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爱学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学习太苦了!——引导孩子变苦学为好学 会学

现在许多孩子说:“学习真辛苦!每天早早地去学校,一坐一整天,听老师在上面没完没了地讲。好不容易回家了,还要继续完成一堆作业。终于做完了的时候,父母的课外作业还等着。如果能不用学习就好了!”

一个8岁的男孩问母亲:“什么时候我就不用学习了啊?”

母亲说:“不可能,什么时候你都要学。”

男孩苦着脸问:“为什么啊?”

母亲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啊!人的一生就是要不断学习的,人们不是总说‘活到老,学到老’吗?”

男孩说:“我不想去学校了,回家学习行吗?”

母亲摇了摇头:“不可以。在家你很难约束你自己,学校是一个可以约束你的地方。”

“但是,妈妈,”男孩说,“学校约束得太多,我就不会快乐。”

母亲笑了:“快乐?真正的快乐可不是让你在家里吃吃喝喝,懒散度日。快乐应该是克服了困难之后获得的感受。学习也一样,当你学进去了,克服了困难,你就能获得知识与乐趣。”

男孩似懂非懂,但他还是选择相信母亲,因为他知道母亲不会骗他。

每位父母都知道孩子学习苦,但有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于是许多父母就硬逼着孩子,即使苦也要使劲学。但其实,孩子不一定非要学得那么苦的,学习也可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引导孩子将苦学变为乐学,让他学会学习,是帮助他摆脱学习枯燥感的好方法。

▲为孩子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有人说,做一件事情氛围很重要。什么是氛围?氛围就是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给他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提升他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将孩子的房间布置得温馨一些,不要将一堆参考书、教科书摆放得很明显;在家多与孩子聊天,聊天内容不仅限于学习,可以涉及各种各样的话题、知识,以此来激发孩子想要探索的兴趣;不要总用高标准严要求,给孩子一些喘息的机会,帮助他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等等。

▲帮孩子寻找他感兴趣的学习方式

有的孩子喜欢自主学习,独立性很强,父母就不要非让他去上什么辅导班;有的孩子喜欢合作探索,那么父母就可以为他营造一个环境,或者是父母自己或者是允许孩子带同学回家,让他们在一起共同探讨学习上的问题。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必须要老师给辅导,也不是所有的孩子只要自学就能学会知识,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寻找他感兴趣的学习方式。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习,可以激发起他学习的兴趣。

▲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孩子找对了学习方式,方法也同样不能忽略。比如,有的孩子有一个好记性,对书本知识过目不忘,那么他就可以依靠大量的阅读与默记来吸收知识;有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他不需要背诵太多的东西,只要给他一个知识点,他就可以联想出许多其他的知识点,等等。

同学习方式一样,每个人和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照搬别人的方法往往走不通,而非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一条与众不同的学习之路也是不可取的。孩子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与学习水平,结合知识的难易程度,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知识。

▲鼓励孩子灵活运用“生活大课堂”

学习不是仅仅指坐在课堂里、书桌前,捧着那么几本教科书跟着老师学、念。学习无处不在,生活也是一个大课堂。

因此,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开拓视野,让他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不同类别的知识,大到天文观察,小到显微镜下的细菌辨识,只要条件允许,都可以让孩子去观察与探索。而且,教科书上的知识也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将书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让他能学以致用。

▲让学习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许多孩子将外语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但是一位叫李孟夏的同学却这样说:“学习英语是一件很轻松、很随意、很快乐的事。”

他觉得学习英语应该是一种习惯,把它看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看到一个英文单词,就要很自然地联想到它代表什么意思。他说:“要留意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比如大家经常登录yahoo网站,那么yahoo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来历?代表什么?又有哪些特殊的寓意?通过调查这些细节,不但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调查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种习惯性的学习,最终使他在2006年获得第五届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黑龙江赛区冠军。

为什么很少有人觉得穿衣枯燥?因为穿衣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早上起床、出门之前,人们大都会穿一身干净整洁的衣服。其实学习也一样,当孩子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学会学习之后,他就能将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当他遇到问题的时候,他就会如李孟夏这样,自觉地去查找相关资料,找到他想要的答案,并学到知识。

亲子阅读 乐学歌

明代哲学家王艮(1483—1541)是泰州学派的创立者,他家世代都是设灶煎盐的盐户。王艮青少年时家道贫苦,到了壮年才有机会学习,读了一些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后来,他开办了一处民间论坛,来此听学的人大多是买不起书、上不起学的樵夫、陶匠、农民。

他曾经写过一首《乐学歌》,揭示了读书与快乐之间那微妙的关系: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心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

乐是学,学是乐。

于乎!天下之乐,何如此学?

天下之学,何如此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