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老妈向老爸喜读儿子之作

我们戴伊家族讨论过我写的老爸老妈回忆录,亲朋好友都参与过讨论。他们提出了一些异议,表示某些地方我描述得不太准确。我已经尽力了,但是记忆这种东西通常都会有偏差,我也是个正常人,没办法。

然而,家中成员虽对这些零散片段反复推敲,他们的记忆却也不尽相同,有时甚至相差甚远。比方说,我记得老妈的音乐会在下午晚些时候举办,可茱莉亚表姐坚称是在晚上。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肯定我没错,因为我们以前会互通长信,写写家里发生的事情,这些信里都记下了我所描述场景的当时状况。还有一些场景在多年之后流传下来,成了家族轶事。由于大部分场景我都没有缺席,所以它们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此外,像老爸老妈这样的人,关于他们的回忆,简直没法不生动鲜明。

家人们还提出意见,说我下笔不够含蓄谨慎,显得有些不得体。我心里的想法是,反正这两人本身就是彻头彻尾做自己,完全自然流露、毫不做作,那么讲他们的故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原本的样子刻画出来。

第一篇关于他们的文章写于一个夜晚。那一年我偶尔为《纽约晚邮报》的文学副刊写写专栏,那天正好还需要一段,就写了他们的故事。

一年夏天去探望老爸老妈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新养了一条小狗。小狗在他们身边的日子还算幸福有趣,但多少又有点晕头转向。我的日记里就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老爸很喜欢狗,也喜欢训狗。他的训狗方式是对小狗说:“小杰真乖!”,或者叫其他的名字。小狗对他摇摇尾巴。老爸接着说:“来,小杰,过来。”小狗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老爸是个急性子,没什么耐心,就扯开了嗓门:“诶!你!过来这儿!”

小狗吓了一跳,想要跑开。

老爸向它走过去,又喊了一遍:“过来这儿!”语气显得很烦躁,声音也变得更严厉了。

“你就别折腾小杰啦,”老妈说,“它哪里知道你要它做什么。”

“切!它当然知道了!”老爸义正言辞地说,“它清楚得很!快点过来!”他一把将小狗从沙发底下拽了出来。

“坐直了!”老爸指挥道。小狗吓得四肢发软。老爸冲它晃着手指:“坐起来!来!快点!”

“哎呦,别了吧,”老妈实在看不下去了,“你怎么能指望这个可怜的小东西坐起来呢,它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啊!”

“你别管我,行吗!”老爸吼了起来,“你快点!坐起来!”

老妈走到门边说:“我没法待下去了,这只狗都吓得要死了,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吓死?”老爸暴跳如雷,“说什么鬼话!我很了解狗的!它们都喜欢我!”

小狗看到门开了,忽然像一支箭一样往外冲。

老爸猛扑过去,却抓了个空。“该死的!”他简直气翻了天,“看你做的好事!你把我的计划全毁了!”

“你不能……”老妈刚开口道。

“我能!!!”老爸怒吼,“但如果有人捣乱,我就什么也做不了!狗跑哪儿了?小杰!过来,小杰!你给我过来!”

我把日记本上的这一段搬到专栏上,塞进去充数。报纸出版后,我拿给老妈看。

“我记得那一天,”她说,“他就是这样对狗的。”她兴冲冲地拿着剪报去书房找老爸。“喏,克莱尔”,她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洋洋得意地说,“你读读看”。

老爸开始慢条斯理、有条不紊地读起来,他一贯如此,一字一句都要细嚼慢咽。读完后,他抬头看着老妈,脸上流露出满足而同情的笑容。“我希望你以后能管管自己”,他轻声笑着,“看到你怎么妨碍我训狗了吧。”

这件事鼓励我放开手去写一些家中的小事,一些我认为埋没了就可惜的有趣场景。后来这些故事都刊登在了《哈泼斯》[1]杂志上。每篇文章刊登后,都会成为爸妈相互争论的话题。不知何故,也许是因为没有意识到,他们似乎很少关心甚至从不介意家事被公之于众。他们只介意我的描述是否毫无偏差,介意对方会不会因此而脸红羞愧。但是,他们谁也没脸红过。甚至还有一两次,因为刊登的文章,他们又为之前的事情生起气来,吵得不可开交。历史又一次重演。

老爸老妈的朋友也读过这些故事,其中一些还来过我们家做客。老爸老妈狂风暴雨式的唇枪舌战常常让他们震惊不已,但这在我们家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不过他们告诉我,我写的这些小片段让他们对老爸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些陌生读者写信给我说,他们身边的某个家庭成员很像老爸。看完文章后,他们都想跟老爸交朋友。

爸妈过世后几年,我又开始写一些旧时的场景。

里面的人物也许是我爸妈,也许不是。我只想说,在我眼里,他们就是老爸老妈。

注释:

[1]《哈泼斯》(Harper's Magazine):创办于1850年,是一本带有美国进步人士及左派立场的月刊,涵盖了文学、政治、文化、艺术诸多方面。(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