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系统
系统的观点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人们在科学研究中发现了系统的一些固有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提出了一般系统的概念和理论。系统科学才逐渐被人们认可。到了1954年,建立了一般系统理论促进协会,才开始了系统的研究阶段。1957年,美国人古德的(《系统工程》)出版,才有了“系统工程”一词。系统工程是用一般系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中的共同问题。系统工程的方法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成了许多学科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1.1 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一些相互作用的元素为某种目标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整体。系统由5个要素构成,即输入(I)、输出(O)、处理(P)、控制(C)和反馈(F)。系统的一般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的一般模型
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① 系统是由若干个元素构成的。
② 元素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因此是动态的。
③ 系统的行为是有目标的,各元素对目标的贡献不是简单的相加,而应该是1+1>2。
④ 系统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改变是可以控制的。
按照系统与外界的关系,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实际上,没有绝对封闭的系统。所谓的封闭是相对的,是研究开放系统的一种方法。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中,把研究对象即组织看成封闭系统来研究。首先,研究组织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互,其次再研究组织(系统)内部元素的构成及相互作用。
按照系统的抽象程度,系统可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物理系统。这是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研究系统内部元素及构成时使用的概念。
概念系统是人们根据系统的目标和对系统的认识描绘出的系统雏形,是人们对于研究对象的认识的反映。在信息系统开发中,需求的定义确定信息系统“做什么”,这一工作决定了系统开发的成败。需求定义研究的就是概念系统的建立,概念系统的建立是人们对组织的认知过程。
逻辑系统是实现概念系统的模型,它考虑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实现的可能性和对系统总目标的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解决的是开发工作中“怎么做”的问题。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合理性是系统设计的一个指标,它是从信息技术角度考虑的。实现的可能性既要考虑技术的因素,也要考虑非技术的因素。非技术的因素往往是系统能否实现的关键,因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离不开组织(即系统)中工作的人的作用,对组织或者系统总目标的支持是考察信息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物理系统是对逻辑系统的实现,如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网络结构等的确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系统实施即是物理系统的实现。这里既有计算机系统的实现,也有管理业务流程的实现。信息系统的实现不能离开人,人和系统紧密协作才能完成任务。
1.1.2 系统的评价
系统评价的指标包括以下4个。
1.目标明确
每个系统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整个系统都为这个目标而运行。系统是由若干个元素组成的,构成系统的元素又可以按照空间或行为的某种关系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各自有自己的目标。因此,系统的目标也是若干个子系统的目标集合。子系统的目标必须支持系统总目标的实现,为系统目标做贡献。目标明确是系统评价的第一重要指标。
2.结构合理
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或者子系统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模块的原则是遵照系统分解、组合的规则的(将在第5章讲解)。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模块与子系统之间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划分要合理,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决定了系统的结构。所谓的结构合理指的是构成系统的每个元素都应该功能明确,支持系统的目标。
3.接口清楚
接口是指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和模块之间的联系,以及系统和外部的关系。系统的接口定义必须十分清楚。反映到组织业务关系上,就表现为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责任和权利;表现在信息系统处理上就是信息的传递关系明确。
4.能观能控
所谓的能观能控就是人们可以观测到系统的行为及行为的结果,并采取一定的行动作用于系统,使系统沿着人们满意的目标运行。人通过系统与外界的接口,输入信息给系统,控制系统的行为;经过系统的转换处理,产生输出;通过输出可以观测系统的行为;根据观测到的系统行为,对系统进行控制、修正。只有能观能控的系统,才不至于偏离系统目标。系统或组织的行为是需要干预的,任何系统都需要在人的干预下,才能围绕人们预先设定的目标运行。
1.1.3 系统的计划与控制
计划是组织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但是,计划从来没有在不受干预的情况下,准确执行。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都会存在偏差。组织中的人需要及时观测到计划执行中的偏差,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即施加控制于系统,才能够保证计划的实现。这就是控制。
计划的第一步是设定目标。一个组织(系统)的目标可以是效益目标,如企业利润;也可以是效率目标,如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等。为实现目标就必须制订相应的计划。计划一般从宏观到微观,从长远到近期,从整体到局部。按计划的层次分,计划可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运行计划和调度计划等。计划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计划具有以下特点。
① 计划是一项困难的认识活动。
② 计划是阐明未来的工作的,具有不确定性。
③ 计划减少了活动的自由,限制了个性发挥。
④ 计划是一项复杂、紧张的工作。
⑤ 计划常常不能被执行。
由于计划工作的特点,计算机成了支持计划的有力手段。
控制是人的主观行为,是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做出的决策。组织中的人通过对组织(系统)计划执行情况的观测,人为地改变系统的结构(如组织结构),这对组织达到目标常常是有效的。信息系统开发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也需要制订明确的计划,并对系统开发工作进行控制,才能够保证开发工作顺利完成。
1.1.4 系统的集成
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称为系统集成。信息系统集成的结果是将组织内部的各个独立的自动化系统联结成统一的、集成的大系统。信息系统集成不是简单地连通,而是强调有效地组织资源。这就意味着每个自动化系统都必须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与组织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集成在一起,使资源被充分利用。集成以后的系统效益要远远地大于系统集成之前的各个部分的效益之和。
系统集成按系统优化程度分为连通集成、共享集成和最优集成。连通集成首先是保证设备能互连互通,这是技术领域研究的问题。连通性是计算机和计算机基础设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相互通信和共享信息的能力。信息系统集成首先解决的就是各个独立的自动化系统的接口的问题。共享集成是指整个系统的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被系统中的用户共享。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共享的数据库,并且数据维护很重要,要保证数据的及时、准确。除此之外,共享集成还包括应用软件的共享,如软件的下载。连通集成是最底层的系统集成,但却是高层次系统集成的基础。即使连通集成成功了,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系统集成,还需要做到数据共享与组织活动的一致、协调等,才能达到系统集成的目标。最优集成是最理想的集成,也是最难达到的集成。在信息系统建设的时候,很好地了解系统目标,自顶向下,全面规划,合理地确定系统的结构,才可能达到系统的最优集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最优集成可能不再是最优的了,因此所谓的最优集成也是相对的。最优集成只是系统开发的目标。
系统集成按集成的范围分为技术集成、信息集成、组织人员集成和形象集成。技术集成主要是解决技术的连通问题。主要衡量指标是系统的合用性、可取性、响应时间、满足用户要求的功能和易操作性等。信息集成即数据库的共享。组织人员集成是将系统融合于组织中,成为组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组织人员集成要解决人的问题,系统开发中要考虑人的行为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形象集成是把信息系统集成于企业形象之中,成为企业的骄傲。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企业形象的标志,如企业的主页没内容或不及时更新都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另外,企业的信息系统不能给客户提供很好的服务,也会影响客户对企业产品的信心。
组织在进行信息系统集成的时候,一般都必须包括3项工作:
① 培训用户。开发者首先必须了解组织,和用户沟通;同时,用户也应该了解信息系统的知识、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够解决的问题。培训是建立信息系统集成的初步共识的过程;另外,培训也包括知识的传授,针对组织中不同的人,培训的方式和内容应该不同。培训决定系统集成的成败。
② 系统安装。系统安装是技术集成和信息集成,实现连通和信息的共享。
③ 用户集成。用户集成包括组织及人员和信息系统的集成。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做到组织和系统的无缝连接,使组织和人员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信息系统,并使信息系统的功能在使用中得到发展,让用户在使用中挖掘出更多的用于组织决策的知识。
用户集成一般要按信息系统设计时的要求,进行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调整,改变业务流程,制订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用户集成应该在系统安装之前就有所准备,提前做好组织结构的调整、业务流程的改变和规章制度的制订等。让组织习惯在新的要求下工作,避免系统改变和组织改变的双重压力同时施加给组织。
衡量系统集成效果涉及系统用户、环境等问题,如系统对企业管理观念的改变,系统对企业运营过程的改变,系统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