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汇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一、武术真意义

吾人练习武术,所以强健身体,却疾延年者也。即练至如何高深,亦非于万不得已时,不可与人较短长。苟恃强凌弱,横行乡曲,则武功所以济其恶,而失吾等提倡武术之真义矣。拳经谓“既得艺,必试敌,莫以胜败为丑”者,是亦习武功人所应经之途程。而亦系艺业学成,访名师益友,一相较量,视所学之如何,得有所以自勉耳,非以武仇人可比也!今吾侪当思如何光大而改良之,以练武功为强身强国之具,以练武功为提倡固有艺术,以与东西洋相媲美。非然者,亦不过江湖卖艺无识者之续耳。而余之亟相提携者,亦罪莫大焉矣,国人勉乎哉。所谓技击武术者,乃指善于腾闪刺扎,长拳短打之武功家而言也!其有推揉运气,或一手一技之长,地盘功夫,不以巧打者,即不可以技击名之,是固“技击”二字之解释,无关宏旨。兹将武功真义略一述焉。

练习武术,即系练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之功夫耳。此十种部位,均有其练法,但习武功者,以精气神为本,以手脚眼为根,养其浩然之气,不为外物眩晃而动,则所学功夫,始可以临敌制胜。非然者,遇事慌乱,心无主宰,将所学者,均以恐惧而遗忘,为人所袭,等于枉练矣!此平日不可不注意于养气也!手功练法,种类过多,有习铁砂掌者,有习桩者,随人嗜好而异。凡此十种练习基功,均见武术根基功夫练法栏中,兹不赘论。其所用手法,不出下之四种:一为大圈手(即大花圈手,亦名鸳鸯手与外圈手。用手练,式需拉开;持双械练,式需护胁);二为小圈手(即小花圈手,亦即内圈手、套环手与撁缘手);三为冲锋连环手(拨开奔打者);四为金圈逼命手(即大花手之不拉上来者,出去之手需用劲,只身拧)。手法一变,即系掌法,盖掌法即手之打法。手法乃手上之破法也。掌法类别如下:仰手平出为箭掌,直出为插掌,外出为剁掌,里下为切掌,平拉为割掌,乃割喉部者。两手侧下者为双切掌,掌直出而平者为柳叶掌,五指屈而平者为虎爪掌,掌出而指尖下向者为翻掌。其他挑斫拦缠剪拍等掌法,乃擒拿封闭中者,掌法固不出此数种耳。至于擒拿手法,共三十六路,擒拿其总称也。掌一变即为锤,有阴锤、阳锤、平锤、方锤、鸡心锤、五雷诀锤等等锤法。其错拉锤法与扯钻锤、车轮锤、黄昏锤、草把锤种种,乃打法中者。有以指打者:一指出为金刚指,二指骈出为金剪指,三指为三阴指,四指直出为金铲指,食指节出为鬼头指,中指节出为凤点头。其总诀于下:“出手柳叶掌,切剁镰刀仿。插手似钢刀,鬼头不斩腰。锤法骨斗拢,凤点不伸颈。擒手似猴拳,拉手往回还。”手上第一为插手,二为点指,三为切掌,四为凤点头,五为锤矣。

眼功练法,平日可以双指掉目,距目不寸许,习其不瞬,再加悬钱一功可也。

身功乃讲身法,此则在素日练拳之精熟矣。所谓:“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故拳需打过千遍,始可研求自然之境。如不于拳上努力,欲求身法进退躲闪之自然,是万不可能也!法功,即“巧”字也,如擒拿封闭中,即系应用此字,乃在平日之经验矣。

步功缘于裆功,裆如不成,步必不稳;裆如不下,步必不灵。乃有相互关系也。

练裆之法,即站马桩,有高、矮、半三桩之别。要练时以矮桩为宜,高、半两桩乃用于应敌时者也。有成“Ⅱ”字式与“八”字式或“一”字式者,随各门而异,通以“八”字、“Ⅱ”字者为宜;“一”字式,初学不易,此桩平地练习固宜,但能在梅花桩上习之,则尤佳矣。平地习时,两手插肋际,腰直,头正,目平,呼吸自鼻,勿强勉,只意微存丹田耳。由一二三数字,数至百至千,至半时、一时而不疲,则功成矣。可于每晨下床舒筋后习之。梅花桩上,两手腕成交叉式可也。

步法全凭两腿,故其用出,即系腿法。腿之横出者为骈,平出者为跕,横而里向出者为踩,扁出者即名扁踩。用出之名有连环腿、鸳鸯腿、旋风腿、金刚腿、翻天印、外撇臁、玉环步、拙子脚、撩阴脚、窝心脚、跺子脚,不胜枚举。

其余肩肘腕胯膝之练法,可于木人上习之,乃练贴身靠打者,无什么分辨,惟用肘不可过高耳。肘有逆、顺、挑心、回心、压、顿等肘法。盖武功应敌,十者自有连带关系,然所用者,仍以手脚为多。如头打、肩打、膝打、肘打,均系敌人趋身,随机应用,故拳谚谓“手似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又谓“手打三成脚打七,先打顾法后打人”者,可见脚打较手打尤为重要也。

二、武术练法

吾人求学,希有一富于学识之教员,而武术一门,尤贵具有精博之导者。盖文学教员不良,不过间接误人子弟;而武术教师不良,身体上可直接受其影响,且有下十余载纯功,不惟于武术上茫无所知,即出手动脚,则破绽百出,而贻笑于大方者,此均未得良好教师指导之故。是以练习之初,须为妥选教师,然后认定一门练习。俟一门精通后,始可旁务,不然,必一无精长也!无论练习何门,不可贪多,只求其精。

练时不可低头弯腰。盖头为一身最重部位,且为全身总机关,如头一低,则不惟练时有害与难看,即遇敌交手时,尤易吃亏。腰如练时,不将腰椎端直,日后即为弯腰,肺部亦不克完全发育,遇敌时,手足均不灵动。故拳谚曰:“低头牟(弯)腰,传授不高。拧根拔站,不如不练。”此之谓也。

习艺方向:早不朝东,晚不向西,午不朝南,永不向北。练时头需顶住劲,气往下沉,直贯丹田(不要强勉,以意使气,呼吸以鼻,切勿以口)。一拳一式,均存似与一人相搏之观念,则功夫易至妙境。所谓“龙行虎坐蛇眼鹰,鹿楞犭豪行熊竖身”者也。练时早晚为宜,午后亦可(早以五时至六时或六至七时,午以三至四时,晚以九至九时半。此不过略示标准,如有其他情形者,自可随意更改)。但在起床后,筋骨均未灵动,不可骤然打拳或急促用劲踢腿,恐伤筋也。先须缓缓呼吸数口,再缓缓伸腰踢腿。打拳时,由渐而急,勿用力过猛。而于读书静极之后,不可即练拳脚,先亦需舒筋,始再运动。餐后忌练,练后忌即饮食。晚间练习,勿过激烈,练后必须散步,能多行走为尤佳,俾筋血舒展,则进境尤速。故拳谚有谓:“打拳不遛腿,终归是个冒失鬼。”语虽俚俗,却是确论。年长者(四十以上者),可择不甚激烈者练习之;少壮者(如二十上下者),正习技击武术之时矣。十岁以上小儿即可练习,惟不可稍有强勉,渐渐从事,尤须注意其勿使过劳。妇女在未成人以前,与男子练习无甚区别。至每月有生理上之作用时,可停止七日,而从事于八段锦类之运动;其有孕者,更无论矣。女子至十五六岁,乳房发育后,练拳时,须以软绸布类,交叉缚之,最好以五寸宽、丈二长之绷布为之可也,以免震动乳房,而得干血痨之症。

凡烟酒嫖赌一切不正当之恶嗜好,是习武术者,均须戒绝。练时可着布底鞋或软皮底而无后跟者,衣以布制而成中国式者为适用。故凡习武有年者,对于不正当之嗜好,自渐减除;华服滥费,自然节俭;身躯胆量,自必过人,是以我国武术之美德,诚非他国武术与运动所可望其项背者也。而妇人女子,处今男女同阶级营合作竞争之候,苟略善于武功,是诚莫大之帮助矣。今女同胞惟知解放妇女知识,而不知解放其身体,终处于弱者地位,不其冤哉!

三、武术用劲

武术用劲,并非暴劲,乃以意使劲。五灵沉着,气归丹田,刚柔相济,是为武术上之劲。不然,即农夫等粗人之劲,不足为贵。盖此等之劲,一逾壮年,即渐归消灭,伊等之劲,只可抬什物、举石头、打俗人,亦名为力。缘不能运用者为力,流通四肢者为劲,是万不能与武术家相提并论也。但武术家能打举百钧之人,未必能举百钧之物,此即死劲活劲之辨。故吾人初习武术时辄觉全身酸痛,此时期名为换劲,乃将此俗劲换为武术上之劲,所谓“痛长麻抽酸别练”者也。如端就武术上“劲”字研究之,其最要者有六,即“刚”、“柔”、“虚”、“实”、“直”、“横”六劲是也。初练习者,多系刚劲与直劲;再进境即找横劲与柔劲;再进境,可辨虚劲与实劲。直劲与横劲,字面上甚易辨识,其深奥却非数语所能尽。如虎扑食、鹰抓鸡,此均直劲,苟稍避其锋,则其劲无用矣。反之,如虎直扑时,稍闪而旁击之,则可借其力而仆之矣,此即横劲之力也。至于虚劲与实劲,更为深妙,是非对于武术稍有研究者莫辨。此劲乃用于交手时,人实我虚,乘虚即实;人刚我柔,乘柔即刚,所谓:“逢强智取,遇弱活拿。”柔中之刚,是为真刚;刚中之柔,是为真柔,此即刚柔既济之论,无虚无实,即虚即实,而随机应变者也。指上则分“直”、“横”、“斜”、“上”、“下”五劲,其用法亦如此。谚曰:“书不熟,多读则熟;艺不精,熟思则精。”余殊愿学者诸君,学必期熟,熟而加思,由思生巧,则个中玄奥,将亦如余今日虽欲尽其胸中以告,而苦笔墨不能形容者矣。

四、今后武术建设

我国武术,值兹国人漠视,行将灭绝之候,文字上之宣传,固不可缓,但徒事宣传,而无实际工作,亦不免流于空谈。愚以为我国武术之复兴,是在我辈学子之改良与提倡,自小学直至大学,均应有武术队之设。此后不可徒具虚名,当局者必从事扩充,奖励学员,务使普及,以为国技一门功课之设,则日后武术,始可遍于学界,而武术价值与程度,亦得有以提高。在大学校经费稍裕者,酌出武术周刊或月刊,以资论究。再则国民私人之奖励子弟,无论妇孺,均稍事锻炼,养成强健国民,是亦即所以强身强国之道。再则政府应于首都,仿东西洋办法,建设国技馆,分门别类,由馆长延聘各名家男女教师,从事教练。凡习三年以上而有成绩可观者,予以相当奖品与证书。凡国技馆馆员,均有徽章,按期缴纳相当会费,且出刊物,俾国人有研究之总机关。馆内设演武及风雨教场,即比武亦应订有相当规律,有衔仇暗算与轨外行动者,科以严重罚则。每年邀请世界武术家至我国比武一次(此可致电各国政府,请其选派数员出席),以联感情,以扬国技精神。其比武应按新规律,各国按各国之国粹比试,不能限制某部分不可击!其乐于用大皮手套者听(任使用)。盖各国国粹不同,不可强人从他国之国粹也。总之比艺,空手赤拳,未带寸铁,孰仆孰负,死伤均所不计,自系比武正规。但国人自相比习,可于半年举行一次,其有动器械者,应去兵刃,而以木竹制者代替之。惟既系同胞相较量,应废除败为耻辱之见!艺不如人,可从之习,或再下数载功夫,再与之较,亦不失大丈夫胸襟。苟嫉忌挟仇,必除之而后快,以显一己之长,则流入江湖之途,殊失学者研究国技真义。更勿分门户,闹意见,而自相鱼肉。有文比,有武比。文比则比前言明,点到而已,被击者即应知趣罢手,不可伤人;武比则请证人,随意袭击,损伤不得有悔言矣。凡在各大省会,当均有一某省国技馆之设,不过在首都者,冠以“京师”或“中央”二字可也。此不过管见所及,略一陈之,详细办法,自须另订详章,其有较优组织者,敬俟大雅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