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金融常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货币——金融市场的灵魂(3)

1.Q 币的价值尺度并不是自身所拥有的,而是因为它绑定了人民币才体现出来的,假如Q 币的官方价格经常变动,那价值尺度的作用根本无从体现;其他的虚拟货币如U 币由于没有明确绑定人民币,所以它们的价值尺度作用也不明显。

2.货币的本质首先是流通的,其次才是一般等价物,而Q 币等虚拟货币只是作为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已。

3.尽管Q 币在现实中被很多玩家当作买卖对象,也有人用Q 币购买虚拟物品,但Q 币设计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腾讯公司自身的支付方式。如果Q 币要进入现实世界中流通,唯一途径首先兑换成人民币。这就说明Q 币的支付手段有一定的限制。

4.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但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很少人愿意在自己的账户上储藏大量Q 币。所以,Q 币的储藏手段并不强。

5.说Q 币是世界货币,比较勉强,但在虚拟世界中,网络是无国界的,将Q 币称为虚拟世界或者是网络世界的货币比较贴切。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说Q 币是货币还言之过早,先不说Q 币无法成为统一的“网络硬通货币”,即使Q 币成了统一的虚拟货币,它本身也无法脱离网络。

但是,虚拟货币的出现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使然,是不能取消的,所以关键还是要加强对虚拟货币的管理和监督。国家税务总局在批复北京市地税局《关于个人通过网络销售虚拟货币取得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请示》时表示,虚拟货币转让所得收入需缴纳个税,能提供收入证明,按利润的20%缴纳,否则,按交易全额的3%征税。这一规定似乎又证明Q 币是一种商品而非货币。

总而言之,Q 币究竟是商品还是货币,现在还没有明确规定,相信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仍然是一个值得人们去讨论的话题。但虚拟货币交易市场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得要缴纳税款是必须的。

货币需求——到底该发行多少货币才合适

假设你是一位正处于热恋中的小伙子,你很爱你的女朋友。有一天,你们一起逛商场时,你那位漂亮的女朋友看上了一套衣服。这套衣服实在是价格不菲,要花3000元!但为了取悦她,你还是决定为她买下这套衣服。可不巧的是,你已经把钱都买了债券和股票。这时,你就遇到了流动性短缺问题。为了不让你的女朋友失望,你有两种办法:第一,卖出部分债券或股票;第二,向亲朋好友借钱。在第一种情况下,卖出债券或股票要缴纳一定的佣金和印花税,如果你应了那句“情场得意,赌场失意”的话,卖出时的价格比买进时还要低,那么你就要遭受资本损失。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借给你钱的那位朋友不够义气,乘机宰你一把,要求3%的利息,你又要发生一笔利息支出了。虽然你的目的达到了,女朋友也很高兴,可是你心里难免会为遭受的非流动性成本而闷闷不乐。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次教训后,你学聪明了。在与女朋友一起逛商场时,为了应付突发的货币支出,你决定随身带上10000元现金,足够她买一两套高档服装。但是这10000元在你的钱包里闲置了三个月后,你的女朋友才再次产生购买高档服装的欲望。如果存银行的年利率为3%,在这三个月里你损失了75元利息,你又遭遇了机会成本。钱虽然不多,但这也足够你们来回坐出租车的钱了。

看来身上装的现金太少和太多都不好。现金少了,有非流动性成本。现金多了,则有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保留多少现金在身边真是一项需要好好琢磨的问题。

这就涉及到一个金融概念——货币需求。这里需要解释上述文中的两个词语——非流动性成本和机会成本。

非流动性资产是指无法出售或转换为现金的资产。非流动性成本就是指想要转化非流动性资产所需要付出的费用。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的另一样东西。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不单纯表现为心理上的欲望,而是一种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这是一种客观需求。

人们之所以对货币有需求,缘于货币是最具方便性、灵活性、流动性的资产,持有货币能满足人们对商品的需求。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制度、金融发展水平、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也会有所差别。现阶段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1.收入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以及经济货币程度的提高,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领域不断扩大,使得中国的货币需求不断增加。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都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其支出也都要以货币支付。可以这样理解,收入的提高,使得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就会相应扩大,因此就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2.利率

利率的高低决定人们持有货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此时人们会减少货币的持有量,而选择购买生息资产以期获得高额利息收益;相反,利率越低,持币成本越小,人们的货币持有量就会增加,而选择减少购买生息资产。

可见,利率的变动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例如,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8.5%,而当时一年的定期储蓄利率仅为7.2%,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导致了人们大量挤提存款,抢购商品,货币需求急剧上升。当政府很快采取物价指数保值的储蓄办法之后,实际利率上升,挤兑抢购的状况很快得到扭转,储蓄余额又开始上升,货币需求回落。

3.价格

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

现实生活中,由商品价值或供求关系引起的正常价格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而由通货膨胀造成的非正常价格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则极不稳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几次通货膨胀期间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提款抢购、持币待购的行为,造成了这些时期货币需求超常增长。可见,价格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大。

4.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转手次数。一定时期的货币总需求就是货币的总流量,而货币总流量是货币平均存量与速度的乘积。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反之,货币速度的减慢则必然增加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5.其他因素

如民族特性、生活习惯、体制变化,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等,都会影响货币需求。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就被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等。

(1)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有一定的货币量,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购买基本生活用品所保留的现金。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水平共同决定的。

在这里还要注意,我们通常所说的还有一个安全需求,安全需求不是独立的,一般会被简化归入“交易需求”。安全需求是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进行不可预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动性。因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经济状况不确定,不能准确预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实际范围就越大,即可预见的交易数额就越大。另一方面,必须得更新购买和维修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货币的“安全需求”。

(2)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为了应付意外事件而形成的货币需求。例如,你想买一套家具,恰好发现你想要的商品正在减价50%出售。假如此时你存有预防性货币,你肯定不会错失良机的。

(3)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对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简单来说,投机性货币需求就是为自己投资所预留的资金。

日常生活中,我们首先要留足交易性货币和预防性货币,然后再拿剩下的钱去投资,否则,如果你把财富全盘投向股票,遇上不好的年景,你的基本生活就会受到威胁了。

货币幻觉——只缘不识货币真面目

中国有句俗语叫“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是中国老百姓朴素的“理财”观念。生活中,对于钱财“算计算计”无伤大雅,但如果“过于算计”,就非但不能把钱打理清楚,反而适得其反。

李大妈是个过于算计却越算越亏的人。有一天,她要买牛肉回家待客,就跑到离家最近的东区菜场,一问一斤18元,她怕自己买贵了,觉得肯定有便宜的。于是,她就打电话给西区的菜友,让她们帮忙打听那边的牛肉价。结果,西区菜场的牛肉要价一斤17.9元。

李大妈毫不犹豫,直接就坐公车奔到西区菜场,买了40多块钱的牛肉,她很为自己的精明得意,还庆幸没有在东区菜场里买。但是,旁边的菜友却说:“你为了省这点钱,但是你花的电话费、车费又是多少?”听到这句话,李大妈觉得没有了底气。

聪明反被聪明误,在生活中这种过于算计却适得其反的例子数不胜数,尤其是在个人理财领域。金融学上将人们这种“过于算计”反为算计所误的理财盲区归纳为“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却发现吃亏的是自己。

货币幻觉通常出现在通货膨胀时期,在通货膨胀发生时,个人无法了解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的程度,只能凭借自己接触的本地区的少数商品的价格来判断。这样,个人的物价信息就是不完全的,个人只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货币收入上。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J·席勒就曾经说过,正是货币幻觉导致的错误逻辑催生了房地产泡沫,“人们大都只记得几年前买房时的房价,却常常忘记了其他商品的价格,错误地认为房价比其他物价涨幅更大,从而夸大房地产的投资潜力。”

比如在房市上,A 和B 分别花了4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然后再转手卖掉。在A 卖房子的时候,碰上了25%的贬值率——商品和服务平均降价25%,所以,A 的房子只卖了30.8万元,比买价低23%。而B 卖房子时,物价刚好上涨了25%,结果房子卖了59.2万元,比买房价高23%。很多人都认为B 比A 赚得多,其实不然,A 才是赚得最多的那个,把通货膨胀的因素算在一起,A 所得的钱的购买力实际上增加了20%。

其实,我们的每笔收入都可以用纯粹的货币额来表示,也可以用当前通货膨胀率把它折算成实际价值,这将得到一个实际收入,它更准确地指示出收入的实际购买力。而患有货币幻觉毛病的人常常只注意到货币数量上的变化,却不会注意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变化。

不只是个人,在股市上也存在类似“货币幻觉”的现象,经济学上通常把它称之为“绝对价格”货币幻觉。当一个股票或者投资品种绝对价格较低的时候,投资者总会认为其是便宜的,按照逻辑,既然便宜,那么这个“便宜货”就有了上涨的理论基础。既然便宜,绝对价格低的东西自然广受投资者欢迎。

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股票的估值对一般股民太过复杂,把绝对价格高低作为估值贵贱的替代是想当然的选择。市场的种种缺陷又让这种错误不仅不被纠正反而强化。但是这里想强调的是,股票或权证的价值与其绝对价格高低并没有多少关系。

还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人民币升值也会给普通百姓带来货币幻觉。因为根据金融常识,人民币的升值,名义上可能意味着你的钱包里的钱更值钱了,但这种简单计算的前提之一是你的消费和投资必须纳入“国际循环”,产生不同币种的交换行为,否则你很难直接感受到这种“财富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打算与外币进行兑换和交易,你的钱包并不会因为汇率的升高而鼓起来。因此,尽管理论上、名义上中国人比以前有钱了,但你却只能购买同样价值的国内商品,这就是“货币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