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国近代灾难深重,历经磨折和艰辛。清末政治腐败黑暗,经济、科技落后于西方,国防薄弱。自中英鸦片战争始,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多次武装入侵,中国战败,割地赔款,国家丧失了许多权益。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满清王朝。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专权,军阀割据,内战频仍,民众苦难无已。1928年,国民政府军战胜了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京政府,全国表面上实现了统一,而内争仍然不止。国民政府对外争得了关税自主权,但至30年代,取消治外法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目标尚未能实现。中国继续处于积贫积弱的境地。
中国的东邻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脱亚入欧”,建立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体制。其向外侵略扩张的首要一步即夺占东亚霸权。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打败中国,勒逼中国巨额赔款,并掠占了台湾。1905年日本战胜俄国,夺占了中国领土旅大以及在东北的特权。继1910年灭韩后,日本又乘欧战时列强无暇东顾之机,于1915年提出了妄图独占中国、几乎亡华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1919年中国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和约中有将原先德国所攫取的中国青岛和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条款,中国人民坚决要求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而引发的。1928年,日本出兵山东,制造了血腥屠杀中国军民的济南惨案。
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次年炮制“满洲国”起,日本逐步实施其占领满蒙、征服中国、最后称霸世界的战略步骤。面对强敌日本入侵,虚弱的中国政府忍辱退让。国民政府曾“诉诸国联”,冀望国际干预,制裁日本的侵略行径,但难能如愿。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1933年长城抗战时,对于日本扩大侵略,中国政府实行“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全国各界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
为抵御外侮,国民政府积极准备,充实国力,内求统一,外争援手。国民政府谋求英美列强的援助。1932年12月,中苏恢复外交关系。1935年起,国民政府在寻求与苏联修好,以便共同对付日本的同时,亦寄望有助于中共问题的政治解决。1935年年底起,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始逐步转向停止推翻国民政府的方针,改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策略。
1936年末,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内争逐步弭息,而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积极推行武力侵华方针,终于导致了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中华民族忍无可忍,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全国动员,团结御侮。全国迅速建立抵抗日本的国防军事体制,走上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轨道。中国从此进入全面抗战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