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研究与创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循环物流的概念研究

1.1.1 引言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概念。概念越深刻、越正确,就能越完全地反映客观现实。

一般而言,人们对事物最初形成的认识是日常生活概念,通常是对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并不具有很高的抽象性。科学思维中运用的概念即科学概念,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而且它总是处于特定的理论系统之中,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不同的学科对于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而在同一学科的不同理论中,对于同一事物也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人们对于特定事物本质的认识,即科学概念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无条件的,而是多方面的、有条件的。概念总是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发展的过程或是原有内容的概念逐步递加和累积,或是新旧概念的更替和变革。

在物流学研究中,概念研究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人类对物流活动的科学认识,物流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正是在一系列物流概念的形成、拓展和演进中实现的。为此,本节以循环物流的概念为例,说明物流概念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过程。

1.1.2 背景介绍

长期以来,人类社会采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造成全球规模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这一问题尤为严重,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构成严峻挑战:一是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重要矿产、能源、水和土地等基本经济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二是资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费,影响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对生态和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因此,遵循循环经济思想,建设“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循环型社会,已经成为目前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要议题。

建设循环型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表明,当前制约循环型社会建设的重大难题是:资源循环过程中流通成本过高,资源再生过程中经济效益难以显现,导致循环经济无法持续。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物流系统不能有效地促进和支撑资源循环及其循环型社会的建设与运行。因此,如何构建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物流系统,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循环物流的概念随之应运而生。

循环物流是中国学者根据循环型社会、循环经济等理念提出的研究领域。汝宜红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率先开展了循环物流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自1993年起,先后论述了物流在实现循环型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讨了循环物流和循环物流系统的概念内涵、层次等理论问题。其他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如李振提出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物资管理,通过加强物资管理,促进实现资源循环;曹凤中提出推行循环经济要大力发展环境信息服务业和物流产业,并提出了面向循环经济的物流产业的发展对策;宋耀华从物流系统关联的角度,分析了循环物流系统的结构,并针对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循环物流系统优化的策略;张敏提出了将物流系统作为连接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桥”,发展循环物流的观点;谌国栋提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中国物流业做出引导和调整,发展循环物流;李兹强等分析了循环物流成本的组成,提出了循环物流成本的控制对策。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尽管中国的循环物流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循环物流的概念尚未统一,对循环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尚不够科学,同绿色物流、逆向物流和闭环供应链等相关概念的区分也不甚明确,因此有必要对循环物流的概念进行科学研究。

1.1.3 分析思路

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及概念间的相互依赖、对立和转化,是永恒运动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近似反映,因而存在着具有客观意义的概念辩证法。对概念进行研究,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中。

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了解。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2.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跨学科研究是近来科学方法讨论的热点之一。跨学科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大多具有跨学科性质。近年来,一大批使用跨学科方法或从事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科学家陆续获得诺贝尔奖,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就其深刻性而言,跨学科研究本身也体现了当代科学探索的一种新类型。

3.比较研究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比较研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以说明它们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差异及其原因的研究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比较研究大约可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

1)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

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做的比较。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单项比较是综合比较的基础。但只有综合比较才能达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因为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对事物的多种属性加以考察,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尤其是将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一起比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就是对在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如同一时期各国物流概念的比较等都属于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即时间上的比较,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在科学研究中,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既要进行纵向比较,也要进行横向比较,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3)按目标的指向,可分为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

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事物的“求同”、“求异”分析比较,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4)按比较的性质,可分为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所以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既要把握事物的质,也要把握事物的量。这里所指的定性比较就是通过事物间的本质属性的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衡量事物的变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各有长处,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追求两者的统一,而不能盲目追求量化。但也不能一点数量观念都没有,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让数字来讲话。

比较研究法一般分3个步骤:①找出同类现象或事物。②按照比较的目的将同类现象或事物编组作表。③根据比较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在应用比较研究法分析物流概念时,需要注意必须满足3个条件:资料的可靠性与解释的客观性;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比较;比较事物的本质。

1.1.4 分析过程

对循环物流的概念进行分析,首先进行学科交叉,将其他学科对“循环”的认识借鉴到循环物流中,其次对既有的各种循环物流的定义进行纵向比较,确定循环物流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同绿色物流、逆向物流和闭环供应链等相关概念进行横向比较,确定循环物流的外延。

1.不同学科对“循环”的认识

“循环”是循环物流概念的核心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概念的特点。因此,在探讨循环物流的概念之前,首先需要对“循环”的含义进行科学界定。

1)循环的语言学含义

汉语中,《辞海》(合订本)对“循环”的释义为“环行旋绕不绝,因谓凡往复相承旋绕不绝者曰循环”。《辞源》的释义为“往复旋绕也”。《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的释义为“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可见,在汉语中,“循环”可以作为名词或动词,表示事物的运动具有“周而复始”的特征或事物处于“周而复始”的运动。

英语中,与循环相近的词汇是“cycle”和“circular”。其中,“cycle”用做名词或动词,表示“按照同一次序重复多次的一系列事件(名词)”(a number of related e-vents that happen again and again in the same order),或“促使事物形成重复运动的状态(动词)”(go through a series of related events again and again or make something do this)。“circular”用做名词或动词,表示“事物具有往复、环绕的运动状态(名词)”(having the form of a circle)或“事物处于往复、环绕的运动过程中”(moving in or forming a circle)。

因此,从语义的角度看,“循环”可以表示两种含义:一种是描述事物具有“周而复始”的运动特征(为名词),另一种是促使事物的运动呈现“周而复始”的形式。

2)循环的哲学含义

循环是事物运动的一种普遍现象,哲学对于“循环”也有相应的解释,并形成了不同的学说。例如形而上学的循环论认为,“循环”现象表明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飞跃,如走马灯式地从一点出发,周而复始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质,否认事物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形上升运动。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循环是指普遍存在的往复流动和周而复始的现象,是自然界中随着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转换而形成的周期性运动过程。它既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曲折性和复归性的表现,又是自然系统发展的普遍形式之一……一般来说,自然界物质的循环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过程。但在忽略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可以近似地看做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体现了物质系统循环运动的前进性特征,可逆过程反映了这种运动的复归性特征。循环运动就是过程的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断表明,“周而复始”只是事物“循环”运动的外在特征,是事物内部由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形上升运动的外在表现。因此,研究“循环”,不仅要研究其“周而复始”的外在特征,还应深入探讨其内部运动的本质规律。

3)循环的物理学含义

物理学,尤其是热力学认为,“循环”是“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过程后又回到初态的全过程”。通过循环过程,系统同外界进行能量交换,或从外界吸收能量,或对外界做功。物理学对“循环”的理解表明,具有“循环”特征的系统应是开放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交换是实现“循环”的动力。

4)循环的经济学含义

经济学中的“循环”,主要指资本循环(或资金循环),即产业资本依次经过3个阶段,相应采取3种职能形式,使其价值得以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分析揭示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的总公式为犌—犠…犘…犠′—犌′。按照总公式,资本循环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本家作为买者出现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货币转化为商品;第二阶段,资本家将购买的商品和劳动力投入到生产环节,生产出新的商品,这种商品的价值大于原来作为生产要素的商品的价值;第三阶段,资本家作为卖者回到市场,将商品转化为货币,资本实现增值,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在第一阶段中,资本家利用手中掌握的货币,一部分购买劳动力,另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在这里,货币表现为资本价值的第一承担者,货币资本表现为预付资本的形式。在第一阶段,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是第二阶段即生产资本阶段的先导和先行阶段。在第二阶段,资本流通被中断,而资本循环仍在继续。资本从商品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通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在第三阶段,“商品,作为已经增值的资本价值的直接由生产过程本身产生的职能存在形式,成为商品资本”,资本家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商品,获取生产资料价值和再生产的劳动力价值及剩余价值,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连续性,这是由机器生产的技术条件所决定的。资本只有不断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阶段,循环才能顺利进行,其中任何一个阶段受阻,循环就会中断。“连续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技术基础决定的,虽然这种连续性并不总是可以无条件地达到的”。

5)循环的生态学含义

生态学中的“循环”,指的是物质循环,即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借助能量的不停流动,一方面不断地从自然界摄取并合成新的物质;另一方面又随时分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即“再生”,重新被植物所吸收,进行着不停顿的物质循环。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表现为“物质资源循环”,即资源的不同形态之间的循环转化过程,如图11所示。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广义的“资源”,则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产品资源、废弃物和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产品资源,是人类为了满足生产或生活活动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与设施,利用物质资源加工后形成的半成品或成品。

●废弃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持有者没有继续保存和利用价值的物质。

●再生资源,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废弃物通过无害加工而重新形成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生资源再次进入社会活动中的资源。

图1-1 物质资源循环过程

(图表来源:汝宜红.资源管理学.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循环是指事物呈现周而复始的运动状态,而且这种状态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事物不断发展的体现。具体到循环物流概念上,则是通过物流活动呈现周而复始的运动状态,实现循环型社会的发展目标,一方面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即实现环境效益增值;另一方面是资本的循环流通,以及实现经济效益增值。

2.“循环物流”概念辨析

目前,循环物流的定义主要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将循环物流定义为“绿色物流”

黄贤金认为,循环物流即“绿色物流”,是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资源循环,环境共生、生态友好型的物流系统。

这种定义的合理之处在于明确指出了循环物流系统的目的。然而,这种定义的侧重点只是物流系统自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具体目标是通过各种手段,促进物流系统自身的资源循环,消除物流系统自身的环境污染,降低物流系统自身的环境影响,如包装物的回收利用、货运汽车尾气排放减量等。这种定义没有体现出物流系统在循环型社会中支撑资源循环的重要作用,如果以这种定义指导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其结果只能局限于物流系统的自身调节与完善,而不能反映出支撑资源循环的“主动性”。

2)将循环物流定义为“闭环供应链”

宋耀华认为,“循环物流系统是指物品及其物流衍生物发生的空间和时间的位置移动的循环系统,是由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相互联系构成的物流系统”;张敏认为,“循环物流(Circular Logistics)是指产品及其废弃物物质实体双向闭环流动的物流形态”;谌国栋认为,“循环物流不仅指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而是作为联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桥梁的物流系统,它既包括正向物流系统,也包括逆向物流系统”;何远成认为,“循环物流在重视正向物流的同时又强调逆向物流,并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形成资源反复利用的闭合通道”;李兹强等认为,“循环物流系统是指物品及其物流衍生物发生的空间和时间的位置移动的循环系统,是由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相互联系并且连接供应链各个环节及环境而构成的物流系统”。

这种定义,其合理之处在于“对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进行有机结合”,使物流系统在形式上具有“闭合循环”的特征。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如前所述,闭环供应链的概念侧重点,是基于“生产者责任制”,强调以生产者为主导,构建形态上闭合循环的物流网络,其首要目标是生产者的回收率最大,而不是资源循环利用率最大。如果以这种定义指导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则会导致用“闭环”代替“循环”,以“回收”代替“资源化”,从而不能真正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率最大,起到支撑资源循环的作用。

其次,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的概念具有模糊性,对于由多类型主体参与的物流系统,难以准确、清晰地说明何为“正向”,何为“逆向”,如果以这种定义指导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会给系统界定带来困难。

3)将循环物流定义为循环经济的子系统

朱煜认为,循环物流系统是循环经济系统的子系统,是为满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物流服务需求,由物流服务需求方、物流服务提供方及其他相关机构形成的一个包含所需物流运营要素的网络。

魏际刚认为,循环经济对物流领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即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符合循环经济要求,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物流转变,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通过对既有循环物流定义的辨析,结合前述对“循环”的理解,则可以提出一个更加科学、准确、实用的循环物流的定义:循环物流是满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物流服务需求,将产品物流与废弃物物流进行有机整合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物流过程。

对于循环物流这个概念,可以进行如下理解。

●循环物流的主体范围是由参与资源循环过程而连接起来的供应链。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循环物流的本质属性,促进资源循环最大化是循环物流的总体目标,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和最终固体废物的处置量。

●“将产品物流与废弃物物流进行有机整合”,改造与重构物流系统,使其呈现周而复始的运动状态,是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根本途径。

●“整合”并非是产品物流与废弃物物流的简单相加,而是将原本互相割裂、独立运行的两个物流过程进行改造与重构,使其合为一体,促进资源循环最大化。

●“整合”也不仅仅是“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的整合,而是依据资源循环的不同需要,存在多种类型的整合方式。

3.循环物流与相关概念比较

在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状况下,国内外学者将降低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处理处置等资源与环境问题纳入了物流系统的研究范畴,形成了绿色物流、逆向物流和闭环供应链等相关理论。

1)与绿色物流的比较

●绿色物流是继“绿色制造”和“绿色设计”等概念之后提出的理念,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纳入了物流概念的范畴,使之成为物流系统的内在目标与根本属性。目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绿色物流定义如下。

●美国逆向物流执行委员会(RLEC)的定义:绿色物流也称“生态型的物流”(Ecological Logistics),是一种对物流过程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认识并使其最小化的过程(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and minimizing the ecological impact of logis-tics)。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目前,对绿色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不断完善绿色物流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阐述实施绿色物流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义,目前已经逐步发展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二是从各物流要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入手,提出以控制物流要素的污染来实现绿色物流,如王涛采用ISO14000系列标准推荐的方法,建立了物流系统的绿色评价框架,定量地分析了4种运输方式的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通过循环物流的概念相比,绿色物流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纳入了物流概念的范畴,这种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绿色物流的研究重点是物流系统自身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对如何整合产品物流与废弃物物流,促进资源循环最大化,则缺乏有针对性的借鉴意义。

2)与逆向物流的比较

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的研究约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研究成果。

(1)理论研究

Stock在1992年较早地指出了逆向物流对商业和社会的重要性。Kopicki等人在1993年提出了逆向物流的原则和实践,讨论了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机遇,在1998年深入讨论了再生利用和延长的生命周期所产生的市场影响。Stock也在1998年再次对逆向物流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详细论述。Rogers和Tibben-Lembke则在1999年给出了逆向物流的一种定义:“逆向物流是指物品从其消费地向其上一级来源地的流动过程,流动的目的在于补救物品的缺陷、恢复物品价值或使其得到正确处置”。逆向物流的内容应该涵盖:①由于损坏、季节性、再储存、残次品、召回或过度库存等原因而处理的回流商品。②再循环利用的包装原料和容器。③修复、改造或翻新的产品。④处理废弃的机器或设备。⑤处理危险物料。⑥恢复价值。

他们认为,逆向物流系统是由人、过程、计算机系统及承运商组成的一个集合,他们相互作用,共同实现物品从终结地到来源地的流动。

2002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给出了逆向物流的正式定义,即逆向物流是对原材料、加工库存品、产成品及从消费地到起始地的相关信息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流动而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同年,De Brito和Dekker对逆向物流的推动力、执行主体、回收方式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国内逆向物流的理论研究晚于国外,并且多属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性和推广性研究,如向盛斌着重从环境伦理上论述了逆向物流管理的必要性,强调政府管制;柳键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对逆向物流管理做了分析;朱道立对逆向物流系统的功能做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结构把逆向物流系统分成简单逆向物流系统和带有回收中心的复杂逆向物流系统两类,并分析和讨论了回收中心、回收物品导向及网络结构设计3种系统技术;许峰等分析了利用第三方物流促进逆向物流实施的优势,指出第三方物流是逆向物流管理的趋势;张颖等探讨了逆向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施逆向物流的具体策略;韩经纶等从客户行为、供应商行为和法律规定等方面提出了逆向物流的成因与逆向物流对于企业经营的战略价值;郑晓娣等从逆向物流形成原因、物品特性和流程等角度对逆向物流进行了分类;邓云霞对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张弦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在逆向物流中的应用,包括估计逆向物流的环保意义及控制逆向物流系统的环境绩效等;陈宇等建立了逆向物流的定性模型,从9个方面提出了逆向物流的管理策略;武云亮论述了逆向物流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再生资源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优劣势,提出了再生资源企业参与逆向物流的模式。

(2)实践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外学者对于逆向物流的研究更侧重于实践方面,即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逆向物流决策、协调参与主体的效益背反关系及具体执行问题。荷兰Erasmus大学的学者De Brito、Dekker和Flapper等人对近年欧洲和美国有关逆向物流实践研究的60多篇论文进行了评述,得出以下结论。

●在产业类别上,60%的论文研究制造业的逆向物流问题、20%研究批发零售业、10%研究建筑业,另有少量论文研究交通运输与通信业及公共服务业等。

●在产品类型上,接近50%的论文研究金属制品(包括机械制品与装备);近30%的论文研究木材、塑料和纸张等加工产品;近20%的论文研究食品、饮料、香烟和服饰等生活用品;另有少量论文研究非金属矿物产品,这说明对于逆向物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上。

●在研究目标上,美国的学者多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研究;欧洲的学者则多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进行研究。

●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逆向物流网络结构、逆向物流参与主体关系、逆向物流库存管理、逆向物流规划与控制及逆向物流中的信息技术等方面。

●在研究方法上,在探讨逆向物流构建体制方面,侧重运用博弈论模型;在逆向物流网络系统建立方面,比较注重线性规划、混合整数规划和网络规划等优化模型的应用;在模型的求解方面,比较注重启发式算法与仿真技术的应用。

国内逆向物流的实践研究也略晚于国外,并且多属于针对国外研究成果的跟踪性研究。张纪会等提出了一种具有逆向物流的供应链系统安全库存的计划方法,并提出了求解算法;汪传旭根据逆向物流产生方与处理方存在的对抗与合作特性,提出了逆向物流的动态博弈分析模型;罗乐娟等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建立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激励机制;黄祖庆等提出了一个逆向物流具有时滞的经济订货批量(EOQ)扩展模型,探讨逆向物流对于订货周期、订货数量及订货成本的影响;徐莉等对企业构建逆向物流体系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与描述;李海婴等以汽车业为例,定性探讨了逆向物流网络的设计问题;谢如鹤等提出了与其逆向物流相关的具有同时取送货的车辆路径问题,并对其模型进行了概要的描述,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算法准则;达庆利等对国内的逆向物流实践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结论显示汽车、电子产品和图书等产品的逆向物流得到了较多重视,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国内外逆向物流的研究成果,突出了多主体共同参与、协调合作的特点,这与循环物流的思想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如何整合产品物流与废弃物物流,则略显不足。

3)闭环供应链

闭环供应链是在生产者责任制理念的推动下,强调以生产者为主导,构建形态上闭合循环的物流网络。闭环供应链的研究在荷兰、芬兰和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在汽车、电子产品和医药制品等行业进行了广泛应用。

目前,国外闭环供应链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闭环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概念、运营模式、基本功能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更多的是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即如何提高闭环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率的角度研究闭环供应链管理。Thierry、Fleischmann、Guide及Krikke等人的研究表明,闭环供应链不仅包含传统的正向供应链,同时还包含废弃品回收再利用的逆向供应链,而最重要的是两条链上的物流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呈现出从源到汇、再由汇到源的闭环特征;DeBrito等从战略、策略和作业3个层面提出了闭环供应链管理的决策框架;Dennis等提出了一个闭环供应链管理决策模型,这一模型对工商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闭环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实用的实施方案;V.Daniel R,Guide Jr.等人研究了闭环供应链条件下产品回收网络的应急规划问题;Monique L.French等通过实证实验探讨了流程型企业的闭环供应链构建问题;Frank Schultmann等以汽车制造业为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中的逆向物流模型。

国内对于闭环供应链的研究同样晚于国外,也多属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性和跟踪性研究,如闭环供应链的概念和特征等方面。陆忠平建立了一个闭环供应链的渠道选择模型。姚卫新通过对闭环供应链的界定与分析,归纳出闭环供应链的若干特点:①除了考虑成本和服务外,还要考虑环境因素,使目标函数更加复杂,系统更加复杂。②封闭的系统中增加了逆向的废旧产品流,而且与正向的商品流相互作用,在商品的供应(或废旧产品的收集)方面,其数量、质量和时间等具有不确定性。③推/拉特性。废旧产品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经常不匹配,生产与需求不协调;供应商多,客户少。④未开发的市场机会。赵晓敏等认为,闭环供应链实质上是通过产品的正向交付与逆向回收再利用,使“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的开环过程变成了“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尤建新等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闭环供应链的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内涵,分析了闭环供应链存在的机理和实施闭环供应链管理的经济学基础。吴泗宗等提出了汽车销售企业的闭环供应链优化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在中国汽车销售领域的应用价值。

闭环供应链的概念体现了产品物流与废弃物物流的整合,与循环物流具有一致性,这也是经常将两者进行混淆的主要原因。但是闭环供应链与循环物流也有明显区别之处,首先,闭环供应链在理念上强调“生产者责任制”,而循环物流强调多主体共同参与;其次,闭环供应链在实践上要求由生产者负责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而循环物流强调根据资源循环的特点决定废弃物回收的责任者,以实现资源循环最大化。

通过上述分析,循环物流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 循环物流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图表来源:汝宜红.物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1.5 课后思考

在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多,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的迫切需要与普遍共识。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中国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并发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基于低碳经济思想,低碳物流的概念应运而生。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均表明,通过改善物流管理,构建低碳物流服务体系,能够有效降低能量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国民经济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持续发展。

请根据本章循环物流概念的研究思路,探讨低碳物流的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