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学校体育
一、中国社会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要更加有效地为增进学生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服务
增进学生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始终是我国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了:“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随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体力活动大量减少,现代社会的文明病,如高血压、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等迅速增加,应激能力普遍下降。加之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已形成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清楚。因此,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在继续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必须加强体育锻炼的针对性,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要求和青少年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实际需要。
(二)要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充满着矛盾,竞争日趋激烈,事物的发展往往表现得变化莫测,信息流动、知识更新、生活节奏急速加快,社会压力加大,因而导致许多人心理上的严重失衡,产生了许多心理障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社会严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独生子女众多的国度里,由于家庭教育的偏颇,不少青少年学生自我中心倾向严重,不懂得尊重别人,不善于同别人共事合作,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心理素质低下,社会适应能力差。例如,有些青少年学生由于受到某种委曲和挫折,或是由于学习压力太大,或是由于在相互攀比中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因而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满腹牢骚、忌妒猜疑、冷漠忧伤,乃至悲观厌世。有些青少年学生仅仅因为没有考上名牌学校,或是某门功课考试成绩较差,而患精神分裂症,或离家出走,乃至轻生自杀。
有些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以我为中心,以个人的主观好恶来对待人和事,似乎看什么人都不顺眼,看什么事都不顺心,不能与别人共事合作,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缺乏责任感,与社会格格不入。这是十分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高度重视的。
诚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需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种教育形式的相互配合。但是,学校体育由于具有知、情、意、行高度统一的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其它学科与其它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服务,是社会发展赋予学校体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三)要求学校体育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服务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比较重视追求直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比较重视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比较重视有形的近期效益。这一点可以从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评价标准中得到证实。如1979年国家正式颁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就明确指出:“评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在体育课程的成绩考核中,主要也局限于对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与发展身体素质的情况作出评价。
然而,学校体育对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直接作用,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而人的一生都需要有健康的身体。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就离不开体育锻炼。所以社会的发展已使体育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体育将伴随人的一生,这是当今世界体育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据调查,我国学生毕业离校后,大部分都不再继续从事经常性的体育活动,特别是不再继续进行经常性的身体锻炼。由于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的污染,现代文明病与传染病的蔓延,加之缺乏运动不足,因而,导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特别是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人群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启示下,学校体育要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就在我国学校体育界逐渐形成了共识。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
学校体育要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就是要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二、学校体育主体需要的变化
(一)健身的需要
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既是国家和社会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也是学校体育主体——学生的体育需要。但在70年代以前,只强调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而忽视学生主体的体育需要。“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保卫祖国”,成为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出发点和归宿;特别是《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在学校中的广泛推行,更加强化了健身的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把“为劳动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作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内容写进我国体育学院本科教材《体育理论》(1961年版)。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主体意识和健康意识都得到很大的加强,体育观念也得到更新。广大青少年学生开始认识到,健身不仅是自己在校期间学习的需要和将来毕业后择业的需要,而且更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需要。
(二)健美的需要
我们这里所说的健美,主要是指群众性的健美锻炼,即以塑造形体美和姿态美为主要目标的体育锻炼。这在发达国家的群众体育特别是学校体育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塑造的“掷铁饼者”,被世人奉为健美的偶像,体育则被人们誉为“健美之神”。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受到“左”的影响,由于学校体育目标的单一性,我国学生的健美意识是极为薄弱的,体育锻炼就是为了增强体质,非此莫属。在学校体育中也几乎不给学生任何有关健美知识的教育。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准的提高及学校体育观念的更新,健美锻炼很快就成为学校体育的一种时尚。健美操、韵律操、形体训练及各种形式的肌肉练习,受到广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喜爱。如今,健美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自觉追求的重要体育目标。他们通过健美锻炼以求达到“健、力、美”的和谐统一。
(三)娱乐的需要
娱乐原本是体育的本质属性,如果体育失去了娱乐的功能,那么,体育也就不成其体育了。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学生如果为了“玩”,为了娱乐而参加体育锻炼,那将被视为“动机不纯”的表现。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的进步,学校体育思想的更新,以及快乐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的引进,推动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成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之一,引起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学生在社会体育的驱动下,不仅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且,为了追求终身的享受,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掌握娱乐体育与休闲体育的知识与技能。
(四)终身体育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前,学生参加学校各项体育活动,就是为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获得充沛的精力,保证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所谓“8-1>8”的公式,就是最好的说明。80年代以后,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终身体育思想的逐步普及,广大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大中学生,在继续重视追求学校体育现实的健身效益的同时,也开始重视追求学校体育的长远效益,即注意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学习和掌握体育健身、体育健美和体育娱乐的知识与方法,以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和终身体育的需要。
(五)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历史的局限,学校体育的内容基本上是由国家(体育教学)和学校(课外体育)统一规定与安排的,学生很少有选择的自由。80年代以后,特别是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思想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在学校体育中越来越重视个性化教育,它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引进新的体育项目,丰富学校体育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学生的体育主体意识也大大地加强,从各自的不同需要出发,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多种多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