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外产科疾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项目二 外科感染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感染概念、局部外科感染、全身感染、厌气性和腐败性感染等知识,为分析感染原因、途径和程度以及今后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

掌握外科感染的概念、感染部位和感染程度等内容,熟悉各种感染的发病原因和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外科感染的概念、感染发生部位和程度,能够分析出感染发生的原因和感染阶段,并采取适当的诊疗手段对脓肿、蜂窝织炎和全身感染等进行处置,对感染所导致的并发症能够进行及时、有效地控制和预防。


外科感染是动物机体受到病原菌侵入而表现的结果,是感染与抗感染斗争的结果。导致外科感染发生的因素可分为机体的防卫功能和促进外科感染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体现了感染和抗感染、扩散和反扩散的相互作用的关系。随着感染不断加剧,感染类型则从局部感染向全身感染发展,其中局部感染主要包括脓肿、蜂窝织炎、厌气性感染和腐败性感染;全身感染则针对化脓性全身感染而言。不同动物个体由于内在条件和外界因素不同会出现相异的结果,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任务一 概述

一、外科感染的概念

外科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侵入体内的病原菌根据其致病力的强弱、侵入门户以及机体局部和全身的状态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绝大部分的外科感染由外伤所引起;外科感染一般均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常为混合感染,损伤的组织或器官常发生化脓和坏死,治疗后局部常形成瘢痕组织。

外科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气菌。但常见的化脓性致病菌多为需氧菌,常存在于动物的皮肤和黏膜表面。这些细菌有些是在碱性环境中易于生长、繁殖,如大肠杆菌(pH 7.0~7.6以上);也有些喜好在酸性环境中生长、繁殖,如化脓性链球菌(pH 6.0)。

外科感染常见的化脓性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二、外科感染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

在外科感染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相互制约的因素:机体的防卫功能和促进外科感染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在两种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感染和抗感染、扩散和反扩散的相互作用。不同动物个体由于内在条件和外界因素不同会出现相异的结局,有些只出现局部感染症状,有些则局部和全身的感染症状都很严重。

(一)机体的防卫功能

在动物的皮肤表面,被毛、皮脂腺和汗腺的排泄管内,以及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器及泪管的黏膜上,经常有各种微生物(包括致病能力很强的病原微生物)存在。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并不呈现任何有害作用,这是因为机体具有很好的防卫功能,足以防止其发生感染。

1.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的屏障作用

皮肤表面被覆角质层及致密的复层鳞状上皮。黏膜的上皮也由排列致密的细胞和少量的间质组成,表面常分泌酸性物质,某些黏膜表面还具有排出异物能力的纤毛,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皮肤及黏膜不仅具有阻止致病菌侵入机体的能力,而且还分泌溶菌酶、抑菌酶等可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抗菌性物质。淋巴结和淋巴滤泡可固定细菌,阻止其向深部组织扩散或将其消灭。

2.血管及血—脑脊液的屏障作用

血管的屏障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壁的特殊结构所构成,可以一定程度地阻止进入血液内的致病菌进入组织中。血—脑脊液屏障则由脑内毛细血管壁、软脑膜及脉络丛等构成。该屏障可以阻止致病菌及外毒素等从血液进入脑脊液及脑组织。

3.体液中的杀菌因素

血液和组织液等体液中含有补体等杀菌物质,可单独对致病菌呈现抑菌或杀菌作用,或同吞噬细胞、抗体等联合起来杀死细菌。

4.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和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等均属机体内的吞噬细胞,它们可以吞噬侵入体内的致病菌和微小的异物并进行溶解和消化。

5.炎症反应和肉芽组织

炎症反应是有机体与侵入体内的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全身反应的局部表现。当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局部很快发生炎症充血以提高局部的防卫功能,充血发展成为瘀血后便有血浆成分的渗出和白细胞的游出,炎症区域的网状内皮细胞也明显增生。这些变化既有利于防止致病菌的扩散和毒素的吸收,又有利于消灭致病菌和清除坏死组织。当炎症进入后期或慢性阶段,肉芽组织则逐渐增生,在炎症和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构成防卫性屏障,从而更好地阻止致病菌的扩散并参与损伤组织的修复,使炎症局限化。肉芽组织是由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所组成的一种幼稚结缔组织,里面常有许多炎性细胞浸润和渗出液并表现明显的充血。渗出的细胞和增生的巨噬细胞主要在肉芽组织的表层,通过吞噬分解和消化作用使肉芽组织具有明显的消除致病菌的作用。

6.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是细胞间质的组成成分,而细胞间质是由基质和纤维成分所组成。结缔组织的基质是无色透明的胶质物质。基质有黏性,故在正常情况下能阻止致病菌沿着结缔组织间隙扩散。透明质酸参与组织和器官的防卫功能,对许多致病菌所分泌的透明质酸酶有抑制作用。

(二)促使外科感染发展的因素

1.致病微生物

在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菌是重要的因素,其中细菌的数量和毒力尤为重要。细菌的数量越多,毒力越大,发生感染的机会也越大。

2.局部条件

外科感染的发生与局部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皮肤黏膜破损可使病菌入侵组织,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或伤口存在异物、坏死组织、血肿和渗出液,均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进入体内的致病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即可大量生长繁殖以增强其毒害作用,进而突破机体组织的防卫屏障,表现出感染的临床症状。感染发展的速度依外伤的部位、外伤组织和器官的特性、创伤的安静是否遭到破坏、肉芽组织是否健康和完整、致病菌的数量和毒力、是单一感染或是混合感染、有机体有无维生素缺乏症和内分泌系统功能是否紊乱以及患病动物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因素都在外科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上起着一定的作用。

三、外科感染诊断与防治

(一)外科感染诊断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可做出正确诊断,必要时可进行一些辅助检查。

1.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是化脓性感染的五个典型症状,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全部出现,随着病程迟早、病变范围及位置深浅而表现各异。病变范围小或位置深的,局部症状不明显。深部感染可仅有疼痛及压痛、表面组织水肿等。

2.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感染轻微的可无全身症状,感染较重的有发热、心跳和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等症状。感染较为严重、病程较长时可继发感染性休克、器官衰竭等,甚至出现败血症。

3.实验室检查

一般均有白细胞计数增加和核左移,但对于某些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加不明显,甚至减少;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病动物,也可表现类似情况。B超、X线检查和CT检查等有助于诊断深部脓肿或体腔内脓肿,如肝脓肿、脓胸、脑脓肿等。感染部位的脓汁应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正确选用抗生素。怀疑全身感染时,可做血液细菌培养检查,包括需氧培养及厌氧培养,以明确诊断。

(二)防治原则

对外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不能局限于应用抗生素及单一的外科手术(包括切除病灶及引流脓肿),而是要有一个整体概念,既要消除外源性因素、切断感染源,同时要及早预防和注意营养支持,充分调动机体的防御功能,提高动物体免疫力。这对控制和预防动物外科感染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三)治疗措施

1.局部治疗

治疗化脓灶的目的是使化脓感染局限化,减少组织坏死,减少毒素的吸收。

(1)休息和患部制动 使患病动物充分安静,以减少疼痛刺激和恢复体力。同时限制其活动,避免刺激患部,在进行外科处理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包扎。

(2)外部用药 有改善血液循环、消肿、加速感染灶局限化,以及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适用于浅在感染。如鱼石脂软膏用于疖等较小的感染,50%硫酸镁溶液湿敷用于蜂窝织炎。

(3)物理疗法 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抵抗力,促进炎症吸收及感染病灶局限化的作用,除用热敷或湿热敷外,微波、频谱、超短波及红外线治疗对早期急性局部感染灶有较好疗效。

(4)手术治疗 包括脓肿切开术和感染病灶的切除。对于急性外科感染形成的脓肿应及时手术切开。若局部炎症反应剧烈,扩展迅速,或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虽未形成脓肿,也应尽早局部切开减压,引流渗出物,以减轻局部和全身症状,阻止感染继续扩散。若脓肿虽已破溃,但排脓不畅,则应人工引流,只有引流通畅,病灶才能较快愈合。

2.全身治疗

(1)抗菌药物 合理适当应用抗菌药物是治疗外科感染的重要措施。

用药原则:尽早分离、鉴定病原菌并做药敏试验,尽可能测定联合药敏。预防用药的剂量应占正常使用抗菌药物总量的30%~40%,以防止产生耐药性和继发感染。联合应用抗生素必须有明确的适应证和指征。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疗法并不能取代其他治疗方法,因此对严重外科感染必须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药物选择:①葡萄球菌:轻度感染选用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唑(SMZ-TMP)或红霉素、麦迪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重症感染选用苯唑西林或头孢唑啉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其他抗生素不能控制的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万古霉素。②溶血性链球菌:首选青霉素,其他可选用红霉素、头孢唑啉等。③大肠杆菌及其他肠道革兰阴性菌:选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或头孢唑啉等。④绿脓杆菌:首选药物哌拉西林,另外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及头孢哌酮对绿脓杆菌也有效。上述药物常与丁胺卡那霉素或妥布霉素合用。⑤类杆菌及其他梭状芽孢杆菌:甲硝唑以其有效、价廉为首选,此外可选用大剂量青霉素或哌拉西林、氯霉素、氯林可霉素等。

给药方法:对轻症和较局限的感染,一般可肌肉注射。对严重的感染,应静脉给药,除个别的抗生素外,分次静脉注射法较好,与静脉滴注相比,静脉注射产生的血清内和组织内的药物浓度较高。

停药时间:一般在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灶好转后3~4天,即可停药。但对于严重全身感染停药不能过早,以免感染复发。

(2)支持治疗 患病动物严重感染会导致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应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及碳酸氢钠。化脓性感染易出现低钙血症,应给予钙制剂,可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和某些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活动。应用葡萄糖疗法可补充糖原以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和改善循环。注意饲养管理,对患病动物饲给营养丰富的饲料并补给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对症疗法 根据患病动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如强心、利尿、解毒、解热、镇痛及改善胃肠道功能的治疗等。

任务二 外科局部感染

一、脓肿

在任何组织或器官内形成外有脓肿膜包裹,内有脓汁潴留的局限性脓腔时称为脓肿。

(一)分类与症状

1.分类

(1)根据脓肿发生的部位 可分为浅在性脓肿和深在性脓肿。浅在性脓肿常发生于皮下结缔组织、筋膜下及表层肌肉组织内。深在性脓肿常发生于深层肌肉、肌间、骨膜下及内脏器官。

(2)根据脓肿经过 可分为急性脓肿和慢性脓肿。急性脓肿经过迅速,一般3~5天即可形成,局部呈现急性炎症反应。慢性脓肿发生发展缓慢,缺乏或仅有轻微的炎症反应。

2.症状

(1)浅在急性脓肿:初期局部肿胀,无明显的界限。触诊局温增高、坚实有疼痛反应。随后肿胀的界限逐渐清晰成局限性,最后形成坚实样的分界线,在肿胀的中央部开始软化并出现波动,并可自溃排脓。但常因皮肤溃口过小,脓汁不易排尽。

(2)浅在慢性脓肿:一般发生缓慢,虽有明显的肿胀和波动感,但缺乏温热和疼痛反应,或表现非常轻微。

(3)深在急性脓肿:由于部位深在,加之被覆较厚的组织,局部增温不易触及。常出现皮肤及皮下结缔组织的炎性水肿,触诊时有疼痛反应并常有指压痕。在压痛和水肿明显处穿刺,抽出脓汁即可确诊。

若较大的深在性脓肿未能及时治疗,脓肿膜可发生坏死,最后在脓汁的压力下可穿破皮肤自行破溃,也可向深部发展,压迫或侵入邻近的组织和器官,引起感染扩散,而呈现较明显的全身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败血症。

内脏器官的脓肿常常是转移性脓肿或败血症的结果,会严重地妨碍发病器官的功能,如心包、膈肌以及网胃和膈连接处常见到多发性脓肿,患病动物慢性消瘦,体温升高,食欲缺乏,精神不振,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数明显增多,最终导致心脏衰竭死亡。

(二)诊断

浅在脓肿诊断一般无困难,深在脓肿可经穿刺和超声波检查后确诊。后者不但可确诊脓肿是否存在,还可确定脓肿的部位和大小。当肿胀尚未成熟或脓腔内脓汁过于黏稠时,常不能排出脓汁,但在穿刺情况下针孔内常有干固黏稠的脓汁或脓块附着。根据脓汁的性状并结合细菌学检查,可进一步确定脓肿的病原菌。

脓肿诊断需要与外伤性血肿、淋巴外渗、挫伤和某些疝相区别。

(三)治疗

1.消炎、止痛及促进炎症产物消散吸收

当局部肿胀正处于急性炎性细胞浸润阶段,可局部涂擦樟脑软膏,或用冷疗法(如复方醋酸铅溶液冷敷,鱼石脂酒精、栀子酒精冷敷),抑制炎症渗出和止痛。当炎性渗出停止后,可用温热疗法、短波透热疗法、超短波疗法促进炎症产物的消散吸收。局部治疗的同时,可根据患病动物的情况配合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并采用对症疗法。

2.促进脓肿的成熟

当局部炎症产物已无消散吸收的可能时,局部可用鱼石脂软膏、鱼石脂樟脑软膏、超短波疗法、温热疗法等促进脓肿的成熟。待局部出现明显的波动时,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3.手术疗法

脓肿形成后其脓汁常不能自行消散吸收,因此,只有当脓肿自溃排脓或手术排脓后经过适当处理才能治愈。

脓肿常用的手术疗法有:

(1)脓汁抽出法 适用于关节部脓肿膜形成良好的小脓肿。其方法是利用注射器将脓肿腔内的脓汁抽出,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脓腔,抽净腔中的液体,最后灌注混有青霉素的溶液。

(2)脓肿切开法 脓肿成熟出现波动后立即切开。切口应选择波动最明显且容易排脓的部位。按手术常规对局部进行剪毛消毒后再根据情况作局部或全身麻醉。切开前,为了防止脓肿内压力过大脓汁向外喷射,可先用粗针头将脓汁排出一部分。切开时,一定要防止外科刀损伤对侧的脓肿膜。切口要有一定的长度并作纵向切口以保证在治疗过程中脓汁能顺利地排出。深在性脓肿切开时除进行确实麻醉外,最好进行分层切开,并对出血的血管进行仔细的结扎或钳压止血,以防脓肿的致病菌进入血循环,被带至其他组织或器官发生转移性脓肿。脓肿切开后,脓汁要尽力排尽,但切忌用力压挤脓肿壁(特别是脓汁多而切口过小时),或用棉纱等用力擦拭脓肿膜里面的肉芽组织,防止因损伤脓肿腔内的肉芽性防卫面而使感染扩散。如果一个切口不能彻底排空脓汁,可根据情况作必要的辅助切口。对浅在脓肿,可用防腐液或生理盐水反复清洗脓腔。最后用脱脂纱布轻轻吸出残留在腔内的液体。切开后的脓肿创口可按化脓创进行外科处理。

(3)脓肿摘除法 常用以治疗脓肿膜完整的浅在性小脓肿。此时需注意勿刺破脓肿膜,防止新鲜手术创被脓汁污染。

二、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是疏松结缔组织发生的急性弥散性化脓性感染。其特点是常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一)分类与症状

1.分类

(1)按蜂窝织炎发生部位的深浅 可分为浅在性蜂窝织炎(皮下、黏膜下蜂窝织炎)和深在性蜂窝织炎(筋膜下、肌间、软骨周围、腹膜下蜂窝织炎)。

(2)按蜂窝织炎的病理变化 可分为浆液性、化脓性、厌氧性和腐败性蜂窝织炎,如化脓性蜂窝织炎伴发皮肤、筋膜和腱的坏死时称为化脓坏死性蜂窝织炎,在临床上也常见到化脓菌和腐败菌混合感染而引起的化脓腐败性蜂窝织炎。

(3)按蜂窝织炎发生的部位 可分为关节周围蜂窝织炎、食管周围蜂窝织炎、淋巴结周围蜂窝织炎、股部蜂窝织炎、直肠周围蜂窝织炎等。

2.症状

蜂窝织炎时病程发展迅速。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大面积肿胀,局部增温,疼痛剧烈和功能障碍。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患病动物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缺乏并出现各系统的功能紊乱。

(1)皮下蜂窝织炎 常发于四肢(特别是后肢),病初局部出现弥散性渐进性肿胀。触诊时热痛反应非常明显。初期肿胀呈捏粉状有指压痕,后则变为稍坚实感。局部皮肤紧张,无可动性。

(2)筋膜下蜂窝织炎 常发生于前肢的前臂筋膜下、鬐甲部的深筋膜和棘横筋膜下,以及后肢的小腿筋膜下和阔筋膜下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其临床特征是患部热痛反应剧烈,功能障碍明显,患部组织呈坚实性炎性浸润。

(3)肌间蜂窝织炎 常继发于开放性骨折、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及腱鞘炎之后。有些是由于皮下或筋膜下蜂窝织炎蔓延的结果。感染可沿肌间和肌群间大动脉及大神经干的径路蔓延。首先是肌外膜,然后是肌间组织,最后是肌纤维。先发生炎性水肿,继而形成脓性浸润并逐渐发展成为化脓性溶解。患部肌肉肿胀、肥厚、坚实、界限不清,功能障碍明显,触诊和他动运动时疼痛剧烈。表层筋膜因组织内压增高而高度紧张,皮肤可动性受到很大限制。肌间蜂窝织炎时全身症状明显,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缺乏。局部已形成脓肿时,切开后可流出灰色、常带血样的脓汁。有时化脓性溶解可引起关节周围炎、血栓性血管炎和神经炎。

当颈静脉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时,若漏入到颈部皮下或颈深筋膜下,能引起筋膜下的蜂窝织炎。注射后经1~2天局部出现明显的渐进性肿胀,有热痛反应,但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当并发化脓性或腐败性感染时,则经过3~4天后局部出现化脓性浸润,继而出现化脓灶。若未及时切开则可自行破溃而流出微黄白色较稀薄的脓汁,继发化脓性血栓性颈静脉炎。在动物采食时由于饲槽对患部的摩擦或其他原因,常造成颈静脉血栓的脱落而引起大出血。

(二)治疗

早期较浅表的蜂窝织炎以局部治疗为主,部位深、发展迅速、全身症状明显者应尽早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磺胺药物。

蜂窝织炎的治疗可减少炎性渗出、抑制感染扩散、减轻组织内压、改善全身状况、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应采取局部和全身疗法并举的原则。

1.局部疗法

(1)控制炎症发展,促进炎症产物消散吸收 最初24~48h以内,当炎症继续扩散,组织尚未出现化脓性溶解时,为了减少炎性渗出可用冷敷,涂以醋调制的醋酸铅散。当炎性渗出已基本停止,为了促进炎症产物的消散吸收可用上述溶液湿敷。局部治疗常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也可用20%鱼石脂软膏或雄黄散外敷。有条件时可做超短波治疗。

(2)手术切开 蜂窝织炎一旦形成化脓性坏死,应尽早做广泛切开,切除坏死组织并尽快引流。手术切开时应根据情况做局部或全身麻醉。浅在性蜂窝织炎应充分切开皮肤、筋膜、腱膜及肌肉组织等。为了保证渗出液的顺利排出,切口必须有足够的长度和深度,作好纱布引流。必要时应造反对口。四肢应作多处切口,最好是纵切或斜切。伤口止血后可用中性盐类高渗溶液作引流液,以利于组织内渗出液外流。也可用2%过氧化氢液冲洗和湿敷创面。

如经上述治疗后动物体温暂时下降复而升高,肿胀加剧,全身症状恶化,则说明可能有新的病灶形成,或存有脓窦及异物,或引流纱布干固堵塞影响排脓,引流不当。此时应迅速扩大创口,消除脓窦,摘除异物,更换引流纱布,保证渗出液或脓汁能顺利排出。待局部肿胀明显消退,体温恢复正常,局部创口可按化脓创处理。

2.全身疗法

早期应用抗生素疗法及盐酸普鲁卡因封闭疗法;对患病动物要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多喂给富含维生素的饲料。

任务三 厌气性和腐败性感染

一、厌气性感染

厌气性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外科感染,一旦发生,预后多为慎重或不良。因此在临床上必须预防厌气性感染的发生。

引起厌气性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有产气荚膜杆菌、恶性水肿杆菌、溶组织杆菌、水肿杆菌及腐败弧菌等。这些致病菌可形成芽孢,在缺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其中产气荚膜杆菌能产生大量气体,混合感染造成的结果也较为严重。厌气性感染通常是在缺氧条件下发生,软组织尤其是肌肉组织大量挫灭而丧失血液循环,需氧菌消耗掉氧气后更容易导致厌氧菌的繁殖。此外,机体有些局部的解剖学特点也是导致厌气性感染发生的因素,例如较厚的肌肉组织外面常覆盖有筋膜,当这些部位发生严重损失时,即容易形成缺氧条件,再加上大量组织挫灭而丧失血液循环,组织含氧量降低,致使厌氧菌易于生长繁殖,容易感染。

(一)症状

厌气性感染的局部典型症状是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的坏死及腐败性分解、水肿和气体形成(大部分厌气性感染)、血管栓塞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淋巴循环障碍。局部肌肉呈煮肉样,切割时无弹性,不收缩,几乎不出血。血管栓塞是厌气性感染的另一个重要的病理解剖学症状,血栓是由于毒素对脉管壁的影响以及血液易于凝固等原因而引发。

出现水肿的组织开始有热感,疼痛剧烈,以后逐渐变凉,疼痛感觉也逐渐降低甚至消失,这可能与神经纤维及其末梢发生坏死有关。当发生厌气性坏疽时,初期局部出现疼痛性肿胀,并迅速向外扩散,触诊肿胀部位则出现捻发音。创口流出少量红褐色或不洁带黄灰色的液体。肌肉呈煮肉样,其固有结构消失,直至坏死溶解而呈灰褐色。患病动物可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

(二)治疗

病灶应广泛切开,以利于空气的流通,尽可能地切除坏死组织,用氧化剂、氯制剂及酸性防腐液处理感染病灶。

(1)手术治疗 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一经确诊为厌气性感染后,对患部应立即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切开,直至健康组织部分。尽可能地切除坏死组织,除去被污染的异物,消除脓窦,切开筋膜及腱膜。手术的目的是降低组织内压,消除静脉瘀血,改善血液循环,排出毒素并营造一个不利于厌气性致病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2)清洗 用大量的3%过氧化氢溶液、0.5%高锰酸钾溶液等氧化剂、中性盐类高渗溶液及酸性防腐液冲洗创口。

(3)创口处置 创口不缝合,进行开放疗法。

(4)全身用药 全身应用大量的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抗菌增效剂及其他防治败血症的有效疗法和对症疗法。

(三)预防

厌气性感染常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重视该病的预防工作。其要点是手术时必须严格地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凡有可能被厌气菌污染的敷料和器械必须严格消毒。术野和手也要作好消毒工作。对深的刺创必须进行细致的外科处理,必要时应扩开创口,通畅引流,尽可能地切除坏死组织并用上述的氧化剂冲洗创口。应对患病动物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二、腐败性感染

腐败性感染的特点是局部坏死,发生腐败性分解,组织变成黏泥样无构造的恶臭物,表面被浆液性血样污秽物(有时呈褐绿色)所浸润,并流出初呈灰红色后变为巧克力色发恶臭的腐败性渗出物。

(一)症状

初期,创伤周围出现水肿和剧痛。水肿是由于腐败性感染的炎症区内大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有时继发腐败性分解,因而血液循环受到严重破坏的结果。创伤表面分泌液呈红褐色,有时混有气泡,具有坏疽恶臭。创内的坏死组织变为灰绿色或黑褐色,肉芽组织发绀且不平整。因毛细血管脆弱故接触肉芽组织时,容易出血。有时因动脉壁受到腐败性溶解而发生大出血。腐败性感染时常伴发筋膜和腱膜的坏死以及腱鞘和关节囊的溶解。

腐败性感染时,由于患病动物经感染灶吸收了大量腐败分解有毒产物和各种毒素,因而体温显著升高,并出现严重的全身性紊乱。

(二)治疗及预防

应广泛切开病灶,以利于空气的流通,尽可能地切除坏死组织,用氧化剂、氯制剂及酸性防腐液处理感染病灶。

腐败性感染的预防在于早期合理扩创,切除坏死组织,切开创囊,通畅引流,保证脓汁和分解产物能顺利排出,并保证空气能自由地进入创内。

任务四 全身化脓性感染

全身化脓性感染又称为急性全身感染,包括败血症和脓血症等多种情况。败血症是指致病菌(主要是化脓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及组织分解产物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脓血症是指局部化脓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进入血液循环,并在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形成转移性脓肿。败血症和脓血症同时存在者,又称为脓毒败血症。

一般说来,全身化脓性感染都是继发的,是开放性损伤、局部炎症和化脓性感染过程以及术后的一种最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患病动物常因发生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一)症状

1.脓血症

其特征是致病菌本身通过栓子或被感染的血栓进入血液循环而被带到各种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内,在遇到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时,即在这些器官和组织内形成转移性脓肿。转移性脓肿由粟粒大到成人拳大,可见于机体的任何器官,如肺、肝、肾、脾、脑及肌肉组织内。当为创伤性全身化脓性感染时,首先在创伤的周围发生严重的水肿、剧烈的疼痛,随后组织即发生坏死。肉芽组织肿胀、发绀,也发生坏死。脓汁初呈微黄色黏稠,以后变稀薄并有恶臭。病灶内常存有脓窦、血栓性脉管炎及组织溶解。随着感染和中毒的发展,患病动物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最初精神沉郁,恶寒战栗,食欲废绝,但喜饮水,呼吸加速,脉弱而频。体温升高,有时呈典型的弛张热型,有时则呈间歇热型或类似间歇热型。在体温显著升高前常发生战栗。倘若转移性败血病灶不断有热源性物质被机体吸收,则可出现稽留热,患病动物卧地不起而发生褥创。每次发热都可能和致病菌或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有关。在脓肿和蜂窝织炎的吸收热期也可见到体温升高,但在一昼夜内并无显著变化。若患病动物体温有明显的变化,且血压下降,常常是全身化脓性感染的特征。当长时期发高热,而间歇不大,且其他全身症状加重时,则说明病情严重,常可导致动物死亡。

当肝脏发生转移性脓肿时眼结膜可出现高度黄染。当肠壁发生转移性脓肿时可出现剧烈的腹泻。当呼气带有腐臭味并有大量的脓性鼻漏时,是肺内发生了转移性脓肿。

2.败血症

原发性和继发性败血病灶的大量坏死组织、脓汁以及致病菌毒素进入血循环后引起的动物全身中毒症状。患病动物体温明显增高,一般呈稽留热,恶寒战栗,四肢发凉,脉搏细数,动物常躺卧,起立困难,运步时步态蹒跚,有时能见到中毒性腹泻,可见肌肉剧烈颤抖。随病程发展,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神经系统症状,可见食欲废绝,结膜黄染,呼吸困难,脉搏细弱,患病动物烦躁不安或嗜睡,尿量减少并含有蛋白,或无尿。皮肤黏膜有时有出血点,血液学指标有明显的异常变化,死前体温突然下降。最终因器官衰竭而死。

(二)诊断

在原发感染灶的基础上出现上述临床症状,诊断败血症一般不困难。但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原发病灶隐蔽时,诊断可发生困难或延误诊断。因此,对一些临床表现如畏寒、发热、贫血、脉搏细速、皮肤黏膜有瘀血点、精神改变等,不能用原发病来解释时,即应提高警惕,密切观察和进一步检查,以免漏诊败血症。

确诊败血症可通过血液细菌培养。但已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动物,往往影响血液细菌培养的结果。对细菌培养阳性者应做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的选用。同时,配合开展血液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尿常规检查以及反应重要器官功能的监测,对诊治败血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三)治疗

全身化脓性感染是严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因此必须早期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1.局部感染病灶的处理

必须从原发和继发的败血病灶着手,消除传染和中毒的来源。为此必须彻底清除所有的坏死组织,切开创囊、流注性脓肿和脓窦,摘除异物,排除脓汁,畅通引流,用刺激性较小的防腐消毒剂彻底冲洗败血病灶。然后局部按化脓性感染创进行处理。创围用混有青霉素的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封闭。

2.全身疗法

为了抑制感染的发展可早期应用抗生素疗法。根据患病动物的具体情况可以大剂量地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或四环素等。在宠物临床上使用磺胺增效剂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常用的是三甲氧苄氨嘧啶(TMP)。注射剂有:增效磺胺嘧啶注射液、增效磺胺甲氧嗪注射液、增效磺胺-5-甲氧嘧啶注射液。恩诺沙星作为广谱抗生素,已被广泛应用。为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维持循环血容量和中和毒素,可进行输血和补液。为了防治酸中毒可应用碳酸氢钠疗法。应当补给维生素和大量饮水。为了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可应用葡萄糖疗法。

3.对症疗法

目的在于改善和恢复全身化脓性感染时受损害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障碍。当心脏衰弱时可应用强心剂,肾功能紊乱时可应用乌洛托品,败血性腹泻时静脉注射氯化钙。

【病案分析3】犬重度外伤感染

(一)病例简介

德国牧羊犬,1岁,性情粗暴,软皮带颈圈无法保定,改用直径为0.5cm的铁线自制颈圈,铁线接头有锐利刺,划破肌肉未能及时发现,约10天,伤口很深,且已感染。食欲废绝。

(二)临床诊断

患犬精神沉郁,体温39.5℃,呼吸急促。伤口深2.5cm、长13cm,被划破的肌肉组织坏死腐烂,流黄色带血的脓汁,颈部毛及部分胸部毛被渗湿,有恶臭气味。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目明显升高(见表2-1)。

表2-1 病例血常规数值及参考值

初步判断:重度外伤感染。

(三)治疗方法

(1)清洗创口 立保定,剪掉铁颈圈,创口周围彻底除毛,用肥皂水将创口周围彻底清洗,用生理盐水和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创腔内浓汁及污物,然后用红霉素软膏涂抹伤口,每日2次。

(2)抗生素治疗 选择广谱抗生素即可,根据病情确定疗程。

(3)预后 预后基本良好。观察动物的体温变化是否有异常,食欲及精神状态恢复情况。数天后坏死组织脱落,伤口处长出新生肉芽时可对创口进行缝合。伤口清创处涂布抗生素软膏。

(四)病例分析

(1)发病原因 外伤多数是人为造成,同时饲养管理不当。

(2)外伤化脓治疗 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清洗伤口,再用红霉素软膏涂抹伤口以及配合抗生素全身用药。

(3)彻底清创 需待创腔内没有液体排出后缝合,缝合时要将创缘周围生成的肉芽组织剔除,产生新鲜创后再进行缝合,必要时结合引流管留置。

(4)感染创的护理 对创腔内排出的液体进行清洗,用药必须及时,防止形成脓血症或败血症。

【病案分析4】犬腹部伤口感染

(一)病例简介

本地土犬,8月龄,体重20kg,一周前与其他犬撕咬,腹下的皮肤破裂,大量出血,未能及时发现,进行了简单的包扎,见不出血后便将棉布解下。数日后发现该犬伤口已经严重感染。

(二)临床诊断

患犬体温40.2℃,眼结膜潮红,反应迟钝,昏睡,精神沉郁。身体消瘦,被毛粗乱。腹部左侧下方有一长5cm、深1cm创伤口,血痂覆盖,可见黏稠黄白色脓液,伤口周边肌肉红肿,伴部分坏死。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8.0×109/L,略有升高。

初步诊断:严重外伤感染。

(三)治疗方法

因创伤具有可修复性,于是进行清创缝合手术。

(1)全身麻醉后对创伤部位用0.1%苯扎溴铵溶液清洗。剃除创口周围的被毛(距创缘5cm),并用2%碘酊消毒,酒精脱碘。

(2)彻底清创,在健康组织与坏死组织交界处用刀片刮除创口表面的脓苔、痂皮,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边冲边刮,直至有渗血的新鲜创面出现。

(3)清创后在伤口内放置凡士林纱布条进行引流。缝合肌肉和皮肤(每针间隔0.5~0.8cm)。

(4)缝合好创口后再用2%碘酊消毒、包扎。术后注射广谱抗生素,连用数日。注意保护好创口,佩戴伊丽莎白颈圈防止家犬舔咬伤口。

(四)病例分析

(1)遵循治疗原则 创口的清理和防止术后污染创口造成二次感染。

(2)化脓创口的开放性治疗 创口需进行引流处理,注意引流管放置位置。根据引流物情况,可在术后1~2天内拔除。术后2天如果引流条仍然引出带脓性黏液,应及时拆除缝线,检查原因,对伤口进行再次处理。

(3)抗生素选择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化脓创比较理想的消炎药物,可联合应用抑制厌氧菌的药物,促进炎症消退。

(4)强心、促进新陈代谢 感染严重时可造成机体酸中毒,因此要纠正体液平衡,增强心脏功能,促进机体代谢。

(5)消除原发病因 病因消除也是治疗过程不可缺少的,尤其是一些异物造成机体感染化脓的病例,一定要消除原发病因。