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体育研究的美学方法(1)
体育美学就是尝试用美学的方法去解释体育文化活动过程的一门人文学科。
一、中国体育美学研究的现状
中国体育美学研究的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了不少喜人成绩。
(一)用美学方法解释体育
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神话的、巫术的、宗教的、哲学的、文学艺术的、自然科学的、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气象学的、数字化的等等。用美学的方式解释世界,进而阐释体育活动过程,自然也是体育人把握体育世界的多个方法中的一个方法。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条条大路通北京。
比如,体育研究的方法有训练学、解剖学、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传播学等等,人们从各种途径来研究体育活动过程,推开每一扇大门,都会与体育话题密切相关。
又如,如何认识“月亮”。文学艺术的手段:“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月亮则有:嫦娥、蟾蜍、广寒宫、吴刚、桂树等。科学家又是如何看待月亮呢:月亮是一个绕地球转动的卫星,便有登月计划、空间站、采矿、探索生命迹象等。
同理,体育美学方法有:研究体育人感性体验的科学、注重个人的和个性的情感方式、关心人、尊重人、关心个人的人格尊严、个人存在的价值、自由精神的追求,将体育活动放到一个过程中去加以考察,将过程作为对象,研究“更人性、更自由、更幸福的体育活动方式”。
真与善的结合是美的所在,体育美学将追求体育人最“人性的合理的生存方式”。
(二)体育美学方法的善良愿望
本课程将通过体育美学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体育美学的流变过程及其基本方法,将体育美学放在“动态活动过程”中加以阐释,调动学生的审美期待,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判断力,从而学会积极主动地去开创美好的生活方式。
(三)体育美学研究的现状
就像比赛先要熟悉场地一样,人们首先需要了解目前我国体育美学研究的现状:根据体育美学教授胡小明先生近期研究报告可见:“中国的体育美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因为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整体水平较低、体育理论的欠成熟而难以支撑其超前发展,于90年代陷入低潮;从研究群体自身的原因看,也存在着忽视美学原理的学习、与实际发展的脱节等不足。当前社会的进步给体育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需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传统精髓的滋养,具备后现代意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审美需求来提高中国人的生活质量,走出停滞不前的困境。”【18】
上述观点,足以概括表达目前我国体育美学研究的现状。
(四)体育美学研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胡小明先生认为:中国体育美学目前陷入一个低谷,原因有四:缺乏成熟的体育理念;不注重美学原理的学习;与实际发展的脱节;对于后现代体育概念浑然不觉。以下是其主要观点摘要:
第一,缺乏成熟的体育理念
现有的所谓体育“理论”或“基本理论”,其实主要是如何服务于政治或服务于经济的经验总结。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极为鲜明的功利需求,有助于制订阶段性的方针。一旦涉及到观念层面的东西,人们就感到费解和难以接受,如奥林匹克思想、体育权利、人文精神、游戏宗旨、生命乐趣、运动家风度等,这是由于人们对西方体育人文内涵的普世价值的认同存在争议。
第二,不注重美学原理的学习
专家说:美学与门外汉的想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缺乏学习和研究,能读懂黑格尔《美学》和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人很少。抽象思维能力欠佳且耐不住寂寞,知难而退,高山仰止,望而却步,导致了美学热的退潮。马克思(1818~1883)和恩格斯(1820~1895)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最基本的原则得不到真正的体现,作为需要个体直接感性体验的体育审美活动,缺乏了人文精神的支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三,与实际发展的脱节
倡导以身体为中心的美学研究,对体育美学的建立是有力的理论支持。查德·舒斯特曼提出了实用主义美学,并倡导建立“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对太极、瑜伽、禅等东方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日本、韩国早就开始整合身体与精神的训练,开展实用主义的统一身体与精神的美学学科。“培养身体的愉快和训练”推进“更加肉身化的审美”,对身体疗法、运动、武术、美容化妆等应予以重视。
第四,对于后现代体育概念的浑然不觉
后现代使世界体育进入了一个从工具到玩具的转变过程。
体育要回归它的休闲娱乐本性,寻找审美的精神家园。后现代的体育意识呼唤人们尽快地把群体的荣誉,同步转化为个体的审美感受,以促进更多的人亲身参与体育活动,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整体上脱离温饱,朝着小康迈进,从单纯关心生产到关心人民生活,符合后现代的审美意识。体育要积极主动地亲民利民便民,成为满足观赏需求的特殊载体,以精彩的竞赛表演来带动大众体育,焕发它的生态、绿色、人文的特性,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追求,促进中国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美学发展的具体要求。树立后现代意识,顺应世界潮流,真正地为人服务,推进体育的休闲娱乐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突出休闲娱乐性质,把体育活动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实现体育文化属性的回归,为人类带来和平、友爱、善良、理解、互助和关怀,体现后现代的体育美学价值。
发展体育运动的宗旨是促进身心健康,以满足体育审美需求来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中国体育美学走出困境的明确途径。
最后,寄希望于体育娱乐功能的回归。【19】
2006年,小康社会的宏伟计划业已付著实施,构建和谐社会的声音不断扩大到“构建和谐世界”。社会物质条件的提升,百姓必然要求精神娱乐设施的配套完善。
倡导休闲时代的到来,呼唤喜剧时代的出现,保持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平衡、缩小、消除收入分配贫富差别的同时,培养壮大中产阶级的队伍,成为政府安定团结,稳步发展的执政战略需要。大大小小的娱乐项目应运而生,开心娱乐节目,欢乐总动员,各种假日夏令营,野外生存营地,乡村渡假村,登山、漂流探险,减肥瘦身健美,太极、瑜伽,网球、羽毛球俱乐部,少儿足球,少年跆拳道,“动物狂欢节”,声、光、电、讯各种玩具,包括大众体育娱乐功能被不断地开发出来,初步培养了一群具有美学品位的、具有游戏风度的玩家。
“玩具”如果仅仅是普通的器具,那就有可能“玩物丧志”;重视游戏的“美”,倡导“美”的游戏,才是体育文化属性的真正回归。
从工具到玩具,有一个过渡阶段。此间,体育很容易停留在所谓“产业化”的新误区,就是:体育由政治工具再次沦为经济工具。那就是从一个坑里出来,又跌入另一个坑里。
新时期的体育处在追寻健康方式的过程,深化改革需要再次转变观念:从充当“工具”转变到制造“玩具”。体育融入每个人的生活,“玩出”健康,这是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体育的社会功能回归就是:从工具——玩具的回归。然而,体育一旦摆脱了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等的种种限制,马上就会面临另外一种危险:功利主义、商业化、锦标主义陷阱。
游戏的美,在于人类文化创造的无限潜力和丰富多彩。美的游戏,是人类智慧的理想结晶。新时期的中国体育文化要有兼收并蓄的宽容,应该具备这样的娱乐的属性。最后,让人们再次品味席勒的不朽名句:
“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也才完全是人。”
我以为:胡小明先生的论述颇具权威性。他是一位长期关心体育美学建设、发展,并且较有长远眼光的学者。此外,资深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先生对于中国体育目前“举国体制”的评估和担忧,同样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体育社会学家、体育文化学研究专家任海先生对于目前体育人文学科发展的处境,对于“功利主义”短视行为造成危害的批评,也同样表明了对上述事实的担忧。
所以,我觉得:他们不仅具有体育文化人的学养和功力,而且也具有清醒的学识以及视野广阔的全球体育文化意识,其研究成果值得体育美学研究者认真研读并且加以借鉴。
二、中国体育美学研究的领域
(一)体育美学研究的性质
美学不纯属于科学。因为科学首先是价值中立,崇尚理性,排除个人情感参与,讲求定性定量的准确性和客观可验证性。审美虽然需要理性的参与,但是,离开了感性、情感体验,不成美学。所以,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美学是关于人的生活的知识,突出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
美学是通过具体审美活动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
作为应用美学的分支学科,体育美学是专门研究体育活动过程中人的情感体验方式(体育人的个性保护、个体生命价值实现、人格尊严捍卫、体育文化修辞策略等)以及一切美好可能性探索的人文学科。
体育美学的准定义:运用美学的方法阐释体育活动过程中“社会、运动员、项目、受众”共同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
如果应用语言论方法表述,体育美学就是:一个探讨如何在体育运动中不断发现肢体语言符号编码规律,并且做出审美阐释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过程。
(二)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
体育美学讨论的话题有:美、审美心理、艺术、语言、审美文化、体育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等。这个对象就是人类从事的全部体育事业的动态活动过程。
体育是一项通过参与运动项目来完成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事业,这个教育活动是一个贯穿了“过去、现在、将来”的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伴随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进程,走过了漫长曲折的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重要的环节:“社会——体育人——项目——受众”。
(三)体育活动过程的审美阐释
从社会到体育人是一个体育文化“内化”的过程:体育的产生是社会文明进化的产物,无论何时何地,任何社会都将不同程度地需要体育,社会始终需要通过体育使其社会成员保持强壮的体能和充沛的精力。如现代社会要求它的人才“体魄健康”;学校教育号召“情、知、意、行”能力培养,提倡“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等;心理学家提出“智商与情商”的衡量标准,为人类追求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标准,但是这些标准一个也离不开体育。纵使你有通天本领,怀满腔豪情,能上天下海入地,可是你的身体不帮忙,也将全部落空。
社会依赖体育提高它的人口质量。为了适应社会健康发展进步的要求,或者出于安全自卫的考虑,或者出于种族繁衍生息的需要,社会成员中“健、力、美”的一部分优秀分子,被推举为体育事业的模范或者英雄榜样,听从家庭、种族、国家利益的召唤,“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总会在危难时刻、紧要关头显示身手。体育人挺身而出,他们率先接受了社会的系统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文化观念的培养,在各自擅长的专项技能方面获得了出类拔萃的成功,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体育文化普及推广义务。
举凡那些享有专门体育运动项目、将体育作为生活方式、信仰奥林匹克理念或者从事与体育密切相关行业的人群,就会成为合格的体育文化人。体育文化人的成长一步也离不开家庭、邻里、社区、种族甚至国家的栽培,体育文化人正是将一定社会的先进体育技能、知识、理念继承发展的主力军,将这些元素内化的塑造者。
从体育人到运动项目比赛是一个“外化”过程:长期耳濡目染的体育精神,勤苦训练获得的体育专项技能,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或者达到一定的竞技水准,就必然有一种能量释放的创造性冲动产生。“台下十年功,台上几分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战胜对手,首先要战胜自己”,挑战自己,挑战极限,提高运动水平,创造新的纪录,就是运动员毕生的事业追求;每一次成绩的创造,就是完成了一次审美创造。他们胜不骄,败不馁;他们既好赌服输,又决不轻易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最好的见证就是领奖台上的颁奖仪式,其生命活动体验的快乐程度直接达到审美的高端——“高峰体验”,不仅满足了个人梦想,而且也成就了国家意志、尊严的最大化效应。这是一个英雄奇迹塑造的过程,也是伟大、庄严、静穆的崇高美学境界的象征性实现。
受众与社会的联动效应:因为有了观众,才有了运动项目的比赛。失去了观众的体育大赛,那将是多么无聊的事情。就好像两个哑巴角力,那叫“死掐”;反之,有了观众、裁判、运动员、社会公共体育场所,那才叫比赛。台上台下遥相呼应,运动员才会更有信心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技能,释放长期积累起来的运动潜能,创造出新的世界纪录。观众的关心、关注程度,往往决定着该运动项目的兴衰,决定着某位体坛高手的荣辱得失。“力量、速度、高度”,或者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对抗性竞技比赛中,痴迷的观众几乎成了赛场上的主角。他们哭,他们笑,他们愤怒,他们宽容,他们激昂,他们低沉,这种受众与项目比赛之间发生共鸣后的情感宣泄,让人足以感受到体育文化的超级魔力。揭示其中的秘密,只有回到史前巫术文化中的神秘仪式,甚至回到奥林匹亚山下,人与神共同参与的英雄史诗般的神话世界中,或者是原始宗教仪式的祭坛前,才能找到确切的答案。且把这个环节叫做共同参与下的“审美的完成”。好的运动项目,优秀的运动天才,一旦完成了比赛或创造了纪录,这个纪录立刻成为人们阅读、反复品味的英雄传记,世代相传,交口称赞。反之,不好的运动项目,不好的运动员,观众就会把他的失败作为笑料,嗤之以鼻,反复咀嚼,列为反面教训,警示后人。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人——运动员们是体育比赛的主体,而受众是体育项目、体育人的衣食父母,也是特定体育运动项目生杀予夺、决定命运的终极裁判员。受众在观看比赛、享受比赛过程的同时:
一方面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激发了对于体育健康追求的情感动力,会把每一次的运动比赛当作节日,当作审美大餐,转化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所谓“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类似“女排精神”、“刘翔速度”、世界大赛和奥运会冠军的诞生,其影响会波及全社会各个角落,顷刻就会传遍全世界,振奋一个国家、民族的上进心。广大受众把体育明星的成功当作民族的财富,化为精神动力,主动分享自豪和喜悦,由此获得空前的自信,投入到各自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去,精神变物质,回馈社会,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成功的比赛纪录也会直接影响到更多的青少年朋友,跃跃欲试,去模仿英雄的事迹,长江逐浪一样,作为体育人的后备队伍。
这样,“社会、体育人、项目、受众”,体育活动过程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活动过程。体育运动的命运关乎国运,体育运动的成绩是国家综合力量体现,是国家兴旺发达与否的“晴雨表”,当一个社会健康向上发展时,这个过程属于正相关效应,反之,呈现负相关效应。
上述过程,也是每一个体育文化人生命价值实现的全部奋斗过程。
(四)体育美学研究的范畴
首先,体育美学研究离不开体育和所处社会的关系。
其次,体育美学研究的主要焦点是体育人的生存状态。
然后,体育美学研究的平台应以运动项目形式体现出来的赛事为主,同时兼顾实现群众体育活动繁荣的最佳途径(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与管理决策层面的重视)。
最后,体育美学研究的体育美的效果检验标准是广大受众。
所以,体育美学研究不会是体育人自我欣赏下的、封闭的关门主义研究。
相反,体育美学除了吸收母学科的乳汁滋养以外,更应当广泛吸纳相临学科的多种营养。体育美学研究应当十分注意聆听体育学科以及体育学科以外的声音,尤其要接受普通社会大众的评价。体育美学研究最终也是一个建立在交叉学科基础上的不断“重构”的完善过程,与体育美学研究密切相关的学科就有: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生理学为主的生命科学、训练学、心理学、美学、修辞学、阐释学与新闻传播学等等。
具体来说,体育美学是一种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理想学和未来学。相比之下,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体育社会学研究,较为成熟,其目的主要是调整、平衡体育事业与所在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效地整合和利用体育社会资源,直接为体育事业的现实发展进行决策与疏通道路;人体生命科学、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主要解决体育人“练什么、怎么练、练多少”的问题,其研究凭借鲜明的工具性特征奠定了其在体育活动过程的核心角色地位,该研究主要解决体育本体的现实生存发展中的急迫问题;美学、修辞学、传播学等研究则不仅要求尽量超越体育的现实功利主义、承担描画体育人生美好远景的任务,而且是着眼未来体育事业如何扩大生存发展空间,如何积极主动地掌握体育事业话语权、维护体育人群生存权益的文化建构工程。尤其是后者的工程艰巨而复杂,并且基础极为薄弱,迄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投入。
总之,体育美学研究范围涉及体育活动全部过程,即“社会——体育人——体育项目——受众”,体育美学研究就是要关注这个动态活动过程中的四个主要环节,体现出以人为本,并对此做出合乎美学的全新阐释。
三、体育美学研究的方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方法是第一重要的,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大半,没有好的方法思维就会陷入盲目、混乱的泥潭;对于长期从事研究的人们来说,方法就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重要的是能够兼通各种方法,“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20】要综合运用各样方法,阐释体育文化环境下的体育人的情感形式,服务于体育美学的研究。
(一)美学研究需要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美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比如,当人们讨论任何比赛游戏规则时,涉及到规则的制订、修改、完善乃至其演变原理时,就事论事的分析,往往会见木不见林,陷入现象描述的泥潭不可自拔。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历史的、客观的分析规则的发展流变过程,就会简化了许多。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际关系隶属于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反映社会关系的总和。体育文化最终是一项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是一个文化活动过程。
所以,规则由谁来制订?规则的最大受益者是谁?谁会拥护规则?谁将反对规则?这时人们就会立刻明白:旧的规则保护既得利益者,新的规则体现新生力量的利益要求,不断的争吵、妥协,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就是游戏规则的内部规律,由此,也可以比照我国“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语境下的所有分配方案。动态过程中的动态把握,就是游戏规则的美学视角。可见,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理念,依然是人们所有人文学科的研究基础。
(二)体育美学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
首先是理论性与批评性。体育美学是一门理论性人文学科,体育审美活动需要理论思辨能力的参与;同时,美学阐释又必须结合具体的体育案例或者体育文本,体现出具体审美现象分析的能力。鲜活的体育案例和优秀体育文本往往来自于普通体育人的现实生活,普通的现实生活与审美的高标准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距离,审美眼光时刻需要指向未来,为体育实践提供努力的方向,提出具有“更快、更高、更强”难度的美学要求,所以体育美学必须具有超越现实的“形而上”的分析与批判。通俗地讲,体育美学主要的责任不是要评功摆好,不是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而往往是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
其次是体验性与阐释性。体育美学要求具有体验体育美现象的感性特征的能力,动态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美是体育美学审美特殊性决定的。体育美学研究需要长期的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经验的支持,更需要会欣赏或者看得懂体育的眼睛。另外,作为体育人文学科,需要运用理性的阐释能力,需要储备足够深厚的、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尤其要具备灵活多维的综合思维角度。这样,体育美学就形成了体验性与阐释性结合的特点。
再次,学科性与跨学科性。体育美学业已形成了独立的人文学科,具备了学科自身的特性,然而母学科美学脱胎于哲学,哲学脱胎于宗教与文化,“遗传基因”、“胎记”并没有完全消失。体育美学具体的存在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其他人文学科的养料,也需要吸收自然科学的营养,才能丰富自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而体育美学研究必须保持学科特性的同时,又会经常性地体现出跨学科特性。
总之,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理论与思辨结合,审美体验与理性阐释结合,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贯通,才是体育美学方法论走向成熟的方向。
(三)理论思辨与文本批评结合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理论思辨方法,为了追求体育美学研究的成功规律,以及体育文本和体育案例具体现象的分析评判,目的是随时反思存在的不足,肯定其中的合理因素。这种道、器结合,上下求索,追寻体育美学的理想境界,完全是方法论的要求。
理论思辩,就是用概念进行抽象思考的过程,概念、判断、推理和结论,从个别把握一般,从丰富生动的个案抽象出普遍规律。这是一个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或者从个案归纳出一般的过程。反之,零散的片段的审美印象,缺乏理论的思考与辩论,停留于原始的经验材料,杂乱无章的印象堆积阶段,始终是有术无方、有器无道、有形无神、有名无实、有头没脑、有美而无学。
就像只会按照图纸去做工的人叫木匠,依葫芦画瓢的人叫画匠,按照歌谱去唱歌的叫歌手,披坚执锐、执行作战方案的叫将才;而会设计图纸的人叫工程师,以形写神经营时空的叫画家,懂得二度创作的叫歌唱家,掌控全局、善于随机应变、统帅三军灵魂的叫帅才。一句话,有产品自主研发能力的叫做创造一样,理论思辨要求体育美学研究者懂得“时时将内在的尺度应用到对象中去”【21】,并且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22】
文本批评,是指包括体育案例、体育文字文本在内的体育文化审美现象的阅读分析过程。运用一定的一般性理论去把握具体、个别的审美对象,揭示出具体、个别案例本身的特殊性。不仅能够从具体中上升到抽象、从个别中上升到一般,而且还能够反向还原,从抽象的一般原理回到具体的案例,从一般的案例中回归到特殊个别。
文本阅读是一个高智力的审美游戏活动过程。读解出别人已经发现的意思不算能耐,读出别人没有发现的味道来才是本事。关键是要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来,发前人所未发,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感受来。经营属于自己的言说方式,举一反三,灵活应变,权衡利弊,自圆其说,那就是文本阅读的高级状态;那种随声附和,拾人牙慧,人云亦云,听之任之,姑妄言之的人,只配做麦克风、传声筒;那种盲目崇拜,见庙就进,见菩萨就拜的人,头晕眼花,只配做迷失自己的可怜虫;那种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吃了牛肉长出牛肉来,吃了大肉变成猪的人,就是完全背离文本阅读本意的人。
真正的审美阅读者,应当不仅是食客,食客往往被臭鱼烂虾就塞满了肚皮,而应该是一个美食家。他始终是很挑剔的,他会时刻坚持自己的审美品格,他大致知道“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篓”的道理。
阅读能力依赖时间阅历的培养,时刻需要精良的理论武器装备,更依靠审美实践活动的长期反复历练。
(四)审美体验与理性阐释结合
审美体验主要指面对具体审美对象时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审美体验并不神秘,它是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的产物。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运动体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段体验也会有差别,同一个审美对象,观察角度不同,使用的阐释方法不同,结果也截然不同。伽达默尔提出“阐释的循环”【23】揭示了文本的“真理”,可见审美体验会常读常新。他率先自觉地摒弃了既往一切有关对错“二质判断”,巧妙地提出了“合适”这样的字眼,就有关真理的追求,他认为“合适有助于获得距离,这个距离避免了有失体统的事物,避免了靠得太近和对人私生活的侵犯”。【24】
可见,该处的所谓合适,必然是在审美判断时理性与感性的适当参与同时,尤其注重个人的生命意义的求索,包括了对于个人人格尊严的尊重与捍卫,而不是人们随处可见的世俗社会中对于个人隐私权的随意忽略甚至公然的践踏。所以,现代意义上的审美活动贵在个人体验出来的美学旨趣,并加以合适的阐发与解释,该体验贵在有个人的特殊性,它是审美体验的深层意蕴,言说出来必然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依据是:只有感动了自己,才会感动他人。例如,特殊的童年经验,童话世界色彩鲜明的原型意象,天真可爱,稚拙率真,永远不会忘记,属于不褪色的彩屏电影故事,属于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少年时代的审美体验,经验教训多多,也可以成为黑白照片,成功的欢欣,失败的耻辱,一旦拉开距离,立刻形成美感,具有持久的保真效力。如陈年老酒,愈久弥香;成年人的审美体验,就是一种杂色的浑浊的生活河流,顺流而下,欣赏两岸各样的风景,往往会变成丧失鲜明是非观念的生活连续剧。因为见多识广,所以见怪不怪;因为心态趋于稳定成熟,所以处乱不惊。临危不惧,老练应对,足以显示厚道与宽容。
首先,体育美学研究对于个人审美体验的重要性的强调,再高也不会过分。
一位武术专业的朋友,不止一次地提及童年在父亲逼迫下练功时,那个雪地上冰冷的铁疙瘩;一位田径专业的朋友,永远不忘童年时仰望喷气机的意象,至今,一听到喷气机的马达声,就会立刻兴奋不已;一位游泳专业的朋友,始终保留了下水前对于池水冰冷意象的恐惧;许多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大赛时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懊恼会永远记得。本人在20多年前参加一次职工篮球比赛,由于裁判偏袒对手,最后一秒判了我方一个犯规。进入加时气晕了头,我不幸投中自家篮筐,直接导致全队落败,冠军变成第三名。那自责、懊丧、悔恨,骑车回家时还丢了一只回力牌运动鞋,历历在目,至今不忘;我的一位业余乒乓球友,在头天输掉一次关键比赛后,这样对我讲:“我难过得一晚上没有合眼,心里就像刀子扎一样难过。”
运动员的情感经历是十分独特的,也是常人无法体验到的。没有丰富的感性体验,何来上场比赛的灵敏感觉?何来勤勉敬业?心理学家认为,必要的紧张有利于尽快进入状态,感觉迟钝就会失去应有的竞技状态,是十分危险的,那就离失败不远了。感性情感的动力,来自于长年累月的苦难磨练,储备到一定程度的能量,才会瞬间释放,创造出骄人的运动成绩。
其次,体育美学研究注重审美体验与理性阐释的结合。
理性的参与,是指对于具体审美对象保持富有理智的分析方式,便于随时做出冷静的选择和判断。研究者要尽量地克制个人的情绪,专注于概念、判断和推理。学习者也要依赖感性与理性的互动参与,随时调整个人与对象之间合适的距离,感性与理性共同服务于审美对象的认识。如果一位国际大赛的体育评论员,任由个人的感性冲动左右而失态,狂呼乱叫起来,忘记了肩负的责任,必然酿成外交纠纷,闯下大祸。评论员与普通球迷的角色错位,那就像拳击裁判加入了比赛一样糟糕。
俄国艺术心理学家维戈茨基的比喻很好:“风筝也会上天飞行,但是,只有装上发动机的飞机,才是真正的飞行器。”【25】他认为这种飞行器擅长“负重飞行”,而且“压力越大,升腾越高”。但凡有运动比赛经历的人都深切的体会过,场上最糟糕、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别的,那就是“情绪的失控”。民间有所谓“狂犬不吠,吠犬不猛”的谚语,古人有“处乱不惊,临危不惧”的审美体验。临场作战经验丰富的老队员,能够逆境中气沉丹田,往往能坚持到最后一刻,经常上演败中求胜、死里逃生的大逆转戏法;而年轻气盛经验不足的队员,往往由于血气上行,心浮气躁,关键时刻求胜心切,技术动作容易变形,经常出现痛失好局的惨败。无数战例表明,与比赛获胜失之交臂,生死成败荣辱得失,就在一念之间。
可见理性的参与和控制情感的重要性。古代哲学有所谓“欲速不达,过犹不及”。儒家哲学提倡的中庸大道,也讲求“不偏不倚谓之中”。故,诗经倡导温柔敦厚的大家风范,“哀而不伤,淫而不乱,威而不猛”,属于华夏文明秉持的行为标准,体现了运动家高尚的竞技人格。
好的运动员,比赛时战术运用得当,战略计划贯彻完整。战术的运用依赖平日训练出来的扎实的技术基本功,还要服从于赛前制订好的全局战略。好的技术加上好的心理素质,张弛有度,进退有方,动静结合,舒缓得法,攻守兼备,有礼有利有节,节奏服从旋律,旋律符合乐章,成功才有保障。某种情况下,技术属于形而下的器物层面,战略属于形而上的道行层面。道行深的运动员,往往久经沙场,时刻掌握主动,变中求稳,从容应对;道行不深的菜鸟,往往需要反复磨练,才能独当一面。
所谓道行深的人,但凡面对决战对手,他不仅知己知彼,而且对于周边环境了如指掌,对困难准备充分,高人出手,一式三招,略有富余。职业的竞技选手完全可以腾空跃起,超然凛然,意念可以达到反观自身的审美高度,“心游万仞,精鹜八极”,直接进入“游戏状态”。
比如,人艺的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老先生,他在《茶馆》中最后一幕的精彩表演,每次都会令场下所有观众落泪伤心,甚至有的人大放悲声。然而,当记者问他当时的心情时,他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一看到台下观众哭了,我心里就十分高兴,想笑,因为我觉得,我又成功了。”
同理,大部分的对抗性竞技体育,就是“控制与反控制”的游戏。控制情感,节约地使用情感,把握拿捏分寸,理性的超然境界是所有审美活动成功的关键。如果感情失控,愤怒会让你失去理智,浑身哆嗦,手忙脚乱,手麻脚软;骄傲会让你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俄国艺术心理学家维戈茨基认为:节约地使用情感十分必要。不能过分地放纵情感,更不能浪费或者透支情感,否则,小则心理失衡,大则导致心理紊乱,信念动摇,信仰危机。
所以,体育审美活动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注重研究感性的控制,发挥理性的参与功能。
(五)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融会
体育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它是研究体育人的感性世界审美规律的学科。这是美学本身内部的研究。体育是一个包括“社会——体育人——项目——受众”四个环节的动态文化活动过程,其中体育人的情感体验是完成审美的核心。以人为本,为人服务,这是体育美学体现人文精神的重点所在,揭示出体育人活生生的、整体的美学形象,探讨体育人美好的生活方式,属于审美研究的终极目的。
然而,就事论事的研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研究,形而下的事务主义眼光,就会使审美的初衷失去了生命有机体的整体性,审美活动容易陷入偏执、零碎、切割的陷阱。“风物常宜放眼量”,美学研究特别需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八面来风,为我所用;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结合古今,贯通西中。美学才会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专家指出,除了体育相关的文科、理科、术科三大科目以外,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历史学和人类文化学等等,多学科领域交叉研究,体育美学才能少点小家碧玉的短浅,多点“策而后动”的从容,遥远的将来,体育美学可以成为杂取百家自成一派的显学。
所以,体育美学研究是一个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不断融会的过程。
继承美学母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对话法、体验法、思辨法、实验法、阐释法。
结合体育学科自身的规律又有: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数据统计法,文本阅读法、专家访谈法等等。
总之,体育美学研究需要学科自身始终保持与体育文化同步,将世界范围内的体育文化作为参照系,在各种体育文化关系的监督、促进下,才能实现学科的生存、发展。
四、体育美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体育美学作为一门体育人文学科还十分年轻,但是,它对于体育基础学科的指导作用,对于体育文化人建立完整的情感世界的启迪作用,对于未来体育文化人生存发展的人文关怀作用正在日益彰显之中。
(一)基础学科的指导作用
体育美学在所有体育人文学科中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特殊地位。
早在古典主义美学时期,美学和艺术就被提升到人文学科顶端的高度。
体育美学对于其他的体育人文学科一直具有辐射与指导作用。
中国古典美学讲究“诗教”【26】,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歌音乐,也同样具有用艺术审美的诗歌去“教化天下”的意蕴。
当今数字化的信息时代,产业分工日趋细碎,利益再分配的行业重组频繁发生;都市里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商业社会紧张忙碌状态下,生存竞争,疲于奔波。所谓的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既往人类丰富、生动、多样、精彩的生活构想,富有整体感、确切性的感性生活,已经面临被工业社会严重污染,更被商业社会“绑架”,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怪物,人类的感性生活正在面临被完全肢解的巨大危险。
人们的生活就像切香肠一样被切断,人际关系在渐变,变得比从前陌生起来,生活确实感就像卷入了搅拌机、粉碎机一样,切成了鸡零狗碎的碎末。
尤其是埋头苦干的体育人:起早睡晚,“教学、训练、科研”;“训练、比赛、训练”。周而复始,任务重,责任大,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忘记了休息,忘记了自己。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很多人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一边打吊针,一边还在工作。身心疲惫,绝大多数人处在焦虑、烦躁、疲劳的“亚健康状态”。
体育美学助你还原完整的情感世界,指引未来的美好生活。
(二)体育人完整的精神家园
体育美学就是讨论体育人整体的情感形式。
用美学的眼光审度世界、打量自身,你将重拾完整美好的世界,回归失落已久的精神家园。
体育美学就是要为人们找个“活着”的理由,找个“活法”的基础,追究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价值,提供一种指导或者示范作用。
体育美学不会直接提高运动成绩,它会间接地提供一些完善运动技术的参考建议;体育美学更不会马上增加金牌的数量,它只是让人换个角度看清楚金牌背后的纹路。所以,体育美学或许会让很多怀有希望的人暂时失望。但它的微光闪射处、迷人的魅力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或许不经意间照亮了你的心扉,顿悟到你日后成功的方向。
体育美学就是通过对体育活动过程中体育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进行具体审美研究的人文学科。
(三)有比较才会有鉴别
“比”当然是个动词。如民间谚语:买东西要货比三家,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了解人,观其言而察其行,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所谓比较,较也是个动词,有较量的意思。例如:光说不练假把势,嘴上功夫不算数,下场比较一番,决一雌雄。学科也一样,相邻学科间的比较,有利于对照、区别和相互借鉴。
体育社会学主要关注体育文化在全社会的推广、普及与提高,从而促进体育人的社会化程度,倾向关心组织、控制,平衡利益分配,消除对立,维护共性、统一、统治等等,忙于建立体育人的社会行为规范。
体育管理学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整合利用有限的体育社会资源,开源节流,实现体育文化效应的最大化,随时调整、制订出合理的“游戏规则”,针对体育人群提出社会管理决策。
体育训练学主要研究运动项目的分类特点与功能,负责总结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经验,解释运动员的生理、心理规律,探索提高运动成绩的最佳训练方案,回答“练什么?怎么练?练多少?”的问题。借助实验方法找寻比赛最佳状态与赛后迅速恢复的办法,属于“饲养繁殖产蛋”的行业。
区别于上述学科,体育美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关注体育人自身的情感世界,体验生命的价值,保护个性,发掘自觉意识,鼓励自我完善,倡导每个体育人每时每刻保持清楚明白的自觉意识。知道自己是谁?可以回答“在做什么?要做什么?社会允许我做什么?”的问题。让每一个体育人在所从事的体育运动事业过程中,能够最大可能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地发挥运动潜能,不断地完善自我,精神上超越困境,实现心灵的自由,享受体育文化的快乐,由个体到整体,完成审美。
体育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寻求体育人“健康、幸福、自由、快乐”的生活方式,并将这种高质量的生存方式向全社会、全人类传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