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发烧型的;需求,是警惕型的
消费者的“源需求”不可侵犯
#源需求解析# “源需求”是我创造的词,是消费者原始需求的“根”。比如去饭店的源需求是要解决温饱,但消费者二级需求升级后就要“吃好”、“好吃”、“吃品位”。我们对室内空调的“源需求”是最早期对暖点、凉点的需求,但这个需求逐渐从烧火取暖升级到了空调取暖、地暖等高级需求。
从宇宙真理的角度讲,生命即是需求;从人本的角度讲,人即是需求;从进化史的角度讲,钱即是需求。命、人、钱,只要这三点,没其他的了。
“需求”是可以被培育的,“需要”是可以被教育的,“想要”是可以被诱导的,“我要”是难以被管理的,而“不要”是可以被“需要”的。
需求是需要的抽象前提,需要是需求的具象体现。“需要”所指向的是当下满足,“需求”所指向的是需要的远期愿望。
#需求和需要怎么理解# 需要是马上到手的,需求是可以慢慢等的。不需要直接实现的是需求,需要马上实现的是需要。需要型和需求型不一样,需求型是储备型结构,需要是我要,需求是我想要。
管理消费者的下一个需求
每个消费者都有消费黑洞,即“需求值盲区”。他要,但他不知道究竟该怎么要。“需求值管理”是我新创立的一个营销术语,一个很强的营销理论,是在问“你能不能管理消费者的下一个需求?”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乔布斯,其次是宝马、奔驰。
需求格式只有两个,一个是“被唤醒”,一个是已经激活,只需“被满足”。唤醒、激活是广告人和营销人的义务,满足它,则是企业家的义务。消费者本身没有义务知道自己的需求,更没有义务去弄明白自己的需求。
有人问我:“怎样才能找到需求呢?”这句话让我犯傻了。怎么回答呢,我可能回答:“你不是营销或销售这一行的人,建议换行业。”每一个纠结都是需求、每一个提问都是需求、每一个寻找都是需求、每一个抱怨都是需求、每一个羡慕都是需求、每一个嫉妒都是需求、每一个怨恨都是需求、每一个爱!七情六欲,即是需求!
对应你的产品,在网络上找到有相关需求(包括隐性需求)的人,然后在他们可能经过的各种“网络路线”上留下你们产品的线索,当线索的布局做到一个不错的量级时,他们会来寻找答案;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及时“提供答案”。这个答案的结构要专业,要靠谱,要适中,要稳、狠、准。
#需求归属# 又是我创造的词,这个词是针对“消费者定位失范”的。也就是当你无法准确划分出显性消费群时,就要经营这个“需求归属”。通常情况下都是销售者找出消费者,但是当你的产品失去了年龄区分、性别区分、区域区分、文化区分、嗜好区分时,就得想办法让消费者主动找你。聚美优品就是好例子。
兴趣,是发烧型的;需求,是警惕型的。因此,兴趣直抵冲动,而需求常常在警惕之下。
在网络环境中做生意,迎合兴趣比满足需求重要得多。需求是兴趣的后端,而兴趣则可能跨越需求直达购买。兴趣和需求之间不是链接关系,换句话说,需求的满足端是可选择的,而兴趣的满足端是不可选择的。所以,网络经商,研究兴趣高于研究需求。乔布斯就曾说过:“我没有义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