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为什么你的成绩不够好(2)
绳索3:偏科与趣味极化
谈到学习趣味,在孩子中存在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很多同学都对所学学科产生薄厚不一的兴趣。对于那些有兴趣的学科,他们往往愿意花大力去学。在这些学科的课堂上,他们会比一般的学生更加认真听讲,更加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更加认真地完成作业。甚至,他们还会占用其他学科的课堂时间去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
学习本身是有趣的,如果你觉得无趣,那一定是方法出了问题。
这样做会产生两个不同的结果。第一个结果是:在自己喜欢的学科上,学生会得到更多的鼓励与回报。由于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大脑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工作效率非常高,他们的成绩往往会比较好。老师们则会更多地关注他们,提问他们,会更多地在成绩总结的时候提到他们的名字,表扬他们。而这些鼓励又会进一步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并进而提升学习成绩,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个结果是:在孩子们不喜欢的学科上,他们会使用更少的时间去学习,甚至会占用这些学科内的时间去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他们在上课时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也远没有喜欢的学科好。付出努力上的先天不足再加上消极负面的情感,使得这些不喜欢的学科的成绩变得越来越糟。而糟糕的成绩会使孩子们更加讨厌这个学科,并进而花费更少的时间在这些讨厌的学科上。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被卷入恶性循环的不只是孩子,连老师也会受到影响。老师不是机器,他们也是有情感、有血肉的人。学生的冷漠和讨厌,再麻木的老师也能感受得到。对于这样的学生,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回避。他们会尽量避免提问这些学生,因为每一次提问都会给双方带来不愉快。他们在讲解和辅导的过程中也会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些讨厌自己学科的孩子。这便加剧了恶性循环。
将以上两种结果综合在一起,就成为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偏科。所谓偏科实际上是由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极化导致的。有兴趣的学科会因为努力付出得到的好成绩而变得更加有趣;没有兴趣的学科会因为不努力得到的坏成绩而变得更加无趣。这便是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极化现象。趣味极化会让最开始只存在微小差距的学科不断分化,形成后来成绩和兴趣上的天壤之别。
如果任由偏科和趣味极化不断发展,就必然导致出现“残废”学科。所谓“残废”学科,是指那些花费很大努力却难以提升成绩的学科。通常,到了临近升学考试的阶段,当孩子终于清醒地意识到任何学科的成绩都足以左右他命运的时候,他便会开始对那些以往讨厌的学科倾注时间和精力,力图挽回颓败的成绩。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虽然时间没少搭,精力没少花,但是那些弱科已经像残废的肢体一样,无法再恢复功能,成绩始终不见提高。而面对这样的结果,大多数孩子都会选择放弃这些残废学科,继续把精力放在那些喜欢的学科上。
而这样做的结果也可想而知,无论其他学科的成绩有多高,那些讨厌的残废学科最终还是能把总成绩拉下来。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想要考取理想的学校,显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绳索4:情绪化
人在本质上是情绪的奴隶。社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情绪对人的影响力超过理智判断1000倍还多。好消息是:当情绪站在我们这一边的时候,它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这样的情绪多半是积极的、向上的。当我们被老师和同学鼓励,从而立志奋发向上的时候,情绪就在帮助我们。但坏消息是:当情绪与我们的理智对立时,它会成为我们最危险的敌人。在情绪的支配下,我们往往会头脑发热,做出不理智的、伤害自己的事情来。
情绪化的负面作用是学习的大敌。具体而言,它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情绪化会让孩子们在诱惑面前无法把持自己,从而易于沉迷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
从早期的电视单机游戏到现在的电脑网络游戏,从早期的古龙金庸小说到现在的漫画玄幻,将孩子们引向歧途的商品从来没有断绝过。这些商品大多以学生作为目标消费者。为了推广产品,商家想尽了各种办法,其中也包括调动学生消费者的情绪。事实证明,这种销售策略是成功的。
与学习相比,这些游戏和读物无疑更有趣,更容易调动人的积极情绪。尤其是电脑网络游戏,其开放性的游戏设计,以及能够给人带来巨大的虚拟成就感的升级系统,都是让学生沉迷的陷阱。在学校找不到尊重和认可,找不到成就感的孩子们,很难抵挡获取这种虚拟成就感和虚拟社区的融合感的诱惑。
能够对抗情绪的最佳药物,是情绪本身。
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在媒体上看到学生因网游而辍学、犯罪,甚至自杀时,当我们一次又一次看到父母在网吧给孩子下跪、向媒体哭诉的新闻时,我们都会感到痛心。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经禁止在电视上播放与网络游戏有关的节目,但收效不大。为了防止网络成瘾,国家还对网络游戏的连续游戏时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游戏玩家们挂线升级的具体做法,但该沉迷的还是沉迷。以陶宏开为代表的心理专家曾经大规模地对网瘾少年进行救助,但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上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在封堵情绪。而情绪就像洪水,单纯地堵是没有用的。我国远古传说中的鲧曾经用封堵的办法治理黄河,可惜把命都搭上也没有完成任务。而他的儿子禹则采用疏导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我们也应该借鉴禹的方法。既然以网游为代表的诱惑性商品是通过调动孩子们的情绪来实现控制,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情绪化的因素,进行反控制。能够对抗情绪的最佳药物,是情绪本身。
第二,情绪化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效率。
设想你刚刚和同学吵过架,气得脸红脖子粗。这时候,上课铃响了,老师已经走进教室。当你随着大家翻开书本,聆听讲课的时候,脑子里在想什么?你会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上?还是会回忆刚刚发生的不快,甚至计划着怎么让那位同学好看?
上面的一幕是很多孩子都曾经经历过的。这是一种情绪化的典型表现。人有情绪是正常的,可是心里一直揣着某种情绪,挥之不去,并进而影响学习,就不正常了。
情绪化直接影响到的是我们的注意力。一个不受情绪化干扰的人,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当下的事情上。老师讲课,他会认真听,认真做笔记。老师布置任务,他会立刻着手进行。而受情绪化干扰的人,则会把注意力放在发生过的事情上。他们对当下发生的事情心不在焉,虽然面向黑板,却看不见黑板上的字,虽然面向老师,却听不见老师说出来的话。因为他的脑子在不停地回放与情绪相关的事情。表面上看,这应该属于溜号。但与一般的课堂溜号不同的是,情绪化反应带来的溜号是长时间的,难以受主观控制的。而这种长时间的注意力涣散对于学习效率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一个不受情绪化干扰的人,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当下的事情上。
通过研究发现,引发情绪化反应的因素大多和人际关系有关。当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出了问题时,会引发情绪化反应。如果父母早晨起来莫名其妙地骂了孩子一通,孩子很可能一上午都听不好课。如果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就更严重,当父母准备离异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大都会发生迅速下滑。
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也会引发情绪化反应。广义来讲,早恋也属于同学关系的一种。与其他同学关系相比,早恋更容易引发情绪化。一旦双方吵了嘴,发生了误会,其造成的情绪化影响往往会长达数天。这也是我们反对早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与老师的关系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情绪化反应。虽然这种情绪化反应的强烈程度未必是最大的,但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却是最为深远的。很多孩子仅仅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彻底放弃学习这位老师所教授的学科。甚至将来换了别的老师,这个孩子还是会保持对这个学科的偏见,从而造成该科成绩难以提高。
因此,想要提高学习成绩,就不能不关注我们的情绪。
绳索5:接受消极暗示
40多年前,在一所叫做诺必塔的美国小学里,聚集了一群整天调皮捣蛋、不务正业的学生,还有叫苦连天、束手无策的老师。这种情况直到校长皮尔·保罗到来之后才有所转变。一天,当校长保罗看到一位顽皮的孩子从教室的窗台上纵身跃下时,他一下子抓住了这个孩子。这个黑色皮肤的小男孩显然被校长的举动吓到了,他等待着校长的惩罚。可是校长竟然拉起他小手说道:“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你是未来的纽约州州长。”
听到这句话,这名叫罗杰·罗尔斯的小男孩几乎惊呆了。但随后,他相信了校长的话。从此,他开始按照州长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的脸不再脏兮兮,衣服总是干干净净,说话文明礼貌……40年过去了,他终于实现了校长的预言——罗杰?罗尔斯成为纽约州的州长,而且是纽约州第一任黑人州长。
暗示和自我暗示在学习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这则故事的关键在哪里?你看出来了吗?
也许你注意到了保罗校长的那句话——“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你是未来的纽约州州长。”这的确是问题的关键。在小罗尔斯一生当中,还从没有人这样肯定过他。但这只是关键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如果小罗尔斯压根不相信校长的话,故事的结局也许会大不同:脏兮兮的小罗尔斯长大后,也许会成为码头工人,也许更好一些,成为一名普通的办公室职员,但绝对成为不了州长。让罗尔斯发生变化的,除了校长的肯定,还有小罗尔斯的相信——他相信了校长的话。这便是罗尔斯成为州长的全部秘密。
保罗校长的教育方法在心理学上叫做“暗示”。而小罗尔斯把这种外在的暗示变成了自我暗示。暗示和自我暗示在学习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经常接受积极暗示的人,会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而经常接受消极暗示的人则长期处在糟糕的学习状态中,其成绩提高也变得很难。
不幸的是,很多同学在大多数时间里接受的都是消极暗示。这些消极暗示有时来自他人,有时来自自己。比如一次期中考试不理想,有的同学会想:“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成绩不但不见提高,反而下降。看来我真的不是学习的料。算了,还是放弃吧。”一旦他真的放弃,成绩自然可想而知。而继续下滑的成绩会验证他说的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进而,他会用更加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证实,是恶性循环的典型表现。
当孩子进入消极的自我暗示时,并非无药可救。父母和师长可以帮助他们走入误区。但问题是,很多家长也不懂得消极暗示的害处。整天用放大镜观察孩子身上的缺点。遇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一些父母还趁机加以打击,借以证明不听自己的话会有什么下场。当孩子在他们的批评下头越来越低时,父母们还以为自己的思想教育获得了成效。殊不知,他们已经那个把孩子送入了消极暗示的恶性循环。
还有一些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过于急于求成,一旦自己和孩子的努力不见成效,家长自己先乱了阵脚,头脑一热,很多刺激性的语言都出来了:“你脑袋榆木做的吗?”“你怎么这么笨?”“你个笨蛋东西,生下你真是个错误”。当家长们过着嘴瘾的时候,他们却很少想过孩子的心理在这种批评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按照父母的暗示,孩子的表现会不断向父母的评价靠拢。被评价为笨蛋的孩子会表现得越来越像笨蛋,被断定为没有学习后劲的孩子真的会显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样子。
总之,无论你的暗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总会慢慢地自我证实。
学习过程层面
绳索6:拖延
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擅长奔跑的兔子为什么会输给行动缓慢的乌龟?是因为过分骄傲吗?是的。但这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拖延。兔子在比赛的中途睡觉,一方面是因为瞧不起乌龟,觉得自己赢定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有拖延的坏习惯。当形势不那么紧迫的时候,兔子一直在浪费时间,直到乌龟即将冲到终点时,它才想到奋起直追,但这时已经晚了。
这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的拖延习惯何其相似?!老师布置作业,如果要求明天交,大多数同学都会及时完成。可是,如果要求下周交,很多同学就会觉得时间还早,没有必要那么早去写作业,等到时间已经快要临近的时候,终于开始着手写作业,却发现时间有点不够用了。在匆忙赶工中完成的作业质量可想而知。
上课时,老师会留一些在当堂完成的任务。比如老师会给大家一些时间阅读课文,或者给大家一些时间做题,或者留出时间让大家整理笔记。有的同学觉得这些事情课后也可以做,便东张西望,或者和同学说话,或者溜号想别的事。猜猜看,这样的同学会把当堂的任务在课后完成吗?
当孩子们缺乏内在动力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情时,便需要养成一种习惯:越是不喜欢做的事情,越要及早地完成。
大概你也和我一样,猜到答案通常是否定的。一个连当堂任务都无法及时完成的人,又怎么会在课后时间把这些任务补上呢?
每次大型考试之前,老师都会告知本学科的考试时间和考试范围,并提醒学生及时着手复习。那么,每个人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及时进行复习吗?答案还是否定的。不管老师怎样强调,也不管考试形势有多么严峻,总有一些同学对这些提醒置若罔闻。他们总是安慰自己距离考试的时间还早,等时间足够接近了再复习也来得及。可是当考试真的快到眼前了,他却发现时间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充足。有那么多书还没有看,有那么多该做的题还没有做。在海量的复习任务下,他选择了放弃。“左右都来不及了,看也没有多大用,还不如不看”,最终,他便在没有任何复习的情况下进入了考场。你觉得他以这样的状态能取得好成绩吗?
拖延是学习的大敌。它像一只巨大的章鱼,用数不尽的触手拉扯着你的臂膀,阻碍着你的行动。每当你燃起学习热情时,它便会用阴冷的触手将你的热情浇灭。每当你想要迅速前进时,它便会死死地缠着你,让你原地不动。
而这只章鱼硕大的身躯后面躲藏着一个影子,正是这个影子在操纵着章鱼,并进而操纵着你。这个影子的名字叫做逃避。
所有拖延在本质上都是逃避,尽管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实际上是对作业的逃避;不能立刻进入考前复习,实际是对考试的逃避;不能及时起床而导致迟到,实际上是对上学的逃避。人们常常利用拖延制造各种借口,从而达到逃避的目的。而被逃避的事情往往都是他们不喜欢做的。没有人会在饥肠辘辘的时候逃避美食,也没有人会在身体极度疲惫的时候逃避休息。当孩子们缺乏内在动力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情时,便需要养成一种习惯:越是不喜欢做的事情,越要及早地完成。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会详细讲。
善于利用他人智慧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
绳索7:忽视课堂学习
孔子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在孔子看来,任何人都可以做他的老师。这种虚心向学的精神让孔子成为所有中国人,甚至全世界人的老师。
而一些自视甚高的同学却不这么想。他们总是对老师和课堂教学持怀疑态度,他们并不认为虚心向老师学习是一种美德。挑老师的毛病是他们认真听课的最大动力,至于老师真正想要说明的是什么,是无须关心的。因为那是教科书以及辅导资料上必然会有的东西。上课不听,下课自己看一样跟得上,甚至需要更少的时间。还有一些同学,为了彰显自己实力超群外加麻痹同学,故意在上课时间不听课,给其他同学学习不专心的假象,却在回家之后猛学到深夜。
他们会获得理想的成绩吗?如果你身边恰好有这样的同学,请仔细观察一下,告诉我答案。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样的学生,十有八九都会自食其果。为什么会这样?
还记得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吗?他曾说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这是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很多人用现代物理学观点去分析中国功夫,都发现了杠杆原理的存在。运用得当的话,即使一个很瘦弱的人也可以让壮汉俯首称臣。这叫四两拨千斤。
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四两拨千斤”。仔细阅读历届高考状元的心得,你会发现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几乎所有的高考状元都非常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不管前一天晚上有多累,学到多晚,他们都不会牺牲课堂教学时间打瞌睡、溜号。老师讲解的每一个知识点、列举的每一个例子都深深铭刻在他们的脑海里。有了这最关键的第一遍印象,课后的复习就会易如反掌。
如果说这些高考状元有什么聪明之处的话,认真听课大概算是他们最聪明的地方。我们常常把反应迅速、判断准确的人看做是聪明人,其实这只是聪明内涵中很小的一部分。善于利用他人智慧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对于高考状元们来说,在学习的道路上,他们非常善于借用他人的智慧,尤其是老师的智慧。
相对于你而言,老师就是专家。
老师未必是最聪明的人,但他们却都是专业人士。他们经历过师范学校至少4年的专业培训;又经历过层层选拔的专业招聘考试进入你所就读的学校,在教你之前,他们还承担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教学工作。对你来说,教材的内容学上三五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可他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间里学过数十遍。你觉得和老师相比,你们谁对教材更了解?为了应付中考和高考,你需要同时学六七个学科,而老师们只需要学一科,你觉得和老师相比,谁的时间更充分,谁的精力更集中?老师们一年内批改过的作业比你这辈子做过的作业还多。他对大多数同学常犯的错误了如指掌,并掌握了一套相当有效的解决办法。和老师相比,你觉得谁在做题上更有经验?
相对于你而言,老师就是专家。老师在课堂讲解的知识,花费了他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而你学到这些,只需要短短的40分钟。
怎么样?你现在还觉得放着老师的课不听,忙自己的事,是个聪明的主意吗?
相信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应该已经明白老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当然,老师的作用还不止这些,我们在后面的原因分析中会针对这一点做继续说明。
绳索8:忽视教材
从前,有个叫哈菲德的波斯人,他十分慷慨和富有。当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侣经过他的庄园时,哈菲德热情地招待了这位远方的客人。在聊天中,哈菲德从僧侣那里听到一个传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神奇的石头,它极其稀有而且极其珍贵。一颗指甲大的石头就可以买下哈菲德的整个庄园。如果拥有一把这样的石头,就可以买下哈菲德国家所有的土地。这种石头叫做钻石。
一向不知贫穷为何物的哈菲德觉得自己一下子变成了穷人。为了寻找钻石,他卖掉了自己的庄园,收回了全部的债务,并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自己的家。根据僧侣的描述,哈菲德一直在寻找白沙中穿流的河——据说,只有这样的河渠里才能发现钻石。
教材才是最权威、最有价值,也最有利于迅速提高成绩的学习资料。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哈菲德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翻过了一道又一道山峦。他花光了所有的钱,而且疾病缠身,却一直没有找到传说中的钻石。绝望的他跳入了大海,终了此生。
哈菲德死后,继承了他的庄园的人在喂骆驼喝水的时候发现了一块亮晶晶的石头,便把它拾起来,放在壁炉上。一天,曾经告诉哈菲德有关钻石秘密的僧侣再次经过庄园,继承庄园的年轻人热情地招待了他。当僧侣看到壁炉上的石头时,大为吃惊,并问年轻人哈菲德是否已经回来了。年轻人一脸迷惑地看着僧侣,告诉他哈菲德一直没回来。僧侣激动地告诉年轻人:这块亮晶晶的石头就是钻石!两个人于是跑到后院的小溪,结果发现这样的钻石还有许多!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钻石矿——戈尔康达矿的发现经过。
后人们回忆起这段故事,不禁为哈菲德感叹,他早已拥有了钻石宝地,却偏偏要去异国他乡寻找,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同样不明智的举动也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很多同学非常热衷于课外的辅导资料,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要到书店去寻找最新的教辅资料。对于一些市面上不太容易买到的资料,他们更是奉若珍宝,把它们像武功秘籍一样藏起来,不肯轻易示人。当老师布置教材上的习题时,他们却忙着做着自己买来的资料上的题。这些同学相信,只有不走寻常路,绕开教材上的路线,才能迅速提高成绩,赶超其他同学。
可结果呢?真的存在一条绕开教材的捷径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哈菲德一样,当同学们迷信各类教辅资料的时候,却忽视了自己的书包里正陈放着最有价值的学习资料——教材。无数教育界的专家都证明,教材才是最权威、最有价值,也最有利于迅速提高成绩的学习资料。
为什么?首先,教材是一切教辅材料的根本。如果用河流来比喻的话,教材是源,教辅是流。没有教材,就不会有一切教辅书籍。不依据教材来编写的教辅书籍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一切大型正规考试都要以教材为标准。我们从没听说中考或高考是依据某一本教辅资料命题的。而且,教材发生变化,教辅和考试也一定跟着变。
最后,教材里的内容是整个学科最基础的东西。而教辅中的知识解析和试题都是在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即便你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教辅材料,也应该打好基础,先熟悉教材的内容。
然而,很多同学不了解这其中的道理。以为教材的内容太浅显,太基础,不屑于去学,去看,反倒一头扎在买来的各种教辅资料中,学得不亦乐乎,效果却往往不好。
还有一些同学从来不去认真做教材中示范的例题,觉得这些题太浅,没意思,便直接去做那些所谓的难题。殊不知,做好难题的前提,恰恰是熟练掌握解中低难度习题的技巧。简单的知识技巧都没有掌握熟练,便去做高区分度的难题,就像没有学会走之前却去跑一样,是一定要摔跟头的。
下次,当你再次被五光十色的教辅资料诱惑得蠢蠢欲动时,请仔细想想你是否已经把你身边的钻石宝藏挖掘殆尽了。
绳索9:不专心
笔者还在上小学时,曾学过一篇课文,内容是讲一只小猫跟着老猫学习钓鱼。老猫把鱼钩放入水里后,便静静地坐在鱼竿旁边,耐心等待。而小猫则东玩玩,西逛逛,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捕蚂蚱。半天过去了,老猫的水桶里已经装了七八条鱼,而小猫的水桶则空空如也。故事的结果自然是老猫语重心长地教育了小猫一番。
集中注意力,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
故事的道理虽然简单,但按照这个道理去做,却并不简单。因为不专心,精力分散,很多同学的成绩都大受影响。
下次上课的时候,请观察一下你身边的同学,看看他们会不会在老师喊上课之前把该科的教科书和学习资料摆放在书桌上?有多少同学在老师喊完上课之后才开始忙着找教材?有多少同学在老师已经讲课的时候还在忙着和其他人继续刚才未尽的话题?有多少同学在老师提醒拿出课本的情况下仍然无动于衷,神游天外?
集中注意力,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成年人能够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在90分钟左右。所以大多数电影的时间都设置在这个长度。学生的注意集中能力比成年人稍为逊色,所以单节上课的时间也相对短很多,一般在40分钟左右。但就是在这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很多同学却无法做到全神贯注,时常溜号。
这些经常溜号的同学很少有明确的听课目的,自然听不出老师讲课的重难点。他们是否认真听课,并不取决于老师讲课内容的重要程度,而是由讲课内容的趣味性决定。遇到老师举一些有意思的例子,他就竖起耳朵听;遇到枯燥的重难点讲解,他便走神了。这样的同学,往往在主观上意识不到自己注意力不集中,也意识不到他的听课质量不高。所以每到检查知识性的考试结束后,他大多会抱怨:“我听课挺认真的,怎么成绩就是上不去呢?”
还有一些同学,比较喜欢做一件自认为聪明的愚蠢事——拆东墙,补西墙。
所谓“拆东墙,补西墙”,举例来说,就是在语文课上看物理,在物理课上看数学,在数学课上看外语……这同样是一种不专心学习的表现。一般,采取这种“学习战术”的同学都是自认为有些小聪明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也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格外喜欢学习某些学科,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想迅速提高某些科目的成绩。
我们先来分析前一种情况。之前我们讲过趣味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的结果往往是比较严重的偏科。像这种为了学习喜欢的学科而放弃不喜欢学科的做法,只能让偏科雪上加霜。到时候,学生喜欢的学科未必能提高多少分数,而被牺牲的学科的成绩则一落千丈。这显然是个糟糕的结果。
自己看书的效率要大大低于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来说说第二种情况。想要迅速提高某些学科的成绩,难道错了吗?没错。但提高成绩是要讲方法的,拆东墙,补西墙绝不是正确的方法。有些同学不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认为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教材上写的,自己下课再看也一样能懂。所以他才敢放着老师的课不听,忙自己要学的科目。殊不知,老师们为了备一节课,花费的时间常常是正常教学时间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对于教材的内容,老师们业已驾轻就熟,对于重难点,早就了然于心。他会把掌握知识点的轻重缓急交代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指引,都是自己阅读教材所难以获得的。更何况,听老师讲课,大脑接受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还有语音、语调、动作、表情、空间位置等要素,这与单纯自己看书获取的文字信息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自己看书的效率要大大低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上讲40分钟的内容,自己看的话至少要花费数个小时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这显然是一笔赔本的买卖。
至于自己一直在恶补的学科,因为有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相伴随,还要提防老师发现,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除了课堂教学的不专心外,很多同学回到家里学习的时候,也不是很专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家庭学习条件也越来越好。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习不受打扰,家长们往往为孩子专门准备一间不受打扰的书房,希望他能安心学习。殊不知,虽然家长不去打扰,可孩子还会受到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可怕的干扰——来自自己的干扰。
孩子终于回到家了,吃过饭了,该学习了。他打开书包,翻出一大堆的作业和学习资料:数学留了三道题,外语有单词需要抄写,语文的课文还没背呢……转眼之间,一座由书本堆成的小山耸立在写字台上。作业还没写,头先大了,妈妈削好的苹果就摆在眼前。“也许吃个苹果可以放松一下心情。”这样想着,他开始吃起了苹果。吃苹果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指甲已经很长了。于是他放下吃到一半的苹果去找指甲刀。找到了指甲刀,也发现了与指甲刀近在咫尺的动漫杂志。“这本来是要写完作业之后才能看的,现在先看一眼,提提神吧!”这样想着,他又拿起了动漫杂志。就这样,当妈妈再次进来送水果的时候,却发现儿子在看动漫!妈妈发怒了,把杂志没收。沮丧的儿子重新回到书桌前,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明明是要好好学习的,怎么就变成看动漫杂志了呢?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精力集中起来,才能真正做成一番事业。
你能想通吗?这种可以被称为“注意力转移”的游戏实在是危害不浅。很多学生都曾做过这个游戏的受害者。如果你已经沾染了这个游戏,请离开它!如果你还没有沾染这个游戏,请提防它!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精力集中起来,才能真正做成一番事业。学习就像烧水,只有持续加热,超过了沸点,水才会沸腾。断断续续地烧水,一会儿加热,一会不加热,烧再长的时间,水也不会翻滚的。学习也是如此,断断续续地努力,再简单的问题也会变得困难;持续不断、专心致志地努力,再困难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
绳索10:被动学习
学习,说到底是自己的事。成绩出色,受表扬的直接对象是自己。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直接受益的,还是自己。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极其激烈。工作岗位就那么多,可等着上班、跳槽的人却一大堆。难怪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的人气会那么旺。很多大学生之所以热衷于考研,无非是希望躲开就业的白热化竞争。这一点,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真正的主角们往往并不着急。孩子们往往把读书看成是家长和老师的事,不是他要学,是家长要他学,是老师要他学。
“作业不是我要写的,是老师要求我写的。考试不是我要参加的,是家长要求我必须参加的。大学并不是我要考的,是家长和老师逼着我考的。”这是很多学生的真实想法。在这样的心态下,学习完全成了在逼迫下完成的任务,十分被动。而在被动状态下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有真正的热情和效率可言。
学习,说到底是自己的事。
处在被动学习中的孩子很容易辨别。上课时,他们常常是动作最慢的人:老师喊上课,他们总是在最后一刻才站起来;老师口述笔记内容,他们总是在最后一刻才把笔拿起来;老师让做题,他们总是在最后一刻才找出做题本。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半拍,是他们的鲜明特征。“不推不走,甚至推了也不走”,是他们的光荣传统。老师强调过的话,别的学生能听到,偏偏他们听不到;老师要求完成的作业,别人都能及时完成,偏偏他们给忘掉了。
回到家里,他们仍旧发扬“不推不走”的本色:如果没有人提醒,书包是不会被打开的。如果没有人提醒,作业是不会被完成的;如果没有人提醒,他们根本想不到还有什么东西可学;甚至,有些孩子还会和家长玩游击战的游戏。家长在时,埋头做题。家长一走,漫画啊,游戏机啊,小说啊什么的都统统钻出来了。只要一有风吹草动,这些小游击队员立刻清理现场。当家长们推门进屋时,看到的是一个埋头苦读的乖宝宝。
多聪明的孩子啊,为什么他们不能把这股聪明劲儿用在学习上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是在被动状态下学习的。
不只是学习,任何事情如果是处在被动状态下,都很难做好,也很难坚持下去。即便是很多孩子都非常痴迷的网络游戏,如果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去玩,也一样会厌倦。不信?问问那些网络游戏代练就知道了。他们每天唯一的任务就是在网络游戏里打怪、升级,并以此获得报酬。因为拿了别人的钱,所以是否玩,什么时候玩都由不得他们选择。为了应付每天十多个小时的繁重游戏任务,这些做代练的玩家经常住在网吧里,足不出户,连方便面都让别人代买,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经过这样一番折腾,即便这些代练原来的网瘾和游戏瘾再大,也会心生倦意,退出江湖。被动地玩游戏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被动地从事并不那么有趣的学习呢?
如果被动做事会让人兴趣全无,甚至度日如年,那么主动做事又如何呢?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也许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次,因为犯错误,小汤姆被波利姨妈罚刷墙。小伙伴们幸灾乐祸,围在旁边观看,汤姆很沮丧。过了一会儿,汤姆突然想出一个摆脱窘境的好办法。他一边吹着口哨刷墙,一边做出快乐的样子。小伙伴们开始好奇,刷墙有什么可高兴的?过了一会儿,看着汤姆快乐地刷墙的小伙伴们终于忍不住了,他们向正在干活的汤姆请教。汤姆便神秘兮兮地说,刷墙如何如何地好玩。于是小伙伴们提出想试一试。狡猾的汤姆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这些小伙伴必须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让给汤姆玩,汤姆才肯把刷墙的机会让出来给他们。
接着,最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汤姆不但逃避了波利姨妈罚下来的劳动,还获得了一大堆玩具。而他的小伙伴们则兴高采烈地抢着替汤姆刷墙。
为什么这些小伙伴会高兴地刷着墙?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玄妙的心理学问题。但我们可以确切无疑地知道,这些小孩子们是主动地、心甘情愿地从事刷墙这份工作的。主动是他们快乐的重要源泉。
如果枯燥无味的刷墙可以因为主动而变得乐趣横生,那么学习呢?如果一个人可以掌握让学习变得主动的方法,那他无疑就拥有了迅速提高成绩的金钥匙。那么,这样的金钥匙真的存在吗?
在本书的第2章,你会找到答案。
绳索11:没有计划,复习不分轻重
《礼记?中庸》你大概没看过,不过其中有一句话你一定听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实在是太浅显了,以至于根本不需要翻译。但这句话的含义也太深刻了,即便所有人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却只有一少部分人能坚持做到。
想象现在是假期,你们全家打算去旅游。在敲定了旅游地点后,你们比较了几家旅行社。除了价格你们一定会问到外,还有什么是你关心的?你大概会问一下行程共几天,有哪些景点要去,旅行的路线是什么,食宿如何解决,等等。如果旅行社告诉你,这些问题他们统统没有想过,你会不会参加这个旅行社的团?
没有计划的学习就像没有计划的旅行社一样不可思议。
我想你是不会参加的。事实上,也不会有这样的旅行社。早在你提问之前,这些细节就已经被他们写在宣传品上了。很多你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到特殊的景点需要注意些什么,旅店的房间如何安排,每顿餐饭依照什么标准等,旅行社都已经想到了。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有计划。
没有计划的学习就像没有计划的旅行社一样不可思议。不过不可思议的现象偏偏比比皆是。很多同学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走,跟着大家走。比如大家来上早自习,有位同学看见同桌正抄写外语单词。如果他是个有学习计划的人,自然会不为所动,该做什么做什么。不过如果他没有学习计划,就很有可能跟着同桌一起写外语。
应该说,能够跟着别人一起学习的孩子还是好孩子,起码他有学习的愿望。但由于缺少学习计划,他的效率一定很低。跟着别人的步伐学习就像看着别人的病历抓药一样。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一样,自然学习过程也不会一样。适合于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于你。别人看英语,是因为他在这个部分知识的掌握上有欠缺。对于他,看这部分内容是修补知识点。而你呢?原本这部分学得不错,却仍在看,那就是做无用功了。
这样的同学,在学校里还好过一点。因为总是有周围的同学为他做出榜样,也总是有老师告诉他该做什么。可是一回到家,他就傻眼了。在完成了作业之后,他将不知道该做什么,因为他没有计划。学校的作业压力越小,他回家之后浪费的时间就越多,家长们看着也就越痛心。于是便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边是提倡素质教育的学校在给学生减负;可另一边却是家长们在喊着学校多留点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就是因为学生没有计划。
缺少学习计划,不仅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还会导致缺乏前进的动力。
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
2008年被称为奥运年。作为东道主的中国,无疑会在每一个参赛项目上积极准备。你认为那些体育教练和运动员在备战的时候会不会制订详细的计划?一定会的。你认为教练们会不会对运动员说:你们随便准备一下吧,我也不知道我们能拿第几名。你认为运动员们会不会说:我们随便练练吧,练到哪儿算哪儿。绝对不会!
当中国乒乓球队已经打入半决赛的时候,闯入半决赛的运动员会不会说,我们已经很厉害了,以后的比赛随便打吧?绝对不会,因为他们的计划是获得冠军。在没有完成这个计划之前,一切努力都只是过程。远大的目标和计划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为什么冷面张怡宁在奥运会前面的比赛中一直镇静自若,但是在赢得总决赛后却喜极而泣。因为在此之前她还没有完成计划,而在总决赛打完的那一刻,她完成了。她可以放松她的情绪了。
这就是计划的力量。它会让你把自己的现状和计划反复进行比较,并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以争取最大限度地完成计划。这是支撑着我们前行的巨大动力。离开了计划,你就失去了这个动力源。
绳索12:不预习
想象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向导,没有朋友,而你又急着去这个城市的某个地方。如果你身边没有人可以问路,请问你有什么办法到达你的目的地?
买一张该城市的地图是个不错的主意。善于阅读地图的人根本无须问路。随便把他们扔在任何一个城市,他们都可以迅速找到自己希望抵达的地方。
如果学习也是一次旅行,那么你的地图又是什么呢?
答案是预习。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它可以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浏览到不久的将来你会学习到的大部分内容。通过预习,即便你无法记住任何具体的知识细节,却仍然能够对即将学到的内容有一个粗略的印象。这层印象会在你实际听课的时候极大地帮到你。你将比那些没有经历预习环节的学生更迅速、更准确地对老师的要求做出反应,并更好地记住课堂信息。
这就像看惊悚电影一样,如果是在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看,你自然会提心吊胆,害怕在某个平静的情节过后迅速转入最吓人的惊悚环节。可是如果你事先看过这部电影,大概就无需紧张了。和导演一样,你对即将播放的内容了如指掌,没有什么东西能吓到你。
当然,课堂学习与放电影毕竟有所不同。除了极少数文艺电影外,你很少会遇到看不懂的电影。现代商业电影的制作成本主要消耗在影片的特效上,而不是信息的容量上。但课堂学习不同,它的信息容量是相当大的。前面讲过,平均40分钟的课堂内容,自己去看,大概需要数个小时。也就是说,课堂学习就像是压缩饼干,营养固然是有的,可是如果你一点准备都没有,这块压缩饼干你是消化不了的。而预习的价值,就在于帮你提前消化这块压缩饼干。
如此重要的学习习惯,学生们是否重视呢?答案是肯定的。在笔者进行的上百场大规模培训中,几乎100%的学生都能够认同预习的价值。但是这些认同预习的学生中又有多少人真正有预习的习惯呢?根据我们以数万名同学为基准做出的统计结果,只有不到15%的学生表示他们有预习的习惯。
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这意味着至少有85%的同学是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闯入了迷宫。事实证明,正是缺少这个重要的学习环节,让这部分同学深陷迷宫。
走出迷宫的办法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只要确立起预习的习惯,任何同学都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效率提高至少一倍以上。但复杂的是,预习不但需要占用时间,也是一种学习习惯,而这种习惯不是单凭三分钟热血就可以建立起来的。有没有办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建立起预习的习惯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第2章和第6章,你会找到谜底。
绳索13:不复习
传说居住在中国东北的黑熊有一种奇怪的生活习惯——偷包米。更奇怪的是,据说黑熊每次能够偷走的苞米都只有一穗而已。为什么会这样呢?按说以黑熊的身材和力量不应该只带走这点苞米,但问题是它有一个坏习惯——劈下一穗新苞米便扔掉刚才抱着的旧苞米。于是,就有了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那句东北谚语——熊瞎子劈苞米,劈一穗扔一穗。
我们都知道东北地区盛产玉米,所以即便熊瞎子以一次一穗的频率光顾玉米地也不会影响农民伯伯的收成。可是,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像熊瞎子劈苞米一样,听一句忘一句,那就糟糕了。
学生的脑袋不是复读机。即便是最好的学生,也不可能把老师在40分钟内讲述的知识一字不差地背下来。退一步讲,即便学生能够记住全部课堂内容,也不可能永远记得。随着时间不断流逝,那些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会不断被遗忘。
我们人类的短时记忆有点像电脑的内存。在不关机的情况下,内存中的内容也许还可以找到,可是一旦重新开机,一切存储在内存里的东西都会统统消失不见。对人类而言,睡过一觉之后,很多原来还清晰记得的内容可能就变得模糊了。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记忆会在一夜间变得模糊,但白纸黑字不会。忘了?看看你之前写的东西,就想起来了。在电影《非诚勿扰》中,与葛优相亲的那位患失忆症的大姐便是借助了纸笔来维持记忆的延续性。
人们往往低估了自己遗忘的速度。按照艾宾浩斯的理论,人在完好地记忆信息后,仅仅经过20分钟的间隔,便会遗忘40%左右的信息。48小时后,更会有70%以上的信息被遗忘。看看那些被反复遗忘的单词痛苦折磨的学生,你就会明白艾宾浩斯所言非虚。
听懂了不等于记住了,记住了不等于理解了,理解了不等于会运用了;会运用不等于熟练掌握了。
既然遗忘如此迅速,怎样才能把这些大脑“内存”中的信息写入大脑“硬盘”,永久保存呢?
答案是重复。让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就在重复二字上。有规律的重复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很多同学抱怨自己记性不好,还经常喝一些所谓的补脑产品,以增强记忆力。殊不知,这种不信任大脑的行为本身就会降低大脑的记忆功能。
根据脑科学家的长期研究,人的大脑功能在20岁左右才会达到顶峰,40岁以后才会明显衰退。青少年的大脑正处在人生大脑功能形成的上升期,没有记忆能力不好的问题,只有记忆方法不对的问题。而复习便是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考虑到仅仅24小时之内,学生就有可能忘记一半以上的全新学习内容,当天的及时复习显然是非常必要的。可是,又有多少同学能够坚持每天复习呢?学校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给学生留出大块的复习时间。而到了家里,当学生们终于拥有了自己可以随意支配的时间后,学生们又把课后的学习理解成为及时地完成作业。好像作业一旦完成,学习任务也就结束了。及时复习便成为水中花、镜中月。也许,直到大型考试来临之际,才会让学生们想起复习这回事。
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曾讲过“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很多人都把这句话理解成为“温习旧知识,掌握新知识。”这样理解并没有错。可是除此之外,孔子的话还包含着“从温习旧知识的过程中,摸索到新的知识”的意思。也就是说,仅仅是复习旧知识,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新东西。
复习之所以能拥有如此效果,是由学习结果的多层次性决定的。很多同学以为上课听懂了就是真的学会了,下课再看完全是浪费时间。这是多么危险的误解啊?要知道:听懂了不等于记住了,记住了不等于理解了,理解了不等于会运用了,会运用不等于熟练掌握了。
复习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会促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不断升级。这才是复习的真正价值。
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听懂,也不是为了单纯地记忆,更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而是为了熟练地运用。但是想要达到熟练运用知识的目的,就必须完成前面各阶段的学习任务。这显然不是一次学习可以达到的。
复习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会促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不断升级。这才是复习的真正价值。
绳索14:掌握知识不系统
很多同学向我反映:自己平时知识掌握得不错,作业完成得很及时,老师的课堂提问也都答得上来,但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高。很多题难度一上去,分数就下来。
要解释这种现象,必须要弄清一个关键词——“难题”。什么叫难题?
在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看看什么是简单的试题。如果就某一个具体的学生而言,所有在他精熟的掌握范围之内的题,都可以算作是简单题。但这并不是一个客观的可操作的衡量标准。对于一个学习基础极差,无法跟上现有学习进度的学生来说。即便是随堂的大部分练习,也只有极少一部分题属于简单题。而对于一个有实力问鼎清华北大的学生来说,即便是大型考试,绝大部分试题对他来说也都是简单题。
因此,考查试题的难易程度必须要抛开个别学生知识点的具体掌握情况,要以大多数学生的掌握程度为标准。如果一道试题只考察一个知识点,那么这应该算是比较简单的试题。比如只考光的折射,只考某种卤素的性质,只考三角函数中的某个公式等等。对于能够及时掌握这个知识点的学生来说,做这些题应该不会费什么力气。
如果一道试题考察了两个知识点,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这两个知识点在教学中的距离很接近,几乎就是前后相继学习的知识点,难度还会相对小一点,但也会比考查单一知识点的试题难一些。如果两个知识点相隔遥远,甚至不是来自同一本教材,那么就需要学生把这些相距遥远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找出做题的思路。很多同学由于无法将这些相距遥远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因此无法找出做题的思路,也就无法解题。这样的题,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难题。
要想真正快速提高成绩,还是要自己构建知识系统。
可以说,一道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数量越多,跨度越大,综合性越强,试题的难度就越高。因此,所谓的难题,就是考查的知识点多、考查跨度大、综合性强的试题。
想要解决这些难题,就需要学生在大脑中编织一张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网络。这张知识网络必须能够把所有重要的知识点涵盖于其中。同时,还必须能够体现各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当考查多知识点的难题出现时,学生们就可以利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网络进行搜索——就像我们使用百度进行搜索一样——找出需要用到的知识点,理清它们的关系,并找出解题思路。
如果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能够达到到这个程度,那么做起难题来自然得心应手。问题是很多学生学习知识都不系统。他们大脑中的知识点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根本串不到一起。所以,每当做到考查单个知识点的随堂练习或平时小考时,他们的表现还算不错。但是一到综合性的大型考试,成绩就急转直下。
以上是我们针对知识网络与做题之间的关系做一分析。除了做题这个环节之外,知识网络还会直接影响到对知识接受的速度和质量。
人的记忆过程在本质上是产生联系的过程。新知识想要在大脑里扎根,必须和原有的旧知识联结在一起。旧知识掌握得越多,越系统,新知识就越容易被接受。如果原有的知识支离破碎,那么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便会慢上许多,而且效果也不会太好。所以,我们应该理解:为什么在我们看来,欧洲人总是长得差不多,而我们看亚洲人时则不会有这种感觉?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里储存了足够多的亚洲人的脸部形象,所以辨别亚洲人的五官特征比较容易。而欧洲人的脸我们很少见到,自然辨别起来有些困难。
辨别人脸和学习课本知识没有什么不同。当原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时,新知识便会自动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这张网织得越牢固,越紧密,接受新知识就越快,越容易。
思维导图是最实用、最高效地构建知识系统的方法。
那么,怎样才能构建一个高效实用的知识网络呢?
很多同学采用的方法比较简单直接:使用现成的网络。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总结知识网络的书籍。他们把各章各节的知识点都编绘在一起,形成一张网络图,并集结成册。从市场的销量来看,同学们都比较喜欢这类。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可能被那些盲目购买教辅书的同学忽略掉了:把别人总结的知识体系直接拿过来用,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
如果学校组织一场运动会。你会不会在比赛前随便找个人的鞋子穿上,去参加比赛?相信你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那么,如果学校组织一场考试,你又为什么会相信使用别人的知识系统会给你带来好成绩呢?由于每个人的禀赋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原有知识的系统程度不同,其构建的知识系统也自然不可能一样。用别人总结的知识系统去学习,就像穿别人的鞋去走路一样,效果不会太好。别人嚼过的馍,不会有什么营养,要想真正快速提高成绩,还是要自己构建知识系统。
就目前已知的构建知识系统的方法而言,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超越思维导图。通过上万名学生的亲身实践,我们可以确切无疑地说:思维导图是最实用、最高效地构建知识系统的方法。坚持使用这套学习工具的同学,成绩都发生了神奇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