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展望
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一年,也是电子信息产业实现2005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一番的关键一年。从2002年前11个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的状况来看,预计2002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4000亿元,工业增加值2980亿元,利税900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将突破850亿元。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预测2003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640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9%;工业增加值3300亿元左右,增长12%;利税900亿元,与上年持平;出口总额达到1000亿美元,增长18%。
受国际产业波动的影响,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从总体上看,加入WTO后的国际、国内产业环境仍有利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1)经过20 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建立起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品牌优势正在形成,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产业基础。
(2)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传统产品正在大规模地从工业化国家、新型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鉴于我国市场十分广阔,加入WTO后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同时又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低廉的资源成本优势,我国将成为新一轮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3)十六大以后,新一轮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高潮会给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扩展带来新的机遇,计算机产品、软件产品、网络产品等会继续高速增长;电子政务建设2003年将全面展开,国家将投入大量资金促进其发展,从而提供了巨大的软、硬件产品的市场需求。
(4)国务院《鼓励软件产品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18号文件已经颁布实施,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制定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已经下发贯彻,而对集成电路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很快就会落实,它们必将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加快发展。我国软件产业销售额从1992年的43.7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796亿元,年均增长38%;集成电路从1989年的1亿块增加到2001年的63.6亿块,始终保持快速发展。加入WTO后,一方面可以较快地与国际软件产业接轨,另一方面将可以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预计2003年软件产业规模将增长30%以上,集成电路将增长40%左右,新增销售收入约800亿元。
(5)十六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随着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的农村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这是推动内需的最大市场。
(6)加入WTO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加快了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步伐,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产品出口”、“科技兴贸”和实施“走出去”三个阶段。2003年出口将继续增长,国外投资办厂、合资合作、承包工程等会加大力度,出口仍将是推动行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7)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2003年国家将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并将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从2002年前10个月来看,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地区,预计2003年会有更好的发展。
(8)加入WTO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高端产品不断突破,传统产品向乡镇转移,跨国公司部分生产力“移师”中国,外商在移动通信领域、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明显加大投资力度,CDMA手机、高清晰度电视、计算机、网络产品、软件等有望成为2003年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9)电信运营业调整已近结束,在调整过程完成后,各大电信运营商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势必会通过上市筹措资金、扩大业务容量、开拓增值业务等措施来加快发展,预计2003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有所增长,通信制造业应有新的发展机会。
(10)我国加入WTO后,正在加快按WTO框架原则规范市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已走上轨道,企业竞争渐趋理性,市场秩序日益规范,供求关系逐步平衡,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完善,这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加入WTO以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过渡期内负面影响增大;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电子信息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多数产品已进入微利阶段;通信制造业受全球产业下滑的影响,效益大幅下降;行业利税增长速度明显回落,提高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但从总体上说,应是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关键在于,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