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让孩子大声说出自己的忧虑
表达自己的情绪不是软弱的表现。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对,才是真正的勇敢。那么,该如何发现并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呢?通过前面的事例发现,孩子的有些情绪是由具体事件直接导致的,可是有一些情绪是不容易发现的。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在遇到心灵的困惑时,还是会以各种方式向父母发出求救的信号,细心的父母是不应该麻木不仁的。
这里有两个建议:第一,让孩子大声说出自己担心的事情。让孩子把心里想的事情说出来,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倾诉本身也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紧张。有些时候,是孩子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也有些时候,是父母忽略了孩子的表达方式。当孩子说“我害怕”、“妈妈,我发愁……”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一定经历了一番挣扎,并且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的。父母此时应该耐心地鼓励他们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可以说:“嗯,妈妈以前也有过你这种感觉,你能具体说说吗?”或者:“我很愿意分享你的烦恼。”这个时候父母的忌语是:“有什么可怕的?”“别人都不怕,你怕什么?”“小孩子也知道什么叫发愁?”
第二,告诉孩子乐观也是一种勇敢。“勇敢”是经久不衰的励志教育。但是,简单的一句“勇敢”会粗暴地压制孩子的内心需求。有时候,这两个字仿佛千斤巨石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他们为了变成一个勇敢的孩子,将恐惧、焦虑慢慢积攒在自己的心里,无处排解,最终造成不良后果。应该让孩子们明白,表达自己的情绪不是软弱的表现。相反,企图通过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解决问题也绝对不是勇敢。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对,能够全家人齐心协力地解决,才是真正的勇敢。
有的时候,父母可能有意无意地说一些带有恐吓色彩的话,诸如“不听话我们就不要你了”、“我砸锅卖铁供你读书”等等。其实父母只是吓唬孩子,并不会真的这样做,但孩子却会有因为父母说的一句话而害怕好久的经历。曾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幼时被丢弃在热闹的街上,虽然只是大人吓唬小孩子常用的把戏,却时常令我一次次陷入无比绝望的境地。越是喧嚣的街市越是让我感到近于窒息般的恐惧,越是阳光明媚越会觉得就快黑暗下来,那么多陌生人的脸在顷刻间层层叠叠压下来,头顶上的天空始终让自己觉得仿佛深陷于枯井中……”孩子们自己可能无法用语言描述出这样的感觉,但我相信,很多孩子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情绪体验。
儿童期的特点是感受性强、分析性差。举个例子,同样60℃的热水,大人可能觉得正合适,可是孩子幼嫩的肌肤却已经觉得太烫了。再比如打针这件事,对于成年人,也多少有点恐惧和疼痛感,但是成年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痛苦,知道针刺的疼痛感属于哪一种程度,同时考虑到它治病的功效,一般都能够忍受。可是对于儿童,打针是一件非常恐惧的事情,是他们有生以来经历的最大的痛苦,再加之,有时父母总是以“再不好好吃药就去打针”这样的话语吓唬孩子,使打针带上了惩罚色彩。对于有些儿童,打针无异于施以酷刑。所以,成年人觉得并不构成伤害的话语,在孩子听来却像是严厉的责罚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父母会在儿童面前诉说自己的压力,特别是对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父母可能觉得他们很小,不懂事,即使听了也不明白,更不会放在心上。这种把孩子当成透明人的做法其实是不合适的。我们不能忘记孩子也是有思想的,有些孩子不但能听懂,而且会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但是他们却不能完全理解,很容易形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儿童更容易专注地去感受某件事情,并且他们的感受比成年人更加强烈,但是他们无法完全理解听到的事情在成人世界中意味着什么,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思考。比如,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说“我们家没钱了。”对于一个掌管家中财物的成年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手上可以支配的现金不多了,但可能还有存款、有投资,并且知道自己有固定的月收入,因此不会过分担心。但是,对于一个不能客观分析家中状况,又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孩子来说,听到家里没钱了,反映出来的恐慌就是马上要过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生活了,他怎么能不恐惧、不焦虑呢?当父母以为孩子们正专注于玩玩具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很有可能在竖着小耳朵听大人们的谈话呢。因此,不仅不能直接以孩子为倾诉对象,就连大人们之间的谈话,也不要把孩子当成大人列席旁听。如果这样的谈话已经发生了,可以告诉孩子“放心,妈妈会处理好的”,或者“其实情况并不那么糟,爸爸刚才只是想发泄一下情绪”等等,不要让孩子有过大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