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构图实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 景深与构图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相片中只有被准确对焦的部分才完全清晰,这一点被称为焦点,焦点前及焦点后的景物会因在焦点以外而显得模糊。不过,基于光圈、焦距、拍摄距离等因素,在焦点的前后仍然会有一段距离的景物能够被清晰显示,不至于落入模糊地带,这段清晰的范围便称为景深。

■采用较小的光圈,拍摄获得的景深比较大,清晰范围比较广

光圈:f/8 快门:1/50s 焦距:24mm ISO:200

1.4.1 调节光圈是控制景深的基本方法

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同时间内进光量的多少,同时也决定了画面景深的浅与深。

根据“光圈能改变景深”这一特性,我们在拍摄风光时一般使用小光圈,这样能使景物的前后都清晰,拍出广阔的画面效果;而在拍摄人像、商品或者微距拍摄时,通常采用大光圈,这样既能让背景被虚化,得以突出表现主体,又能让被摄主体比较亮。

■采用大光圈,背景模糊,主体突出

光圈:f/2.8 快门:1/3200s 焦距:42mm ISO:100

1.4.2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一支变焦镜头在其广角端和长焦端能够拍摄出不同的景深效果,在同样的光圈大小下,长焦端更容易使背景虚化,而广角端的画面清晰范围更大。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下面通过两幅图片的对比来说明焦距与景深的关系。

■F2.8的光圈,18mm端的景深

光圈:f/2.8 快门:1/60s 焦距:18mm ISO:160

■F2.8的光圈,50mm端的景深

光圈:f/2.8 快门:1/640s 焦距:50mm ISO:100

1.4.3 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

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与焦距对景深的影响相反,当拍摄时的光圈大小不变、所使用的镜头焦距也不改变时,被摄体越远,画面中的前后清晰范围就越大;反之,被摄体越近,前后的清晰范围也就相对越小。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拍摄者在进行近距离拍摄或微距拍摄时,镜头常常出现拉锯式对焦现象的原因,这是因为拍摄距离非常短,导致景深非常小,镜头的调焦范围也变得非常小,很细微的变化都会导致焦点的巨大变化,从而导致镜头不断寻找焦点。这也提醒我们,在拍摄一些特定的近景的画面时,调焦应该特别仔细,稍有疏忽,主体景物就会越出景深范围,导致对焦不清晰。

■距离远时拍摄的景深

光圈:f/2.8 快门:1/400s 焦距:50mm ISO:100

■距离近时拍摄的景深

光圈:f/2.8 快门:1/400s 焦距:50mm ISO: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