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经济学的研究工具
1.4.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排除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例如,“此次税制改革使低收入阶层减少10%的税收支出”就是一个实证命题。这个命题没有涉及对税制改革的价值判断。用实证方法分析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被称为实证经济学。实证分析常常借助于经验数据和数量模型作出预测,然后用事实来验证预测。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指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处理问题的标准并研究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回答“应该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价值判断是指社会伦理范畴的好与坏,判断标准是对社会整体的福利增加是否有促进作用。例如,“应该通过税制改革减轻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就是一个规范命题。这个命题隐含了对税制改革方向的价值判断。用规范方法分析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被称为规范经济学。
在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时,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研究工具往往都被使用。但二者的作用不同。实证分析要通过客观事实,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规范分析要说明事物本身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判断。实证分析是规范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规范分析是实证分析的延伸。
例如:对命题“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合理”的解析就包含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首先,对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其成因及内在的规律。此处使用了实证分析手段。然后,又需要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作出判断,进行规范分析。
1.4.2 均衡分析
均衡原来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学中的均衡是指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的作用而形成的静止状态。均衡被引入经济学后,是指各种有关变量在相互作用下,经济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对这种经济变量均衡的形成和波动条件的分析。
现实经济活动中,经济变量经常处于不断变化调整过程中,旧的均衡不断被打破。向新的均衡过渡中的非均衡状态是一种常态。例如,市场上某一物品的价格保持不变,是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达到均衡的结果。当供给或需求发生了变化,市场就会呈非均衡状态,价格就会发生变动,过渡到新的供求均衡。
例如,当某市场中大米价格为3元/千克时,市场上对大米的需求量是4 000 千克,厂商愿意提供的大米的数量也是4 000千克。此时,该市场上大米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假设市场中大米的需求量增加到5 000千克,供给量不变。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大米的供求处于非均衡状态,大米的价格必然上涨。
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两种。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所研究的市场与其他市场之间不存在相互影响。一般均衡分析是对整个经济体系均衡状态的分析,是研究所有的市场、所有商品的供求达到均衡的条件及均衡的变化。
1.4.3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抽象掉时间因素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只分析某一时点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及其形成条件。例如,当考察某种商品的均衡情况时,假设供给和需求不变,分析其供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和产量。
比较静态分析是指对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分析。它并不考虑怎样从原有的均衡状态过渡到新的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例如,人们对某种产品的偏好增加,导致需求增加。如果假定供给不变,则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都会增加。比较静态分析主要说明当原有条件发生变动后,均衡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新旧两种均衡状态对比,而不涉及实现从旧均衡过渡到新均衡所经过的过程。
动态分析是指在经济研究中纳入时间因素和运动过程因素,分析从一个均衡状态进入另一个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例如,人们对某种商品的偏好增加导致需求增加,旧的供求均衡被打破,过渡到新的供求均衡。动态分析要考察从旧均衡到新均衡的发展变化过程。
1.4.4 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研究当自变量发生变化时,因变量如何随之变化。边际量就是一单位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边际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借助于边际分析法,西方经济学中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边际概念和边际法则。这些边际概念和边际法则为解释西方经济学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西方经济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西方经济学家普遍非常重视“边际分析法”,把边际分析法的发现和应用看成是一场“边际革命 ”。
一个饥饿的人来到了包子铺,买了一个包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觉得,从来没有食物有这样好吃。他立刻又去买了五个同样的包子,一个又一个地吃起来。奇怪的是,包子的味道一个不如一个。吃到第五个的时候,他觉得肚子还饿,于是又开始吃第六个包子。可是,刚吃了一半,他就觉得肚子饱了。他非常后悔,“如果早知道吃这半个包子就饱了,我何必花钱买那五个包子呢?”
✧ 思考:为什么在我们生活中,第一件物品带给我们的满足大于第二件同样的物品?
1.4.5 模型分析
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经常采用模型分析的方法。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与经济现象相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模型可用文字、图像或数学公式来进行表述。一般情况下,使用数学公式表述经济模型比较简练。
经济学中理论模型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 定义
建立经济模型,首先要对模型中所研究的经济变量的含义作出规定。例如,在均衡价格模型中首先要界定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含义。
2. 假设
假设是提出经济模型的前提条件。在对经济现象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经济变量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经济模型不可能对这些因素逐个进行分析,所以有必要提出假设,限定研究的范围。例如,在均衡价格模型中,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只有供给和需求发生变化。
3. 假说
假说是在一定假设下借助定义去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它是建立经济模型的关键步骤。例如,在均衡价格模型中,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这就是该模型的假说。
4. 预测
预测是在定义、假设和假说的基础上对经济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期。例如,在均衡价格模型中,假设其他的条件都不变,商品的需求增加,商品的价格将上升。
经济思想借助于模型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表达。在建立经济模型过程中,经济学家通常需要借助假设来排除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经济学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大沙漠中,烈日当头。由于没有工具,几个又渴又饿的学者面对一堆罐头食品和饮料一筹莫展。于是他们讨论如何打开罐头。物理学家说:假如我有一把聚光镜,我可以利用阳光把罐头打开。化学家说:假如我有几种化学药剂,我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把罐头打开。经济学家则说:假如我有一把开罐刀⋯⋯
这个故事说明了假设在形成经济理论中的作用。其实,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都是从假设开始的。正如故事中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所说的,假如我有一把聚光镜,假如我有几种化学药剂。假设是一种使现实简单化的方法。通过假设,研究者可以在相对纯粹的条件下研究主要因素的作用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对被研究对象有所认识。
1.4.6 经济人假设
这个假设也被称为“理性人”假设条件。“经济人”被看作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都会采取所谓理性的行为,即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在成本和要素价格既定的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现实。它也是经济学理论分析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案例评析1-2
保罗·盖蒂发财的秘密
曾经是美国首富的保罗·盖蒂年轻时很穷,仅有一块收成很差的旱田。为解决灌溉问题,他在地里打水井,结果冒出了石油。于是他把水井改为油井,农田改为油田,从银行贷了款,添了设备,雇了工人,搞起了石油开采。后来他在现场巡视时发现,那些油田监管人员都没有尽力,而是松松垮垮、漫不经心。于是他向一位经济学家请教,经济学家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因为那是你的油田而不是他们的。”盖蒂顿时明白了,他把各位工头召集起来宣布:“从今天起,油田交给你们负责经营,收益的25%由各位全权支配。”从此,工头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再没有了偷懒和浪费现象,油田欣欣向荣,财源滚滚而来,盖蒂也成了石油大王。
如果你以为保罗·盖蒂能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是因为他家地里挖出了石油,那你就错了。他挖出了比石油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员工的生产热情,而员工的热情是靠向他们让利激发出来的。可见,个人利益才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就必须从这里开始。
资料来源:崔卫国,刘学虎. 小故事大经济.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
经济问题分析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解决“大炮与黄油”问题的办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是由政府与市场共同决定军用品与民用品的生产,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在特定时期,这个问题主要由政府决定。
最为著名也是最极端的办法是希特勒的“宁要大炮,不要黄油”,这是通过将德国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来实现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作为“民主的兵工厂”,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武器,把相当多的资源用于生产军事装备。军用品增加,民用品就不得不减少。在此背景下,美国“二战”时对许多物品都实行了管制。“二战”后,为与美国争霸,前苏联把本国的资源大量用于军事装备的生产等,从而不得不减少民用工业品的生产,造成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长期处于物品短缺之中。
资料来源:张彦宁. 经济学(内部培训资料)
本章小结
(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资源稀缺始终存在。经济学对人类社会的研究起源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由于资源稀缺,人类社会就必须进行选择,将资源配置到各种可能的用途中去。资源配置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既然资源是稀缺的,人类社会就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生产更多的物品,然而,稀缺的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现象却经常出现。资源利用就成为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另一个基本问题。
(2)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伴随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经济学从它产生至今,先后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3)西方经济学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对象和角度的不同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的消费者、企业和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宏观经济学以国家经济运行中的宏观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如国民收入、就业、总产量、经济增长、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等问题,探讨如何实现全社会总体资源的充分利用。
(4)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经济理论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为此,它建立了“经济人”模式。在经济学的研究工具中包括均衡分析、边际分析和模型分析等。
课后练习题
一、概念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均衡分析
二、单选题
1.“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归结起来在于决定如何最佳地使用( )。
A. 无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人类欲望
B. 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人类欲望
C. 无限的资源来满足有限的人类欲望
D. 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有限的人类欲望
3. 以下问题中( )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A. 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B. 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C. 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 某一行业中雇用工人的数量
4.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 怎样生产
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 为谁生产
D. 以上都包括
5. 经济物品是指( )。
A. 有用的物品
B. 需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C. 稀缺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三、简答题
1. 简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2. 简述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3.“自由贸易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大多数本国国民的工资?”这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还是规范经济学问题?
4.“政府应该为本国民众提供廉价住房,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社会理想吗?”这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还是规范经济学问题?
资料链接
名称的由来: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并没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提法。
我们一般把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者,他的主要代表作是《国富论》。从斯密开始的古典经济学既研究经济增长、经济周期,这类我们今天称之为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又研究价格、价值、成本、收入分配,这类我们称之为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换言之,在经济学形成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并没有微观与宏观的区分。
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之后,经济学的研究从生产转向需求,直至20世纪30年代之前,研究的中心是资源配置,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微观经济学,这一时期的经济学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到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版时,今天所说的微观经济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并没有微观经济学这个名称。
在凯恩斯之前,经济学家也研究过经济增长、经济周期这类宏观经济问题,但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在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之后才形成的,不过提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这两个名称的并不是凯恩斯。凯恩斯也没有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称为宏观经济学。
第一次使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个名词的是荷兰统计局一位并不知名的经济学家P·迪·沃尔夫。他在1941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微观经济解释所指的是一个人或家庭⋯⋯的关系。宏观经济解释产生于与个人或家庭组成的大集团(社会阶层,民族等)⋯⋯相应的关系”。沃尔夫的解释已接近于我们今天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理解。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1948年出版的《经济学》中把这两种理论构建在一个经济学体系之内,这成为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初级教科书的标准模式。
资料来源:张彦宁. 经济学(内部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