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场学:如何积累和释放你的正能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潜在的气场能量

影响成败的所有因素中,有一个惊人的事实就是,在一些不可预见的场合,我们以一种意外的或无法解释的方式,“轻松”地丢掉了根据我们的判断本可以抓住并保持的优势。换句话说,我们无法永远照顾好自己。失去控制的原因,与其说是经过一定抗拒后的崩溃,不如说是出于主观让步的意愿,而我们的大脑经常被引导认为这是正确的做法。缺乏真诚的建议包含劝说的成分,使我们迅速改变想法,甚至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前。下面让我们对此来一探究竟。在目前这个学习阶段,我们可以将气场视为影响力的主干,它有四条分支,每个分支或全部四个分支都可以为每个人所用或者说控制每个人,当然人的气质只能让一个分支占据上风。这种说法虽不科学,但在事实上是正确的,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它所展示的生活中的真实关系比科学来得更精确,使我们不得不采用它。在每一个生命体中,都散布着一些分散的能量,它们在人体内游荡,是构成力量的一般性基础。受到正确刺激时,它们会集中在一起,并在一段时间内让人无法抗拒。

所以,许多缺乏气场的人有时会被“唤醒”——这是他们对此的称呼,展现出一种他们身上从未有过的力量。这些能够唤起气场的身体能量,在表现方式上大相径庭。瞳孔本没有颜色,它只是一个黑洞。所有的黑洞都没有颜色,没有光线照射就不会产生其他效果,物体在颜色缺失时总是表现为黑色。一位演讲者在观众面前激情演说时,他蓝色的眼睛熠熠放光。而令人惊奇的是,私下里在认识他的人面前,他蓝色的眼睛变成了黑色。这些朋友就坐在他前面,这一事实不容置疑。相似的情况还会发生在演员身上,在熟人面前,他的眼睛会由灰色变成黑色。实际上,这种事情时有发生,只是不常为人们所察觉。瞳孔是气场发生条件的指示灯。当能量缺乏或暂时缺失时,除非发生不正常的神经状况,否则瞳孔会非常小。这是由于与眼睛关联的大脑和光感神经缺少活力所致。我们所见过的最具气场的人士通常是眼睛如同死灰一般,没有了火焰,但尚未完全熄灭。当瞳孔收缩时蓝色的眼睛会呈现大块蓝色,灰色及其他颜色的眼睛也是这样。但当气场之火被点燃时,其瞳孔会扩张,蓝色或其他颜色区域减少,而瞳孔的大小将与人体内控制眼球的能量多少成正比。在巨大的神经刺激下,瞳孔黑光闪亮、极度紧张,它将眼帘横向拉开,直至虹膜消失,眼睛也因此失去颜色,变成乌黑。在这种情形下,气场的效果有时会非常惊人,尤其当气场之火平稳燃烧之时。

一些人单凭这种放大瞳孔的能力就能控制他人意愿。观看者意识到眼前的那张面孔上某些特征发生了变化,但他不会去分析。他所受到的影响可能会使他感到无助,但他却不会进入催眠状态。除非一个人具有僵硬症的倾向——一种神经性病态,否则无法对他进行催眠。你或许参加了培训课程,成为气场高手,并拥有充分的操纵能力,但你的实验对象在哪里?健康的人不会让你操控他们的感觉,即使去试也不会成功。那些因缺乏活力而显得病弱、值得同情的人是你唯一的目标。然而这种胜利毫无荣耀可言,就像国王征服了一个破布娃娃。有些传授催眠术的学校让学生在僵硬症患者和病人身上进行练习,但毕业后他们就失去了法力,因为他们并未获得气场。气场的力量是普遍存在的。整个世界都是其老师,世间万物皆为其实验对象。一个人的本能或本性不会告诉他那些通过自身努力才能够发现的东西。上帝并未为人类设计这样的本事。人类被赋予生命,而本能和欲望的冲动首先被注入大脑和身体的习惯与渴望之中。在人类之下的动物身上,这一规则被颠倒过来。它们虽同人类一样,通过努力才会有收获,但它们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生命。每一种野兽、飞鸟和毒蛇都在生存规划中扮演某种重要角色。一个生命也许在另一个生命的爪子中轻易死去。鸟类如果必须在缓慢的衰老过程中结束生命,它将经历长达数月的磨难,以等待死亡的降临。但在猫的爪子和蛇的毒牙下,死亡则是对生之苦难的解脱。无论对受害者还是捕食者,同样都是如此。为实现这一目的,鸟儿的翅膀首先要失去飞翔能力。然后,猫的叫声吸引了鸟儿耳朵和眼睛的注意力。剩下的就由气场来完成。鸟儿看到了猫放大的瞳孔,在此之前,它还是自由的,但在此之后,它就会消亡。蛇类也是以相同的规律吸引猎物。据我们所知,大海中的鱼类也是利用眼睛来吸引捕食对象的。较高级的猎食动物,如狮子、老虎、鬣狗和无数其他动物,都是利用这种天生的气场来协助它们捕食的。再往上,我们会看到名贵的犬类和具有灵性的马匹也拥有相同的能力。失去了这种能力,这些人类伙伴的良好品质也将不再鲜明。

在每一例个案中,无论是人类还是较低级的生命形式,都提供了气场存在的证据,而这种证据就在于它们放大的瞳孔。当然,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瞳孔扩张,但瞳孔的正常扩张确是气场过强的结果。神经的力量肆意蹿动使隐藏的能量释放出来并失去控制,引起瞳孔非正常扩张。如果说前一种情况是温顺的名驹,那么后种情况就是随主人绝尘而去的骏马。气场的提升加强了瞳孔扩张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总被用到。最具气场的人士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它,除非情形使然。平常他们似乎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眼睛低垂似要睡着,毫无生机。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处于一种休息状态,为那个应某种特殊需求召唤而能量乍泄的时刻做好准备。外部光线能使瞳孔扩张和收缩,不过这只是一种机械运动。猫在阳光照射下瞳孔会变成一条直线,但当有小鸟靠近时,它的眼球会立即发生变化,瞳孔会扩大到整个区域,即使在最强烈的光线下也能如此。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内部力量要比外部力量重要。经证实,人在野兽的撕咬下并未感到痛苦的案例多得不胜枚举。一位猎户说过:“我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老虎的牙齿咬穿了我的肩膀,但我没有感觉到痛。相反,它们似乎不会带来疼痛感。”他的话代表了许多人的经历。同样,鸟儿在猫的爪子下一点都不痛苦。捕食者扩张的瞳孔以及发光的眼球中射出的某种东西削弱了被捕食者的意志,随之而来的昏昏欲睡的感觉会使被捕食者的神经感觉麻木。这里所指的能力不仅是与生俱来的,它还同大自然中的任何事物一样常见。据说,当人遇到野兽时,能用直视的目光逼得它不敢靠近。不过几乎没人愿意依靠如此脆弱的防御来保全性命。然而只要人能根据这一定律保持眼中的气场,这一命题即是正确的。如果野兽的气场维持得更为持久,那人的活力很快会被攻破,这正是野兽所期待的。在短暂的昏昏欲睡之后,一切很快结束。

不过,也有一些案例证明,人在野兽的逼视下不仅没有退缩,反而用目光把野兽吓退了。这也是大自然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本课的叙述只想表达一个事实,动物界的每一个成员身上都有一种魔力,只需唤醒,即可证实它的存在。不管这是一种催眠的力量还是气场,在我们的学习中区别不大,但在使用和使用结果上就大相径庭了。本能教会捕食者如何战胜被捕食者的反抗,而同时作为大自然的补偿,使被捕食者免予所有痛苦。一只被唤醒的动物眼中闪烁的火花与人在施展天生或学到的个人气场时眼中闪耀的光亮是同源的。但使用方法不同,其结果的性质也截然相反。动物身上的这种力量只在一个阶段内与人的个人气场存在相似之处,即在试图征服对方的时候,而其他时候都是为了让对方昏昏欲睡。除非医生为了治愈患者,否则人们是不会施用催眠术的,个中原因很多。可以想象一下,一名年轻男子想赢得一个女孩的芳心,但女孩并不喜欢他,他便设法让她入睡以得到她的同意。这是很荒谬的。或者再想象一下,一个房地产商人对可能的买主催眠,以得到他的签名。首先,这种事情的发生机率不会超过万分之一;其次,即便是发生了,施术者也逃脱不了法律制裁。

但另一方面,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均有数十万的人具有半催眠的天赋,只是他们并未意识到。他们当中没人愿意让人知道他们具有这样的能力,即使被再三告知也不愿相信这是事实。在过去45年中,我们遇到的具有这种半催眠能力的医生多达五千多名。这一职业似乎正堪其用,也确实有帮助。几乎每个病人都有其最喜欢的医生,他们的声音或触摸给病人带来安抚和信心。这种天赋无疑有益于治疗病患。当我们向许多医生说起他们使用了半催眠的办法时,他们全部予以否认。但我们向许多人证明我们的说法是有依据的。有些医生似乎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声音和触摸为病人带去了宽慰、信心和安抚。他们早知道确有其事。但一位医生一脸真诚地说:“我这辈子从未催眠过病人。”他确实没有,不过他曾帮助病人保持镇静,让他们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帮他们解脱肉体的痛苦以及排除精神的忧虑。而这些效果非常近似于个人气场的效果,并常常融入个人气场之中。律师如对陪审团或法庭使用这种半催眠能力,则会一无所获。这种能力虽能帮助医生,但对辩护律师的诉讼只会造成伤害。牙医能施加的影响力与医生相似。商人若在交易中既使用个人气场又运用半催眠术,便会取得非凡成就。牧师使用半催眠术会是危险的举动,但运用个人气场则完全不同。多年前,在纽约市曾发生过一起非同寻常的事件。一所教堂的部分教区居民举行集会,公开对城中最能干、最成功的一位牧师进行指控,引起了报纸的连续报道。他们指责他在布道和与教众谈话时不自觉地运用了半催眠术。一些记者为此连续几个周日参加了该教堂的礼拜活动,但并未发现有什么异样。原来那位牧师在咨询同行专家的意见后,改变了布道方法。

几个月后,公众的兴趣已然消退。我们一连几个周日来到纽约,聆听这位牧师的布道。他那富于感情色彩的声音似乎具有众所周知的“治疗语调”,或者说是一个天生有气场的治疗师在治疗疑难杂症时所具有的腔调。本书将在后面的课程中对这些语调进行充分论述。我们与这位牧师进行了几次交谈,他言辞恳切地说,他不知道自己的声音具有这种半催眠的语调。我们向他解释了这是什么样的语调,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与正常的语音、语调的区别。在对教堂的几次造访中,我们熟悉了这种语调,并能够把它辨认出来。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长期以来它对教众的影响。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事实。当然,以一种让人昏昏欲睡的声音朗读一段内容沉闷的布道词会自然而然地让人打瞌睡。但催眠的语调不是这样的。它不会真的对人催眠,而是使大量听众保持清醒和兴致,让他们的思维被牧师的思想所牵动,排空头脑中的所有杂念,只留下牧师的话语。和那些常听穆迪先生布道的人一样,人们在回想起他所做的不凡工作时,认为他具有半催眠的语调,并把他的成功归结于此。的确,他的语调与半催眠的语调很接近,但他的成就还是要归功于他的个人气场。在一次活动上,现场观众就在这种半催眠语调的感召下捐献了十万多美元,而这只是一次公益活动,并非慈善募捐。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们将对此进行研究。人的声音具有多种不同语调,能即刻对听到它的人产生明显影响。我们一旦掌握了发音方法,便能很快学会这些语调。它们可能是母亲在哄孩子入睡时用的语调,也可能是老师要求学生注意听讲时使用的语调,而商人和推销员在做生意时使用的语调则会完全不同,有种语调能马上激发别人聚精会神地听下去的欲望。这些是气场的表现而不是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