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我们对“孩子”了解多少
普遍现象
身为父母,我们经常对孩子感到不满,总是抱怨、气愤、伤感、落泪……我们那么爱他们,可是他们却让我们头疼不已!
当我们失落时,不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真的认识孩子吗?”
这个问题似乎很可笑,谁会不认识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吗?
反省:让我们想一想
孩子有什么爱好,有什么优点,有哪些缺点,有哪些特别之处……对以上问题,我们或许还可以猜一猜。
反省:接下来想一想
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烦恼,如何看待对周围事物,怎样看待我们,怎样看待自己……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就茫然了。
反省:再想想
孩子正处于哪个年龄阶段,现在处于哪个心理阶段,有哪些心理和行为特征……到此,还有多少人能对答如流。
提高认识
这些问题并非随便问问,而是涉及相关内容。
第三类问题涉及的是孩子们的共性,我们的答案反映了我们对孩子成长规律的了解程度。
第一、二类问题涉及孩子的个性特征,我们的答案反映了我们对孩子个性特点的了解状况。其中第二类问题涉及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是否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反映了我们对他们心灵的关怀程度。
现在,我们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认识孩子了。恐怕对于许多父母,孩子是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如果我们并非真正认识孩子,怎能有针对地教育他们?
改变观念
想要真正认识孩子,首先我们必须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会有哪些特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即共性;其次,我们必须学会观察、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个体差异。
只有认识共性、掌握规律,才能科学施教;只有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才能因材施教。这两点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是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的前提。
关于孩子的成长规律和个体差异,我们将在第十一章“家庭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节中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