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知识经济与体育院校教学改革
正当人类社会满怀信心地奔向新的世纪之时,知识经济时代悄然向我们走来。我国体育院校如何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1 什么是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概念的正式提出首先出现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年度报告之中,当时的名词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采用了联合国研究机构以前提出的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一词。按照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的定义,知识经济就是“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援引了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知识的“4W”的概念,其概念的范围远远超出传统的“知识”概念的界限。即:(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包括技术、技巧和诀窍等。(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怎样做某些事的信息。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这就有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知识的概念比信息要宽得多。OECD的年度报告把know-what和know-who称之为归类知识,信息一般就是归类知识的范畴;把know-how和know-why称之为沉默知识。归类知识可以通过读书、听讲和查看数据库而获得,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传授而获得。但沉默知识属于不显露、难以归类和量度的知识,主要靠实践。例如,know—how类知识的典型例子是徒弟学师傅,把师傅当作权威。know—why类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有时也通过特殊的教育环境学习。沉默知识是在社会中深埋着的知识,不易从正式渠道转移这些知识。
我国学者吴季松在“4W”基础上又加上了知道什么时间(know—when)和知道什么地点(knwo—where)。他认为,即使知道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和谁来做,但是如果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来做,仍然会产生错误。
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在人类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重要时期,人们正在探讨和认识其基本特征。目前许多学者提出以下特征:(1)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这是知识经济的最重要的特征,经合组织的专家提出,体现于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的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2)知识密集型产品(即软产品)比例大大增加。知识经济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3)知识经济是“低耗高效”型经济。以微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物耗、能耗。同时,高技术的应用又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我国学者袁正光把知识经济的特点概括为:“三C”、“三化”、“三性”。“三C”是指Computer(电脑)、Communications(通信)、Content(信息内容本身)三者的结合。“三化”指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三性”指竞争性、全球性和综合性。
2 高等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中的作用
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拥有智力资源的是人才,人才来自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作用在未来经济生活中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首先,知识经济发展的前提是新的知识和智力,新的知识和智力就是财富和实力,而高等学校是生产知识和传播知识的重要机构。可以说,没有现代高等教育,就不可能有现代知识和科学技术,没有现代知识和科学技术就不可能迎来知识经济时代。
其次,发展知识经济就是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有创新能力、能为社会创新体系提供创造性的人才,这一过程基本上也是在高等学校进行的。同时,知识经济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来的高等教育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到师资队伍建设都将更具知识经济教育的特征。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两院院士路甬祥院士在《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大学教育改革》一文中所说:“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和我国经济与社会跨世纪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改革,并要有大的发展。面对全球化、市场化知识经济的挑战,未来大学教育必然更加基础化、综合化、社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3 我国体育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困境与对策
在知识经济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国体育院校如何去应对,如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深刻改革,这可能不仅是一个发展的问题,还是一个能否继续生存的问题。
3.1 我国体育院校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与分析
3.1.1 教学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体育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两个层次,即教学主管部门(教务处)、教研室。教师归教学主管部门(教务处)管理;另一类是三个层次,即,教学主管部门(教务处)、系、教研室。按学科(如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或指定教研室分配到各个系,教师归系管理。第一类基本上是沿袭前苏联的教学管理体制,其主要弊端是宏观不宏,微观不微,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师脱节,教研室的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和研究功能难以发挥,基本上流于一般性事务管理和上传下达性质的结构;第二类是近些年部分体育院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从目前实践的情况看,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的问题在于三级教学管理的功能不清,应该起重要作用的系一级管理,对上没有调节专业教学计划的功能,对下对教研室和教师的责、权、利以及人事和经费使用没有控制和决策的功能。从目前情况看,这两类教学管理体制都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
3.1.2 专业设置的界限不清晰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有5个: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体育专业、康复保健专业和体育社会学专业。其中,前3个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包括所有的公共课和主要的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大同小异,培养出的人才也如出一辙。笔者认为,我国体育院校部分专业设置(如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体育专业)的划分,只能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区别,而不可能有化学意义上的不同。
3.1.3 课程体系中旧的问题没有解决,又陷入新的误区
体育院校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先天的弱点是课程门类不足,致命的结果是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专业领域过专、过偏,学生走向社会后应变能力差,兼容性差。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体育院校加快了课程体系的改革步伐。从目前情况看,课程门类大大增加,尤其是体育人文学科和工具类课程的门类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充实。在此前提下,大大压缩了运动技术类的学时数,同时,加大了课程体系中的指选类课程和自选类课程的比重。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一改革对体育院校课程体系的发展是重要和必须的一步,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从发展的角度看,课程门类的简单叠加和罗列的成分多,课程体系内部的联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不足。据有关调研显示的数据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培育出的学生水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运动水平和运动能力下降(技术课程的考试标准降低就是例证),蜻蜓点水式的众多课程和知识使学生难以抓住重点和要点,只能疲于应付,被动接受。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出现了一种希望把学生许多未来通过自学掌握的东西,或者可以利用厚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去应变和触类旁通的东西,都一涌而上地放进了课程体系之中,其结果是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学习和考试的负担,减少了学生积极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厚基础、宽专业、重应用的问题没有有效地解决。
3.1.4 课程内容陈旧,充实新的知识的速度慢
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其重点是课程内容的改革。几十年来,体育院校的一些主干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技术课程)的内容更新率严重偏低。尽管近些年在教材的编写上加强了充实内容和增添新知识的要求,但总体来看,形式的变化多于内容的更新。同时,对学科和课程本身的科学研究普遍重视不够,难以形成和产生新的知识。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等院校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使教学内容及时反映现代科学的新思想和新成果。所以,体育院校应该加大这方面改革的力度和速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3.1.5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进程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连接教师、学生和知识的桥梁。在当今社会,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工具,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产生出的教学方法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对于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的效度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都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但我国体育院校的大多数课程的教学(尤其是技术课的教学),基本上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一些较好的教学实验研究成果,往往由于多种原因,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
3.1.6 教师的再学习和知识更新的程度和速度不高,被动性较大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知识经济教育的灵魂是教师”、“教师是知识经济教育的第一要素”、“一个好的教师胜过1000台电化教育设备”。当然,一名高素质的教师总是站在知识和本学科的前沿,总是善于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在新的知识的积累中创造知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知识更新的程度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据有关专家的最新统计表明,现在大学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属于科学史上的知识只占10%,而现代科学知识占90%。由于知识老化加速,在人的一生中,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要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正是如此,职业教育和终生教育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潮流。相比而言,体育院校的教师较注重传统知识和本专业(狭窄的)方面的进修和学习,对专业发展的前沿知识敏感性不强,对基础学科、相关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的“二次教育”或“终身教育”认识不足。因而,难以对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做出敏锐的判断和正确的估价,从而导致了知识面越来越窄,难以站在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审视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其结果必然是学习的被动、工作的被动、发展和提高的被动。
3.1.7 学生厌学、厌练,目标定位模糊不清
学生是学校教学的主体,是教育的当然对象。一方面,高等教育的一切工作都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智力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应用和产生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校的一切工作又必须是在学生的主动精神、求知欲望、积极参与与开发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目前体育院校的现状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不高,厌学、厌练的情况令人忧虑。其原因除了上述提及的问题外,学生本身的目标定位模糊不清是值得重视的基本原因。据笔者对部分学生的调研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信心。不少的学生是为了混文凭,专业思想和献身体育教育事业的事业心淡薄,表现在学习、训练上就是学习被动、训练怕苦怕累、应付考试。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如何教育和帮助学生走出目标定位模糊不清的困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具有真才实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体育人才,将是体育院校未来要花大力气加以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3.1.8 校园环境的民主氛围淡薄,学术思想不活跃
高等院校是以传授、引导、交流和生产高等知识和技术为主要目的的专门教育场所。在知识经济时代,校园环境的民主氛围和学术思想的相互交流和碰撞可能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知识经济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知识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到发展。在高校校园里具备了良好的环境,知识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知识的流动就会得到大大的加强。“内环境”、“创新环境”、“校园学术生态环境”在国际上尤其受到特殊的重视,是因为当今知识创新具有一种整体的、协同的系统特征。相比而言,我国体育院校的校园环境的民主氛围比较淡,学术思想也不够活跃,不要说与国际上一些名牌高校相比,就是一走进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的校园,马上就会给人一种浓厚、强烈的民主氛围和学术风气的感染。一个院校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术风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院校领导的重视、专家教授的领衔、全体教师的努力以及学生们的积极参与。要使我国体育院校尽快与国际接轨,大力培植校园的民主环境和学术风气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3.2 我国体育院校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3.2.1 立足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转变观念,加快我国体育院校教学改革的步伐。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国体育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应站在知识经济教育的高度,来认识未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来科学地调整和改革教学管理体系,重新认定教学管理体系中各层次的功能、任务和作用;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体系中各层次的效能,发挥和调动教学管理干部、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全体教师以及方方面面的人员的积极性,使体育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尽快走向有序、科学、实效,有利于发展知识经济教育的轨道。
3.2.2 进一步明确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转变培养模式。根据当代和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素质的要求,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应是有理想、有道德、厚基础、宽专业、重应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体育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实现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
3.2.3 对体育院校的专业进行研究和论证,尤其要对各专业之间的界限进行明确的界定。
3.2.4 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使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符合知识经济教育的发展要求。例如,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内容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除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外,要具备信息量大、启迪性强、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和技能、具有前瞻性等特征。
3.2.5 加速体育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随着教学观念和内容的发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会有大的改变。体育院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的发展状况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高等院校,这已经成为制约体育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教学硬件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和环境已是当务之急。
3.2.6 引进体育院校内部的竞争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学科建设梯队、教师的整体素质不仅反映着一个院校的软件水平,也是能否争先的关键所在。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人才使用和环境留人,竞争上岗和优胜劣汰将成为体育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内部竞争的基本机制。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水平、教学训练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将成为决定体育院校教学的重要砝码和前提。体育院校领导人的大局观和远见卓识,每一个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将可能是未来师资队伍建设的成败所在。
3.2.7 引导学生加强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学习,启发智力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2.8 积极营造良好的院校环境的民主氛围和学术风气。这是一项既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1)要有民主、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学术问题百家争鸣;(2)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发表学术观点的意识;(3)组织专家论坛、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师生学术答辩等;(4)开放和设立学术交流场所,提供学术交流的条件和设施;(5)初期可运行奖励和激励机制,并对不同职称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6)主管部门应做出规划、制定目标和实施步骤,引导院校环境的民主氛围和学术风气有序、健康地发展。
(发表于《中国体育科技》1999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