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结构特点
一、套路结构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全套共分4段,45个动作,其中包括3种手势、5种主要步型、4种腿法以及各种手法和步法。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既体现了传统套路的风格特点及技术要领,又能适应竞赛套路从时间、内容、结构布局上的要求以及人体生理特点,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符合现代体育科学的要求。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第一段包括14个动作,由上肢运动为主的基本动作组成;第二段有6个动作,以步法的转移、动作方向灵活变化为主;第三段有10个动作,编排了左右分脚、右蹬脚及左右打虎等,动作结构左右匀称,有起有伏,上下配合,突出了腿法。此段在运动难度、质量、节奏等方面处于整个套路的高潮。第四段15个动作,在身体起伏、转折的同时又编排进了两种击响性腿法。该段运动速度快慢相间,步法进退转换灵活,富于韵律感。
在动作的编排中,还照顾到拳式的左右对称。一些典型动作,如“倒卷肱”、“揽雀尾”、“打虎”等都能使身体得到平衡并且得到全面的发展。
整套动作的编排,不但注意了动作的对称,而且不重复,段落中心内容突出,由简到繁、易学易记。这套拳法既体现了吴式太极拳平圆手法的运动特点,而且也运用了杨式太极拳的立圆转换理论,合理的体现了心静体松、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基本原理和运动特点。
二、技术特点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极其精湛的拳艺和深刻而丰富的哲理。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太极拳的含义。何谓“太极拳”?简单地说:太极,是由人体内在的物质所产生的辩证运动;拳,是肢体动作(外形)的运动;太极与拳,即内形与外形的运动辩证地统一结合,必须以内形运动变化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即用太极运动支配拳的运动,这便是“太极拳”。了解了太极拳的涵义,初学者在练习时,能少走许多弯路。
本节主要概括地说明太极拳技术运动的特点,以便让初学者有一个全面的概念。
(一)松静柔化
太极拳是主张柔静的内功拳术,练习时要做到动静相兼、松静自然、柔中有刚、以柔克刚。所谓松静,就是全身的各关节均应放松,不应有丝毫紧张的地方,当然也不该大意疏忽,必须精神集中,使人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柔化是指在太极拳中以柔劲化去对方的刚劲,等到对方的刚劲已被化去,再向对方重心不稳的地方,确定一个直线方向,蓄劲打去。掌握松静柔化的特点,有利于更好的学习太极拳的动作技术。
太极拳可以改善人体内脏功能。长年锻炼可以化僵为柔,积柔成刚,周身积蕴着富有弹性的活力,并可以起到练养结合的健身效果。
(二)意气相随
古人云:“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化虚实也。”意和气是连贯的,气和力也是连贯的,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换句话说,神意气力都是连贯不断,相生不已的。意是指意识,气是指的内气。吴式太极拳是意、气、形的整体运动,既练意又练气,既练神又练形。太极拳要求做到“一动周身俱动”,通过全身血管的开扩舒展减轻了心脏的负担,降低了血压;由于练拳时注意气的运行,思想容易集中,从而使大脑神经活动得到很好的调节和锻炼,使其工作能力增强组织的新陈代谢过程因血液循环加强而得到改善。所有这些都有益于身体健康,可以防治疾病。另外意气活动,要机动灵活,即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无所不到。
(三)圆活连贯
圆活,指动作以腰为轴所产生的身体处处带有弧形的运动线路。连贯,是指动作之间前后衔接不能有停顿或断劲。动作的圆活是以脊柱为轴,并通过两腿的虚实转换和重心的左右移动所产生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带动四肢进行大或小的弧形运动。虚就是灵活、松软的意思。实就是紧张、坚实的意思。要想圆活连贯,就要进一步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也就是要求虚实动作中,肌肉的张弛有意识地留有少许伸缩的余地,以便肌肉关节伸缩转化,动作才会完成得轻松自然、柔和连贯。反之,动作便做的拘束、生硬,不仅影响肌肉的工作能力,而且对动作的准确性也有影响。
(四)斜中寓正
斜中寓正,是说身体姿势不要歪斜而失去中正。斜中,是指身体的形体、神态,都要自然中正。寓正,是不丢不顶,不要依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平静,而要中正安舒、独立自主。从外表上是指身子中正,不要有一点偏斜的地方,不要违反人身骨骼结构的生理特性。从内部讲是身体内的“中气”,既要保持中正,又要保持平静,前者指身体姿势,后者指运动精神。姿势必须中正,运动则在有意无意之间。使神、气、意、力全身贯彻,无过不及、忽隐忽现、令人不可捉摸。练习中需含活泼之意、自然之趣。这是纯熟之后才能领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