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历史沿革
四川西北部的羌族分布区域,夏属梁州之域,商为氐羌之地,周为蜀羌,后为冉駹部落联盟属地。秦时隶属湔氐道,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汶山郡,西汉地节三年(前67年)并入蜀郡,设北部冉駹都尉。东汉初改置汶江道,永初三年(109年)改隶广汉属国都尉。梁普通三年(522年)改为绳州北部郡。隋开皇初(581年)改设会州,大业元年(605年)复改为汶山郡。唐属茂州、松州、维州之地。宋熙宁间,石泉(今北川县)改隶绵州,元明因之。清置茂州和松潘、理番、懋功直隶厅。民国2年(1913年)后,设松潘、理番、汶川、茂县及北川县。民国16年(1927年),隶属四川松理懋茂汶屯殖区。后国共交战,又几经改制。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曾在境内创建了川西北苏区根据地,历经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川康省人民革命政府、大金省苏维埃政府、格勒得沙革命政府4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设置茂县专区,并于羌族聚居各地陆续组建了区、乡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1953年1月1日,改设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为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1958年由汶川、理县、茂县合并组建茂汶羌族自治县,县治设于威州镇。1963年恢复原有建制,由茂县继称茂汶羌族自治县。1987年改设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至今。
茂县历代皆有建制,自西汉至民国茂县皆为州、郡、县、屯署、专署驻地。自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汶山郡以来,晋代更名为广阳县,仍属汶山郡,后屡经废立,至隋开皇三年(583年)改为蜀州,五年(585年)改为会州,置总管府。唐武德元年(618年)为会州,三年(620年)置总管府,武德四年(621年)又改为南会州,至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为茂州。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置直隶州。民国2年(1913年)设为茂县,民国24年(1935年)改立四川省第16行政督察区。1950年茂县解放后设茂县专区,1953年在茂县成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阿坝藏族自治州前身)。1958年茂县与理县、汶川县合并建立茂汶羌族自治县,县治威州。后三县分治,茂县仍为茂汶羌族自治县,县治迁回凤仪镇。1987年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更名而恢复茂县,现隶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其行政设置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的北川县,唐时为石泉县,盖取古迹题刻“石钮”“甘泉”首尾二字之故,宋、元、明隶属于安州。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至清,以石泉县之名隶属龙安府。1913年国民政府罢府、厅、州,以道辖县,石泉县隶川西道(次年改称西川道)。因陕西石泉县与之同名又居于四川之北,且陕西省定名在先,故1914年复名为北川县。1950年1月北川解放,隶属剑阁专区;1953年3月改属绵阳专区,1985年5月隶绵阳市。1987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自1988年1月起北川按少数民族县待遇”;2003年7月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北川羌族自治县,同年10月25日举行了自治县成立庆典。
此外,陕西省宁强县、略阳县、凤县自古都是羌人居住地,至今羌风依然,尤其是宁强县更是突出。宁强县原名宁羌,古属梁洲,为氐羌据地。《古史论集》中即有“夏商时羌人已迁入陕南,居于宁羌一带”的记载。羌族人建立的后秦(384~417年)地方政权辖西秦,包括今宁强县在内,县内现存西秦第一关遗址。唐朝初年在阳平关设三泉县,宋乾德三年(965年)直属京师,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设大安郡,辖宁强为三泉县。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在县城建宁羌卫,后为宁羌县、宁羌州。1935年建立宁羌、阳平关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1942年元旦改为宁强县。宁强羌民自田九成起义失败后4000余羌人被杀外,官府将近10000余羌民分两路迁出境,然而还有一些羌人不愿离开,隐名埋姓或改为汉族隐居于深山老林之中。据统计,宁强县尚有11000余后裔完整地保留着羌族的传统和习俗,因为历史原因误定为汉族,然而无论从岁时习俗、衣着服饰、饮食居所、歌舞傩艺、祭祀崇拜等都与现在羌族无二致。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数据显示,1964年普查时自认是羌人的约有50万人,1989年前后仍自认是羌人的有约1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