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诺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生产习俗
刀耕火种
劳动工具 摄影者:张云
1958年以前,基诺族社会仍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公社阶段,其社会内部尚未出现比较明显的社会分化、社会分工及社会分层。在人类历史上,有不少民族也曾经历过未分化社会的发展阶段,近代的基诺族与之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古代的未分化社会,尚未具备从事矿冶业及制造金属工具的条件,又不可能从周边民族中获得金属工具,因此处在前金属时代,其生产工具往往是石器、木器及竹器。而基诺族从汉族等周边民族中获得铁等金属原材料及制造技术,早已告别了石器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基诺族先民在杰卓山早期的农耕工具多为石器,耕地就用尖木棒在焚烧过的土地上戳穴,随地点播种子。晚期杰卓山由内地传入较先进的铁器,基诺人开始使用铁器,有了“特懋克”打铁节,因此基诺人使用铁器至少已有700年的历史。近代基诺人生产上已经广泛使用铁器。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奔铲(东厄)、锄头(齰牟)、砍刀(苗牟)、镰刀(切霍)、小弯刀(苗贝)、斧头(敲包)等。与此同时,竹制、木制生产工具也仍然普遍使用。
在古代的未分化社会中,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结合为一体,尚未出现社会分工,因此不可能通过社会分工来形成具有专业化生产特点的经济结构。而在100多年以前的基诺族社会内部,虽然尚未有社会分工,但由于汉族等民族的手工业者和商人进入基诺山从事经营活动,基诺族居民建立了规模甚大的茶园。清朝中叶的基诺山是驰名全国的西双版纳六大茶山之一。200多年以来,茶叶、紫梗及棉花的生产曾先后在基族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耕牛犁架 摄影者:张云
在古代一些处于未分化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中,商品交换处于很低的水平,尚未出现货币的流通。对于有些古代社会来说,氏族制度与商品货币关系是不相容的。在基诺山,早在200多年以前随着茶叶生产的兴旺,金属货币就已经大量流入当地居民的荷包之中,而氏族制度依然存在。
1958年以前,上述三种经济因素早已进入基诺族社会生活,然而这并未导致基诺族原始社会的解体。在这段时期中,基诺山的居民一直生活在没有社会分工及社会分层的社会形态之中。而上述三种经济因素的进入,在基诺族的传统文化背景之下就出现了一系列特有的文化现象。首先是表现为对铁匠的崇拜。铁器是先进的生产工具,基诺族把铁匠奉若神明,铁匠成为当地的神职人员,认为他们具有驱逐恶魔的神力。铁匠及火钳不仅是打铁工具,而且是驱赶恶鬼的法器。其次当地人认为货币也具有灵魂,人们把它称为“钱魂”,认为寨神“卓米色巴”掌管着钱魂,由此形成相应的原始信仰及仪式。这些文化现象,均显示了未分化社会的特点,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与宗教信仰均未取得相对独立的存在形式,两者之间依旧保存着天然联系。
一、狩猎与采集
分出砍骨头、树木,切肉的铁刀 摄影者:张云
狩猎为什么能够有收获?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其答案不会完全相同。基诺族人的回答绝不仅仅简单地归结为野生动物资源的丰富程度、狩猎过程的机遇、猎手的经验及才智、狩猎工具的先进成都等因素,人们从最古老的神话传说、历代的信仰习俗中寻找答案,并由此形成从事狩猎活动的一整套行为准则。每位猎手在狩猎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则行事。因此,基诺族的狩猎活动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狩猎不仅是捕杀野兽的过程,而且是一项必须严格遵循传统礼俗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把基诺族传统狩猎活动称为一种文化现象。
1958年以前,狩猎是基诺族的主要副业,在男女分工中它属于男子的一项基本技能。猎物是主要的肉食来源,狩猎过程富于机遇性,足以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原始森林里动物繁多,基诺族传统狩猎对象分为鸟、鼠、兽三大类。
狩猎归途
鸟类有雀、斑鸠、黑头公、团鸡、雉鸡、田鸡、麻鸡、白鹇、双角犀鸟、孔雀等。捕捉鸟类多用粘条(一种竹条,绑在鸟类爱吃的果树上,有粘剂可以粘住鸟的羽毛)。制造粘条,关键在于从植物中提取粘剂,这就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此外还有扣子、夹子、捕鸟竹筒、捕鸟弓、弹弓、捕鸟套等。
捕鸟工具 摄影者:张云
在基诺族的传统观念中,鼠类还包括穿山甲、刺猪、黄鼠狼、大鼯鼠、破脸狗、猴子等。乌纳是松鼠的一种,全身长着长毛,肚皮呈红色,是产妇进补的食品之一,俗称红肚皮老鼠。乌喱是另一种松鼠,毛色花,绿肚皮,也是给产妇进补的食品。猎鼠类的工具主要是压木、套笼夹子、扣子等。
装鱼用具——笆篓 摄影者:张云
兽类包括麂子、山羊、岩羊、羚羊、豺狗、狼、马鹿、熊、野猪、虎、豹、野牛、大象等。猎麂子等兽类的工具是弯弓、跳竿。弩箭在捕鸟兽时均可使用。
捕鸟工具——竹扣 摄影者:农班
山地作物成熟时男子们的狩猎具有护秋性质,而平时出工和收工时间的穿插打猎则是人们的重要副业。常用的狩猎工具有弩(烧勒);扣子(乌哦),用棕绳搓成,支放在鸟类通过的路上;弯弓设在野兽通过的路上;毒箭(厄呒)可以打麂子、马鹿、野猪和野牛;还有一种跳枪(阿桘),可以打麂子、马鹿、野猪和熊等。压木、弯弓、竹签、扣子、夹子还有火药枪(格洛喔)多半需要购买。
二、织布和染色
扎棉机 摄影者:张云
织布在基诺族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前各家各户均种棉花,收获后由妇女手工脱籽再加工成纺棉。
农闲时或者是出工、赶集的路上,妇女常用自制的纺锤纺线,然后再用简单的腰机织出幅宽1尺多的花色土布。也有少数手艺好的妇女,从集市上买回各种颜色不同的彩线,织成有花纹图案的彩色土布,缝制妇女穿的筒裙、尖帽和筒帕。
基诺族的染色主要是染布和染线。染黑(青)布,采“咪帕”鲜叶(靛叶)泡化去渣,加入灰水充分搅拌合匀,煮水,把布投入水中翻动多次,捞出晒干。煮泡越久颜色越深,染青色布,只要浸泡一会儿即可。染黄线,采“合适阿菠”花与线同煮。染绿线,采一种“阿妞克帕”藤和一种“资夺帕”树的鲜叶加石灰水少许与线同煮。染红线,用“阿讷切”树根、“朴勒图”树皮和红高粱壳加石灰水与线同煮。基诺族染布主要有黑色和青色,其余为染线,织锦或刺绣时用。染布劳动主要是由女人承担。织出的布用自制的各种染料染成各种颜色的布匹。倘若一匹布里需要几种颜色,那就在织布前先把线团染色。
织布纺织比赛 摄影者:李植森
织布 李植森 摄
三、竹制品
鱼 篓 摄影者:农 班
竹编是基诺族男子从事的家庭副业,基诺山有着丰富的竹资源,竹编器具也最具特色。生产工具有刀把、刀鞘、打谷棍、竹扇等,狩猎工具有弩箭、竹签、竹弹弓等,生活用具有竹盒、竹笼、竹筒、竹勺、竹碗、竹杯等,甚至还有竹桌、竹椅、竹床。
四、碓窝舂米
碓窝舂米是基诺族生产中原始的劳动方式,用来解决人们吃饭问题的一种生产途径。碓窝舂米可分为水力碓窝和人力碓窝。水力碓窝舂米,在河边建盖5米宽的窝棚,窝棚里设置着固定的木碓窝,用竹槽把水引进木头凹槽,等水槽灌满了,往下压后水倒出去,木槌自然往下坠落,反反复复,第二天取到脱壳的米粒后用簸箕扇去粗细糠,拣去剩余的谷粒,就获得了米。
竹编制——搓鱼篓 摄影者:张云
人力舂米又分为手力舂米和脚踏舂米。手力舂米是把谷子倒入木碓洞里,把木棒举到高点后往碓窝里使劲槌,上下数千次,谷子脱壳了一半,用簸箕扇去粗糠,剩下的一半是米、一半是谷。再倒入碓窝里上下使劲槌,直到谷子脱壳,簸箕扇去粗糠,拣去极少剩余的谷子,就收获了大米。脚踏碓窝舂米,设置于房屋的角落,它的运动类似于水碓窝舂米,但性质接近于手力舂米,区别前者用水借力,而后者用人脚踏生力。
五、刀耕火种
新中国成立前,基诺族的生产仍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生产工具十分简陋,铁制工具仅有砍刀、斧头、弯刀、镰刀、铁犁、夺铲和手锄等,同时还普遍使用辅助工具,如木锄、点种棒、打谷棍、背箩(高箩、细高箩、方箩、矮箩)、百叶扇等竹木质小农具。尽管基诺山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但因没有水利设施,山地未平整改造,所以生产力极为低下。
托磪——碓窝 摄影者:张云
1958年以前,巴卡“敩纳腊”懒火地即刀耕火种,实行13年砍一次休耕。在大片林地上又按氏族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用牛犁的土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懒火地”土地多半 仅 种 一轮,少数种2~3年。第一 年 种 稻谷,第二年种棉花,第三 年 种 包谷。
基诺族把稻草撒在备耕地表面上,焚烧后成肥料 摄影者:李植森
一个普通的基诺族家庭每年需要耕种的土地,是根据农作物的产出情况和劳动力的多少来决定的。由于耕种粗放,早稻亩产一般仅有1000千克左右,一个劳动力大约可以耕种25千克早谷种子和5千克棉花种子的土地。在正常年景,可以收入625千克早谷和100千克棉花子。生产的粮食,仅够养活2~3人。若是年景不好,就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基诺族的生产方式已有了根本的改变。许多山坳里缓坡地改造成了梯田,坡地也改成了台地,并修筑了许多的山涧坝塘,保证灌溉。并根据当地特点积极种植经济作物,品种有棉花、油料、花生、烟叶、茶叶、水果、橡胶、砂仁等。
六、捕鱼
捕鱼也是基诺族生产、生活的重要副业。小黑江、勐旺河、卜天河交叉纵横,鱼类资源极为丰富。人们有闲暇去捕鱼,用做小菜。农闲时还集中捕捞,多了便做成鱼干巴或是腌制成酸鱼。
捕鱼的工具有两种,渔网和野藤毒药。渔网有大小两种。大渔网即麻线网,是由山野芋麻编织而成的,一次可拖6千克大鱼。小渔网为野麻所织,用于平时捕鱼,而且在晚上捕。野生野藤毒药一为“比吡呲”(麻药),是毒刺藤子皮。用刀把野生刺藤皮砍下来,砍分成节,再把刺藤用石头或是木棒皮打碎,用在石洞罩鱼或是堵叉河时,放进有鱼的水潭里,刺藤沫子能将鱼呛昏,使鱼活动失常,浮出水面。二为“鱼咸皮”,是春天子树皮。在“闹鱼”(毒药鱼)时用,将它放于水中,鱼便中毒昏迷,漂浮于水面。“鱼咸皮”对鱼危害性很大,滥用此药会破坏生态平衡。
一般捕鱼与内地相同,将渔网洒向鱼群即可。晚上或发洪水时捕大鱼更具把握。除一般捕鱼法外,基诺族还使用石洞罩鱼、堵叉河捉鱼、毒药闹鱼等方法。
石洞罩鱼:勐旺河有不少的石洞,洞内有许多青鱼、黄鱼。小黑江虽然也有石洞,但因水深难于用此方法。捕鱼时将“比吡呲”打碎放入石洞,然后用渔网罩住逃出洞口的鱼群。一个石洞往往可捕捉许多斤鱼。
堵叉河:在河流比较平缓而且是分叉处的地方把叉流堵住,这样,叉流水流平稳,放入“比吡呲”才起作用。此法用于集体捕捞,一个叉河可许多个人来捕捉,每条叉河可以捕捉到许多斤河鱼。
药鱼:在河里投放“鱼咸皮”,鱼中毒后漂浮于水面,然后可以捡昏鱼,河面较大就可以撒网打捞。如果药量大,这条河里的鱼都中毒了,当天捡都捡不完。但是现在的基诺族为了保护自己的水资源和生态,不再使用“鱼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