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理论

一、高新区相关概念与内涵

(一)相关概念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最早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斯坦福大学开办了世界上第一个高新区,后来逐渐演变为今天的硅谷,成为世界高新区的最典型代表。20世纪60-70年代,英国剑桥科学园和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学城相继兴建,这标志着高新区开始从美国向欧洲扩散。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掀起了兴建高新区的热潮,我国也从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9年底开始建立国家大学科技园区试点。

由于高新区是一个实践的产物,随着高新区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对高新区的概念、特征、发展模式等的认识逐步深入。但是对高新区的叫法却随着各国国情和各地习俗而不一而足,如美国叫“大学研究园”(University Related Research Park)或“研究园”(Research Park),英国叫“科学(公)园”(Science Park),法国叫“技术区”(Techno pole),德国叫“技术生产区”(Technologic Fabric),日本叫“技术园”(Techno park)等。这些名词在20世纪80年代末传到中国后一般叫“科技园区”(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或者科技工业园(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后来又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学公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等。

我国大多数学者都把高新区与其他园区的概念区分开来。吴季松(1996)[吴季松.科技工业园的今天与明天.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6(1):60-63.]指出“科技工业园一般是指依托一所名牌大学或科研结构,在一个技术园林似的区域内,创造一定的条件,吸引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兴办高技术产业,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直接变成产品给用户。”他认为科学园是比较通用的名称,而高新区是科技工业园在我国的一种特殊叫法。因为“科学园”没有完全反映出工业园的特性,给人以“科学研究园”的感觉。“技术区”又同于“经济技术区”,只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合适的称呼。

胡石明(2000)[胡石明.产学研一体化的永恒课题——大学科技园的理论与实践.湖湘论坛,2000(01):52-54.]把科技园区定义为“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产、学、研一体化之路,在一定区域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组织。”他指出“从高新区向科技园区转化,将成为我国各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次战略性转移”,从此可以看出他把高新区等同于科技工业园而并不等同于我国的科技园区。

顾海(2000)[顾海.高新技术产业论.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特征和集群的概念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种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依托,以开发高新技术和开拓新兴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基地。根据功能、结构和特点的不同,高新区又被称为‘科技工业园’、‘技术公园’、‘科学城’、‘技术城’、‘高技术带’及‘硅谷’和‘硅岛’等”。

勾瑞波和陈三奇(2002)[勾瑞波,陈三奇.浅析大学科技园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关系——从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概念谈起.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5):68-71.]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是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是有利于加速成果转强化技术创新的示范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化改革的实验区,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是培育和造就高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学校,也是体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新城区。两个概念密切联系,具有“交融性”,但也因为依托对象不同而在有些时候“相互转化”。

田雪(2006)[田雪.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在她的《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研究》一书中在界定科技园区概念时直接引用国家科技部的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定义。由此可以看出她把科技园区等同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实际研究中也是主要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展开的。

黄亲国教授(2006)[黄亲国.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在《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研究》一书中认为,“科技园区是一个科技—工业的综合体,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高技术园区,是以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为主要功能的园区,它既包括以研究开发为主的科学园,也包括以产业化为主的科技工业园。在我国,由于开发主体的不同,曾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科技园区,如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由各省、市政府批准建立的省市级高新区,由民营企业主导创办的民营高新区和由大学主导创办的大学科技园区等,这些都应属于科技园区的范畴。”他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出现的第一种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界定在政府政策的直接扶持下,以政府为办园主体,依托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辐射和带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基本宗旨的科技工业园区。”

(二)研究评述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对“高新区”给出了不同的称呼和定义,但反映的都是性质相似的事物,只是这些称呼针对各国国情或是“高新区”产生和发展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不同称呼在功能定位、创办者、占地面积、政府作用、获利能力等方面存在着细微差别。本研究认为不同概念和称呼之间本质相似,但有着一些差异,有些时候可以共用,有些时候又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高新区”可以与“科技园区”、“高新产业带”、“高新产业开发区”等同,但不同于“大学科技园”等。有些时候可以共用,但有些情况下却不能共用。如谈到“硅谷”,它既是由斯坦福大学发起的依托大学科研资源的“大学研究园”或“大学科学园”,也是美国一个典型的“高新区”、“科技城”或“科技工业园”;西安高新区既是国家级“高新区”,也是一个“科技工业园”、“科学园”或是“科学城”,但是由于它是政府主导的,并非是大学拥有或发起的,因此,称为“大学科技园”则有些欠妥。“高新产业带”和“高新产业开发区”是政府主导的实施特殊政策的特定区域。高技术产业带,是指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高技术产业及科研机构的大规模集结地,是具有较广地域和高技术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部功能,集科研、服务、销售机构于一体的地带,它可能是一个较大规模的科学园区与其周围高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组成的集合体,也可能是若干科学工业园共同组合的集合体。由此可见,“高新产业带”的范围要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大,可能包括一个或几个邻近的不同级别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联系这些区域的一定地段内的相关区域,如“关中高新产业带”包括“西安高新开发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宝鸡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咸阳、渭南等多个开发区。

总之,高新区反映了新经济下的一种以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核心,在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具有知识溢出、技术扩散、学习创新、产业集聚等经济和社会效应,由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组织、相关服务机构,以及相关环境组成的一种组织形态。

二、高新区发展的理论基础

随着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深入,围绕技术、产业、园区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为园区引领区域整体、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现将与高新区带动区域发展较为相关的理论介绍如下。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他的著作《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和《略论发展极的概念》中提出,增长极理论一开始只是重点关注和考虑部门之间的关系,区域之间的关系只是处于一个边缘的位置上。把区域和空间联系纳入考察范围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和拉塞。他们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在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的,往往是某一点或几个点发展最快,这些高速增长的点即是所谓的增长极。增长极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通常在整个区域中发挥支配作用的城市或大型工业基地。增长极首先通过自身的率先和快速发展,进而发挥乘数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的整体发展。增长极理论的提出为区域间、区域内不同产业、不同聚集区的率先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是非均衡理论在区域发展中的深化。增长极理论出现后,成为许多国家实施发展战略的一种理论依据和区域规划的构想框架,现实生活中,高新区作为科技要素和资源的集聚体,事实上构成了区域发展中的一个特殊增长极,并实现了率先发展。当高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增长的刺激会在空间上遵循中心地等级模式进行扩散,进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这也是我们分析和研究高新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当然,从总体上说,该理论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的。由于各国、各地区在经济社会体制和发展阶段等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差异,增长极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在它应用于高新区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其适宜性和限制性。

(二)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冈纳·缪尔达尔(G·Myrdal)[冈纳·缪尔达尔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瑞典学派的领袖人物之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先驱。]和赫尔希曼(A·O·Hirschman)[赫尔希曼,美国经济学家,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不平衡增长”(Unbalanced Growth)理论。],他们用两个相对立的效应概括了增长极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扩散效应或渗透效应概括和表达是所有那些导致发展刺激向空间扩散的机制。它对相邻区域形成积极的推动,把发展的刺激在空间上向外扩散;相反,回流效应或极化效应包括所有这样一些效应,即积极的发展刺激本身对它周边地区施加了消极的影响,如繁荣区域吸引了停滞区域高技能的劳动力,削弱了创新潜力,破坏了周边地区环境或者是竞争加剧,对停滞区域形成冲击等。

在一个区域经济体系中,发展的进程是趋向均衡还是极化,取决于扩散效应占优势还是回流效应占优势。赫尔希曼对此持乐观看法,认为长期看是趋向均衡;缪尔达尔则持悲观看法,认为极化效应是主导发展趋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自由市场力量的作用使经济向区域不均衡方向发展是一个内在的趋势,因此,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高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经济体系,最典型的作用是起到创新的扩散效应,对区域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三)溢出效应理论

溢出效应理论重点研究增长极扩散效应中的技术和人力资本溢出问题,探讨技术和人力资本溢出对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经济关系的影响。对溢出效应的研究,最早始于阿罗,他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之后又出现了知识溢出效应(罗默),认为知识不同于普通商品之处在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任何厂商所生产的知识都能提高全社会的生产率;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卢卡斯),可以解释为向他人学习或相互学习,一个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对他周围会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科高),指一项技术通过模仿、传播和竞争对社会产生外部经济。从溢出效应的理论本质看,为各地纷纷发展高新区现象提供理论解释和依据。高新区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创新实体,除创造直接的技术成果外,围绕其开发建设及发展的一系列活动如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基础配套等都将对高新区之外的区域带来影响和收益,通过溢出效应促进外部经济增长。

(四)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为产业联系理论或投入产出理论,最初由里昂惕夫提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产业关联效应是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对其他相关产业部门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可以分为前向关联效应,即移入产业的活动能通过削减下游产业的投入成本而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或客观上造成产业间结构失衡而使其某些瓶颈问题的解决有利可圈;后向关联效应,即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对各种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从而刺激相关投入品产业的发展;环向关联效应,即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引起它周围的一系列变化,如促进专业服务人员培训及建筑业、服务业发展等。总之,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功能,为高新区促进移入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高新区一般都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可以借鉴产业关联效应的理论和实践,将高新区作为区域产业的高梯度区位,一方面探索高新区与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联系的路径和模式,促进移入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与区域外部空间的对接,提升区域在整体产业链条上的位次和重要性。

(五)孵化器理论

孵化器原来是指人工孵卵的器具。本文意义上的“孵化器”概念是由美国人乔·曼库首次提出的,意谓专为企业技术创新优化环境,培育创新型、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降低企业创业风险,提高新创企业成活率和成功率的一种组织形式。孵化器不仅为创业者提供栖息地,还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它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信、网络、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咨询及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实现“硬件”服务、“软件”服务、融资服务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孵化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创新中心、企业培育中心、“苗圃”、技术孵化器、企业创造者中心、革新中心、高技术服务中心等。高新区是以研究型机构为基本依托的,以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主要任务的特殊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除具备传统孵化器的功能外,高新区还具有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等功能。与传统孵化器相比,高新区孵化器更贴近世界当今科技发展前沿,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体现。立足孵化功能,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新区的本质功能,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孵化器理论是高新区的重要基础性理论。

(六)生命周期理论

高新区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系统,园区的组成子系统众多,子系统之间关联复杂,企业进退频繁,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成长性、动态性和演化特征。采用生命周期方法对高新区的演变进行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生命周期方法遵循系统思维来研究系统的演化过程,将研究对象看成一个系统,依据整体性和动态性原则,从整体上研究系统从形成到结束的发展变化过程;重视系统的内在关联性,将研究对象的生命周期分为不同的阶段,各阶段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强调分析与研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及内外部环境,进而分析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和管理策略。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高新区发展一般可经历准备阶段、发展阶段、起飞(成长)阶段及成熟阶段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一般特征如下。

1.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入驻园区的企业数量少,企业主要依靠引进外来技术进行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试图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研发体系尚未建立,园区各参与主体之间的联系松散,园区没有显现出明显的聚集效应,发展较为缓慢。园区在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园区参与主体,制定各项政策、法规,完成园区的整体规划。

2.发展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新区基础设施已比较完善,入驻园区的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产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企业开始注重研发创新,并逐步从生产标准化产品向生产自主开发产品过渡,园区的聚集、扩散效应开始逐步显现。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完善园区的硬件环境和营造园区的创业环境,构建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互动的区域创新网络。

从产业集群角度的角度来看,高新区的准备阶段和发展阶段是相关产业的要素群集阶段。其特点是由于优惠政策、生产要素进入的低成本等因素的吸引,导致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纷纷涌入。

3.起飞阶段(成长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新区企业的数量多、规模大,新生企业层出不穷,整个区域创新网络具有很强的活性;从技术等级上看,园区企业开始具备引领世界技术发展方向的能力,成为该行业新标准的制定者之一;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拥有更大份额,有不可替代的国际竞争优势,园区各参与主体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循环的一个结点。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园区的区域创新网络,使园区融入知识、人才、技术、资金的全球大循环之中。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在起飞阶段,园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各种生产要素重新进行整合,逐渐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与配套条件;高新技术园区因此也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出和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新技术园区发展动力由前一阶段的外力为主转向外力内力并举,即政府政策推动和企业市场竞争力驱动双重作用。其增值手段主要是“产业链”,成为产业主导的发展阶段。

4.成熟阶段(饱和阶段)

起飞阶段结束之后,高新区就进入了成熟阶段。在成熟阶段,园区进入了平稳的发展时期,甚至最终走入停滞、衰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缓解因企业高度聚集所带来的交通、环境、住房等方面的压力,设法延长园区的生命周期。

事实上,高新区发展的一个生命周期也可以近似描述成为一个S形曲线,即在准备期,园区规模增长速度缓慢,进入发展阶段后,开始迅速增长,奠定了起飞基础;而进入起飞期或者说成长期后,园区整体规模迅速增长;在成熟期,规模增长速度放缓。随着高新技术园区内主导产业的发展质量及其持续竞争力的提高,区内产业及其相关企业的R&D能力大大加强,成熟阶段也将成为园区的创新突破阶段,各类创新活动对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增值手段主要是“创新链”。

高新区生命周期的螺旋式发展特征:对于高新区这一动态特征和创新机制很强的复杂系统而言,其生命周期演变也将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并不简单遵循从形成期到成熟期一种类型的演变路径。高新技术产业从创新出世到成熟、衰退的时间较传统产业要短得多,导致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也十分短暂。显然,创新性是高新区的典型特征,即新技术、新产品不断产生以替代过时的产品与技术,并且,伴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涌现,将不断出现新的有活力的企业,而不具备新技术特征的企业、衰落的企业则被淘汰。因此,高新区从其本质上具有生命周期的延续机制,即通过一定规模的新技术、新产品的世代交替,使得生命周期得以不断延伸。

可以认为,高新区的生命周期是园区核心技术领域生命周期的包络线,若无新的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新技术产业不断出现,园区的生命周期将趋向饱和、衰退。如果高新区能够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新技术、新企业从而在某一领域保持强劲的竞争力或不断培育新的技术领域的强大发展能力,则其生命周期曲线可以继续出现一个或若干个向上的峰,从而形成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也就是说,从成熟区开始,可望进入新的一轮生命周期,尽管在新的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低于前一周期。

硅谷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正体现了不断往前延伸的生命周期。从20世纪50年代初斯坦福工业园区建立开始,从技术替代的角度看,硅谷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末),是国防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阶段;第二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后期),硅谷晶片时代,是集成电路的研发和生产阶段;第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硅谷微电子时代,是个人电脑(PC)的研发和生产阶段;第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是互联网的开发与服务阶段。[资料来源:李钟文,威廉.米勒,等,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93年,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和全球网站的创立,硅谷再次成为互联网革命的领袖。21世纪,硅谷则进入了通信、网络技术基础时代。正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时代更替,硅谷不断站在世界技术前沿,保持了长盛不衰的硅谷奇迹。

由此可见,高新区的两大重要特征——集群性和创新性决定了其演化过程是复杂和非线性的,其长期发展路径取决于高新区企业的集群创新能力。这样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财富凝聚的过程。随着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高新区内聚集着高价值的“财富级”的有形与无形品牌,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财富级”人才资源,运作的具有高增值能力和高回报率的巨额金融资本,从而形成高新区新一轮发展的崭新要素。进入成熟期的高新区,可凭借在竞争中形成的“高势能”的优势,通过强有力的扩张,持续发挥着对区外经济的巨大牵引作用,在全新的起点上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循环。

三、高新区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市场运作规律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其整个运作都体现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第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到基础性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开放的经济区域,当地政府在资源配置上能够给予适当扶持,但主要是依靠市场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国际化时代,资源是没有国界的,各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能凭借自身优势,吸引各种发展资源。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一种技术、资本、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都能够自由流动、优化组合并迅速壮大的发展机制,使科技人员、投资者、管理专家都能依靠市场机制,在这里很容易地找到自己所需的生产要素,迅速培育发展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第二,市场主导成为区域管理的基本取向。当美国硅谷这样的高新区成功之后,一些国家采用政府力量,仿效设立了一些高新区,如日本筑波科技城,在管理上采用政府主导模式。但实践证明,行政色彩浓厚的高新区发展是不成功的,只有采用市场主导,才能迸发出无穷的科技创新动力,区域发展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我国高新区设立之初在管理上均为政府主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有一些先进高新区逐渐采用市场和民营机制,以增强活力。第三,市场联结是经济主体之间的重要纽带。高新区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区内外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这种关联只能是基于市场供求和资本纽带,而不是附加任何非市场行为。第四,民间运营是区域发展的主要形式。知识资本化、创新个体化、经营民营化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规律。对于正处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间运营是大势所趋也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智资”聚集规律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智力和资本的高度密集区,各种创新性生产要素都呈现出“马太效应”,存在着规律性的加速聚集趋势。一是人才聚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最能体现创新人才价值的区域。由于区域内普遍重视和尊重人才价值,智力要素能够参与收益分配,创业平台搭建得比较完善,人才创业成功的机会和概率比区外大,因而各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纷至沓来,聚集成人才高地。创新人才的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相互激励,使得创新思想、创新理念源源不断、日新月异。二是资本聚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总是流向最能增值的地方。显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资本带来了巨大的增值空间,但由于创新的风险较高,不适合一般意义上的投资,所以,最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便大行其道、高度聚集且日益繁荣。美国风险投资占世界的1/2,其中1/4集中在硅谷。三是产业聚集。在人才与资本聚集的同时,园区产业也随之产生同类性和关联性的聚集。同类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竞争、提高,产业链条划分日趋专业,上下游产品设计思想的互动、技术的关联、产品的配套,极大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三)技术扩散规律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高地和辐射源,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示范区,在这一区域,技术的生成、衍生、转化及产业化过程是一个爆炸式的放大过程。一是技术交易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完善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技术交易市场,技术经纪机构发达,中介机构齐全,技术交易所需要的信息、人才、金融、证券、会计、审计、法律等服务都能得到满足。二是技术孵化和转化渠道畅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能够有效地沟通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成功地解决了技术生成与转化相脱节的问题,这一方面得益于科技企业孵化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把孵化器建设作为园区发展的核心任务。另一方面,得益于区内企业自主研究开发及转化。科技创新力量主要集中在企业,研究开发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能够保持较高的创新成果转化率。三是技术放大效应明显。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只要技术上领先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会在市场当中占有很大优势。同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所以具有极高的成长性,就是因为区域内技术的膨胀与放大,在产业化过程中形成强有力的经济拉动力,并对周边地区形成强烈的辐射。

(四)“倍数”发展规律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区和经济区,因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动力,使得其发展具有非线性的、几何倍数超高速增长的规律。一是产业经济规模飞速膨胀。成功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重要位置。美国硅谷GDP占全美国的3%(相当于我国的1/4),中国台湾新竹经济总量占全岛的1/10。这样巨大的成就,不是常规发展速度所能达到的。二是区域竞争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历史证明,作为科技与经济最佳结合的载体,它凭借雄厚的智力资源和丰厚的资本优势,拥有可持续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三是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不总是诞生在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美国硅谷曾是种植杏树的农业区,印度的班加罗尔曾是一个以丝绸和木材贸易为主的城市,技术上的跨越,使这些地方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五)支撑和保障规律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不意味着政府不发挥重要作用;相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得益于所在国家和当地政府一整套制度的支撑和经营环境的优化。一是法律法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法律制度的产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好的国家政府和议会,都能对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发展有所敏感,适时提供法律制度保证。这种法律体系是完善和缜密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所需的支撑制度中最为根本的部分。二是政策体系。政策是对法律法规的细化和预演。各国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纷纷出台包括科技、人才、投入、财税、外贸等在内的各种鼓励、扶持政策。三是管理体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管理是园区发展的重要方面,各国都十分重视管理体制创新和机制转变。尤其是经济转型国家更注重探索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当地政府的作用。四是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是建立起了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市场秩序良好。五是人文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分注重人文环境建设,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园区文化成为无处不在的软性制度,支撑着园区的发展。

四、高新区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机制

(一)高新区带动区域发展的一般性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科技与工业相结合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带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园区自身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深入分析这一过程的内在机理,是科学制定高新区发展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从一般意义上讲,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可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高新区是产业活动的集聚地,随着高新区的发展必须要从更大范围内获得各种要素和资源的供应,因而高新区必须通过增加投资、技术转让和产品收购等形式,带动周边地区增加生产,从而拉动周边地区发展。现实生活中,这种拉动作用是通过园区与区域形成的协作网络和产业上下游关系加以实现的。二是高新区的扩散作用。主要表现为高新区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区外的转移和扩散,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高新区的辐射作用,主要表现为技术和信息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影响。随着高新区的发展,园区的技术密集区与周围区域之间产生技术“势差”,这种“势差”构成了辐射的基础,园区通过知识、技术、信息、产品及其组织活动,在区域内部实现传播和扩散,使区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这会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高新区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可以通过三种效应加以实现,即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溢出效应。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效应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而且在高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三种效应之间的联动关系也有所不同。

(二)高新区带动区域发展的实现路径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机制可以从“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溢出效应”的互动中来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但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来说,还需要考虑以下问题:一是研发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并不十分明显,但间接贡献不可估量。二是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中,在分析经济、社会层面影响的同时,还需要重点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制度设计、创新模式选择等方面对区域发展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三是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一点是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都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下面提出两种理论分析框架。当然,这两种分析框架并不是相互对立和互相矛盾的,而是分析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有所不同,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种分析框架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增长极理论、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理论视野下的分析框架与作用机理

按照增长极理论的思想脉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区域中的增长极,但是它的发展目标不是制造业,而是通过造就舒适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高技术企业来此建立研发机构,从而带动区域发展。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国外一些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级发展阶段的研究表明,研发活动诱发区域内新的制造业活动的潜力和动力相对较小。这可以用投入—产出模型来进行解释:一是从投入角度看,大多数情况下,研发环节的原料供给都是标准化的,而且物料投入比例较低,可以由非本地企业供给,因此,与本地企业的前向联系相对较少。二是从产出角度看,产品的附加价值高、运输成本低,可进入非本地市场,其客户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同时,多数研发机构都是跨地区垂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研成果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往往在大型企业内部的其他环节中就可以实现,因而与本地企业的后向联系也往往是不大的。这种情况下,作为增长极的高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可能并不发生在区域内部,而是在区外。这也是地方政府担心高新区最终发展成为科技“飞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本地区就业人口增加,引起人口和工资总量的增加和结构的变化,这可能会带动本地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经验表明,在就业人口相当的情况下,高新区创造的地方消费需求的增长要比一般园区的增长效果要大一些,这是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业人员的工资比较高,而且消费需求的档次也比较高。

——高新区的发展会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引起本地税收收入的增加。目前,高新区正在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高新区可以提升区域经济总量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这突出表现在:一是从研发企业自身发展来说,只要从事经济活动就会产生企业增加值,从而构成所在区域GDP的组成部分,研发企业GDP的增长必然带来区域GDP的增长。虽然现有条件下还难以获取研发企业增加值的直接数据进行直观分析,但可以通过对高新区GDP占所在区域GDP的比重,以及GDP的增长速度来间接分析研发企业对所在区域GDP增长的贡献。与此同时,来源于高新区研发产业集群形成后带动该区域相关产业发展也将会带来经济总量的大幅增加。因此,无论是研发企业自身创造的增加值,还是其带动的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均构成所在区域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增长必将促进所在区域GDP的增长。二是随着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产生,它对区域税收的贡献也将产生根本性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包括研发企业对区域税收做出的贡献,也可能包括研发产业对区域税源结构产生的影响。三是随着高新区规模扩大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为了实现本地经济与高新区的良性互动,区域内各类经济主体会在产业配套、服务配套和技术创新联动等方面与高新区实现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从结果上看则必然会带来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孵化器理论视野下的理论分析框架和作用机理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高新区建设的真正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孵化环境,促进新企业的不断繁衍和集聚,区内的供应商、制造商和客商日益频繁地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协同效应,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与转换。因此,加强本地企业家和创新企业的培育,促进本地创新型企业的衍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孵化器理论,评价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两个指标非常关键,即新企业的衍生、企业家的成长和产业文化的变迁。

结合上述两种分析框架,结合我国高新区发展实践,我们认为,从正向角度看,高新区可以从七个方面带动区域发展:一是高新区与本地的产业联系;二是区内就业人口、工资和服务业的增加;三是本地税收的增加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四是新企业的衍生、集聚和扩散;五是企业家和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六是区内产业文化的变迁;七是区外产业结构的升级。

由此可见,高新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由内外作用力及上下作用力共同实现的,同时包含着自上而下(及自外而内)和自下而上(及自内而外)的两个过程。高新区发展初期,外力及自上而下的力量占优势。随着发展的深入,内力及自下而上的作用力逐渐增强,高新区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和作用范围也不断增强和扩展,反映在对区内和区外的经济增长及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等方面。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当本地区形成真正的产业文化,即全社会具有创新的共识时,才能促进科技、教育的快速进步,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区域经济结构成功地升级。从本地区的产业联系来看,只有当孤立的企业形成有机的集聚,企业间产生物质的、信息的和社会的各种“流”,进而汇成“网络”时,真正意义上的高新区与区域发展的互动,才可能真正实现。

(三)高新区带动区域发展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根据国外对高新区的经验研究,制约或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有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高新区内部的组织管理,高新区与地方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园内企业与区域内原有企业的关系等。我国高新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还要取决于体制和政策等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促进高新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政策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一是一般来说,在工业经济基础比较好、产业部门多样化的城市,高新区通过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可以引起更多企业的新建和扩建。二是高新区是以吸引外来的研发机构为主还是孵化本地中小企业为主,这对本地发展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后一种情况下,企业的衍生活动多,通过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诱发新的生产活动的可能性更大。三是本地区如果未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即学术交流场所和各类交流活动的规划,区内行为主体处于孤立和隔绝状态,企业间相互作用少,高新区的发育程度低,其结果对本地区的影响必然是微弱的。四是高新区的企业只有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密切联系,才能诱发新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并使研究成果源源不断地变成商品,以促进区域发展。当企业与科教机构的联系微弱时,不可能推动区域的发展。此外,区域内技术的转移程度如何,取决于园内企业的技术与本地原有企业的技术要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很多高新区的新企业与区域内原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联系难以真正建立起来,其原因与国有企业本身的体制问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