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的两强格局
10年之内,只有传媒
10年之内,将不再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甚至连媒体都没有,只有传媒公司。换句话说,只有传媒。
传统媒体的危机在前年就出现了,他们也感知到了,但最关键的是,这些老媒体大多是体制内思维、庙堂思维,他们知道但无意去应对、解决,因此,才走到如今的窘境。现在应对,有点晚了。
门户网会因为经营成本的问题走向战略收缩,他们会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新媒体(包括移动媒体)的战术抢占上。
“傻的是,用宣传对付传播”。在新老传媒更迭的关键时期,很多机构都还在使用“老方法”——以宣传对传播、以维稳当公关、以辩解当辩护、以推诿当推理、以否认当撇清、以删帖当平事儿、以弱智当机智;殊不知,一对多的传媒时代正在结束,多对多开始了!那套方法没用了。
在自媒体时代,你的微博就是你自家的媒体,在成本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用自媒体。
有两个词我不懂。一是“全媒体”,二是“社会化媒体”。我不知道是不是翻译出了问题。这“全”字至少得涵盖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等各介质。这“社会化”就更晕菜了,难道就没有一个更简明的翻译?这两个词我很少提及,怕自己露怯。如今的“社交媒体”我都统称“快媒体”——短、频、快。
快媒体给答案的优点:即时到达、精准投放、用户易主观认同。
媒体人群落是活得最岌岌可危,又最生龙活虎的一群人。
“社会化媒体”应简称为“众媒体”
#微博迭代# 由名人明星领衔的微博生态开始进入迭代期(这一周期接近5年,从2009年9月到2013年9月)。这跟早年天涯社区的兴起有点相似(从1999年创办到2004年,以第一批天涯人入主各大媒体形成迭代,老天涯让位后,新秀纷起),新浪微博用户也将形成新老迭代,知名老用户各有所归,后起之秀将异军突起。
微信不是社会化产品,微信是反社会化的。社会化的特色是无边界传播,你不知道下一个传播者是谁。而微信是闭环,是框定和限制的,是圈子化的。
有才华的人未必做得好自媒体,但做自媒体的人必须有才华。这里面的奥妙不是才华本身,而是你气质秉性当中是否具有天然的社会化基因;这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很多有才华的人是端着的,这是大忌。)
组织化社会(或称“机构化社会”)将向平台化社会转移。在我眼里,新浪不是一家媒体,而是一家传媒平台,阿里和其他小型App也是如此,自媒体如虎嗅网都将冲击这一格局。之后的传媒平台都是公司式,而非机构式的。
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政事不决问天涯!民事不决问微博,家事不决问微信,房事不决问陌陌!
问:老杜,能一句话说清微博的本质么?答:消息。问:能一句话说清微博的威力所在么?答:转发。问:能一句话说清微博的社会价值么?答:文明地反动。问:能一句话说清微博的商业价值么?答:人多好赚钱。问:能一句话说清微博和微信的区别么?答:一个玩消息,一个玩关系。
微信,玩的是自我关怀
微博、微信的两强格局已全面成型。社会化媒体大潮自2008年在中国起步,经过6年的血腥洗礼,已然形成社会化两极。微信以腾讯固有的“关系”根基筑牢“社会化强关系”圈子平台,而微博以新浪固有的“消息”根基筑牢“社会化多媒体”的信息平台。两强之间互有交叉,用户之间多有窜访。社会化大局已定。
微信,正在吹起消灭键盘的号角。此后的产品,会更多的发力在语音系统上。
微信社交,近在咫尺打不过千里之外。淘宝购物,十分靠谱经不住三分便宜。微博传播,千般祈祷抵不过一声咆哮。
我个人不看好微信未来的生命力。个人认为,它的用户峰值期在2013年下半年,2014年就会进入衰减。而衰减一旦开始,用户数就会快速下滑。因为人类对强关系的维护是有天然的疲劳期的,群体强关系的维护期更短。因此,我更看好媒体加社交的生命力,因为它是一个生命力互补的结构。
#浮云满天飞# 微信让传统短信成为浮云;微博让传统公关成为浮云;苹果让诺基亚成为浮云;手机拍照让柯达成为浮云;手写输入让键盘成为浮云;低头看手机的一族,让户外广告成为浮云。
#静态的强关系激活,需要大智慧# 现在最紧要的任务就是把那些即将“休眠”的用户重新激活,其中的一个参考是手机上的手机号码。在强关系雷同的手机号上,我们保存的80%以上的手机号码是处于“休眠状态”的。比如我本人存储的手机号码有800个,但保持联系的只有100人。
微信是强关系,微博是强消息
#微信和微博# 人,在社交环境里的情感多数都是假的(客套、表情、姿势而已)。人,在消息环境里的情感多数都是真实的(愤怒、爽、同情、悲悯等)——“姿势分子”除外,因为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会玩“姿势”。
消息环境里,人类喜欢报忧(关怀);关系环境里,人类喜欢报喜(分享)。这也许就是微信和微博的区别之一吧。
微博玩的是公共关怀,微信玩的是自我关怀;在以多对多为传播特色的微博上,我们更多的是在发掘着别人的孤独;在以一对多为传播特色的微信上,我们更多的是在发掘着自己的孤独。
微博是雄性特色的,是男权文化色彩更浓重的舞台,是展示阳刚的地方;而微信是雌性特色的,是女性文化更浓的舞台,是展示私密的地方。男性文化的特色是海阔天空(微博),女性文化的特色是家长里短(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