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工常用符号和计量单位
第一节 电工常用名词术语
导体——具有良好的传导电流能力的物体称为导体。通常导体分为两类:如金属及大地、人体等,称为第一类导体;如酸、碱、盐的水溶液及熔融的电解质等,称为第二类导体。
绝缘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随着杂质含量及外界条件(光照、温度或压强等)的改变,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会发生显著变化。
电路——用导体把电源、用电元器件或设备连接起来,构成的电流通路称为电路。
电流——电荷在电场作用下作有规则的定向运动,称为电流。它可以是正电荷、负电荷或正、负电荷同时做有规则的移动而形成的。
电流密度——通过垂直于电荷流动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电流大小。
电压——在静电场中,将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这两点间的电压,又称这两点间的电势差或电位差。
电压降——又称电位降。是指沿有电流通过的导体或在有电流通过的电路中电位的减小。
电动势——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通过电源内部移动到电源正极时所做的功。或者说,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在外电路断开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势差。
感应电动势——分为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是指组成回路的导体(整体或局部)在恒定磁场中运动时使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动势;感生电动势是指固定回路中磁场发生变化使回路磁通量改变而产生的电动势。
电阻——通常解释为物质阻碍电流通过的能力。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比值称为电阻。
电阻率——表征物质导电的特性参数。电阻率越小,导电本领越强。导体的电阻率会受一些物理因素(如热、光、压力等)影响。
电导——表征物质导电特性的物理量,它是电阻的倒数。
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
电容——表征导体或导体系容纳电荷的性能的物理量。
电感——是自感与互感的统称。自感是指通过闭合回路的电流变化引起穿过它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互感是指一个闭合回路中电流变化使穿过邻近另一个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而在该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直流电——电荷流动方向不随时间改变的电流。
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动且在一个周期内平均值为零的电流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
频率——周期的倒数。
瞬时值——交流电在任一时刻的量值称为瞬时值。
有效值——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的方均根值。即将交流电通过一电阻在一个周期内消耗的能量,若与一直流电通过同一电阻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能量相等,则此直流电的量值被定义为该交流电的有效值。
感抗——交流电通过具有电感的电路时,电感阻碍电流流过的作用。
容抗——交流电通过具有电容的电路时,电容阻碍电流流过的作用。
阻抗——交流电通过具有电感、电容和电阻的电路时,电感、电容和电阻共同阻碍电流流过的作用。
相位——交流电是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物理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i=Im sin(ωt+ϕ)
式中,ωt+ϕ称为该交流电在某一瞬时t的相位,而ϕ(t=0)称为初相。因相位常以角度表示,故又可称为相角,ω称为角频率。
相位差——两个频率相同的正弦交流电的初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或相角差。
瞬时功率——指交流电路中任一瞬间的功率。
有功功率——交流电路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功率,也称有功功率。它实质上反映了电路从电源取得的净功率。
无功功率——在具有电感或电容的电路中,反映电路与外电源之间能量反复互换程度的量值称为无功功率。实质上是指只与电源交换而不消耗的那部分能量。
视在功率——在具有电阻和电抗的电路中,电压与电流有效值的乘积称为视在功率。
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相电压——在三相交流系统中,任一根火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
相电流——在三相负载中,每相负载中流过的电流称为相电流。
线电压——在三相交流系统中,任意两根火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
线电流——三相电源线各火线中流过的电流称为线电流。
磁感应强度——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单位正电荷以单位速度向着与磁场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运动时所受到的磁场力,称为这一点的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磁感应强度的通量。
磁通(量)密度——指垂直于磁场的单位截面积上通过的磁通量。它与磁感应强度在数值上是一致的。
磁阻——磁路对磁通量所起的阻碍作用。
剩磁——铁磁物质在外磁场中被磁化,当外磁场消失后,铁磁物质仍保留一定的磁性,称为剩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