,采 肘靠就曲伸。

进退顾盼与中定,粘连依随虚实兮。

手足相随腰腿整,引进落空妙入神。

十三势行功要解

武禹襄

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际”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整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采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有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躯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太极拳解

武禹襄

身随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好。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已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不有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视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已。从人则活,由已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已先动。以已依人,须要知已,乃能随转随接;以已粘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已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以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动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剑。

行气如九曲球,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博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粘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太极拳论要解

解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要静,内固精神,外视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又曰: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已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太极文武解

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在武用于精气神也,为之体育;武功得文体于心身也,为之武事。

夫文武犹有火候之谓,在卷放得其时中,体育之本也。文武使于对待之际,在蓄发当其可者,武事之根也。顾云:武事文为,柔软体操也,精气神之筋劲也;武事武用,则硬武事也,心身之骨力也。文无武之预备,为之有体无用;武无文之伴侣,为之有用无体。如独木难支,孤掌不响。不惟体育,武事之功,事事诸如此理也。

文者,内力也;武者,外数也。有外数无文理,必为血气之勇,失于本来面目,其敌必败尔!有文理无外数,彼思安静之学,未知用手采战,差微则亡耳!

自用、于人,文武二字之解,岂可不解哉!

大小太极解

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人身为太极之体,不可不练太极之拳。本有之灵而重修之,良有以也。

人身如机器,久不磨而生锈,生锈而气血滞,多生流弊。故人欲锻炼身体者,必先练太极最相宜。

太极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浊力,纯任自然。筋骨鲜折曲之苦,皮肤无磋磨之劳。不用力何能有力?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到。练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

此不用着力,纯以身行,功效著矣!先师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盖此意也!

身法十要

提起精神,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肩坠肘,气沉丹田,手与肩平,胯与膝平,尻道上提,尾闾中正,内外相合。

练法十要

不强用力,以心行气;步如猫行,上下相随;呼吸自然,一线串成;变换在腰,气行四肢;分清虚实,圆转如意。

身形腰顶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腰部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

十八在诀

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食指, 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八要

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攻,采要实, 要惊,肘要冲,靠要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