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本书作者大多曾供职于IBM中国研究院虚拟化与云计算研究部。自2006年成立以来,该部门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用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来简化服务部署、提高运行维护效率、降低管理复杂性、提升资源利用率,从而打造节能环保的数据中心。我们开创了应用虚拟器件技术及云平台技术来管理信息服务和数据中心的完整方法,其中部分成果已经成为IBM和产业界的标准。我们研发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管理工具,用于虚拟器件的制作、激活、部署、动态资源调度、运行时管理等。利用这些方法和工具,我们将凝聚了IBM多年经验的软件产品和最佳实践解决方案封装成基于虚拟器件的云平台解决方案,并通过快捷部署激活工具简化应用上线的过程,为用户提供更稳定、更可靠的服务,为管理人员提供更简捷、更智慧的管理模式。
作为长期工作在产业前沿的研究团队,让更多的技术人员深刻理解虚拟化以及云计算技术是我们肩负的一份责任。我们到国内各大高校做了多场虚拟化和云计算的主题演讲,也发表了一些中文论文,并有部分英文论文被译成中文,但这些零散的资料很难系统地论述相关知识。于是,我们在2009年10月写作完成了小组的第一本专著《虚拟化与云计算》,让广大同行和读者了解本领域最新的技术成果,共同感受信息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该书获得了51CTO 2009年最受读者喜爱的IT原创图书奖,我们也获得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优秀作者奖。2010年,我们在台湾地区出版了《虚拟化与云计算》的繁体修订版《雲端策略》,之后又创作完成小组的第二本专著《云计算实践之道——战略蓝图与技术架构》,书中我们加深阐述了对于云计算本质及优势的理解,增加了云计算的行业实践以及云计算的实施两大部分内容,从而解答读者对于云计算的收益、实施场景、实施方法以及实施要点等问题。
自这三本书出版以来,业界对云计算的认识和实践已经出现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用户已经很少再询问诸如:“云计算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我们能从云计算当中得到什么样的好处?”之类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用户更加希望了解云计算的各种技术细节,从而帮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自身IT设施和应用,在迁移到云平台的过程中做出更加有效的决策。另外一方面,最近一两年云计算技术领域出现了大量创新性技术和应用,进一步深化了云计算的内涵,同时与传统计算技术结合在一起,在商业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两方面的变化是我们写这本《云计算宝典——技术与实践》的主要驱动力。本书应大量读者的要求,用更多的篇幅来展示云计算技术层面的内容,期望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相关技术组织起来,向读者展示一个统一的云计算视图,并阐释其中各种技术、应用和服务背后的本质推动力。
在这两年中,又有几位新同事加入了IBM中国研究院虚拟化与云计算研究团队,使我们的研究范围同云计算的发展一起壮大。我们研发了新的大规模、高可靠的云平台技术及原型系统,参与了全球技术团队的虚拟化与云计算产品策划、立项、开发,与销售部门、服务部门配合参与了多个云计算客户项目,并在几所高校设立了云计算的合作科研课题。我们分别获得了IBM全球研究贡献奖和IBM全球研究杰出贡献奖。在这些工作中,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并整理思路,最终形成了现在您所看到的这本书。本书与之前出版的三本书之间的内容关系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新书是在前三本书基础上的全面修订和集中整合。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力求用严谨而又通俗的语言来阐述云计算中涉及的各种技术上和商业上的概念、定义和方法。希望读者能够从本书中获得对于云计算的清晰、实用、有指导性的认识。此外,我们力求反映业界当前对云计算的最新认识和实践。当然,由于篇幅、时间以及作者水平所限,本书中我们只对(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进行了阐述,文笔也略显笨拙,如有遗漏和纰误,请各位读者不吝指教。
我们的联系方式如下:
陈滢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deepb1ue
王庆波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wangqbo
金涬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jinxing9
何乐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helebest
赵阳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zhaohuli
邹志乐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zhilezou
吴玉会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ssse7en
杨林 电子邮箱 cameling_yang@hotmail.com
田瑞雄 电子邮箱 tianruix@gmail.com
谢苏苏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drxiesusu
操保华 电子邮箱 caobaohua@gmail.com
王仕 电子邮箱 thyme_se@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