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们之间算什么?
阳光从云层中慢慢爬出,照耀在琴闻那个带笑的嘴角:其实,没有硝烟的地方,是那样的美好。
不出容若所料,不过短短三日,就等到琴闻送来的琉璃国皇帝的议和信。
这一场已经持续了两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容若看着京城的方向,脸上的神色微微有些激动欣喜:夙延,我要回来了,我终于又可以见到你了。
“来人,快马加鞭回去禀报,大战告捷,我军即刻班师回朝。”
“是。”
很快,天延国的士兵们都踏上了回家的道路,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终于可以见到跨别两年的亲人和爱人了。
这次同行的还有琴闻和琉璃国的进贡队伍。
伴随着欢乐的歌声,他们一步一步的离家乡越来越近了。
夙延,我回来了。容若的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
“容若将军凯旋而归了!”刚进城门,便能听见百姓们欢喜和奔走相告的声音。
“看起来,你这个将军深受百姓爱戴啊!”和容若并排走的琴闻不由的打趣道。
“个人魅力太强,没有办法。”容若无辜的耸耸肩,一脸苦恼的样子:“其实,对此,在下也觉得十分的苦恼。”
“容若,真是越了解你,就越觉得你这个人真是自恋又自大。”琴闻嫌弃的看了容若一眼。
“谢谢,阁下的夸奖,在下和继续保持这个优良美德,一辈子不动摇。”容若不在意,反而更起劲的样子。
“……”自认为自己说不过容若的琴闻,很上道的选择了闭嘴。
容若也不在意,她现在一想到一会可以见到夙延,她的心里就满满的甜蜜。
队伍行至宫门口,容若下马对后面的士兵们说:“今日,大家都先回去休息吧!明晚本将军在一品居设宴,到时候大家一醉方休。”
“谢谢将军。”士兵们高兴的回答道,之后才慢慢散去。
此刻宫门口剩下的便是,容若、乌程、柯振虎、琴闻和他送礼求和的队伍。
“将军,皇上命奴才来接将军和琉璃国的议和使节进殿。”已经候在宫门口等候的李公公恭敬的对容若说道。
“走吧。”容若率先走在前头,可是映入眼帘的竟然是满目的大红布绸,心里不由十分狐疑。
“李公公,这些红布是什么情况?”容若疑惑的问走在自己斜后方的李公公:“难道是为了庆祝本将军凯旋而归?”
“这个……”李公公小心翼翼的看着容若,说话也吞吞吐吐的。
“说。”不知道为什么,容若心里隐隐有股不安的感觉,直觉告诉她,在她不在的日子里一定发生了什么。
“这个,是皇上昨日大婚挂上的。”李公公被容若那坚硬的话,吓得立刻吐口而出。
“你说,皇上大婚?还是在昨日?”容若一下子便停下脚步,回头死死的瞪着李公公,脸上原本和煦的笑容瞬间凝结成冰霜。
“是,是的。”李公公立马感受到无形巨大的压力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我的圣上啊,您大婚怎么能不通知一下您一起长大的儿时玩伴,亲如兄弟的容若将军,看他现在那冷若冰霜的脸,就知道他有多生气了吧!可怜我一个奴才还有受这份罪。
夙延大婚了!虽然她知道他迟早会有自己的皇后,但是这一切都来的这么突然,来的让她始料未及。
“容若,你没事吧!”连琴闻都能感觉到容若在听闻贵国皇帝大婚后,情绪的骤然变化。
“没事。”没有温度的两个字,容若无神的看了一眼红布,闭上眼,再睁开已是满目清冷:“走吧,不要让皇上久等了。”
从宫门口到金銮殿,大家都保持缄默,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毕竟谁都看得出,容若现在的心情是有多么的不好。
金銮殿上——
步入金銮殿,容若目光如炬的望着那高高的,那遥不可及的龙椅,可是它的主人却不在上面。
“容若将军还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容若将军又为天延国立下了显赫的功劳啊!”
“容若将军,真是国之栋梁啊!”
听着大臣们奉承的言语,容若只是淡淡的应了句:“各位大人过奖了,容若不过是做了一个臣子分内之事罢了。”
“将军谦虚了。”
“丞相大人,这皇上呢?”容若终究还是问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皇上昨个儿大婚,洞房花烛大喜,今日自然是起晚了,希望大人不要介意,稍等片刻。”丞相很态度谦和的回答了容若的问题,顺便希望使节不要怪罪他们的怠慢之过。
“丞相大人,您多虑了。”琴闻一副谦谦君子风范:“贵国皇帝新婚,我们等着也是应该的。”
“使节大人,这么想就好。”丞相先是满意的点点头,接着就立刻让李公公去催皇上上朝,毕竟,怎么说人家来求和,被误以为是摆架子终归是不大好。
容若不着痕迹的退到旁边去,丞相说:皇上昨个儿大婚,洞房花烛大喜,今日自然是起晚了。
她征战在外,浴血奋战,他却笙歌未央,大红步撵迎娶着他的皇后。她到底在他眼里算什么?平定战乱的工具吗?连大婚都是在她不在的时候举行的,南宫夙延,撇开其他,我们不是同甘共苦的兄弟吗?还是说,一直以来都是她一厢情愿?
一声尖锐的喊声唤回了容若的思绪。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容若立刻站到武将大臣列的最前头,下跪。
“众爱卿平身。”那个深厚带着磁性且熟悉的声音响起。
“谢圣上。”
容若起身,却始终低着头,原本想要见到夙延的强烈欲望此刻已经被另一个想法压下去了。她害怕,她不敢,她怕,抬头便看到夙延春风满面的脸,为拥有另一个女人而幸福的笑容。她真的怕。
“末将琴闻参见天延国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琴闻站在中间向南宫夙延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