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人三十六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第七计立威造势(1)

简单地说,权力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施加于别人的控制力。权力的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职位的权力。这种权力是由上级和组织所赋予的,并有法律、制度文明规定,故称为制度权。制度权不依任职者的变动而变动。有:强制权,指可施加扣发工资或奖金、批评、降职乃至开除等惩罚性措施的权力,所以也称作惩罚权或处罚权。奖励权,指提供奖金、提薪、表扬、升职和其他任何令人愉悦的东西的权力,通称奖励权。法定权,指组织内各管理职位所固定的法定的、正式的权力。

二是来自于领导者个人的权力。这种权力不是由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职位产生的,而是领导者由于自身的某些特殊条件才具有的。有:个人影响权,也叫模范权,个人感召权,这是与个人的品质、魅力、经历、背景等相关的权力。专长权,指具有某些专门知识,特殊技能或知识。一个人以其知识和经验使你不得不尊重他,你就会在一些问题上服从于他的判断和决定。

自古以来,领导和权力是密切相关的。领导能力包含着领导风格的因素,也包含着权力的因素。所谓权力就是一个人影响另外一个人的能力。

权力的关键是依赖性,你对谁有很强的依赖性,反过来他对你就有很大的权力。权力须与领导者个人的魅力结合起来。

作为领导者,要做到言出必行,指挥若定,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威严。让下属滋生敬畏之心,才会使你威风凛凛,在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中指挥若定,令出法随。

对于领导者来说,威信比权力更重要。有了威信,员工才能信服你,你的计划才能得到迅速的实施。这时候,你就具备了无形的感召力,你所作的决定,会得到员工们的一致拥护。大家会齐心协力按你的决定去做,大家信任你。

不讲方式地随意使用你的权力,只会使你失去威信,自信心下降。而学会巧妙地使用权力,建立你的领导威信,则会使你的信心大增。大家对你的信任支持,才是你开展工作的强大后盾。

最有代表性的故事就是武媚娘向唐太宗李世民表白驯烈马理论。她说只需要鞭、锥、刀三样东西就可以驯服任何一匹烈马。先用鞭抽,不行,再用锥刺,还不行,那就一刀结果算了。这个故事充分显示了小媚娘的“铁姑娘”性格:没有什么不可以。当然,展示性格不是媚娘的目的,她的第一动机是要给皇帝留下深刻印象。

齐桓公助燕国

春秋初期,齐桓公刚刚当上诸侯盟主的时候,居住在北方的戎族经常侵扰中原国家,威胁很大。有一次,北方的燕国又受到山戎的侵犯,燕国国君就派人到齐国来求救。齐桓公和管仲一商量,认为征服北方的山戎,既可救燕国之危,提高齐国在诸侯中的威信,又可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以便集中力量对付南方的强敌楚国,于是决定亲自统帅大军去援助燕国,结果,桓公和管仲与燕庄公一起率领军队,经过十天艰苦的追击,一直打到北方的孤竹国,不仅打垮了山戎,还灭掉了孤竹国,山戎的首领密卢和孤竹国君答里哈都破除掉了。

齐桓公胜利以后,决定把原来山戎和孤竹方圆500余里的土地送给燕国。燕庄公不敢接受,说自己是靠齐国的帮助才保全了国家,怎么还敢要这么多土地呢?

齐桓公就对他说:“这些地方离齐国很远,我也没法来管理。这些地方很重要,只要你能治理好,使戎狄不敢再来侵犯,并按规矩向周天王进贡,我也就满意了。”于是,燕庄公接受了这500里土地。

桓公回国时,燕庄公为了表示感激,热情地亲自送桓公。两人谈得很投机,结果不知不觉送出了燕国界50多里。齐桓公发现后,对燕庄公说:“按周礼的规矩,诸侯送诸侯,是不能送出自己国家的边境的。我怎么能违礼呢!”他坚持又把这50里齐国的土地给了燕国。

齐桓公去救燕国,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进一步确立齐国的霸主地位。他把山戎、孤竹的500里土地和齐国的50里土地送给燕国,正是要向诸侯们表明自己不贪图财富,做事公道。结果,当时的各国诸侯知道了这件事,都对齐桓公很敬佩。齐桓公的威信因此更高了,齐国的霸主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各国的承认。

一个优秀的、成功的领导者要具备两点:一是正式的权力和非正式的权力不可或缺。二是要重视发挥、培育自己的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因此,可以这么说,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而作为领导者就是要想方设法来满足追随者的要求、意愿和需要。

曹操的五色大棒

曹操是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人。他父亲曹嵩是个宦官的养子。曹操从小聪明机灵,办事能干。当时有一个名士叫许劭(音shào),善于品评人物。曹操年青时候,去请他评论。许劭说:“你这个人呀,如果在太平时代,可能成为能臣;要是在乱世,你会成为奸雄。”

曹操20岁那年,举孝廉,担任郡官,当上了洛阳北部尉(管理京城北部治安的官员)。曹操走马上任,第一件事是下令修缮四门,叫工匠做了20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不论豪强百姓,一律用五色棒打死。

那时候,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蹇硕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那个恶霸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

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大家都称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从此以后,京师洛阳的豪强贵戚收敛行迹,不敢再违犯禁令,胡作非为。

万事开头难。任何一个领导,走上岗位时都希望能尽快打开局面,踢好头三脚、烧好三把火、树立起威信。曹操一上任就以五色棒立威造势,实际上是希望树立权威,让下属们懂得无条件地服从。

不久后军阀割据,出身于贵族世家的,术占据了淮南,并于公元198年在寿春称帝。,术的做法引起了各军阀的普遍不满。当时割据兖州的曹操首先发难,以汉室丞相的身份公开兴兵讨伐,术。

这一年,曹操与,术在寿春一带相持几个月之久。,术坚壁不出,曹操攻打不入,战争处于胶着状态。由于曹操远离后方,旷日持久的对峙使军中粮草快要用尽了。兖州的粮草不能马上运到。为节省现存的一点粮食,曹操把典仓吏王垕召来,命他以小斗付粮以解燃眉之急。

过了几日,士卒因口粮不足,普遍产生不满情绪。曹操知道,军心不稳,必败无疑。于是,曹操又把王垕叫到帐内,对他说:“我想借你一样东西稳定军心,不知你是否肯借?”王垕说:“只要能为丞相排忧解难,我什么都在所不惜!”曹操陡然变色,厉声说:“就是你的头!”说完手起刀落,王垕的头早已提在曹操手中。

曹操走出营帐,通告全军:“典仓吏王垕故意克扣军粮,现已查实,特斩首示众。”

士卒们都不知详情,见到王垕的头,都认为曹操公正无私,不满的情绪很快就消失了。由于争取了时间,兖州的粮草过几天就运到了。

用小斗付粮,是曹操为节省粮食让王垕这样做的。在这种做法引起士卒们不满的情况下,曹操舍弃他人,保全自己。典仓吏王垕在稀里糊涂之中做了替罪羊。

朱元璋用计树威

在群雄四起争天下的时代,朱元璋由普通一兵登上了帝王宝座,其中充满具有传奇色彩的斗智斗勇故事。他以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朱元璋只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学问不深,但他天资聪明。入皇觉寺当和尚后,仅过了50天,就外出云游化缘。几年的云游生活使他饱尝风霜之苦,受尽磨难,但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史书上说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队伍后,表现出超人智慧,以至郭子兴每遇大事都找他商量。

朱元璋的谋略思想主要表现在军事谋略、特别是统御谋略等方面。公元1355年,郭子兴升任宋元璋为统率和州兵马的总兵官,朱元璋上任之初,就表现出较高的统御谋略。

和州是郭子兴的妻弟张天祐打下来的。张天祐资历比朱元璋深,年龄比朱元璋大。朱元璋年轻,资历又浅,升为和州总兵官,不仅张天祐不服,其他将领也有不服的。只有同乡汤和、徐达等人对他格外尊重。

朱元璋首次出任和州主将,若不能树立威信,就等于断送了自己的前途。为此,朱元璋想出一个主意。

一日,朱元璋让人把议事大厅的公座全部撤掉,换上十来条板凳。 第二天五更,召集诸将议事,朱元璋故意迟到,当时的坐席以右首为尊,本应给朱元璋留着。但朱元璋进入议事大厅一看,众将已齐集,右首座位已被人占,只给他留下了右末的一个座位,他毫不迟疑地坐了下来。

议论公事理,众将都像木偶一样,迟迟不语,拿不出主意,朱元璋却侃侃而谈,分析时势,能拿出合理的主意。众将听了,都点头称是。经过几次议事,众将都觉得朱元璋有胆有识,办事公道,才稍稍心服。接着,朱元璋又召集众将商议修葺城墙的事,每位将领负责一段,限三天完工。

三天过后,朱元璋率众将检查验收,只有郭子兴负责的这一段未完工。回到议事厅,朱元璋把公座朝南一摆,拿出郭子兴的令牌,放在桌子上,令诸将叩头朝拜,然后沉下脸说:“总兵,主帅命也,非我擅专。且总兵大事,或不可无约束,今甓城皆不如约,事由何济?

自今违令者,即以军法从事!”

众将都不敢吭声。自此,朱元璋的威信逐步树立起来了。

这个计策,朱元璋用了“威”、“信”二字。分析时势、决断公事、修葺城墙,是一个“信”字。用郭子兴的令牌让众人叩头、训斥众将,是一个“威”字。这一计策让众将口服心服。

《易经》上讲“行险而顺”。这是讲为将的统御部下,要恩威并存,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杀一儆百的手法。

作为领导者,对下属的缺点和不良倾向必须适时地表现出威严,如果过分迁就,举措不力,整个团队的风气都会被带坏的。

假斩徐达造势立威

公元1356年,朱元璋率领红巾军攻下集庆后,准备攻打镇江。

就在攻打镇江的拂晓,负责指挥这场战役的徐达将军迟迟未露面。

突然,一条惊人的消息传到了大军聚集的教场:徐达将军已被抓了起来,马上就要问斩。

众将士吃惊非小。徐达自跟朱元璋起兵以来,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究竟他犯了什么罪,以至于砍掉脑壳?

过了一会儿,只见徐达被反绑着押了过来,后面跟着两名手捧钢刀、杀气腾腾的刽子手。朱元璋也在众卫士的簇拥下来到教场。

执法官用洪亮的声音宣布:“徐达身为统兵大将军,不知管束部队将士,军中屡次发生欺压百姓的事情,坏我红巾军的名声。为严明军纪,对徐达应予斩首示众!”

众将士一听都吓得脸色惨白,见朱元璋要动真格的,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帅府都事李善长硬着头皮给朱元璋跪下,说道:“徐大将军作战英勇,屡立大功,当下军务紧急,正是用将之时,望元帅宽恕他!”众将士也都一齐跪下,哀求说:“军中发生的欺压百姓之事,不能只怪罪徐大将军,我们亦有责任。求元帅饶恕他!”朱元璋坐在椅子上,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半晌,他终于站了起来,口气坚定地问道:“我们起兵是为了什么?”众将士异口同声地回答:“替天行道,除暴安民!”“大家说得对!”朱元璋点点头,“我们起兵反元,就是因为元朝官府欺压百姓。如果我们推翻了元朝,反过来又欺压百姓,那么我们不就和元朝官兵一样了吗?要不了多久,别人也会替天行道,起兵除我们的暴了!”

李善长见朱元璋语气有所缓和,又趁机哀求道:“徐大将军跟着元帅多年,战必胜,攻必克,劳苦功高,这一次就原谅他吧!”朱元璋听后,沉吟了半晌,才指着徐达喝道:“看在众将士的分上,这次暂且饶了你。以后军中再发生欺压百姓之事,定斩不饶!”说罢,朱元璋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